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目的:分析社区综合措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治疗中的应用效果与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曾就诊我院接受相关治疗病情好转出院的62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分组法将纳入对象均分成两组,对照组31例,入院后接受常规治疗,观察组31例,入院后采取社区综合措施治疗,分别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详细记录两组治疗前与治疗后肺功能指标,统计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比较两组患者生存质量。结果:治疗后观察组第1s末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t=14.312,t=2.907,P<0.05)。观察组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住院次数明显要少于对照组,差异显著(χ2=23.388,χ2=18.868,P<0.05)。结论:病情稳定出院后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接受社区综合措施治疗能明显减少院后急性发作次数与再住院次数,提高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遏制疾病进展,临床应用效果良好,未来发展前景广阔,非常值得广泛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社区综合措施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17-0065-02
作为重要公共卫生问题的COPD是一种患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情进展性发展致使患者劳动能力与生活质量大幅下降。以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为主要目标的个体化治疗已在全球COPD防治会议上批准通过。对社区卫生机构接触到的COPD患者实施合理有效的综合性干预对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大有裨益[1]。笔者取2017年1月—2018年12月从我院出院的62例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院后常规治疗与社区综合措施治疗临床疗效对照研究,旨在探讨社区综合措施治疗COPD的临床效果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参照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在2007年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标准纳选研究所需病例,拟定在2017年1月—2018年12月这一时间范围内自我院康复出院的COPD患者中随机选取62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依据患者病情达到稳定期出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纳入对象被随机均分成两组。观察组患者性别构成情况为16例,15例;年龄分布范围在47~76岁,平均年龄(61.2±4.3)岁;平均病程(11.6±7.4)年;PaO2为(84.7±13.5)mmHg,PaCO2为(31.2±2.3)mmHg;FVC1%为(52.7±6.5)%,FVC为(1.72±0.14)L;SGRQ评分为(51.5±2.5)分。对照组患者性别构成情况为18例男性,13例女性;年龄分布范围在48~75岁,平均年龄(60.8±4.1)岁;平均病程(11.2±6.9)年;PaO2为(84.3±12.7)mmHg,PaCO2为(30.9±2.5)mmHg;FVC1%为(53.6±6.8)%,FVC为(1.69±0.13)L;SGRQ评分为(51.7±2.3)分。两组患者基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分别在出院前与出院后1年检测两组患者肺功能指标。对照组患者在出院后遵医嘱服药,远离疾病诱发高危因素,不予以实施社区综合措施治疗。观察组患者出院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接受社区综合措施治疗,具体治疗方法如下。
1.2.1健康教育 社区卫生机构医务人员亲自登门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健康教育,主要向患者讲解COPD发病机制、治疗方法、疾病影响因素、临床治疗常用药物种类、不良生活习惯对疾病康复的影响。考虑到COPD患者多为中老年人,其听力与理解能力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要求医务人员在进行宣教时尽量避免或少使用医学专业术语,描述时尽量做到通俗易懂,吐字清晰。告知患者吸烟、饮酒、不规律作息是疾病诱发的重要危险因素,增强患者自我护理意识,家属应尽到监督义务,督促患者改正不良陋习与不健康的行为习惯。向患者教授正确咳嗽的方法与技巧,促进痰液及时排出,维持呼吸道畅通。
1.2.2呼吸功能训练 呼吸功能训练开始前先将训练的目的、作用、注意事项、方法向患者讲清楚,以提高患者对呼吸功能训练的重视程度与配合度。根据患者的学习能力选择采用图谱、宣传栏、录像等方式进行。医务人员现场指导患者进行呼吸功能训练,使其深入体会呼吸功能训练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过程,同时通过亲身体会掌握呼吸功能训练的基本方法。卧位、半卧位或立位状态下将两手分别置于上腹部与前胸部,让患者用鼻吸气,呼吸时注意控制其速度与深度,尽量做到缓慢深吸,使患者感受道气体逐渐向腹部升高达最大隆起这一过程。以缓慢的呼吸频率进行缩唇呼吸,同时用手适当加压以利收腹。叮嘱患者呼吸时尽量将胸廓部活动幅度维持在最小范围内或不动,缩唇程度以自觉不费力即可,吸气时间控制在2s,渐次延长呼气至10s或更长,分别在一天当中的9:00、15:00、20:00进行练习,每次训练时长以10~15min为宜[2]。
