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出版的竞争性复制与差异化竞争论文

论图书出版的竞争性复制与差异化竞争论文

论图书出版的竞争性复制与差异化竞争

穆 雪

(郑州财税金融职业学院,郑州 450048)

[摘 要 ]随着市场化的深入,出版业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出现了一大批读者认可、质量优秀的书籍,但同时,竞争性的复制导致了大量相似的或重复的作品出现,极大地浪费了出版资源,扰乱了出版业的市场秩序。本文结合目前学界的研究现状,将出版分为三个层次,并探讨了不同层次的出版状况,着重分析了低层次的模仿与照抄及其负面影响,论证了如何把握模仿与创新的关系,以及立足激烈的竞争市场的根本方式是打造自己的品牌,从而使出版业在今后的市场上得到良好的循环发展。

[关键词 ]图书出版;竞争性复制;差异化竞争

市场化运作为出版行业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提升了我国出版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这对于我国出版业做大做强以及“走出去”都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但是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同时,出版业也存在着许多问题,其中图书出版的竞争性复制与差异化竞争已经被许多学者以及业界的人士做过多方面的探讨。竞争性复制在出版业中被普遍称为“模仿”,而差异化竞争基本被认为是以“创新”求发展。不论是学界还是业界,对于“模仿”总是批评的多而赞扬的少,而“创新”无疑被认为是最终赢得市场的必备条件。那么,“模仿”与“创新”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我们如何客观准确的认识以及平衡二者的关系,对于出版业的发展都是非常有益的。

一、模仿的层次

当一本书出版后赢得了读者的认同并成为畅销书之后,马上就有其他出版社争相模仿,争抢市场,从而形成了出版物的跟风现象,从书名、题材、作者类型、装帧、风格一直到营销方式等,凡是能跟随热点、吸引到观众眼球的方面无一不跟。这一现象被普遍称为“跟风”“模仿”,也被称为“趋同化”“同质化”“从众”等。

一般认为,追求丰厚的经济效益是跟风现象的根本诱因,特别是对于小型出版社或新出版社而言,模仿具有风险低、易成功、起点高、见效快等特点。其他的原因还有:职业道德的匮乏、管理体制的欠缺以及创新能力的缺乏等。不论是主观原因还是客观原因的驱使,对于模仿,综观学界的看法,将其大致分为三个层次。

余锋:有数据显示,2018年上半年中国石化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与去年年底相比减少了1000多家。这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是消耗高、生产技术水平落后、达不到环保要求的企业。通过环保治理淘汰了这些落后产能,先进产能将获得更大市场空间。这是合规企业的机遇。

(一)简单地模仿与照抄

这类模仿是最低层次的模仿,最为学界和业界的人士所不齿。认为此类模仿是极度缺乏创意的拙劣表现,完全借别人已经打开的市场销路“摘点桃子”,为自己捞取物质利益,可以说是“窃取”别人的劳动成果。这类模仿最常用的是书名的模仿,用与被模仿书极其相似的书名来混淆视听,从而达到分得一杯羹的目的。也有从装帧、版式一直到题材、作者名字的模仿。例如,“奶酪”风波与“狼图腾”风波等。这类简单的模仿与照抄大多的结果也只是东施效颦,因其制作成本低廉,对于一些出版社还是有利可图的,但这类模仿对模仿者自身和被模仿者,以及出版业和读者都有着众多的负面影响。

(二)对被模仿作品的补充与深化

这类模仿可以说是最高层次的模仿,不是跟风当前市场上的热门图书,而是在充分的市场调研之后,挖掘、跟风市场上有潜力的图书,对其扬长避短,从而将自己的图书做成热门图书。这类模仿中包含着自己的调研、策划与创意,是对市场的把握与开拓,这类模仿基本上是被学界和业界所认同的。

(三)对被模仿作品的创新

这类模仿不是简单的模仿与照抄,而是跟踪被模仿书的大方向,也就是对其策划选题的模仿。一般的做法是吃透被模仿书的内容,从不同的角度切入、补充,甚至深化该选题,这类模仿书一般质量较高,和被模仿书基本上不相上下,不是对被模仿书从内容到形式的亦步亦趋,而是在被模仿书所开辟的市场上寻求另外的空白,是与被模仿书共同分得市场。但此类模仿书几乎是和第一层次的简单模仿书同时面市,经常湮没在模仿书的海洋里,一同被学界和业界所诟病。一般在模仿热潮冷却之后,人们会对其有客观的评价。

二、如何把握好模仿与创新的关系

超声量化分级系统将诶和超声图像细化分为0~3分,0分:存在多个结节,部分表现为囊性结节。1分:单发性结节(直径>10mm),混合型结节、点状钙化以及强回声结节;2分:存在实质性的结节,内部存在不均匀回声,甚至存在声晕。3分:结节的纵横比≥1,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楚,后方回声逐渐衰减。在诊断过程中以病理结果作为标准,对良恶性分析。

