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浅谈城市供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晓萌,魏楚[1](2021)在《发展南方城市供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思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十四五"时期是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南方城市供暖在民生福祉、经济发展、供给侧改革、生态文明和城市治理五个方面都能够发挥促进作用,因此发展南方城市供暖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个科学可行的新思路。南方城市供暖应采用"市场主导、政策支撑"的发展模式。完善的供暖市场须包括有效的市场供给、充分的市场需求以及高效的政策支撑三个维度。秦岭—淮河以南到长江沿线各城市在发展供暖市场方面具有不同优势与短板。要发挥南方供暖对高质量发展的推动作用,各城市应因地制宜选择供暖模式。
李晨[2](2021)在《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供暖气候潜力等级划分与室外计算参数》文中认为一直以来,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建筑本身就具有与气候相辅相成的特点。自然界外界的气候与建筑节能可用措施密切相关,在建筑节能的设计中高效并且合理利用不同地域环境下的气候资源是实现建筑节能的有效途径。建筑节能设计流程主要分为被动式策略设计、加强围护结构热工性能设计及主动式技术合理应用三个阶段。随着主动式技术的不断发展及国家“煤改电”清洁供暖政策的提出,合理利用与气候息息相关的主动式技术是实现供暖逐渐成为解决冬季供暖的重要手段。为满足精细化主动式设计,需要进一步量化不同暖通空调设备系统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应用潜力。空气源热泵以自然界中的室外空气作为低品位能源,其性能直接受室外空气影响。近年来,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不断发展,其气候适应性不断扩大。但是我国作为世界陆地面积第三的国家,城市数量多,经纬度跨度大,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差异十分明显。因此目前缺乏对不同地区空气源热泵供暖的气候潜力等级划分及性能评估研究。这大大限制了空气源热泵在我国范围内的广泛应用。本文在目前的研究背景及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为探究空气源热泵供暖技术在我国的气候潜力等级划分情况,基于空气源热泵结霜图谱进行气象数据统计分析,从而建立空气源热泵气候潜力等级划分体系,并采用Energy Plus软件系统性能模拟对我国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供暖气候适应性展开研究,并对空气源热泵室外计算参数进行梳理,最后提出更加适用于其系统设计的室外计算参数,并校验修正结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从探究其气候潜力性出发,采用30年(1988-2017)累年日均值作为气象参数依据,根据最新空气源热泵结霜图谱统计分析了1019个城市全年365天的内结霜天数及全年所占比例。根据统计分析结果,分析了不同地区采用空气源热泵供暖结霜情况,并结合最冷日平均温度Tmin,m(一月中最低温度)分析不同地区的空气源热泵适用性,建立空气源热泵气候潜力等级划分体系,给出其气候潜力等级划分情况,具体分为非常适宜区、适宜区、慎用区及不适宜区四个区域。(2)从探究其系统应用性出发,在建立空气源热泵气候潜力等级的基础上,选择地板辐射作为供暖末端,基于Energy Plus软件建立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进行模拟分析。本文以典型居住建筑为例,采用“实际供暖季节性能系数”AHSPF及“供暖保障率”J两指标通过选址、建筑负荷计算、系统软件模拟及其制热性能评估等过程定量化模拟分析了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在不同气候条件下的制热效果差异。模拟结果表明:AHSPF随着纬度的增加而减小,采暖期(采暖需用时长)则与其相反。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供暖在夏热冬冷地区表现优异,在寒冷地区AHSPF虽然偏低,但能较好地提高室内温度,具有推广意义。(3)当用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系统供暖时,模拟结果表明:采用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无法保证室内温度稳定地高于室内舒适温度。究其原因是因为室外条件不断变化,因此导致其制热量与传统热源(锅炉)相比相对不稳定。因此本文对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重新修正,并且对重新确定的针对空气源热泵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进行校验,校验过程采用Energy Plus对系统进行重新模拟分析,探究室内温度的波动情况,从而研究是否达到室内舒适温度。结果表明:根据新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选型的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提高了“供暖保障率”J,其制热效果更佳,有效延长冬季供暖期内室内舒适时长。
王立凡[3](2021)在《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社会发展的加快,为了有效治理社会发展带来的日益凸显的大气污染问题,近年来国家、地方相继出台一系列政策,遏制限制柴草、减少煤炭燃料的使用,以改变现有能源使用方式,提高清洁能源使用率,推动能源结构转型。而乡村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对于使用柴草、煤炭燃料作为冬季采暖的主要能源有较强的依赖性。随着环保政策相继推出,能源结构转变促使能源使用方式发生改变,乡村居民开始更多的使用小型辅助采暖家用电器来满足冬季采暖需求,然而采暖效果并不理想。在乡村振兴的大背景下,实现乡村现代化已成为乡村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乡村现代化不仅要求建设美丽的乡村空间环境,更重要的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而基础设施是提高乡村居民生活质量的根本保证。随着乡村的不断发展,乡村经济水平有了显着的提高,乡村居民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冬季采暖需求随之增加,乡村供暖问题日益突出,成为亟待解决的乡村建设问题。因此本研究的主要目的是如何在新形势下,如何满足乡村采暖需求,合理有效的进行乡村供暖规划。本研究通过对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现状的分析,了解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基本情况,结合采暖需求的预测,明确西咸新区全域村庄采暖的现实困境。经过与相关实践先进经验的对比,从规划角度分析得出造成现实困境的根本原因是缺少基础设施的城乡统筹规划以及相关规范标准的滞后。因此,为了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必须从城乡融合角度出发,综合考虑区域城乡建设现状,推动城市供暖基础设施向乡村地区延伸,并结合各种供暖技术的技术经济测算及适用性分析,以及各种供暖方式进行可行性研究,尊重乡村现实情况,选定适宜于西咸新区全域村庄的供暖方式。进而依据村庄分类筛选与适宜性评价的结果,综合确定全域村庄的适宜性供暖方式,最终形成区域-集中-分散多种方式相结合的供暖方式。并根据已选定的供暖方式对区域供暖和集中供暖的管网进行规划布置,对相关设施技术指标进行测算制定供暖标准,同时根据全域村庄城镇化时序制定相应的村庄供暖设施建设改造时序,最终形成既能够促进城乡融合,满足乡村现代化需求,又符合全域村庄现实情况的适宜性供暖规划方案。经过本次研究,可以明确大城市周边地区有条件的村庄可以通过城市集中供热管网解决采暖需求。通过使用合理的村庄分类,将同一类型村庄统一考虑,从区域层面出发逐类规划村庄供暖方式,有助于更好的解决乡村采暖需求。解决区域村庄采暖问题,不再是单纯的工程技术设计问题,面对村庄分布数量较多的地区,合理的统筹规划可以找出有效的解决路径。因地制宜采用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的方式,制定满足村庄建设发展的供暖设施配置与建设时序,同时发挥村民主体作用,尊重村民主体选择,能够符合村庄实际情况,更合理的满足乡村发展需求,同时减少重复建设与过量投资。
