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宿昕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宿昕

山东省禹城市水务局 山东禹城 251200

摘要:水利工程项目本身的种类诸多,所以,存在的问题也多种多样,而渗透问题是其中最普遍的一种。渗透问题的出现不仅会对水利工程使用的效果带来不利的影响,也会对工程项目下游居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带来危害。所以,针对渗透问题必须要积极采取科学合理的防渗措施。基于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同样也提高了水利工程施工质量与使用性能的要求,所以,对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的深入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水利工程;施工;防渗技术;要点

1水利工程防渗施工技术应用的必要性

水利工程的建设主要是为了可以对水资源进行更好的调节与利用,一个质量过硬的水利工程不仅可以很好地对水资源进行有效的调节与利用,而且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大大降低发生洪灾的几率,这也就为人民群众的安全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而对于水利工程来说,防渗技术直接决定着工程的最终质量,对防渗技术进行科学合理的应用可以很好地提升水利工程的防渗加固效果,也就有效提升了水利工程的施工质量。可是在具体的施工过程当中,会受到各种各样因素的影响,比如施工现场的地形或者是水文环境等方面。因此在具体施工的时候一定要对相关的技术人员资质进行严格的审核,并提前做好一切施工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与测绘,并且根据这些勘察的数据制定出一套最为科学合理的施工方案。

2防渗墙的种类以及特点

2.1多头深层搅拌水泥土成墙工艺

该成墙工艺是利用搅拌桩机将多头一次性钻进,当达到设计深度时,停止钻头的钻进,将水泥浆注入当中,直到钻孔返浆为止。将水泥与土进行搅拌,形成水泥土桩,将桩跟桩之间进行搭接,就形成了水泥土防渗墙。到目前为止,22米是最大的成墙深度,并且要求水泥土的渗透系数不能够大于10cm/s,抗压强度不能够小于0.3MPa。该成墙工艺一般被应用于淤泥、黏土、砂砾以及砂土层。具有优良的质量,并且不需要大量的投入,拥有着非常良好的发展前景。

2.2锯槽法成墙工艺

使锯槽机的刀杆按照特定的倾斜角度在先导孔当中进行上下往返的切割运作,同时还要将开槽向前以0.8到1.5米每小时的速度移动。之后再利用正循环或者是反循环的方法来将切割下来的泥土经由排渣系统输送到槽外,并且使用泥浆对墙壁进行保护。对其进行塑性混凝土的浇筑,使其形成0.2到0.3米宽的防渗墙。在锯槽机当中,主要包含有电气控制系统、起重设施、排渣系统以及底盘等。其所使用的传动方式主要是液压式和机械式两种。使用锯槽法来建设防渗墙,其开槽宽度可以设置在0.2到0.5米之间,深度可以达到40米。

2.3链斗法成墙工艺

通过链斗式的开槽机来将泥土取出来,并且同时把排桩放到成墙的深度。利用开槽机来挖掘沟槽,再使用水泥浆来对墙壁进行保护,混凝土的浇筑方法与锯槽法相似。使用该种方法来进行防渗墙的建设时,可以保证16到50厘米的开槽宽度,深度能够达到10到15米。该工艺适用于砂土、粘土以及砂砾石地层当中。但是砂砾石的含量不能够超过百分之三十。

2.4薄型抓斗成墙工艺

在挖土开槽的过程中,利用宽度为0.3米的抓斗来施工,同时使用水泥浆来保护墙壁。该成墙工艺所建成的防渗墙最大的深度能够达到40米,一般应用于砂土、粘土以及土层当中,这里的土层要求当中所含有的砂砾以及卵石的数量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之内,并且在土层当中所含有的物质的直径也要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当中。

2.5射水法成墙工艺

要实现通过射水法来完成防渗墙的建设,需要使用混凝土搅拌机、造孔机以及浇注机。首先通过造孔机成型器来喷射高速水流切割土层。之后利用成型器的上下运动来实现孔壁的切割修整,采用泥浆护壁,最后利用正反循环来将泥土渣砾清除出来。当槽孔施工完成之后,进行塑性混凝土的浇筑,也可以使用水下混凝土,以此来形成薄壁防渗墙。使用射水法建成的防渗墙可以达到30米的深度,厚度在0.22到0.45米之间。垂直精度能够达到三百分之一。该工艺手法被应用于砂土、粘土以及砂砾石地层当中,要求砂砾石地层当中的粒径不能够大于100毫米。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渗水因素简述

