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基本取向_主体性论文

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基本取向_主体性论文

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一个基本取向,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主体性论文,取向论文,化与论文,基础论文,教育实验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现代化与主体性”正在成为我国基础教育改革实验选题的一种基本取向,这一取向不仅与社会经济体制改革同步同向,而且与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主潮相符相伴。我们有必要探明,现代化与主体性何以成为教育实验的研究热点?二者的内在联系如何?在社会现代化进程中教育应怎样去影响人的主体性发展?本文试图就此作一些探讨。

一、社会现代化与人的主体性问题

现代化是一个极为综合的概念,从古代农业文明向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这只是对现代化最一般的了解。现代化不仅有复杂的内涵和外延〔1〕,而且具有极强的阶段性或时代性特征,“对一个民族来说,所谓现代化,不外是克服自身的封闭性和狭隘性,确立一种世界观念,坦然步入世界民族之林,从而使自己的发展呈现出与世界同步的现象”。〔2〕学界有不少论者认为,世界性的现代化进程是近代以来世界文明的主潮流,现代化从少数地区和国家向世界几乎所有地区和国家推进,是一种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中国近16年的改革开放,实质上是使中华民族自觉主动地汇入“世界历史”、使社会主义中国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的历史运动。〔3〕

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是从1840年鸦片战争那条痛苦而屈辱的起跑线上蹒跚起步的,叙述这150年内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各种力量和关系的交织、矛盾与冲突的交替、激进与陷入困境的更迭,不是本文的任务,但有必要指出:近十几年改革开放以抛弃苏联模式的计划经济体制、重建市场经济为取向,由自发到自觉推进了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加速了现代化进程,中华民族作为推进这一进程的社会历史主体,也在经历着从传统文化心理向现代文化心理、从满足于重复性主体性向重视发挥创造性主体性的转变。如果要以更加自觉主动的姿态迈进21世纪的世界文明,我们尤其需要在弘扬人的主体性、增进人的现代性方面下一番功夫。

主体性是人作为活动主体所具有的根本的共同属性,它所包含的内容是人在自觉活动中不可缺少的自立性、自为性、自主性、能动性等〔4〕(一说为“能动性、创造性、自主性〔5〕”)。人无论作为实践主体、认识主体还是评价主体,都具有上述这些根本的共性。与主体性对应的是客体性。客体是世界但不等于世界,世界只在作为某种活动的接受者或被指向者时,才是客体。这正如主体是人但不等于人,人只有在作为某种活动的主动的发出者时,才是主体。因此,客体性只是作为活动的接受者或被指向者的事物的根本共性,具体指事物在人的活动中的受动性、外在性、对立性。

主体性是主体在与客体相互作用的漫长历史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其进化程度与社会发展各阶段状态具有对应性,如对应于古代农业社会,主体意识表现为笼统的主体意识;在近代工业社会,表现为理性的主体意识;到了现代社会,则发展成多层面的主体意识。这是因为,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进化是互动的、互为因果的同一过程,人类社会的每一次重大的发展都唤起主体意识新的觉醒与进化,每一次主体意识觉醒与进化,都反过来推动社会发展、促进人类进步。〔6〕近十余年来,我国改革开放尤其是建立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在加速社会现代化的同时,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人的主体能力发展提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首先,现代化社会的快节奏发展呼唤建设的和创造的主体性。有学者将主体性区分为破坏的主体性和建设的主体性两类,前者是过分膨胀或指向不当的主体性,导致客体的毁坏或主客体关系恶化,乃至损害主体自身;后者则导致客体的完善、主客体关系和谐以及主体自身的发展。继而又把人的建设性活动区分为重复性活动和创造性活动,相应地,人的建设主体性分别表现为重复的主体性和创造的主体性。重复的活动使已有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等等按原有的形态再生产出来,以确保人类社会的繁衍,因而重复的主体性是人和社会保持自我同一性和稳定性的重要前提,人的创造性活动是动物所没有的活动,它使社会得以更新的发展,所以创造性是人所特有的主体性,是对重复的主体性的扬弃,是人的主体性的最高表现。〔7〕