王树超[4](2021)在《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供热服务是我国北方地区一项基本公共服务,兰州市作为我国发展集中供热起步较早、集中供热率较高的一座省会城市,近年来,政府不断加大对供热保障工作的投入,但供热投诉量仍不断上升,热用户满意度提升不明显,供热企业管理成效不突出,行业发展面临诸多问题,迫切需要建立起一套行之有效的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通过考核评价,找出问题关键,提升服务质量和用户满意度水平。本研究基于公共服务质量的概念界定、特质属性、管理现状和政府绩效评价相关理论,结合兰州市供热行业管理人员工作经验和理论专家研究结果,对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及公共服务绩效评价及公共服务质量评价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得到指标体系建立的理论基础、框架工具和基础指标库。运用德尔菲法完成对基础指标的筛选,形成安全规范、服务质量、服务态度、响应能力、持续服务5个维度的一级指标,包括安全环保、从业资质、供热质量达标率、满意度评价情况等指标在内的14个维度的二级指标,以及46项三级指标的指标体系。构建指标判断矩阵,对指标的权重进行判定,构建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并选取兰州市城区某集中供热单位为代表供热单位进行服务质量绩效评价。通过专家现场核查打分、查阅资料档案、发放居民调查问卷、专家咨询等方式对照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全部46项指标逐个对该供热单位进行评价打分,评价结果为代表供热单位整体绩效评级为C(中等),并对评价结果进行逐项分析,从中找到绩效评价结果反映出的四项主要问题,并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绩效提升的对策及建议。本研究为兰州市供热服务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建立科学基础,也为我国北方冬季供热服务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提供参考。
熊艳,廖文军,王岭[5](2021)在《“煤改气、电”政策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利用城市的日度数据,分析集中供暖、"煤改气、电"政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以验证"煤改气、电"政策的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集中供暖显着增加供暖期的空气污染,但"煤改气、电"政策实施后有效降低空气污染,对补贴程度越高的城市、平均空气污染为优和轻度污染的城市及省会城市的空气污染降低效应更强。为此,应持续推进"煤改气、电"政策,慎重推进"一刀切"的"煤改气、电"退坡补贴政策,建立因城施策、补贴持续、重点区域重点改造的"煤改气、电"优化政策。
姚真[6](2020)在《政府干预理论视角下集中供暖过程中政府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居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市场经济下商品经济得到极大程度上的发展,私人产品供求矛盾大为缓解。另一方面,由于工业化分工,居民尤其是城区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场域存在大量的的诸如水、电、交通、燃气、供暖等由公共部门直接或间接供给的基本生活产品,这类产品我们称之为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公共产品或准公共产品兼具了商品属性与社会公益属性,这类产品的供给由公共部门承担,其中很大一部分直接往往由政府或政府通过购买社会服务来完成产品供给。伴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发生转变,公众对于生活品质的追求日益提升,对公共产品的需求数量与质量要求也在不断提高,满足公众对于公共产品的需求成为了政府履行社会服务职能、社会管理职能的直接体现。我国集中供暖工程在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黄金阶段,在经历了公共产品供给体制改革后,近几年进入了由市场主体参与供给的一个较为稳定的阶段。由于集中供暖属于自然垄断型准公共产品,受到上个世纪政府职能部门直接参与供暖供给的影响,我国供暖市场的发展并不健全,市场机制得不到正常发挥,造成的市场失灵需要通过政府干预进行调节,而政府干预效果的好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监管体系的建成和实际落实情况;与此同时,地方政府在市场机制介入公共产品供给的过程中,需要充分扮演好“监督者”的角色。这就导致在政府监管下的市场供给机制和模式,政府的监管方式和监管质量,将直接关系到社会福利与政府社会服务职能的实现和履行,成为地方政府综合服务能力的直接体现。本文从地方政府(准)公共产品供给角度出发,以日照市城区集中供暖情况为个案研究对象,对城区集中供暖的各类公共属性进行分析。全文在对集中供暖服务领域政府监管职能的内容和责任进行综合陈述的基础上,结合政府干预理论、政府监管的利益理论,分析出政府在集中供暖监管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借鉴国外准公共产品领域政府成熟的监管经验和管理体系,结合日照市实际情况,秉承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提高监管效率的理念,为实现公共利益,提高地方政府监管效率,保障社会公平,实现政府职能转变,推动公共服务均等化提出若干强化政府监管的对策。
范东叶[7](2020)在《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量的流行病学和毒理学研究表明,长期暴露于PM2.5污染环境中,会对人体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免疫系统、生殖系统等造成伤害,其相关研究也逐渐受到重视。目前,我国室外PM2.5质量浓度短期内难以达到WHO指导值要求,而室内PM2.5具有易控、人员暴露时间长、健康效应显着等特点,开展建筑室内PM2.5污染防控是降低由PM2.5诱发疾病风险的重要途径。因此,课题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展开调研,并对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及控制方法进行研究。基于国家监测的大数据对全国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进行研究。结果显示,2019年我国室外PM2.5污染分布具有显着的区域性和季节性特征,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2.5污染具有较强的全局空间自相关性,华北地区、新疆西部、西南地区等地域大部分城市具有明显的局部空间自相关性。其中,京津冀及周边城市、长江中下游平原、汾渭平原、新疆的和田地区和喀什地区等污染较为严重,是应重点关注和治理的区域。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典型城市室外PM2.5质量浓度演变趋势以及其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室外PM2.5三年滑动平均浓度变化规律和Spearman秩相关系数值表明,典型城市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呈下降趋势。