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电力能源对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一旦变电运行中出现故障问题,将带来巨大的社会和经济影响。因此,降低变电运行中的故障并保证用电安全是值得供电企业不断探索的问题。本文介绍了当前变电运行中产生故障的主要原因和排除办法,并总结了几点安全管理的措施,希望对提高变电运行的质量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变电运行;故障排除;安全管理;方法;
1电力系统运行故障排除的方法
电力企业要对检修人员和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责任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工作的重要性,并且传授先进的故障排除方法,明确故障处理流程,这样才能提高故障处理的效率。
1.1跳闸故障
跳闸故障是十分常见的电力系统运行故障,并且发生频率极高,比如线路运行时间长,日晒雨淋,就会加大电力线路的老化,造成线路故障跳闸,所以要对线路进行重点的监测,如果某一区域的线路跳闸经过修复后情况没有改善,则需要对线路进行更换处理。再比如断路器出现跳闸,有可能是开关指令错误,母线出现故障。针对上述故障,检修人员需要改进既有的检测方法,在检修过程中要保证设备的运行指标符合系统运行需求。特别是主变故障时,要认真对瓦斯继电器的外观进行观察,确定是否存在冒烟或者是喷油的现象,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检修方法。在对变压器进行检修时,如果套管已经破裂,需要及时更换,当变压器的异常情况消失后,还需要进行调试,然后重新投入使用。这里还需要注意二次故障的情况,在特殊情况下,电力系统的故障排除后,重新运行时,又在同一部位出现了故障,那就要停电检修处理。
1.2熔断故障
我们把电压互感器的熔断器和熔丝出现的故障,统一称为熔断故障,这类故障发生后,会引起报警信号,而且后台监控机上会出现电压回路的整体电压值变化情况,工作人员可以使用电压表测量相关部位的参数,而且能够保证结果真实有效。电压互感器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单相接地的情况,进而导致电力系统出现谐振问题,所以在检查时,要检查回路的接触状况,确定是否出现断线,如果断线,就需要重新搭接。如果是熔丝出现故障,需要将电压互感器停用检修更换熔丝。
1.3接地故障
直流接地故障发生的频率较高,会加大电力系统运行的成本,比如电力系统运行不稳定,状态起伏波动大,就会导致直流设备接地,影响设备的正常工作,或者是直流系统自身存在问题,尤其是在接线环节,可能线路的材料质量不合格,外界物体对线路造成破坏等,都会导致直流系统发生接地问题。针对这一故障,工作人员要准确判断直流系统的绝缘情况,查明直流系统接地极性,并且结合掌握的电力知识和工作的经验,判断直流系统母线正负极的对地电压是否相等,如果不一致,表明直流系统确实存在接地问题。
1.4电缆故障
众所周知,电缆是电力系统运行的载体和媒介,它与日常输电工作的联系十分密切,所以如何解决电缆故障,是电力工作者需要认真重视的问题。如果电缆的绝缘外部受到损伤,而且是由机械外力引起的,那么就要加强对电缆的管理,并且做好更换工作。如果是电压过高、负荷过大引起的损伤,则需要从源头做起,也就是要从线路的设计做起,合理设计和布置电缆的传输线路。如果是由于传输过程中产生热量无法有效散失,电缆的绝缘外皮出现了碳化,那么就需要建立在线监测系统,对电缆的温度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另外,电缆所处的环境比较复杂,如果遇到潮湿天气,可能会受潮,所以要加大对电缆的检查次数,比如每周对电缆检查三次,并且做好记录工作。如果是质量问题,则需要从采购入手,比如选择质量可靠的电缆,在安装之前进行测试等。总之,需要从科学的角度出发,并采用先进的技术,对电缆进行监测和管理,避免电缆出现老化、破损等故障。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变电运行的安全管理方法分析
2.1制定出完善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
变电作业的特殊性在于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对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影响,因此需要根据工作特点和各种风险因素制定出完善可行的安全管理制度,并使员工严格执行,才能有效确保变电的长久稳定运行。在工作中,各工作人员明确自己的职责和权限,严格按照工作流程和规章制度办事,从而杜绝各种隐患,避免产生影响变电作业的各种问题。
2.2提高变电操作人员的专业素质
随着自动化、智能化新技术在变电运行中的应用,大量的工作都可以通过计算机系统完成,大大降低了传统作业的难度和工作量。但是大量的新设备在带来便利的同时,也会因各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而使变电运行出现问题,往往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社会影响。
一是单位制定全面的培训计划,针对于员工的水平不同采取不同的培训方案,从变电操作中必须具备的电力基础知识、安全常识、操作规程、设备维护等方面出发,对员工进行培训,同时还需要不定时的进行巩固培训;二是加强工作中各种问题的总结、探讨,提高员工的安全意识和相关操作知识;三是加强变电操作中的规章制度培训,同时明确相关考核制度,并定期组织评比活动,从而督促员工严格贯彻操作规章制度。通过这些措施提升员工的工作能力和规范化,从而有效减少运行中的各种问题。
2.3建立完善的应急管理制度
变电运行中很容易因人员、设备、线路等出现的问题影响电力稳定、安全运行,为减少由此产生的损失,电力部门应建立完善、可行的应急管理制度,当问题出现时及时采取措施,按照应急管理制度快速反应,排除问题。同时在日常作业中,也应加强对相关设备设施的检查和维护,尤其是使用频率高、易出现问题的设备设施,对其状态应全面评估,做好记录,当零部件状态不佳可能引发故障时应及时更换和维修,为变电的稳定运行打下牢固的基础。
2.4做好防火、防触电措施
火灾和触电是变电运行中最易发生的事故,一旦出现,所造成的损失和危害令人触目惊心,因此需要做好防火和防触电的措施。首先应建立可靠的操作规程和监管制度,确保员工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相关作业,尤其是离开工作岗位时应按要求切断相关电源、作业区域严禁吸烟;其次按照消防要求在恰当位置布置规定数量和形式的灭火器材,避免电力设施出现火灾时使用消防水灭火,在日常运行中加强安全检查,确保各种火灾隐患被清除、各种消防设施可靠,定期进行火灾、触电事故的安全演习;在变电运行中应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事项进行提示,如冬季寒冷时易因取暖造发生火灾。
在防触电方面,作业中应按照规章制度穿戴相关的劳保用品,在作业时严格按照规章制度执行,避免带电维修作业等,在日常维护检查中提高警惕,确保设备设施无隐患运行。
3结论
电力企业应以为人们提供安全稳定电能为己任,需要加强变电运行安全管理措施,完善故障排除措施,借鉴以往经验,培养专业人员,制定预警方案,将变电运行中各种安全隐患加以预防和排查,为电力企业的高质供电做好铺垫。通过研究提出了几点安全管理对策和故障排除措施,希望对电力企业提高变电运行效果有所帮助。
参考文献
[1]张富柱.电力变电运行中多发事故点的控制分析[J].电子制作,2017(11):72,86.
[2]陈俊.变电运行中的常见故障与检修解决策略[J].通讯世界,2018(01):177-178.
[3]练睿.论电力系统变电运行故障及排除策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6):218.
论文作者:陆嘉生
论文发表刊物:《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10
标签:故障论文; 电缆论文; 作业论文; 线路论文; 电力系统论文; 设备论文; 工作论文; 《当代电力文化》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