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与内容体系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与内容体系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及其内容体系,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体系论文,思想论文,内容论文,主题论文,经济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邓小平经济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从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的视角来看,邓小平经济思想是在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历史经验、并借鉴其他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的基础上,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实践过程中,是在对当代世界经济格局变化的深刻把握上逐步地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从社会主义经济学的主题、内容及其体系来看,邓小平经济思想既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坚持和继承,更是对他们的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发展和创新。邓小平经济思想正是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学发展史上百年探索的重大时代课题,及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问题的探索中,提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观点,展示了这些理论观点的内在联系及其体系,同时也把社会主义经济学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

对邓小平经济思想的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而在这一研究中,首先就有必要科学地理解把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及其内容体系。

1 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的历史发展中,科学地理解和把握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

对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科学探索,起始于19世纪40年代至60年代。当时,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对以英国为典型例证的发达的资本经济关系的内在矛盾及其历史趋势的研究中,对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产生的历史必然性及其基本特征作了一系列科学预测。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根据那一时期世界经济、政治格局的新变化,进一步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面对当时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中呈现出的显著的“世界主义”的现象,马克思和恩格斯开始从“世界历史”的角度,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的社会发展问题,特别是就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的问题作了最初的探讨。在那一时代,资本主义经济关系发展中出现的既能推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人类文明的进步,又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灾难性后果的两面性,是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在选择自身发展道路时,不免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才能在既保留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给人类文明带来的成果,又避免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的灾难性后果的过程中,求得自身的发展。

19世纪70年代以后,马克思和恩格斯对这一问题的探讨尽管是初步的,但却是深刻的。后人把他们的这一研究,或者概括为关于“东方社会”,发展道路问题,即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问题;或者概括为关于跨越“卡夫丁峡谷”问题,即关于走出一条“不通过资本主义生产的一切可怕的波折而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的发展道路的可能性问题。他们对这一问题的总的看法就是:尽管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有可能跨越资本主义发展阶段,直接走向社会主义,但是这要以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先期或同时取得革命的胜利为条件。显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发展道路问题,那时就已成为时代发展的重大课题,成为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研究的主题。当然,受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预料到社会主义革命首先会在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取得胜利,更没有对这些国家在无产阶级革命取得胜利后,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等基本问题作出进一步的探讨。

20世纪初,列宁在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历史与时代变化的新特征的结合中,同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具体实践的结合中,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重大时代课题作出了创新性的探索。俄国十月革命前后,列宁在领导俄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艰难的实践过程中,对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问题作了天才的探索;特别是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在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问题作出的独创性的理论探讨,开创了20世纪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发展的新道路。

列宁对这一时代课题探索的最突出的成果,就是新经济政策的理论与实践。新经济政策的实质就在于:怎样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关系“走向”社会主义,怎样利用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已有的文明成果“过渡到”社会主义。列宁当时主要还是从“走向”或“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角度来探讨问题的,加上他的过早逝世,使他对这一时代课题没有能够作出更为系统的阐述,许多理论构想也没有能更多地在实践中得到检验和完善,后来,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实践中,也对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问题作了进一步的探讨。对后来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发展来说,斯大林的这些探讨,既留下了一些有价值的理论遗产,也留下了一些不良的理论教条。

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一代领导集体,不失时机地领导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一方面走出了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的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道路,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奠定了新中国一切进步和发展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基本上按照苏联既有的社会主义经济模式,形成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思路。到1956年春,经过经济建设的实践,我们已察觉到苏联模式的某些弊端,开始探索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道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为此作出了极大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其理论上的突出成果, 就是毛泽东在1956 年4 月撰写的《论十大关系》和1957年6月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以及1956年9月召开的党的八大所提出的一些重要的理论观点。但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后来并没有能够沿着这一正确思路继续下去。1958年以后,我们在对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基本问题的理解上,在对中国国情的研究和对国际形势的估计上,受到“左”的思想的干扰,使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遭到了如“大跃进”这样的严重挫折;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更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遭到灾难性的破坏。

