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背后
——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心理因素与干预措施探究
□ 周巧英
〔摘要〕 在开学初的新生心理排查中发现,16%的学生曾出现自杀的念头,我约谈这些学生时发现很多学生有自伤的经历。我在深入访谈23 个自伤学生和大量文献阅读的基础上,初步探究了初中生自伤行为的心理因素和干预措施。我发现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性、创伤性经历是三个主要影响因素,相应地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获得更多社会支持、寻求专业心理帮助是三种较为有效的干预措施。
〔关键词〕 初中生;自伤;心理因素;干预措施
一、案例回顾
A:班级副班长,家里三个小孩中的老大,期中考试前开始有割手、抓头发等行为,自述是因为压力大。
B:校足球队主力队员,老师反映其不服管教,同学反映他爱欺负人,父亲会武力管教,两只手上均有划伤的痕迹,自述是因为好奇。
开国洪武,多昌明博大之音;成化以后,多台阁雍容之作,久而千篇一律,愈演愈弊。四库馆臣认为,七子派结束了台阁体的统治局面,“不可谓之无功”,[2]528但同时“割剥字句”[2]552“食古不化”[2]528,发展到后期,赝古之势愈烈,以至于盖棺定论——“古文一脉,自明代肤滥於七子”。[2]585
中野重治作为无产阶级作家,一直未改变自己的心,《菊花》以自己的入狱体验,表明自己的菊花一样的性格,发誓不管环境多么恶劣仍然坚守,始终都不放弃无产阶级的路的心。
C:同学眼中外向的女孩子,左手有很多刀片割伤的痕迹,还有几个字母,自述是因为喜欢上同班的男孩子,为了追到他故意割的。
……
周大新:母亲最初把我们带到人世,是在床上;经过一生艰难曲折的奋斗,最终还是要回到人生原点——床上。所不同的是,我们来时有母亲的照料,当我们准备走时,不一定有亲人照料,即使有亲人,有的也远不如母亲。
自我伤害是一种复杂且危险的心理病理行为,因其行为表现的多样性,关于其术语和内涵,至今依然没有统一的界定。目前,“非自杀性自伤”这一术语的使用频率很高,并被一些专业组织所采用,我亦沿用此术语,以下简称自伤行为。自伤行为是指在没有明确自杀意图的情况下,个体故意、重复地改变或伤害自己的身体组织,这种行为不为社会所认可,且不具致死性,或致死性较低。具体的伤害形式可能超过10 种,如用利器割伤/划伤、扭伤/拧伤、以头撞墙等[1]。自伤与很多心理问题相关,并会增加自杀的风险。
数据采集系统:由信号隔离模块、数据采集模块、PC及工业组态软件组成。信号隔离模块是保证信号质量稳定,保护数据采集模块不受外部电磁干扰。数据通信采用固定网ADSL宽带接入互联网方式传输,中控室上位机通过寻找不同监测点的地址来获得相应点的数据,有组态软件对各类数据进行处理。
D:家庭离异,跟着奶奶生活,外人眼里乖巧懂事,左手的手臂和手腕上全是触目惊心的划痕,自述是看到好朋友这样做,自己试了一下感觉很好,不知不觉越划越多。
彭伟民是个生意人,结婚后创办了自己的公司,每天应酬不少,但除了出差,就算再晚也会回家。丈夫昨晚夜不归宿,如此反常之举令刘丽芳恐慌不已。刘丽芳生性敏感,或者说,女人天性敏感,在刘丽芳潜意识里,婚姻并非坚不可摧牢不可破的城池,而是一枚品相看似完美的鲜鸡蛋,经不起任何磕碰,脆弱得不堪一击。
二、自伤行为的概念与现状
E:家庭条件好,长得漂亮,身材也佳,但对父母和老师都很疏远,甚至有成见,父母反映她在家里会使劲拧自己,也有过用刀片故意划伤自己的经历,自述生活没有意思。
去年开学初,我对我校(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下同)全体初一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摸底排查,16%的学生报告曾出现自杀的念头。这个结果在意料之中,也在意料之外:知道有不少,但没有想到会这么多。约谈这些学生的时候,我发现了一个更让人胆战心惊的事实:不少学生都有自伤的经历!不是几个,是几十个!这些表面呈现出来的学业压力、早恋、好奇、模仿、情绪低落等现象背后是否有更深层次的心理原因?教育第一线的我们如何去遏制自伤行为的蔓延并采取积极的干预措施?带着这些疑问,我深入访谈了在最近一年里有过自伤行为的23 个学生,也查阅了大量的文献资料,以下是一些整理与思考。