在“互联网+教育”时代,大部分学生从小接触电子设备,对互联网较为熟悉。教师可以在授课前将教学细化,给学生分配任务,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制作PPT在课堂展示。这样可以使学生活跃地加入课堂中来,资料准备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此外,互联网的及时交流性也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现实的交际场景,激发他们英语写作交际的兴趣。

正如上文所分析的,低层次的模仿对于自身、被模仿者、出版业、读者等都是有害的,是对出版资源的巨大浪费,是对文化多样性的伤害。我们所要杜绝的正是这种低层次的模仿。而对于高质量的创新性模仿,是应该认同和提倡的。任何一本热门图书都不可能网罗所有的卖点而穷尽相关市场,所以,从不同角度挖掘新的材料,从而满足市场上其他更多的需求,做到对出版资源的充分利用,也是对文化发展的一种贡献。有学者将这种模仿称为“跟进”,而非“跟风”,其二者的本质区别在于创新,在于以自己独特的视角去感知和把握市场。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历史证明,创新并非凭空产生,它需要足够的经验积累,在发展的道路上我们需要用模仿奠定基础,用创新开拓进取。模仿奠定的基础没有,婴儿时期牙牙学语的模仿就没有成年时期自由表达的创新,我们不能要求尚在蹒跚学步的孩童行走起来健步如飞,创新需要基础,而这基础就是模仿的过程中不断积累的。借鉴方能创新,模仿做好了量的积累,但要实现质的飞跃,还需要我们在这一基础上有所借鉴,进而实现创新。假如只有模仿并不能实现创新,我们就只能原地踏步,甚至退步。

(一)创意模仿

模仿和创新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有其内在的逻辑关系,可以说是相伴相生的。模仿是创新的基础,创新在模仿中成长,我们不可能完全杜绝模仿,关键是我们如何正确认识模仿与创新的关系,怎么把握模仿和创新之间的度。最简单的解决办法有以下两个方面。

3.隐私安全问题上的挑战。分布式数据库用于商业交易过程中需要涉及到的商业机构互相分享数据信息,这也是现在区块链技术应用尚未普及的重要原因之一,问题集中在机构之间是否愿意共享信息,共享全部信息还是有所保留。

从模仿到创新也是有方法可鉴的。有学者提出了“典范借鉴”“标杆瞄准”等概念,这些都是从模仿到创新的方法,提倡的是模仿之后的出新和超越,是一种具有高度发展性和开拓性的模仿性创新。

(二)另外开辟市场

一本书在成为热门书以后,不论是哪一个层次的模仿,模仿者都众多,相应的市场上的竞争也会更加激烈,做得不好的话更是会招来学界和业界的诟病。所以,出版社可以在选择在热闹纷繁的“跟风潮流”中独善其身,开辟另外的战场。出版家王云五先生也早就强调:“头等出版家,是创造市场;而次等出版家,才去迎合市场。”模仿总是会丧失自己的个性和特色,而一个没有个性和特色的出版社是很难在如今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长久生存的。出版社的编辑应该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敏锐的感知市场,将社会、人群和时代隐然有感、但尚未成形的关心和欲望化为问题,这也是出版社研发能力的体现,而产品的研发能力是现代出版业核心竞争力的要素。有学者将竞争力分为核心竞争力和非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具有无法模仿、不可借鉴的竞争优势,而非核心竞争力则是能够模仿和借鉴的,所以,提高自己的研发能力,从而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是出版社立足市场的根本,也是避免被模仿的良好途径。

结 语

模仿现象不是出版业的特殊现象,其存在也是出版市场激烈竞争的必然结果,模仿也经常伴随着创新。我们必须杜绝低层次的简单模仿,而创新性模仿是模仿与创新的和谐统一,也会创造出一种“和而不同”的百花齐放的局面,有利于优秀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模仿是过程而不是结果,只有正确处理了模仿和创新的关系,出版业才能得到良性的循环发展。俄罗斯作家索尔仁尼琴说过,“除了知情权以外,人也应该拥有不知情权,后者的价值要大得多。它意味着高尚的灵魂不必被那些废话和空谈充斥。过度的信息对一个过着充实生活的人来说,是一种不必要的负担”。这句话用于出版也是非常合适的。对于当今以“读者”为中心的出版来说,真正地为读者着想、为读者负责,正是出版有价值的、可以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书籍,而非充斥着出版市场的低层次的复制品。而真正杜绝低层次的模仿、做到创新、再到品牌出版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在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的今天,更需要出版人的自省和自律来实现这一目标。

参考文献:

[1]黄志斌.“跟风出版”之种种[J].出版参考,2006(2):22.

[2]王东霞.谈文化强国背景下的出版创新[J].出版发行研究,2013(8):20-23.

[3]王瑜.期刊同质化问题分析及对策[J].传播与版权,2015(5):34-35.

[4]陈国平.创新:出版的生命[J].出版科学,2008(2):53-56.

[5]李景端.重视整治“跟风出版”歪风 [J].编辑学刊,2011(3).

[6]胡艳红.透析中国图书跟风出版现象[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06.

[7]鹫尾贤也.编辑力[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

标签:;  ;  ;  ;  

论图书出版的竞争性复制与差异化竞争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