自19世纪70年代到20世纪7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提出的关于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时代课题,已经历了几代马克思主义者的百年探索,仍然没有能够得到系统的回答和解决。正是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时期,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国共产党第二代领导集体,不仅在更为宽广的视野观察世界,对当今时代特征和国际经济、政治格局,对世界上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关系发展的成败、发展中国家谋求自身经济关系发展的得失、发达国家经济关系发展的态势和矛盾等作出了正确的分析,作出了科学的判断,而且在深刻把握当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基础上,科学地探讨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建设和发展的基本理论与实践问题,从而在社会主义经济学史上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初步地解决了象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一系列基本问题。

如果说19世纪70年代,马克思主义创始人已经提出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时代课题;如果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开创了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新时代,进一步使经济文化相对落后国家如何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等基本理论问题,成为本世纪社会主义经济学必须解答的时代课题。那么,我们完全可以说,在当代中国,这一时代课题也就是像中国这样的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问题,邓小平经济思想就是以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研究为主题的,即以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关系及其规律的研究为主题的。对这一时代课题的科学解答,不仅关系到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学在现时代的命运,而且也关系到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关系发展的重大问题。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百年探索的这一时代课题,历史地成为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

2 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基本特征的探讨,是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基础性内容,这一探讨深化了社会主义经济关系本质及其特征的理论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决定了它在理论上的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三个层面及其相互关系的研究。

经济制度是一定社会经济形态中占主导和支配地位的制度,它规定着这个社会经济形态的本质和主要特征,并决定着相应的政治制度和人们的意识形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相适应的、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经济制度,是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核心的内容。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特征及其内在本质的研究,无疑是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依据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理论的基本原理,并且密切结合我国社会主义阶段经济关系发展的实际,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内在规定及其现实形式问题作了深刻的阐述。

在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经济制度问题的探讨中,邓小平始终站在“经济体制必须反映经济制度的本质要求”的高度,不仅强调坚持和巩固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要性,把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看作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产物,看作是中国人民的正确选择,认为这“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在中国“不搞社会主义是没有前途的”,“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有凝聚力,才能解决大家的困难,才能避免两极分化,逐步实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16、195、357页)而且强调完善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必然性,特别对现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现实形式问题,作了深入的探讨。邓小平对这些问题的研究,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的方面:

第一,对生产资料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的分析。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经验和教训,分析现阶段我国的基本国情,邓小平认为,处于初级阶段的社会主义所有制结构只能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的长期并存共同发展。为了坚持公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关系中的主体地位,并发挥它在整个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邓小平还从理论上阐明了公有制与商品经济的关系、与市场经济体制的兼容性;结合我国经济体制改革中亟待解决的问题,对公有制在现实经济中的实现形式作了探索;强调选择承包制、租赁制、股份制等作为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实现形式,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发展的,是有利于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也是有利于提现劳动者共同占有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基本要求的。

第二,对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的分析。依据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并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现实出发,邓小平坚持认为,按劳分配同公有制一样,也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内容,它们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区别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原则”。与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所有制结构相适应,邓小平对社会主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结构作了探讨。他还对按劳分配实现过程中,体现在收入分配上的“先富”和“共富”关系作了理论的与实践的探索,提出了允许和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先富带动后富,逐步达到共同富裕的“大政策”

第三,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的概括。认识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是搞清楚社会主义本质的理论和现实的前提,邓小平以他对社会以主义理论与实践的长期思考和探索,并根据现时代世界与中国的社会经济发展实际,把社会主义本质高度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 第3 卷, 第373页)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新概括, 揭示了发展社会生产力与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完善社会主义经济关系的内在联系,极大地丰富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视野。

3 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探讨,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中富有创造性的理论层面,展示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新课题和新领域