传统社会所肯定的建设性主体性主要是其重复的一面,这种社会在排斥破坏性主体性的同时,也排斥了创造性主体性,而现代社会是迅速变革的社会,社会发展变化在速度、幅度、强度及结构转换上都呈增速,打破了以往社会平缓发展的格局。总之,现代社会是以创新及其带来的快节奏变化为突出特征的,它所肯定的建设性更倾向创造性的一面,也只有解除对创造的主体性的禁锢,才能解放人的创造力、加速发展社会的生产力。改革开放十多年的变化与成就已充分证明了这一点。

其次,现代社会所营造的开放、多元及广泛交往的生存环境要求人的主动积极的主体性。人的主体性似可分为被动消极的主体性〔8〕和主动积极的主体性。前者虽然也是属于活动发出者的功能特性,但他是“接受的主体”,是在他人的指令或授意下行动,根本特征是“他主”。比如学生可以在老师的要求下口诵心维、举手回答问题,尽管这时教师的工作动机并未转化为他的学习动机。而主动积极的主体性,其根本特征是“自主”,是主体在内在动机推动下发生活动而作用于对象或指向对象时表现出来的特性。平衡而单一的局面被打破,不确定性和可选择性同时增强。当成功与失败并存、机遇与陷井同在时,正确的选择就成为走向成功、抓住机遇十分重要的第一步。”〔9〕也就是说,这个时代要求主体通过自主选择来寻求适合自己发展的空间、途径和方式。

最后,也是最根本的一点,市场经济通过确立个人或群体的实践主体地位而要求人的主体意识与主体能力同步发展。市场经济的建立,明确要求企业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成为独立的法人实体和市场竞争的主体。对个人亦如此,社会在赋予个人选择权利的同时,也加上了承担选择后果的责任。如果个人的主体意识过分高扬而主体能力低下,尤其是自我评价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低下,就会表现为自我膨胀、狂妄自大,导致破坏的主体性。或者走向另一极端,表现为妄自菲薄、自我否定、自我萎缩,导致消极被动的主体性。这两者均极端地把自我与社会对立起来,不可能做出正确有效的选择,或者虽做出选择却试图逃避承担选择后果的责任,不能体现出历史活动中的真正的主体性,也谈不上发挥主体的能动作用了。因此,我们在强化主体意识的同时,应注意从文化素养、思想认识、道德品质等方面充实主体的精神世界、发展主体的实践能力。

二、主体性教育理论及其实验中的假说

传统的经济社会发展观,强调的是以物(客体)为中心的发展,只关注GNP增长和物质丰富;现代发展观尤其是人力资本理论则呼吁以人(主体)为中心的发展,强调人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动力中心,人在发展目的中应占优先地位,应重视人自身的发展并为之提供保证和条件。国民素质提高对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有重要作用,已是不争的事实;把国民素质作为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指标,也为世所公认。所以《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指出:“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把沉重的人口负担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这是我国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条必由之路。”“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

国民素质是现代化的基石,这一命题的正确性已无需论证。但进一步要问,国民素质是怎样的一种构成,则众说不一,有人认为它包括人格素质、道德素质和角色素质〔10〕;有人认为它应包括思想道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素质;还有人认为培养“四有”新人是提高民族文化素质的总纲。〔11〕笔者认为,无论从哪一角度考察国民素质的内涵与结构,都不应忘记主体性素质在其中的核心地位。

国内学术界从80年代开始了主体性问题的热烈讨论,教育理论界关于主体教育理论的讨论似有两个侧重点不同的论域,一是教`育过程中孰为主体孰为客体、主客体关系如何的议论;〔12〕一是关于学生的主体性、教育活动的主体性、教育系统的主体性以及三者内在联系等方面。〔13〕这些议论引发了中小学教育实验工作者将主体教育思想提炼成理论假说并构造实验付诸验证的极大热情。换言之,人们在进行实验选题时,自觉不自觉地受到这些讨论和研究的影响。应该说,是关于主体性及其教育的研讨热与教育实验工作者急于寻求跨世纪教育发展主题的动机不期而遇。现对这一类教育实验的假说作些粗浅的分析。