冲动性是一种人格特质,有较强的生物学基础,主要表现为个体对于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刺激产生迅速、无计划的反应倾向,而不考虑对自己或他人造成的负面后果[5]。根据DSM-V 的诊断标准,自伤满足冲动—控制障碍的三个核心特点:(1) 无法控制伤害自己或他人的冲动性行为;2(2)行为发生之前情绪唤起或紧张感不断加剧;(3)行为之后有愉悦感或释放感[6]。因此冲动性被认为是影响自伤的核心因素之一,甚至有研究者认为自伤应属于一种冲动—控制障碍。
三、自伤行为的影响因素
(一)情绪管理障碍
情绪管理障碍指无法控制或调整个体的情绪状态,以至于达到情绪失控并失去理性的程度。情绪管理障碍包括情绪感受的脆弱性和缺乏情绪管理能力两个方面。情绪感受的脆弱性表现为情绪易唤起、强度髙、难平复,这使得自伤者较之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会经历更频繁、更高强度的负性感受。情绪管理能力的缺乏具体表现为情绪表达不能和情绪调节困难。情绪表达不能是一种认知情感障碍,患者难以通过言语表达、释放或传递情绪感受。情绪调节困难指相对于普通人,患者难以意识、理解、接受自己的情绪体验以及灵活地运用策略做出适当的行为[4]。
⑦Hackman,J.R.,& Oldham,G.R.,“Motivation through the design of work:Test of a theory”,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Performance,1976,16,pp.250 ~279.
(二)冲动性
青少年是自伤的高发人群,其自伤率近年来有日渐上升的趋势。由于行为界定不同、样本不同质、样本代表性等问题,自伤行为的确切发生率尚无定论。西方有调查表明,自伤行为在普通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4%,在普通青少年中约为14%—56%,有精神障碍的青少年临床样本为 82.4%[1]。国内流行学调查研究发现,我国普通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发生率高于西方。郑莺[2]等人的研究结果显示:至少有过一次自伤经历的中学生比例高达57.4%。于丽霞等人的研究也发现:普通初中生的自伤发生率达36%。国内研究显示自伤青少年初次自伤的年龄集中在 十三四岁,且多数青少年不只采用一种自伤方式,这些结果与国外研究发现基本一致[3-4]。
访谈结果提示我:初中生的冲动性与其处于特殊的人生发展阶段——青春期有关。青春期的特殊性主要与神经系统的发育过程有关。大脑是心理发展的物质基础,青少年此时的大脑发育还不够成熟。青春期是自我意识萌芽的时期,这时青少年一方面需要脱离父母、获得独立,另一方面又缺少成为一个成年人所必需的能力。生理发展和心理需要的不平衡使得青春期成为一个高度脆弱的时期,最容易冲动行事,甚至有冒险行为。
(三)创伤性经历
创伤性经历主要包括受虐待、受忽视、经历重要他人丧失或分离等,受关注最多的是受虐待和受忽视。有研究发现,高达79%的自伤者报告有过童年期受虐待或受忽视的经历。研究认为,早期创伤性经历会导致个体情绪能力发展的困难。成长在充满虐待、忽视的家庭环境,或者早期经历丧失分离,会从两个方面影响个体情绪能力的发展:(1)个体无法在不良的家庭环境中学会如何恰当地表达情绪、获得情绪调节的策略;(2)在不良家庭环境中成长的个体承受了更多的压力、痛苦和挫折,这些负性刺激更容易激起强烈的消极情绪,从而增加情绪调节的难度[4,7]。
访谈中,好几个自伤的学生向我传递了这样的信息:自伤可以让他们的糟糕情绪在短时间内迅速恢复到正常的水平。换言之,自伤是他们处理不良情绪的快速通道。当感到焦虑、紧张、愤怒时,他们不知道如何表达或向谁倾诉,也不知道如何发泄糟糕的情绪,当向外的通道阻塞时,他们只好简单粗暴地选择向内攻击、伤害自己。
深入访谈的23 位学生中,大部分学生的成长历程都是让人心酸的:要么是留守儿童,一年只能见到父母几天;要么是单亲家庭,没有得到完整的父母之爱;要么是父母忙于生计,虽然有富足的物质生活,但父母极少关心他们;要么是父亲脾气暴躁,甚至有家庭暴力倾向;还有就是多胎家庭没有处理好大孩的情绪,让其感到被忽视和冷落,想借自伤行为得到父母的关注……这些创伤性经历促使他们走上了自伤的道路。
四、自伤行为的干预措施
(一)提高情绪管理能力
学校可以鼓励老师们在日常教学中渗透这方面的知识,也可以开发相应的情绪管理校本课程,如我校的社团课——遇见积极情绪,以帮助学生学会释放、表达和传递情绪感受,理解、接受自己的情绪,培养学生正向思考的能力,学会客观、全面地分析和看待问题,引导学生开放和悦纳自己,能用合理的方式处理自己的消极情绪,如转移注意、正向思考、合理宣泄、与人沟通等。这不仅仅适用于自伤学生,而是对所有学生具有普适性。