经济体制是一定经济制度的具体实现形式和结构形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所采取的具体组织形式和管理体制。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理论分析,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的科学论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后不久,邓小平就提出,要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改革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的问题,对这一改革的艰巨性和复杂性作了充分的估计。他认为,“为了有效地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认真解决各种经济体制问题,这也是一种很大规模的很复杂的调整。”(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61页)反思50年代初期以来我国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演化,邓小平清醒地分析了他的基本特征和弊端,认为原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就是国家运用指令性计划,直接掌握和控制人、财、物资源,权力主要集中在中央,所有的经济活动都在计划规定的范围内运行。这一经济体制虽然也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上注意利用经济杠杆的作用,并且在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初期起过积极的作用,但是随着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逐步展开,也暴露出不少弊端,如“机构臃肿,层次重叠,手续繁杂,效率极低”等,为此,“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就会被葬送。”当时,邓小平就已经清楚地认识到,经济体制改革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必由之路,我们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中,“尤其要注意研究和解决管理方法、管理制度、经济政策这三方面的问题”。(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49,150页)

第二,对建立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模式的创造性的探索。在对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最初十年改革实践的反思中,邓小平强调创造良好的环境对经济体制改革的重要意义,提出与当时所开展的治理整顿相关的经济体制目标模式,只能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有计划商品经济。当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全面深化阶段时,邓小平审时度势,在总结我国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以来经济体制改革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及时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模式,对人们在改革中一直非常关注的计划和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作了新的概括。他把计划、市场经济机制同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剥离”开来,把计划和市场都看作是经济手段;他又从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的角度论述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关系,说明二者是有机统一的。这一理论创新完全适应了现时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实际,适应了当代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当代资本主义经济体制发展的实际。这一理论创新既打开了人们长期被计划经济等同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等同于资本主义禁锢的思想闸门,也使我们在树立市场经济体制这个新观念的同时树立起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结合在一起的新观念。邓小平关于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理论,为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4 对经济运行及其机制的探讨,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的富有特色的内容,拓展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的视野

人类社会经济形态是一个在一定的经济机制作用下运作和发展的有机整体。在社会经济生活中,维持社会经济生活系统结构的各个方面、各个层次之间在互相联系、互相作用的情况下,实现有机结合而推动社会经济形态这个有机整体的发展,这就是经济运行机制。邓小平非常重视对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研究,对社会主义发展不同时期如何运用计划和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以及运用计划和市场的经济运行机制的重要性等问题作了深入的论述。他认为,“在调整时期,我们可以加强或者多一点计划性,而在另一个时候多一点市场调节,搞的更灵活一点。”(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148—149 页)计划和市场作为经济运行的机制,运用得适当,就可以提高社会生产力,更为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我们过去一直搞计划经济,但多年的实践证明,在某种意义上说,只搞计划经济会束缚生产力的发展。把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结合起来,就更能解放生产力,加速经济发展”。

在社会主义经济过程中,经济运行可以区分为宏观经济运行和微观经济运行两个方面。邓小平认为,改革势必“要多方面地改变生产关系,改变上层建筑,改变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136页)这里提到的“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微观经济运行问题;而“国家对工农业企业的管理方式”。实际上就是宏观经济运行问题。

邓小平对宏观经济运行的分析,首先表现他对保持中央权威问题的论述上。他明确指出,中央权威是指中央领导集体的权威,保持中央权威就是中央能令行禁止,说话能够算数;掌握足够的财力是保持中央权威的物质前提,科学地制定政策是保持中央权威的重要基础。其次,表现在他探讨了政府作为宏观调控的主体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他认为,政府职能必须由直接调控为主转向间接调控为主,由微观调控转向宏观调控,由搞项目审批、分钱分物转向主要利用经济手段搞规划、协调、监督和服务,政府机构必须由臃肿重叠转变为精干、高效,只有这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才得以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才得以充分发挥和体现。再次表现在他分析了宏观经济运行中的调节手段,如财政调节手段、金融调节手段、行政调节手段、法律调节手段和思想教育手段等。此外,邓小平还对国民经济的速度、比例、效益之间的关系,对产业结构的调整、发展战略问题,以及我国的对外开放等问题作了精辟的分析。