相对湿度、风速等气象因素与PM2.5污染存在明显相关性;且四个季节中,冬季室外相对湿度、风速与PM2.5质量浓度的Pearson相关系数最大。对不同时间段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传输过程以及室内外源特征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采样结果对比分析发现,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具有较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过渡季节和非疫情供暖季节的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2.5~5.0μm之间,疫情供暖季节室外颗粒物平均质量浓度峰值位于0.5~1.0μm之间;打扫卫生等人员活动对室内大粒径颗粒物影响较为显着。基于分形理论研究了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特征,供暖季节室内外颗粒物的分形维数均大于过渡季节,该季节室外小粒径颗粒物含量更高。此外,结合PM2.5源强度和PM2.5源贡献率估算方法,定量获得典型住宅室内PM2.5源排放强度与PM2.5室外源贡献率。74个城市中部分城市近6年历年室外PM2.5年平均质量浓度、不保证5天的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第95百分位数存在反弹现象。综合考虑PM2.5室外计算浓度值、未来1年实际不保证的时间、超出设计不保证时间的城市数量等因素,协调暖通设计规范,PM2.5室外计算参数宜采用近3年“历年不保证5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的统计方法确定,并给出了该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外PM2.5质量浓度具有明显的随机性、时变性和区域性等特点,通过统计学方法分析发现,不同城市2014~2019年历年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存在“拐点”,不同年代、不同城市室外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拐点”分布存在差异,其中2014~2019年平均有35个城市的“拐点”位于18~20天之间。并给出了“近4年历年不保证18天PM2.5日平均质量浓度的平均值”统计方法下74个城市的PM2.5室外计算参数。结合PM2.5室外计算参数、室内计算参数、穿透系数、换气次数等关键设计参数,给出了集中式、半集中式、分散式三种不同系统的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同时,针对不同地域PM2.5污染特点,分别给出了新风机组用空气过滤器和住宅用空气净化器配置选型方法,并结合PM2.5室内源强度估算值给出了不同档位的空气净化器选型方案。本文结合不同的研究方法,对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情况进行研究,相关成果可为室外PM2.5污染的联防联控及暴露研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对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源特征、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设备选型进行了系统研究,为建筑室内PM2.5污染控制提供了方法和技术支撑,具有较好的工程应用价值。
支席年[8](2020)在《基于局部多项式的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与应用》文中研究说明在断点回归设计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中,非参数回归方法受到了人们的青睐,局部线性估计是断点回归设计中估计处置效应的标准方法。然而对于高震荡函数,局部线性估计在均方误差的意义下不一定是最好的。本文基于局部多项式的断点回归设计理论与应用展开,系统回顾了断点回归的发展历程。通过对已有的理论回顾,总结出处置效应估计目前主要存在两个问题:(一)在带宽选择中方差和偏差的估计问题;(二)多项式阶数的选择问题。对于问题(一),通过导数估计得到最优带宽是最基本的理论方法,然而研究表明对于边界点处的高阶导数估计,随着阶数的增加估计方差会急剧增加。在实际应用问题中,对各阶多项式在已有几种带宽选择方法下得到的最优带宽和处置效应估计进行比较是有意义的。对于问题(二),由于在实际场景下回归函数的先验信息和误差分布是未知的,为了得到实际应用的经验结果,我们通过对大样本(n=4000)和小样本(n=200)进行模拟研究,发现如下基本结论:在大样本情况下高震荡设计在阶数(p=4,3,2,1)的情况下估计结果均较好,特别是在msetwo带宽选择方法下二阶局部多项式具有最小标准误差;在小样本情况下,mserd带宽选择方法下的一阶局部多项式具有最小标准误差。统计模拟研究表明:在不同设计下各阶估计都有可能达到最优结果,因此,应用中的稳健做法是结合经验,给出各阶局部多项式下的估计结果。根据模拟研究提供给的经验结果,本文对中国北方城市冬季供暖政策进行了断点回归分析,考虑到空气污染指标较多,仅对空气质量指数(AQI),二氧化硫,PM2.5三项指标进行了分析。不论是使用随意抽样得到的北方城市数据(n=4186)还是仅使用北京市的数据(n=215),结果均显示冬季供暖会使该三项指标上升。北京市AQI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23.064,所有样本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16.92;北京市二氧化硫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4.4273,所有样本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1.9837;北京市PM2.5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48.508,所有样本的最小标准误差处置效应估计结果为18.714。
胡洋桥[9](2020)在《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文中认为在我国,城市集中供热具有较长的发展历史。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我国的城市集中供热是以福利模式存在的。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开始,我国开启了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先声,经过10多年的探索与实践,我国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取得较大的成效,关停兼并了一些微小的锅炉房,合并重组了供热公司,有序地推进城市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盘锦市紧随国家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步伐,设立了供热监管机构,积极探索供热监管模式。但是,盘锦市集中供热服务在取得成就的同时,在监管创新上依然存在不足,从而抑制了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发展进程。本文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了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本文的研究工作主要如下:首先,对盘锦市供热概况及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进行分析。依据盘锦市供暖办提供的城市集中供热相关材料,对盘锦市城市集中供热模式与组织结构、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发展历程以及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取得成就进行描述,为后续的写作提供前提与基础。