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景观节约型园林建设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节水、节能目标,确保城市化建设的生态环保,实现生态环境与艺术氛围的高度统一。另外,园林绿化建设不仅能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生存环境,还有助于提高城市生态建设水平,加强园林绿化的养护管理工作,能够提高园林整体质量,充分体现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确保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景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养护管理
1引言
在过去很长一段时间内,很多人无论在观念上还是在认知上对园林绿化建设的理解都存在一定误区和偏差。近年来,国内对于节约型园林建设的重视程度依然不够,国人也未充分意识到节约型园林建设对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因此,对于建设节约型园林严重缺乏紧迫性。
2节约型园林建设理论
2.1节约的概念
从广义上来说,节约可以从生态和经济两个方面来理解,而在节约型园林景观中,节约的内容就包括了很多,比如用地方面、用水以及成本造价方面,都要做到节约,而且在景观建设过程中还要确保对周围生态环境产生的影响是最小的。通过适者生存的残酷竞争生产下来的生态系统一定都是高效、节约以及经济的。而在节约型园林景观中,必须要坚持景观效益和生态效益二者相互结合,并且要做到尽可能的降低建设成本,以及减少资源的损耗和浪费,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来提高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
2.2生态园林理论
在生态园林规划建设中,其基础就是生态理念,通过对景观进行科学的布置和规划,对植物景观进行科学的布置和协调,从而建立一个良性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系统。而且在这个生态系统中,各个植物都具有自己的生活习性,设计人员通过对自然植物群落进行模仿来建造一个复杂的有空间层次的植物结构群落,由此不仅能够充分实现植物内部的循环,而且还能达到植物结构的稳定性,提高协作的最大化,对园林内部的各种资源予以充分利用。城市园林绿地景观只是生态园林建设的一个环节,其还包括了城市郊区绿地等在内的整个城市绿地系统,其主导理念就是通过对园林植物进行充分利用,从而建立起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园林空间,此外通过对园林绿化景观中被破坏的植被和土壤进行有效的修复和维护,来建立有效的综合性的人工复合植物群落,从而不仅能够保护植物景观的多样性,而且还能提高园林景观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3景观生态学理论
作为一个综合性的复合型的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其实并不是很稳定,而且也不是非常的完整,其需要依托周围的系统来为其提供物质以及充足的能量,因此其具有很强的依附性。正是因为如此,景观生态学由此产生,作为一种交叉性很强的学科,其主要在生态景观的基础之上来对城市景观结构进行设计,不仅要注重生态系统内部的联系,而且还要注重与其他系统之间的协和,由此建立一个完善的稳定的城市生态景观格局。此外,伴随着景观生态学在城市发展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其为节约型园林建设也提供了新的思路,并且通过将景观空间内的走廊、嵌块体等要素进行有效的借鉴,来对城市生态环境予以有效的保护,而且对于城市用地、景观分散等问题进行有效的解决,改善城市格局以及提高环境质量,改善人与自然的关系意义重大。
3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技术的应用
3.1节水措施
如果直接利用井水或自来水进行园林灌溉,不但会造成水资源的浪费,也会导致人力与物力的大量消耗。因此,采取必要的节水措施,不仅可以减少对水资源的浪费,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节约人力与物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为了实现园林的合理灌溉,打造节水型园林,一方面可以建设雨水回收系统,通过回收利用,增加灌溉水源的总量。另一方面应当想方设法减少水资源的损失,利用微喷、滴喷等方式实现园林的科学灌溉。当前时下流行的绿化景观设计的配套中,大多数绿地景观设有景观水池,为保证观赏性,每年需要多次对景观水池进行排空、清洗,并且在一些冬季较为寒冷的地区,为保护景观水池之中的各类设备免受冻害,在每年封冻之前需要将各景观水池所盛余水排空,通常排空作业是将水池中的水通过泄水阀直接排入市政排污管线。经试验论证,每次所排空的废水均是经过充分流动循环,水中所投入的消毒药剂均已挥发殆尽,因此直接排放掉是对水资源的极大浪费,应将景观水池废水加以利用。综上,只有结合气候变化、植物特征以及地理条件等方面的实际情况,科学调整灌溉方式,努力做好开源与节流,才能打造节约型园林,才能更好地为园林的绿化养护管理服务。