1.2.3运动锻炼 适当的有氧锻炼,主要作用是提高机体的心肺功能。包括慢跑、游泳、骑车等活动。都应循序渐进。以慢跑为例:可先慢步行走,其步速以不引起气短症状为宜。持续1~2周后,先增加步速,进而走跑交替,即慢跑30秒,行走30秒,以后增加慢跑时间,如慢跑45秒、60秒、120秒,行走30秒,以至全部转为慢跑。每次慢跑时间从5分钟开始,逐步增加至每次至少15~20分钟。慢跑速度以出现轻度气短为度,应有1~2周的适应时间。
1.2.4家庭氧疗 教患者及家属掌握正确使用氧气瓶或制氧机的方法与更换、消毒氧气瓶/湿化瓶的具体操作步骤。经鼻导管或鼻塞吸氧进行氧疗的患者氧浓度设定范围以24%~28%为宜,每分钟吸入氧量为1~2L,每天氧疗时间在15h以上,夜间不间断地进行连续氧疗[3]。
1.2.5营养干预 患者肺部反复感染,呼吸做功与营养需求随气流受限呼吸负荷增加而增加,若患者伴胃肠功能障碍和食欲不振等情况,机体很有可能处于营养欠缺状态。营养不良可能对骨骼肌代谢与结构产生影响,同时也会使机体防御和免疫功能受损。积极对COPD患者的全身营养状况进行评估,不仅能有效预防营养缺失引起的相关并发症,而且基于营养评估结果而实施的早期营养支持为病情好转创造有利条件。排除其它疾病禁忌的情况下予以患者适当进食一些蛋白质与脂肪含量相对丰富的食物,肉、鸡蛋、新鲜蔬果、牛奶等低碳水化合物类食物可多食,兼顾考虑患者饮食习惯与日常喜好制定科学合理的饮食计划,遵循少食多餐的进食原则。
1.2.6心理干预 对有焦虑情绪的患者进行干预,帮助其认识疾病性质,给予鼓励和支持,建立信心,提高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治疗后第1s末用力呼气量(FEV1%)与用力肺活量(FVC)并行组间比较。采用SGRQ量表评估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生活质量。统计随访期内两组患者急性发作次数与再次入院次数。
1.4 统计学处理
实验数据采用SPSS19.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行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情况与生活质量情况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FEV1%与FVC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GRQ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3.讨论
阻塞性通气障碍与弹性蛋白酶增多、活性提高所引起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一种病程漫长且易复发的肺部常见慢性疾病。患者长期受咳嗽、咳痰、气短、呼吸困难、喘息、胸闷等临床症状表现影响生活质量急剧降低。近年来社区综合措施治疗在COPD患者治疗中备受推崇,社区综合治疗措施对COPD患者病情进展具有很好控制作用,帮助改善患者生活质量,这一干预治疗模式所起到的显著治疗效果已获得临床认可。本文研究结果也充分证实了社区综合措施治疗确实有助于控制COPD患者病情恶化,减少院后急性发作次数与再住院次数,增强患者肺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本文接受社区综合措施治疗的观察组治疗后FEV1%与FVC、SGRQ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随访期急性发作与再住院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
社区综合治疗措施中所包括的呼吸功能训练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支气管内压,促使呼吸肌肌力提升,改善肺与胸廓顺应性下降所致肺泡内气体无法有效排出这一病症表现,对患者支气管过早闭塞起到良好预防效果。被视为临床呼吸康复医学重要组成部分之一的家庭氧疗是提高患者动脉血氧分压的有效手段,该治疗方法通过降低肺血管阻力进而起到延缓肺动脉高压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进展的作用,对延长COPD患者生存期,降低死亡率具有重要意义[4]。目前认为COPD患者预后不良与全身营养状况不佳有密切关系,营养不良对COPD患者造成的主要危害包括:呼吸功能、机体防御功能、免疫功能受损。早期营养支持不仅确保了患者日常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供给充足,同时进一步增强患者体质,最大限度地减少或规避营养不良所引起的相关疾病,遏制肺功能进行性下降,提高患者生存质量。
综上所述,社区综合措施治疗是为病情达稳定期出院后COPD患者所实施的一种科学、连续、有效的干预治疗。随着我国社区医疗机构的不断完善,该治疗方法在将来势必会被广泛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学敬,邓章宏,韩云.6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性社区治疗分析[N].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4,8(12):1798-1799.
[2]何华平.社区医生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认知和管理状况研究[J].中国初级卫生保健,2015,29(5):34-36.
[3]王岚,王湘宁,彭小兰.社区健康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综合控制的效果分析[J].哈尔滨医药,2016,36(4):441-442.
[4]张琳,王晶晶.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肺康复治疗的研究现状及启示[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6,13(4):21-22.
论文作者:杨汉东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4
标签:患者论文; 呼吸论文; 疾病论文; 功能论文; 社区论文; 两组论文; 措施论文; 《医药前沿》2019年1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