其次,对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依据盘锦市城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现状,分析了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存在的问题就在于:首先,政府监管法律依据欠缺;其次,政府供热监管职权分散与缺位;第三,供热补贴制度缺少平等性;第四,供热服务监管乏力;最后,供热服务政府监管与社会力量的参与程度比较低。存在问题的原因就在于:首先,政府监管法律建设滞后;其次,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的制约;第三,体制性矛盾制约着政府供热价格制度的深化改革;第四,缺少政府供热监管绩效评价制度,最后,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监管意识比较薄弱。最后,对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路径进行分析。第一,完善并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相关法律与政策;第二,改革集中供热政府监管机构设置体制;第三,改革供热价格体制促进不同群体的利益再平衡;第四,建立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绩效评价制度;第五,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监管意识。论文研究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路径具有针对性、可操作性,能有效解决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所存在的问题,也能对其他城市供热体制改革起到指导与借鉴作用。
江勇[10](2020)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地热能是一种绿色低碳、可循环利用的清洁能源,包括浅层地热、水热型地热和干热岩。根据《中国地热资源调查报告》,中国大陆336个地级以上城市浅层地热能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7亿吨,中国大陆水热型地热资源年可采量折合标准煤19亿吨,中国大陆干热岩资源初步估算资源量折合标准煤856万亿吨,可见,我国地热资源丰富。随着科技水平的提高,地热产业已初步具有商业价值,具备战略性替代能源的属性。地热资源开发利用初始投资高、不确定性大,政策支撑力度不足,抑制了地热产业的规模化发展。基于此,本文重点围绕浅层地热资源和水热型地热资源,针对地热产业发展的财税政策开展研究,以更好地促进地热资源开发利用。本研究取得的创新性成果主要包括:(1)以系统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研究的理论框架。以系统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公共政策理论为基础,分析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系统机制、系统目标,阐述地热产业发展政策依据和特点,提出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为更全面、更深入地刻画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产业、政策之间的互动关系提供指导,克服了前人文献中地热产业研究主要针对单因素或部分因素影响的局限性。(2)基于地热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复杂系统关系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为深入挖掘地热产业、社会经济、能源环境、政策影响等因素之间的定量关系提供了手段。通过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分析,构建了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定量化模型总体结构和社会、经济、能源、环境、地热和政策子系统,使得分析更深入和严密。(3)从政策理论需求和实践需求两个维度设计地热产业不同政策组合,克服了以往研究中就问题谈问题,或就地热产业发展中某一项政策开展研究,导致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研究系统性不强,科学性不充分的问题。本文从政策理论需求角度,分析了地热产业发展所需要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强度,从纵(政策强度)横(政策工具)两个方向分别作了政策需求分析;从政策的实践需求角度则运用面板数据回归模型,分析了现有单一政策和政策组合对地热技术水平、地热产业投资意愿等方面的效果,明确了现有政策的不足和问题。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地热政策经验,对地热产业政策进行设计,克服前人研究中的局限性。(4)依据上述所设计政策方法,分别从全国层面和典型区域层面开展了政策效果模拟,根据能源、环境、经济多目标协调程度,综合考虑资源效应、减排效应和政府可支付能力,提出了国家层面和区域层面的财税政策组合建议。
二、浅谈城市供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谈城市供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发展南方城市供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
二、南方城市供暖:历史约束条件与时代变迁 |
三、南方城市供暖: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思路与内在逻辑 |
(一)从民生福祉来看,发展南方城市供暖可以积极回应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 |
(二)从经济发展来看,发展南方城市供暖可以成为扩大内需战略的新基点 |
(三)从供给方面来看,发展南方城市供暖可以成为供给侧改革的重要新抓手 |
(四)从能源系统来看,发展南方城市供暖可以成为助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活实践 |
(五)从管理系统来看,发展南方城市供暖可以成为提高城市治理效能的新契机 |
四、南方城市供暖的发展模式:市场主导、政策支撑 |
(一)南北供暖模式对比 |
(二)供暖市场核心要素识别 |
五、南方城市供暖市场发展潜力:评估与画像 |
(一)供暖市场潜力评估体系 |
(二)范围界定及数据处理 |
1. 范围界定及数据来源 |
2. 标准化处理及指数计算 |
(三)评估结果分析 |
1. 南方城市供暖市场潜力分析 |
2. 南方城市供暖市场结构分析 |
六、结论与政策建议 |
(2)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供暖气候潜力等级划分与室外计算参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及应用现状 |
1.2.1 空气源热泵适用性研究 |
1.2.2 空气源热泵名义工况研究 |
1.2.3 空气源热泵室外计算参数研究 |
1.2.4 存在问题及研究目标 |
1.3 研究内容、研究目标及研究方案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目标 |
1.3.3 技术路线 |
2 空气源热泵供暖气候潜力等级划分研究 |
2.1 空气源热泵气候潜力等级划分指标体系建立 |
2.2 空气源热泵供暖结霜图谱 |
2.2.1 结霜图谱介绍 |
2.2.2 结霜图谱假定条件和使用范围 |
2.2.3 临界结露线和临界结霜线的确定 |
2.3 数据准备及处理 |
2.4 典型城市分析 |
2.4.1 典型城市的选取 |
2.4.2 典型城市室外气象参数分析 |
2.4.3 典型城市结霜分析 |
2.5 空气源热泵气候潜力等级划分结果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模拟研究 |
3.1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介绍 |