从实验设计角度给假说下定义,那就是关于在一个假定的原因变量(即自变量)和一个预期的结果变量(因变量)之间可能存在因果关系的假定。在教育实验中,自变量往往与教育的内容和措施有关,因变量往往与教育的目标(尤其是学生身心素质发展状况)有关。凡围绕主体性教育而选定的实验课题,其假说陈述句中表结果的关键词或与主体性有关,如自主性、主动性、创造性、个性等等,或干脆就是主体性素质、主体性发展;表原因的关键词多是激励、优势、扬长、兴趣、差异等等。现分类概括之。

1.从主体性素质构成之共性角度提出的假说

提出这类假说的有两家。一家是北师大教育系与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进行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其理论假说是:“以发展小学生主体性为主体目标,通过树立教育主体思想,严肃严格地进行基本训练,诚心诚意地把小学生当做主人,逐步调整、改造现行教材教法和管理办法。这样,小学生的主体性就会不断发展提高……”。在因变量上,该实验强调主体性的三项特征:独立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独立性即自主性,是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14〕

另一家是在华中师大教育系等单位的专家指导下的湖北荆门象山小学的“小学生主体性素质构建实验”〔15〕,其理论假说表述为:素质教育的实质是年轻一代主体素质的培育;忽视儿童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性教育,从而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社会适应能力差,这是传统教育的最大弊端;通过改进学校教育的目标、课程和施教途径,可促成学生主体性素质的主动构建。该研究对实验目标(即因变量)的界定,初为使学生学会选择、学会参与、学会自律,后在将这三项指标内容开发为终测指标及问卷时,发现“学会选择”与“学会参与”这两项内容的相关极大,均反映人的自主性品质。于是再行研讨,将选择性与参与性并为一项——自主性,另增加了适应性、创造性、效率感,加上原有的自律性,使之演化为五项指标内容。

2.从主体性素质组合的相同性和相异性(即个性化表现)角度提出的假说

杭州第十一中学和杭州大学教育系联合实验组开展的促进初中生个性最优发展的实验探索,在界定课题时,从广义理解个性,即“把包含了与他人有共同性的素质和个人独特性的素质融为一体的社会化的主体人的精神面貌”,生理、心理和社会文化的这三个层面的素质落实到学生个体身上,主要有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等素质,还有审美能力与情操的素质。学生的个性由这五类素质的不同组合而成。〔16〕

辽宁省实验小学实施的是“小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验”,其基本内涵是“以个性化的教育手段,促进学生个性的和谐发展”。他们界定的实验目标是:通过实施个性发展教育,培养学生优秀的个性心理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使之成为“全面发展有特长,知能并举有个性”的优秀小学毕业生。其具体目标则从个性意识倾向和个性心理特征两方面分解。〔17〕

山东济宁师范附小所进行的“促进儿童个性全面和谐发展实验”,湖北省荆沙市航空路小学所进行的“四校一体与个性发展实验”均属这一类假说,如航空路小学以“校中校”即少年警校、少年体校、少年艺校和启智学校这四校来强化活动课程的实施与管理,不局限于培养兴趣特长而是将其升华到发展学生良好个性的高度,着意培养学生个性的自主性、个性的独特性、个性的创造性和个性的完整性。

3.从主体性素质的某一些特征入手的实验假说

——创造性研究。天津教科院在该市一些学校开展的“创造性思维和个性教学模式研究”,使用由矛盾法、发散与集中法、定势打破法等10种方法构成的创造性教学模式,去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和创造性个性品质(假定新教学模式比常规的教学方式效果好),该研究所界定的创造性思维品质有流畅性、灵活性、独创性、精密性,创造性个性也由冒险性、挑战性、好奇心和想象力4个品质构成。

——自主性研究。较早的探索,有杭州天长小学和胜利小学的“三自能力”(即自主学习、自我教育、自理生活的能力)培养实验;近有呼和浩特市苏虎街实验小学提出的“五自能力”教育(“五自”即自强、自理、自学、自育和自律),湖北荆沙市实验中学提出“自主教育”实验,意在培养学生自主意识,最大限度地调动其自主性,使之在各种活动中主动参与、主动学习、主动构建、主动创造,学生得以不断地主动开发自我、发展自我和完善自我。