3.2节能技术
在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的过程中使用到大量的电力资源,因此在电力系统建设中需要加强节能技术的应用,以便有效节约电力资源。技术人员可以优先考虑使用太阳能技术,在照明等方面利用太阳能,从而减少对电力资源的消耗,实现节约电力资源的目的。除了利用太阳能技术,技术工作人员还可以考虑使用其他的新型能源,例如,风能、生物能等,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园林绿化建设成本支出,还可以有效利用可再生的清洁自然资源,实现生态化建设目标。为了进一步减少电力消耗,在园林建设当中还需要尽量减少装饰照明灯,并根据当地的自然环境制定科学的亮灯和熄灯制度,减少电力资源浪费。
4节约型园林养护管理的措施
4.1生物防治病虫害
我国园林工作遇到很多难题,尤其在在进行城市绿化建设的过程中,园林内的植物很容易受到损害,大量病虫的袭扰。很多植被货值植物在虫子的危害下,面临巨大威胁,此时化学药物的大量使用,可以减少损伤程度,很多植物天生具有抗体,但面对鸟虫的破坏,面临的威胁不容忽视,可以在他们身上打药,避免植被受到病虫的大量破坏投入新技术、新的管理理念,可以对生态游保护,同时对于植被的生长也十分不利。因为最近几年我国不断优化生物防治相关技术,现代社会所进行的病虫害防治工作,这需要投入很大精力,采用新技术,通过合理培育、精心照顾、及时灭虫来保护园林,在对环境进行保护的同时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新型的防治方式是通过在园林当中对病虫害的天敌进行饲养,在病虫害来临时,天敌将病虫害消灭。另外强化物理防治,比如说通过太阳能诱导病虫害,将整体喷药方式转换为局部喷药,从而实现对病虫害的防治。最大限度的降低人工干预园林生态环境,实现生态环境平衡,减少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降低药物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控制,降低园林养护工作的成本费用。
4.2养护管理和苗木生产相结合
一是对密植制度进行规划和完善,从而科学合理的对苗木进行移栽,利用苗木自身的形态和线条发挥装饰作用,达到美化效果,供人们欣赏。为了进一步提高苗木成活率,在绿化建设当中需要和苗木生产单位合作,以保证苗木质量,降低死亡率,节省开支。二是合理修剪枝条,根据整体景观的要求对绿植进行修剪,提高其观赏性。为了节省苗木开支,可以将修剪下来的枝条进行扦插,并移植。三是可以将修剪下来的枝条、叶子等进行腐烂处理,当做有机肥用于苗木生长,减少肥料开支,提升经济效益。
5结束语
建设节约型园林主要指利用最少的资源和资金实现园林建设综合效益的最大化,促进园林绿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满足国家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坚定践行走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为了保证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工程顺利开展,并实现预期的目标,需要不断强化节能化建设,利用多种节能技术,同时加强后期的养护管理,减少绿色植物的死亡,节约园林运行开支,这样才能实现建设节约型园林的目标。
参考文献
[1]杨志猛.园林与景观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与养护管理[J].现代园艺,2018,12:178-180.
[2]王一名,翟雨飞.城市住宅区生态节约型园林景观设计探析[J].建材发展导向,2018,1604:19-22.
[3]许芳,赵慧宁.节约型园林植物景观的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中国园艺文摘,2016,3206:110-112+131.
论文作者:杨乐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6
标签:园林论文; 景观论文; 节约型论文; 园林绿化论文; 病虫害论文; 植物论文; 苗木论文; 《防护工程》2019年第5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