3.1项目结构发生了变化

当我们开展施工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因为管理不当或是材料方面的问题,使得项目的结构和设定的出现差异。所以,在很多项目中都会出现材料变形问题。一旦结构出现了变化,就会使得渗漏问题频发。很多人错误的认为细微的变形不会对工程的总体质量产生影响,很显然这是错误的,即使一个非常小的结构改变,也会引发很严重的渗漏。

3.2没有做好施工工作

我们都知道,水利项目的规模非常庞大,有时候为了追赶工期,经常将项目划分然后承包给很多的分支单位。虽说这样能够加快进度,提升效率,不过也有一些缺陷存在。具体来讲,这些施工组织本身的技术水平有着一定的差别,他们在开展防渗工作的时候质量就参差不齐。当工序对接的时候就无法很好的完成,这就使得项目总体的品质下降,渗漏问题就在无形之中出现了。

3.3大范围渗漏

许多项目在实际开展的时候并未完全按照前期的设计进行,此时就会使得项目出现很严重的渗漏。不过,导致这种大规模渗漏现象的原因非常多,以下几点是最为常见的:施工组织的工艺水平较差,使用的材料的品质不高,工艺不是很先进。

4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要点

4.1灌浆技术

灌浆技术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技术,对该技术进行施工时,可以很好地对其进行控制,从而使水利工程具有很好的防渗能力。但是其中依然会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施工流程较为复杂,降低了施工效率,并且施工中需要使用的材料的种类与数量较多,增加了工程成本。灌浆技术中,根据其防渗原理的不同,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方式: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和控制性灌浆技术。

4.1.1高压喷射灌浆技术

以前的水利工程施工中,通常是利用灌浆技术对水利工程进行防渗,可以对水泥进行高压压缩,有效提高水泥的物理性质,当雨水对水利工程进行冲击时,能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而避免工程内部结构受到损坏。同时,水泥受到外部较强的压力时,还会形成一定的结构体,该结构体进一步对水利工程进行保护,达到了防渗的目的,为水利工程的质量提供了良好保证。

4.1.2控制性灌浆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水利工程防渗技术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的灌浆技术逐渐体现了一些滞后性,不能满足当前的要求,人们以传统的灌浆技术为基础,通过对更先进的控制系统的应用,更好地对水泥进行处理,从而使水泥具有更强的性能,防渗效果也更加明显。但是,利用该方法进行防渗施工时,要合理地对防渗范围进行控制,才能真正地发挥出应有的防渗作用。

4.2防渗墙技术

4.2.1多头深层搅拌技术

利用该技术进行防渗施工时,需要应用相应的双头深层搅拌机,同时将多头打进水利工程的土体中,钻出大小适中的钻孔,之后将调和好的水泥灌入钻孔中,凝固后,会形成多个水泥桩,然后利用水泥将相邻的两个水泥桩连接起来,构建出相应的防渗墙。利用该技术构建防渗墙时,打入深度较高,一般可以在土体中达到20m以上,而且其渗透系数还很低,通常不会超过10%,使其具有较高的防渗效果,而且操作较为简单,需要投入的成本不是很高。

4.2.2链斗法技术

利用该种方式进行防渗处理时,相应的工作人员要准确计算出开槽位置与厚度,并将相应的机械设备安放到指定位置,利用其对土体进行开槽,使防渗墙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开槽过程中,其宽度通常要保证在18~50cm,深度约13cm,其适用于粒径在30%以下的砂砾环境中。

5结束语

综上所述,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效果会对工程整体施工质量产生直接的影响。而衡量工程项目是否达到施工标准要求的主要指标就是防渗处理效果,所以,必须要对水利工程项目的防渗问题给予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曹海军.试析水利工程施工中的防渗技术[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07:211.

[2]程亮.关于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0:204.

论文作者:宿昕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2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1/20

标签:;  ;  ;  ;  ;  ;  ;  ;  

水利工程施工中防渗技术要点的探讨论文_宿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