4.从自变量角度陈述如何发展主体性的假说

这方面的实验较多,这里仅举两例:

一例是天津红桥区二号路小学与天津市教科院进行的“主动教育实验”研究。主动教育的基本内涵是:优化教育教学条件和过程,鼓励和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育教学活动,增强主体意识,提高自我教育的能力,主动有效地发展,使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有健康个性的人。实验的主要目标是使学生主动地学会做人、主动地学会生活、主动地学会学习、主动地学会创造。〔18〕

另一例是华中师大教育系专家指导的湖北省石首市实验小学的“优势教育与和谐发展”实验研究,其内涵是:教育者要帮助学生寻找、发现并正确认识自己的发展优势,利用优势的扩张与转移,不断地增强学生的成就感和自信心,逐步建立起积极的自我观念,促进学生主动和谐地发展。优势教育是一种新教育观,这种观点主张让学生把有限的精力用到开发某方面潜能、发挥某方面优势之上;优势教育也是一种教育方法论,是一种强调优势,并以优势促进学生和谐发展的策略体系。〔19〕

以上所举假说范例,一部分撷取自《教育研究》等核心期刊,另一部分乃笔者亲身参与所为,它们较为典型地反映了国内近期基础教育改革实验中与主体教育思想相关联的选题倾向,读者当然可以深究其祥,见仁见智。

三、几个相关问题的思考

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不可逆转、不可超越,顺应这一潮流,将弘扬新一代主体性作为教育改革尤其是基础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亦是世纪之交最明智的选择。然而,确立这一改革取向还仅仅是一个良好开端,要使这一取向变为现实,还有诸多问题需要解决,这里略举二三。

1.在弘扬主体性与反省主体性之间保持一种精神张力

现代化不等于电脑加民主制度,更有其“精神文化”这一深刻内涵。科学与民主作为一种生活方式,还需要“精神文化”层面的支撑,而支撑点就是主体性意识、理性化意识和社会性意识。教育实验瞄准精神文化做大手笔,无疑是聪明之举,但务必保持一种弘扬主体性与反省主体性的精神张力。西方世界曾极力推崇主体性,然而,人的主体性的过份张扬带来了文明繁荣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恶化、生态失衡、资源枯竭,带来了财富的分配不均及相应产生的心态失衡,这就使得人的主体性的能动发挥反过来成为一种异已力量,反而失落了人的主体性。比如,发达国家对生态造成了最严重的破坏,而穷国亦步其后尘在工业化过程中不顾一切,若要强调生态则将加剧贫富冲突,至少,拥有信徒近十亿之众的伊斯兰教已明确表示要反对这种“邪恶的现代化”,因为“它的驱动力是在文化上向最基本的感官冲动投降”。〔20〕正如本文前已述及的,主体性对个人乃至社会的作用,可以是建设也可能是破坏,弄得不好,主体性会变成一柄全是刃的剑,让使用它的人满手流血。这一十分可能出现的弘扬主体性之副效应,同样会出现在教育价值更新及教育活动变革过程中,尤其对正处于成长中的受教育者来说,高估他们的主体性发展水平、夸大其主体性发挥范围,跟“低估”和“压抑”其主体性一样有害无益。

2.将发展主体性与遵守素质基础统一于个体化过程之中

可能会有一种质疑:目前中小学已在提倡素质教育,这里又冒出个主体性教育,二者之间是何关系,如何统一?素质教育针对“应试教育”而提出,意在强调中小学教育应在为学生打下较为全面较为扎实的素质基础上下功夫,而主体性教育则是相对于“客体性教育”(即把受教育者视作消极被动的客体的教育)而言的,意在弘扬受教育者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等功能特性,这些功能特性的形成、表现和发挥无疑是依赖于主体素质及其结构的,他们的素质及其结构的形成过程,可看作是在社会影响的作用下的人的个体化过程,若教育者坚持主体性教育观念,便会重视受教育者在其成长过程中对社会影响的自主选择、对社会性活动与交往的能动参与,即注重受教育者素质结构的主动构建。总之,主体性是人的身心素质组合的核心和灵魂,身心素质基础又是主体性赖以形成和表现的基质,两者既非相互脱节也非前后相继,而是并行不悖地统一于人的个体化(同时也是社会化)的进程之中。