心理教师还可以通过一些心理训练来帮助学生提高情绪管理的能力,如认知行为训练。美国著名认知治疗学家阿隆·贝克认为,认知过程是行为和情绪的中介,不适应行为和不良情绪可以从认知中找到原因。可见,当自伤学生认知中的曲解成分被揭示出来,正确合理地再认识,并进行有效的调整,在重建合理认知的基础上,自伤学生的不良情绪和不适应行为也就能随之得到改善。
(二)获得更多社会支持
由于初中生处于身心发展的特殊阶段,我们需要以发展的、宽容的眼光来看待他们的自伤行为。研究显示:良好的社会支持可以有效防止初中生的自伤行为。这就需要家校联动,给予这些学生更多关爱与温暖。
作为家长,在儿童成长的关键期内,应尽量以各种方式多陪伴,多沟通,避免情感忽视和家庭暴力,改善亲子关系。作为老师,既要加强情感关注,给予更多理解和宽容,为学生营造更为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也要引导班级同学关心自伤同学。这样,当学生遭遇情绪的滑铁卢时有求助的对象,感受到更多外在的社会支持,就更少会向内伤害自己。
(三)寻求专业心理帮助
当个人控制不住自己的自伤行为时,一定要及时寻求专业的帮助,不能讳疾忌医,以免带来更严重的后果。对于普通的自伤学生,家长和老师的有效配合与帮助,加上学校心理教师的不定期咨询,就会有较好的效果。但对于一些病理性自伤学生,如患有BPD(边缘性人格障碍)、抑郁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分离障碍等严重心理疾病的自伤学生,应及时转介到权威医院做进一步的诊断,由专业的心理医生提供治疗和咨询。
综上所述,自伤是一种复杂的病理性行为,虽然与遗传有关,但却是先天因素与后天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情绪管理障碍、冲动性、创伤性经历等都无一不是先天与后天复杂因素交互影响的结果。理解初中生的自伤行为必须考虑青春期这一特定的发展阶段。对于自伤学生的干预需要因人而异,家庭、学校、社会多管齐下。我也希望有更多学校和家庭能真正重视自伤行为,帮助这些少年驱散阳光背后的阴霾,让他们更多地感受到生命的美妙,让生命之花在他们人生的美好季节里,欣然绽放!
参考文献
[1]江光荣,于丽霞,郑莺,等.自伤行为研究:现状、问题与建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61-873.
[2]郑莺.武汉市中学生自我伤害行为流行学调查及其功能模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
[3]于丽霞,凌霄,江光荣.自伤青少年的冲动性[J].心理学报,2013,45(3):20-35.
[4]于丽霞.一样自伤两样人:自伤青少年的分类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3.
[5]Moeller,F.G..Barratt,E.S..Dougherty,D.M..Psychiatric aspects of impulsivity[J].American Journal of Psychiatry,2001,158(11):1783-1793.
[6]美国精神医学学会编著,张道龙等译.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7]冯玉.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与个体情绪因素和家庭环境因素的关系[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8.
〔中图分类号〕 G44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1-2684(2019)28-0067-03
(作者单位: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绍兴,3120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标签:初中生论文; 自伤论文; 心理因素论文; 干预措施论文; 浙江省绍兴市元培中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