3.1.1 空气源热泵工作原理 |
3.1.2 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的优点 |
3.2 我国气候特征及城市选取 |
3.2.1 我国气候特征 |
3.2.2 典型城市选取 |
3.3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供暖适用性评价方法 |
3.3.1 建筑模型 |
3.3.2 模拟参数设置 |
3.3.3 建筑负荷计算及热泵系统的设计和选择 |
3.3.4 模拟评价指标定义 |
3.4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系统供暖适用性模拟分析 |
3.4.1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适用性评价 |
3.4.2 供暖期内性能系数COP频次分布 |
3.4.3 讨论局限性 |
3.5 本章小结 |
4 空气源热泵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研究 |
4.1 冬季供暖室外计算温度的研究现状 |
4.2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模式下室外计算温度修正 |
4.2.1 空气源热泵供暖室外计算温度修正方法 |
4.2.2 空气源热泵室外计算温度修正结果 |
4.3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模式下室外计算温度校验 |
4.3.1 空气源热泵地板辐射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校验方法 |
4.3.2 空气源热泵供暖室外计算温度模拟校验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论文后续工作及建议 |
致谢 |
图目录 |
表目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1 |
附录2:文中编程程序 |
(3)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问题提出 |
1.1.1 背景一:环保政策措促使能源结构转型 |
1.1.2 背景二:乡村振兴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 |
1.1.3 项目背景:西咸新区乡村建设规划 |
1.1.4 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能源结构转变 |
1.3.2 适宜性规划 |
1.4 研究对象与研究内容 |
1.4.1 研究对象 |
1.4.2 研究内容 |
1.5 相关研究综述 |
1.5.1 乡村基础设施 |
1.5.2 乡村采暖方式 |
1.5.3 相关政策解读 |
1.6 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 |
1.6.1 研究方法 |
1.6.2 研究框架 |
2 西咸新区现状研究 |
2.1 西咸新区总体认知 |
2.1.1 西咸新区概况 |
2.1.2 总体规划解读 |
2.2 西咸新区市政供热工程现状与规划 |
2.2.1 热源建设现状 |
2.2.2 管网建设现状 |
2.2.3 供热工程规划 |
2.3 西咸新区乡村现状研究 |
2.3.1 乡村概况及村庄分布 |
2.3.2 乡村人口密度及分布 |
2.3.3 经济发展及村民收入 |
2.3.4 房屋建设及宅基地分布 |
2.4 乡村采暖现状及需求分析 |
2.4.1 村庄采暖现状分析 |
2.4.2 村庄采暖需求分析 |
2.5 西咸新区乡村采暖现实困境 |
2.5.1 现状采暖效果差需求迫切 |
2.5.2 新型采暖技术适用性较差 |
2.5.3 主要问题总结 |
2.6 相关案例分析及思路借鉴 |
2.6.1 各地区案例分析 |
2.6.2 案例经验总结及思路借鉴 |
2.7 本章小结 |
3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及可行性研究 |
3.1 造成现实困境的原因分析 |
3.1.1 基础设施缺少城乡统筹规划 |
3.1.2 规划建设标准的落后与缺失 |
3.2 适宜性供暖规划的基本要求及保障依据 |
3.2.1 使用环保的供暖方式是规划的基本要求 |
3.2.2 城乡融合发的展理念是规划的政策保障 |
3.2.3 持续推动乡村现代化是规划的决策依据 |
3.3 适宜性规划目标和思路 |
3.3.1 规划目标 |
3.3.2 规划思路 |
3.4 适宜性供暖规划策略 |
3.4.1 统筹规划——集中供热管网覆盖乡村 |
3.4.2 分类规划——按照村庄分类依类规划 |
3.4.3 因地制宜——多种采暖方式综合使用 |
3.5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研究 |
3.5.1 区域供暖的必要性 |
3.5.2 区域供暖的可行性 |
3.6 分散独立供暖方式选择 |
3.6.1 易用性选择 |
3.6.2 经济性比较 |
3.7 本章小结 |
4 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实践 |
4.1 村庄分类及特征分析 |
4.1.1 有效的村庄分类 |
4.1.2 基于村庄特征分析的村庄分类筛选 |
4.2 村庄适宜性供暖方式选择 |
4.2.1 供暖方式的初步判定 |
4.2.2 区域供暖的影响因素 |
4.2.3 区域供暖适宜性评价 |
4.3 供暖方式适宜性规划 |
4.3.1 供暖方式 |
4.3.2 热源及管网 |
4.3.3 村庄管网建设 |
4.3.4 建设及配置时序 |
4.3.5 供暖及运行标准 |
4.4 建设引导措施 |
4.4.1 投资与政策支持 |
4.4.2 运行与管理维护 |
4.4.3 发挥村民主体作用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结论与创新 |
5.1.1 研究结论 |
5.1.2 研究创新 |
5.2 不足与展望 |
5.2.1 研究不足 |
5.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图录 |
表录 |
攻读硕士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4)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1.1 研究问题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评述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图 |
1.5 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核心概念 |
2.1.1 供热服务质量 |
2.1.2 绩效评价 |
2.1.3 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 |
2.2 理论基础 |
2.2.1 公共服务质量管理理论 |
2.2.2 新公共服务理论 |
2.2.3 公众满意度理论 |
2.2.4 绩效管理理论 |
第三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发展历程、现状和挑战 |
3.1 兰州市供热服务发展历程 |
3.2 兰州市供热服务现状 |
3.2.1 热源热网现状 |
3.2.2 供热监管现状 |
3.2.3 供热服务质量评价现状 |
3.3 兰州市供热服务面临的挑战 |
3.3.1 供热站点分散,管理规范程度较低 |
3.3.2 供热投诉量持续上升,群众满意度不高 |
3.3.3 供热老旧楼院较多,供热质量受影响较大 |
3.3.4 政策支撑不足,考核评价机制缺位 |
3.3.5 城市能源结构单一,供热稳定性不足 |
第四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1 体系构建准备 |
4.1.1 评价目标 |
4.1.2 评价方法和工具的确定 |
4.2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体系的设定 |
4.3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指标权重分配 |
4.3.1 构建判断矩阵 |
4.3.2 层次单排序和一致性检验 |
第五章 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绩效评价 |