对微观经济运行的分析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对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作了“两个飞跃”的概括。邓小平指出:“中国社会主义农业的改革和发展,从长远的观点看,要有两个飞跃。第一个飞跃,是废除人民公社,实行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第二个飞跃,是适应科学种田和生产社会化的需要,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发展集体经济。”(邓小平文选,第3卷,第355页)其二,在国有工业企业管理方式的变革上体出了“要来个革命”的思想。在企业体制改革的不同时期,邓小平提出了建立和加强以“责任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实行以“承包制”为特点的企业管理方式,以及实行以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为落脚点的企业管理方式。其三,对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和人才问题作了较为深刻的论述。邓小平强调,发展企业所需要的技术可以采取“引进”的办法,但是要引进先进的技术,先进的技术要有先进的管理方法;对引进的先进技术不能只是“学会”,还必须“创新”,在对国外先进技术的使用过程中搞技术创新,使企业拥有更高的技术水平。发展企业所需要的人才靠的是“培养”,要有大量的能够操作新技术、新工艺和新设备的、具有较高文化和技术水平的管理者和工人;但是对这种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必须是在“很好地使用”中进行培养。

5 对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整体关系和过程的研究,构成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体内容,展示了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发展的广阔前景

以往的社会主义经济学,较多地注重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研究,而忽视或轻视对社会主义经济体制和经济运行的研究。这种研究取向的产生,一方面与人们对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理解的偏误有关,往往把生产关系的研究对象误解成仅仅是对基本经济制度特征的研究,对经济体制、经济运行的研究易于被排斥在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范围之外;另一方面也与长期存在的单一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模式有关,现实中经济体制模式的单一性窒息了对这一体制及其运行研究的活力,从而使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脱离了生动的、丰富多彩的经济实践。邓小平在形成和发展其社会主义经济思想的过程中,果断地摒弃了社会主义经济学专注于经济制度研究的偏误,使社会主义经济学的研究由对经济制度的研究扩展到对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及其内在联系的研究范围。这不仅是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学研究对象的新见解,而且也是进一步丰富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学理论的必要的前提和重要的条件。

在经济关系整体中,经济制度、经济体制、经济运行三个层面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邓小平既注重对各个层面的基本经济问题的探讨,也十分注重对三个层面的统一性的研究。在现实的社会经济生活中,经济制度决定着经济体制的基本性质和职能,经济体则遵循并实现着经济制度给定的基本经济关系,作为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形式。邓小平在论述发展经济必须坚持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改革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必要性的同时,也看到了经济制度与经济体制的统一性。他认为,我们既要看到改革经济体制的目的就是充分发挥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也要看到“社会主义制度并不等于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邓小平文选,第2卷,第250页)经济体,制只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具体存在形式,而不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组成部分。经济运行机制也是在一定经济制度下发挥作用的,经济制度的内在本质要求是通过经济运行过程得到实现的,一定的经济制度下同样会存在不同的经济运行机制。邓小平在对会主义经济问题的分析中,既对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下的计划机制、市场机制、竞争机制、价格机制作了分析,也对计划机制、市场机制与经济制度之间的关系作了较为透彻的分析,使人们从计划、市场等同于经济制度的思想束缚下解放出来。在经济体制与经济运行机制的关系上,邓小平强调了我国原有经济体制的“缺点在于市场运用得不好,经济搞得不活”,从而说明一定的经济体制中总是存在着与之相适应的经济运行机制,经济体制改革的实质就是对经济运行机制进行选择或实现经济运行机制的转换。

收稿日期:1997—12—12

标签:;  ;  ;  ;  ;  ;  ;  ;  ;  ;  ;  ;  ;  

邓小平经济思想的主题与内容体系_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