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张志伟,刘晓鹏

张志伟 刘晓鹏

遵化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064200

【摘 要】目的:探究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129例患者分成3组,对照三组治疗效果。结果:在主要症状出现率和消失率上,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在下腹痛及带下量增多方面观察组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两组。在痛经及腰腹痛出现率及减少率上三组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4%,对照A组治疗有效率为74.41%,对照B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对照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结论: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盆腔炎治疗仪;中药灌肠;慢性盆腔炎;临床疗效

对于盆腔炎的治疗已经越来越向多手段、多方向发展,根据相关统计,盆腔炎会造成20~30%的患病女性发生不孕,严重影响女性生活。在医学发展下,中医对这一病症的治疗进行了相关探索。我国传统医学中并没有这一病症的病名,多散见于妇人腹痛、通经、月经不调、带下病、不孕等治疗中[1]。鉴于这一病症在临床中治疗具有复发率高、治疗效果不显著等显现,本院采用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方法对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患者进行了研究,现将成果报道如下。

1材料和方法

1.1一般材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10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29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有孕史。根据均衡性和随机性原则分为观察组、对照A组和对照B组,分别采用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单纯盆腔炎治疗仪治疗及中药灌肠治疗。观察组43例,年龄在25~44岁之间,平均年龄(30.724.56)岁;对照组A组43例,年龄在26~45岁之间,平均年龄(31.434.21)岁;对照组B组43例,年龄在24~44岁之间,平均年龄(32.033.15)岁。西医诊断标准为根据病史、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确诊,符合美国疾病控制中心推荐的标准;中医诊断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的辨证标准执行。全部患者均知情同意且能配合研究,且为非妊娠、哺乳、备孕期。

1.2方法

对照A组治疗方法为:采用多功能盆腔炎治疗仪进行治疗,患者取平卧位,将高压灭菌后的探头置入阴道,电压强度以患者耐受性为标准,当患者下腹出现微热感且具有舒适感时为调整电压。患者每日治疗一次,每次30min,10次为一疗程,如遇经期则停用;对照组采用单纯中药灌肠治疗,灌肠重要成分为:败酱草9g,三棱9g,地丁9g,莪术15g,枳壳15g,当归10g、赤芍15g,桃仁15g,柴胡10g。药物以100ml清水煎熬,待温度降至38~42°C时以一次性灌肠袋灌入。灌肠前患者需排清肠道,取侧卧位,提高臀部。降肛管轻柔插入肛门,深约10~15cm。控制药液滴入速度,缓慢为宜,灌肠结束后拔出肛管,嘱患者保持30min。同样每日一次,10次为一疗程[2]。经期停止治疗;观察组患者结合两组进行治疗,在以中药灌肠治疗的同时配合盆腔炎治疗仪治疗。

1.3观察指标

疗效判断标准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制定,以治疗后下腹疼痛他和腰骶胀痛症状消失,妇科检查正常,证候体征积分疗效指数减少95%以上为治愈;以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症状显著降低或消失,妇科检查明显改善,证候体征积分疗效指数减少70%~95%之间为显效;以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症状降低,妇科检查有所改善,证候体征积分疗效指数减少30%~75%之间为有效;治疗后下腹疼痛及腰骶胀痛症状降低不显著或加重,妇科检查无改善,证候体征积分疗效指数减少30%以下为无效[3]。

1.3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统计相关数据,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并采用 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n,%)表示,采用卡方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主要症状出现率和消失率上,对照A组和对照B组差异不明显,观察组在下腹痛及带下量增多方面观察组消失率显著高于对照两组。在痛经及腰腹痛出现率及减少率上三组无显著差异,详见表1;在治疗有效率上,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5.34%,对照A组治疗有效率为74.41%,对照B组治疗有效率为72.09%。对照两组差异不显著(P>0.05),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两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价值,详见表2。

3讨论

在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中,在炎症影响下,周围组织发生一定的粘连,抗炎药不易进吸收,对治疗造成阻碍。中药灌肠可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组织状态,其中包含的成分具有活血益气、化结通瘀的效果[4]。在本次治疗中配合盆腔炎治疗,达到了更好的效果。

综上所述,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良好的效果,可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赵淑赛,朱春磊.中医辨证论治加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其护理措施[J].辽宁中医杂志,2014,11:2365-2367.

[2]于小红.异位妊娠患者治疗前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水平对不同剂量米非司酮配伍氨甲喋呤疗效的影响[J].生殖医学杂志,2013,03:199-201.

[3]黄敏,但红梅,王林,黄贤华.金英胶囊对大肠杆菌致病菌株所致大鼠子宫炎症的影响及其体外抑菌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1:2767-2769.

论文作者:张志伟,刘晓鹏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6年1月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5/6

标签:;  ;  ;  ;  ;  ;  ;  ;  

盆腔炎治疗仪结合中药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疗效观察论文_张志伟,刘晓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