5.1 数据获取及处理 |
5.1.1 数据的获取 |
5.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
5.2 评价方法与标准 |
5.3 安全规范维度分析 |
5.3.1 安全环保 |
5.3.2 能源储备 |
5.3.3 热费收缴 |
5.3.4 从业资质 |
5.3.5 制度落实 |
5.3.6 安全规范维度评价结果 |
5.4 服务质量维度分析 |
5.4.1 供热质量达标率 |
5.4.2 满意度评价 |
5.4.3 服务质量维度评价结果 |
5.5 服务态度维度分析 |
5.5.1 投诉办理 |
5.5.2 服务标准 |
5.5.3 服务态度维度评价结果 |
5.6 响应能力维度分析 |
5.6.1 故障次数 |
5.6.2 故障恢复 |
5.6.3 响应能力维度评价结果 |
5.7 持续服务维度分析 |
5.7.1 更新改造 |
5.7.2 开放包容 |
5.7.3 协作配合 |
5.7.4 持续服务维度评价结果 |
5.8 总体分析 |
5.9 评价结论 |
第六章 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发现的问题及原因 |
6.1 政策法规不完善,服务标准和监管界限不清晰 |
6.2 缺少服务质量评价,供热企业改进意愿不足 |
6.3 供热企业评价中公众参与不足,群众意见反映渠道不完善 |
6.4 对供热企业的评价结果运行不足,评价效果发挥不充分 |
6.5 供热企业数量过多,服务质量和服务标准不统一 |
第七章 兰州市城区集中供热单位服务质量的改进对策及建议 |
7.1 健全和完善供热行业管理政策法规 |
7.1.1 制定并出台地方性供热法规 |
7.1.2 制定并出台兰州市供热服务规范标准 |
7.2 建立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体系 |
7.2.1 在评价考核中提高公众参与度和公众满意度指标权重 |
7.2.2 建立健全绩效评价考核制度、机构、程序 |
7.2.3 加强绩效评价考核结果在供热监管及企业内部的应用 |
7.3 推动供热企业整合发展 |
7.3.1 推行经营许可制度提高行业准入条件 |
7.3.2 整合兼并小型供热企业提高供热服务能力 |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兰州市城市供热质量调查问卷 |
附录B 兰州市城市供热单位基本情况专家调查表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煤改气、电”政策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 言 |
二、“煤改气、电”政策演化与实证假设 |
(一)“煤改气、电”政策演化历程 |
(二)集中供暖、“煤改气、电”政策对空气污染影响效应的理论假说 |
三、研究设计 |
(一)模型构建 |
1.集中供暖对空气污染影响效应的模型设计。 |
2.“煤改气、电”政策对空气污染影响效应的模型设计。 |
(二)样本选择与数据来源 |
1.空气质量。 |
2.天气情况。 |
3.日期及供暖。 |
(三)描述性统计 |
四、实证研究结果及分析 |
(一)基准分析 |
1.集中供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 |
2.“煤改气、电”政策对空气污染的影响效应。 |
(二)稳健性分析 |
1.平行趋势检验。 |
2.安慰剂检验。 |
3.剔除可能存在“数据治霾”的干扰样本。 |
(三)异质性分析 |
1.城市级别的异质性分析。 |
2.农村人均补贴金额的异质性分析。 |
3.城市空气污染程度的异质性分析。 |
五、结论与政策建议 |
(6)政府干预理论视角下集中供暖过程中政府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的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研究综述 |
1.关于城市公共产品供给的文献综述 |
2.关于公共产品监督模式的文献综述 |
3.国内集中供暖监管的研究综述 |
4.国外集中供暖监管的研究综述 |
(四)研究框架及研究方法 |
1.研究框架 |
2.研究方法 |
一、集中供暖政府监管的概念及理论 |
(一)集中供暖监管的概念界定 |
1.集中供暖的概念及特征 |
2.政府监管的概念及特征 |
(二)相关理论依据 |
1.政府干预理论概述 |
2.政府监管的利益理论概述 |
二、政府在集中供暖中监管的内容及责任 |
(一)对供暖市场的监管 |
(二)对供暖质量的监管 |
(三)对供暖安全的监管 |
(四)对环境保护的监管 |
三、日照市政府集中供暖监管的现状 |
(一)日照市地理气候情况概述 |
(二)日照市集中供暖监管情况概述 |
四、政府在集中供暖监管中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日照市集中供暖监管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
1.监管体系不够健全 |
2.监管权责不够清晰 |
3.监管设置不够完善 |
4.市场激励措施不足 |
(二)集中供暖中政府监管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
1.管理定位不准确 |
2.忽视公共利益 |
3.缺少完善的监管法律体系 |
4.监管本身的局限性 |
五、优化集中供暖服务政府监管的政策建议 |
(一)借鉴国外政府监管的经验 |
1.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基础 |
2.适当采纳放松监管举措 |
(二)明确政府职能部门监管定位 |
1.处理好“政府—市场—社会”三方关系 |
2.强化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履职能力建设 |
(三)健全集中供暖监管法律体系 |
1.明确政府监管的权利义务与行政手段 |
2.建立健全多层级、行业性的法律法规 |
(四)拓展社会监督途径 |
1.推进政务公开制度 |
2.建立完善的评估体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一:访谈提纲 |
附录二:日照市有关集中供暖的政策文件汇集 |
(7)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城市室外颗粒物污染时空分布研究现状 |
1.2.2 室内颗粒物污染及室内外关联性研究现状 |
1.2.3 室内颗粒物污染控制设计方法研究现状 |
1.2.4 研究现状分析及总结 |
1.3 技术路线与研究内容 |
第2章 典型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研究 |
2.1 研究对象与方法 |
2.1.1 研究对象概况 |
2.1.2 数据处理方法 |
2.2 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特征 |
2.2.1 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2 室外PM_(2.5)季节平均质量浓度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3 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特定百分位数的污染特点及空间分布 |
2.2.4 室外PM_(2.5)空间聚集性 |
2.3 典型城市历年室外PM_(2.5)污染特点及演变特征 |
2.3.1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污染特点 |
2.3.2 历年室外PM_(2.5)年平均质量浓度变化趋势 |
2.3.3 历年室外PM_(2.5)日平均质量浓度达标情况 |
2.4 北京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及气象因素的影响 |
2.4.1 不同地区室外PM_(2.5)污染时空分布 |
2.4.2 不同气象因素条件下室外PM_(2.5)污染变化特征 |
2.4.3 室外PM_(2.5)污染与气象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室内外颗粒物污染关联性及室内外源特征研究 |
3.1 研究对象与实测方法 |
3.1.1 建筑外窗调研 |
3.1.2 实测对象概况 |
3.1.3 实验仪器及布点 |
3.1.4 数据处理 |
3.2 建筑室内外颗粒物粒度分布及关联性 |
3.2.1 不同粒径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3.2.2 室内外颗粒物粒径分形维数分布 |