3.协力解决理论构思与技术分解的双重难题

将主体性素质、个性、自主性等作为教育实验的因变量,会在具体的实验设计中面临双重难题:一是在受教育者主体性结构样态的理性思考上远未成熟、远未达成共识;二是由此带来的主体性要素分解与测定标准等问题。在当前,我们不能等到理论完善了再行实验(况且作为假说形态的主体性教育理论正需要由实验来验证),又不能在缺乏理论梳理时盲目地分解这一因变量并投入测试,加之教育与心理测量学领域并未为这些实验准备现成的、拿来便可用的量表或其它工具。为此,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荆门市象山小学均已启动了主体性发展、主体性素质的评价指标及量表的研制工作,可以预料这方面的需求会随着新世纪的到来而剧增,为避免重复开发(尤其低水平重复开发)教育实验学术界似有必要开展协作研究,共同开发。然而最为根本的解难题活动是仰赖哲学、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各界围绕人的主体性发展这一根本问题,展开对主体、主体性、主体性素质及其构建等一系列概念、范畴、命题及推演的深入而持久的研讨。

注释:

〔1〕“现代化并非只是人们生活的一种外部设施,而是一种完全有别于传统社会的生活方式,它从物质设施、活动方式和社会结构以及精神文化三个层面全面地改造了传统社会。”(《求是学刊》1994年第3期王南湜文)“现代化过程……这是包含着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在内的全方位的社会大变革”(《现代与传统》1994年第3辑姜义华文)

〔2〕马勇:“辛亥革命:现代化的主观意图与客观效果”,《近代史研究》,1995年第1期。

〔3〕周熙明、王舟波:“回到世界文明主潮流”,《环球企业家》1993年第2期。

〔4〕黄楠森:“七对概念辩析”,《人文杂志》,1993年第1期。

〔5〕表贵仁、韩震:“论人性、人的本质和人的主体性”,《求索》,1988年第4期。

〔6〕高文新:“社会发展与主体意识的进化”,《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3年第4期。

〔7〕郭湛:“论建设和创造的主体性”,《教学与研究》,1993年第5期。

〔8〕这里的“被动”是指作用主体的人的“受动”状态,人的受动与物的受动之根本区别在于,人可在受动条件下“主动”行动,而物却不能。

〔9〕叶澜:“时代精神与教育理想的构建”,《教育研究信息》(上海)1994年第8—9合期。

〔10〕沙莲香、于春松:“现代化的基石”,《中国教育报》,1995年5月3日。

〔11〕侯霭云:“培养‘四有’新人与提高民族文化素质”,《学习》,1995年第3期。

〔12〕魏立言:“教育主体性问题论争述略(上下)”,《上海教育科研》,1994年3—4期。

〔13〕涂艳国:“主体教育理论研究的现状与趋势”,《教育研究与实验》,1995年第3期。

〔14〕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安阳市人民大道小学联合实验组:“小学生主体性发展实验与指标体系的建立测评研究”,《教育研究》,1994年第12期。

〔15〕该实验初名为“主体素质同步构建实验”,其方案载于《中小学整体改革简报》1994年第2、3期上,后经专家组研讨改为现名,其方案辑入荆门市教委所编《荆门市中小学教育整体改革》,1994年12月。

〔16〕杭州第十一中学、杭州大学教育系联合实验组:“促进初中生个体最优发展的实验探索”,《教育研究》,1994年第1期。

〔17〕辽宁省实验小学:“小学生个性发展教育实验方案”,《中小学整体改革简报》,1994年第3期。

〔18〕李玉存:“主动教育的实践与理论探索”,《教育研究》,1994年第6期。

〔19〕《湖北省中小学整体改革简报》,1995年5月(第1期)。

〔20〕李慎之:“二十一世纪的忧思”,《读书》,1996年第4期。

标签:;  ;  ;  ;  

现代化与主体性:基础教育实验选题的基本取向_主体性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