3.2.3 室内外不同粒径颗粒物相关性分析 |
3.3 建筑室内颗粒物污染特征及源强度估算 |
3.3.1 室内外颗粒物浓度变化规律 |
3.3.2 室内颗粒物源强度估算方法 |
3.4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征及源贡献率 |
3.4.1 建筑室内外PM_(2.5)污染特点 |
3.4.2 建筑室内外PM_(2.5)的I/O比变化规律 |
3.4.3 建筑室内外源对室内PM_(2.5)质量浓度的贡献率 |
3.5 小结 |
第4章 PM_(2.5)室外计算参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
4.1 现有方法确定的依据及问题 |
4.1.1 现有方法的来源及依据 |
4.1.2 现有方法的对比分析 |
4.1.3 现有方法存在的问题 |
4.2 不同确定方法的统计时长研究 |
4.2.1 历年不保证天数平均值的统计方法 |
4.2.2 累年平均每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
4.2.3 历年最不利年不保证天数的统计方法 |
4.2.4 三种统计方法的对比分析 |
4.3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方法研究 |
4.3.1 统计区间的确定 |
4.3.2 不保证天数的确定 |
4.3.3 室内实际不保证天数的验证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及应用研究 |
5.1 建筑室内PM_(2.5)污染控制设计方法 |
5.1.1 PM_(2.5)负荷计算理论 |
5.1.2 空气过滤器设计计算 |
5.1.3 空气过滤器设计选型 |
5.2 办公建筑用空气过滤器的设计与选型 |
5.2.1 工程概况 |
5.2.2 设计参数与负荷计算 |
5.2.3 设备PM_(2.5)去除能力 |
5.2.4 空气过滤器选型 |
5.3 住宅建筑用空气净化器的设计与选型 |
5.3.1 PM_(2.5)负荷计算 |
5.3.2 空气净化器选型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创新点 |
6.3 展望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
在学期间参加的主要科研课题 |
致谢 |
(8)基于局部多项式的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理论回顾 |
2.1 鲁宾因果模型 |
2.2 断点回归设计 |
2.3 局部多项式回归 |
2.4 带宽选择 |
2.4.1 Desjardins-Mccall带宽 |
2.4.2 Imbens-Kalyanaraman带宽 |
2.4.3 Ludwig-Miller带宽 |
2.4.4 Calonico,Cattaneo and Titiunik带宽 |
2.4.5 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
第3章 统计模拟和断点回归实施程序 |
3.1 统计模拟研究 |
3.2 断点回归实施程序 |
第4章 实际数据分析 |
4.1 分析背景 |
4.2 实证数据集 |
4.2.1 R语言网络数据采集 |
4.2.2 样本描述性统计 |
4.3 断点回归分析 |
4.4 稳健性检验 |
4.5 结论与建议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1 :实证分析中各城市供暖日期和停暖日期 |
附录2 :论文中的相关程序 |
附录3 :随机实验与自然实验 |
(9)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 |
1.2.1 集中供热 |
1.2.2 供热管理体制改革 |
1.3 基本理论 |
1.3.1 准公共物品理论 |
1.3.2 监管政府理论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述评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评述 |
1.5 研究内容和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论文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2 盘锦市供热概况与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现状 |
2.1 盘锦市城市与供热概况 |
2.1.1 盘锦市城市概况 |
2.1.2 城市供热现状 |
2.1.3 盘锦市集中供热模式与组织管理机构 |
2.2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的发展历程 |
2.2.1 市场化起步阶段 |
2.2.2 市场改革时期 |
2.2.3 规划发展阶段 |
2.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主要做法 |
2.3.1 统一规划形成一张网多个热源的供需协调机制 |
2.3.2 形成供热价格政府定价机制 |
2.3.3 建立三级供热监管网络 |
2.3.4 实现供热商品化 |
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
3.1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访谈 |
3.1.1 访谈目的与访谈对象 |
3.1.2 访谈的主要内容 |
3.1.3 访谈结果总体描述 |
3.2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
3.2.1 供热运营体制市场化程度小 |
3.2.2 供热行业政府监管乏力 |
3.2.3 供热补贴制度缺少平等性 |
3.2.4 决策治理体制单一化 |
3.3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存在问题的原因 |
3.3.1 集中供热管理法规建设滞后 |
3.3.2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体制的制约 |
3.3.3 体制性矛盾制约着政府供热价格制度的深化改革 |
3.3.4 缺少政府供热监管绩效评价制度 |
3.3.5 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管理意识比较薄弱 |
4 国内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1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1.1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
4.1.2 国外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4.2 国内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与借鉴 |
4.2.1 国内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 |
4.2.2 国内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经验启示 |
5 完善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的对策与建议 |
5.1 完善并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管理相关政策 |
5.1.1 完善现有的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政策 |
5.1.2 及时修订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政策 |
5.2 改革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设置体制 |
5.2.1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设置理念 |
5.2.2 集中供热政府管理机构具体设置 |
5.3 改革供热价格体制促进不同群体的利益再平衡 |
5.3.1 供热行业运营体制的市场化与管理现代化 |
5.3.2 供热价格补贴公平化 |
5.3.3 确立供热价格监管多元化体制 |
5.4 建立集中供热政府监管绩效评价制度 |
5.5 提高公众参与政府供热管理意识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政府部分) |
附录B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企业部分) |
附录C 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访谈提纲(用户部分) |
致谢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目的 |
1.1.3 研究意义 |
1.2 科学问题与研究内容 |
1.2.1 科学问题 |
1.2.2 研究内容 |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创新点 |
2 文献综述 |
2.1 产业政策研究 |
2.1.1 产业政策内涵 |
2.1.2 产业政策的理论依据 |
2.1.3 中国产业政策的演进 |
2.1.4 产业政策的制定 |
2.2 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2.1 主要研究视角 |
2.2.2 主要研究方法 |
2.3 地热产业的政策研究 |
2.3.1 地热产业政策工具 |
2.3.2 地热产业政策研究方法 |
2.4 评述 |
3 理论基础 |
3.1 系统理论 |
3.1.1 系统内涵 |
3.1.2 系统基本特征 |
3.1.3 系统基本规律 |
3.1.4 系统科学方法论 |
3.2 可持续发展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内涵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内容 |
3.3 公共政策理论 |
3.3.1 外部性理论 |
3.3.2 公共产品理论 |
3.4 本文研究的理论框架 |
3.4.1 地热产业发展系统结构、机制与目标 |
3.4.2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的依据与特点 |
3.4.3 理论框架 |
4.地热产业发展的运行机理 |
4.1 地热产业发展特点 |
4.1.1 地热产业发展现状 |
4.1.2 地热产业链构成 |
4.1.3 地热产业链作用机制 |
4.2 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因素 |
4.2.1 地热产业发展与社会发展 |
4.2.2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 |
4.2.3 地热产业发展与能源替代 |
4.2.4 地热产业发展与环境规制 |
4.2.5 地热产业发展与政策支持 |
4.3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影响 |
4.3.1 财税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作用关系 |
4.3.2 财政政策对地热产业发展的效应模型构建 |
4.4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关系 |
4.4.1 地热产业能源替代与经济增长、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2 地热产业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能源消费与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4.3 地热产业发展与经济增长、政策导向及生态环境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5 地热产业发展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
5.1 总体结构 |
5.1.1 模型结构 |
5.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步骤 |
5.1.3 模型假设和时间边界 |
5.2 子系统的构建 |
5.2.1 人口子系统的构建 |
5.2.2 经济子系统的构建 |
5.2.3 能源子系统的构建 |
5.2.4 环境子系统的构建 |
5.2.5 地热子系统的构建 |
5.2.6 财税子系统的构建 |
5.3 模型表达式推导与检验 |
5.3.1 模型表达式推导 |
5.3.2 模型检验 |
5.4 本章小结 |
6 地热产业发展的政策设计 |
6.1 政策理论需求分析 |
6.1.1 政策的需求分析思路 |
6.1.2 政策工具分析 |
6.1.3 政策强度分析 |
6.2 政策实践需求分析 |
6.2.1 现有地热产业政策 |
6.2.2 现有政策效果分析 |
6.3 典型国家地热政策 |
6.3.1 美国地热政策 |
6.3.2 冰岛地热政策 |
6.3.3 日本地热政策 |
6.3.4 经验与启示 |
6.4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框架设计 |
6.4.1 政策工具设计 |
6.4.2 政策强度设计 |
6.5 本章小结 |
7 地热产业发展政策模拟与选择 |
7.1 国家层面的模拟 |
7.1.1 不同补贴情景的模拟 |
7.1.2 不同税收情景的模拟 |
7.1.3 不同碳价情景的模拟 |
7.1.4 不同政策组合的模拟 |
7.2 区域层面的模拟 |
7.2.1 区域层面的情景设置 |
7.2.2 北京市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3 吉林省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2.4 雄安新区地热产业财税政策模拟 |
7.3 结果对比与政策选择 |
7.3.1 国家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3.2 区域层面政策对比与选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3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及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附录1 系统动力学模型主要方程 |
附录2 区域地热产业政策 |
四、浅谈城市供暖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发展南方城市供暖:高质量发展的一个新思路[J]. 张晓萌,魏楚. 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06)
- [2]居住建筑空气源热泵供暖气候潜力等级划分与室外计算参数[D]. 李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
- [3]能源结构转变背景下西咸新区适宜性乡村供暖规划研究[D]. 王立凡.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4]兰州市供热服务质量绩效评价研究[D]. 王树超. 兰州大学, 2021(02)
- [5]“煤改气、电”政策的空气污染治理效应研究[J]. 熊艳,廖文军,王岭. 财经论丛, 2021(03)
- [6]政府干预理论视角下集中供暖过程中政府监管问题及对策研究 ——以日照市为例[D]. 姚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7]典型城市室外PM2.5污染时空分布及室内控制方法研究[D]. 范东叶.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2020
- [8]基于局部多项式的断点回归设计研究与应用[D]. 支席年.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盘锦市集中供热管理体制改革问题与对策研究[D]. 胡洋桥.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10]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地热产业发展财税政策模拟与选择[D]. 江勇.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