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风险资本流入中国的影响与对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中国论文,对策论文,资本论文,外国论文,风险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国际资本投资规模的扩大,国外一些风险资本已悄然进入中国的信息产业、生物制药等风险投资领域。他们或投石问路,或初露锋芒,成为引进外资中的一种独特而新出现的投资行为,其发展势头和影响不可小视。目前,学术界对发展国内风险投资探讨较多,而对外国风险资本在中国的行为较少研究。本文在这一方面作初步探讨。
一、外国风险资本进入中国的特征分析
九十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经济的保持增长,高新技术产业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其对我国经济增长的贡献已达30%;国际资本看中了中国这一巨大的市场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潜力,开始涉足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到目前为止,已有数十家国际风险投资基金(公司)投资中国。
(一)外国风险资本在我国投资的行业特征
外国风险资本往往垂青于中国高新技术产业进行投资,投资目标主要集中在IT产业,生物制药、环保等行业,这些行业在中国都是属于朝阳产业,许多科技项目的投资价值已经显现。外国风险资本之所以选择投资于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一方面表明了他们对中国经济的未来充满信心,看到了高新技术产业对中国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以及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另一方面,作为风险资本,其本质特性决定了风险投资者最初只投入自己的一小部分资金作为风险投资,但却期望在其投资期内每年平均有超过平均利润率几倍乃至十几倍的回报率,而能够提供这样的预期回报的企业只有高新技术企业(尽管这种投资同时隐含着高风险)。
(二)外国风险资本投资的区域特征
从目前的情况看,外国风险资本在中国投资的分布主要集中在深圳,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主要集中在东部地区,这与东部地区经济较发达、高新技术企业发展较快以及整体区域投资环境息息相关。一般而言,风险投资者在这样投资区域时,十分注意投资环境的评价,这些评价涉及许多方面,比如该区域的科技水平、市场需求、人力资源、企业文化和企业家素质、政策环境等,而我国东部地区的经济实力较强,市场化程度较高,企业生存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强,这就自然成为外国风险资本首选的场所。当然,国际资本的流动性和趋利性决定了海市也专门成立了由常务副市长为组长的上海市科技创新投资指导委员会,全面指导全市的风险投外国风险投资者在投资区域的选择上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他们也关注中国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政策,2000年5月,美林集团、软银集团、美国IDG集团中方代表应邀到云南参加国际风险投资西部年会,这将会对云南及西部地区的互联网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产业巨大的推动作用,同时也是外国风险资本开始西进的信号。
(三)外国风险资本投资的企业发展阶段特征
1、投资创建产品和目标市场确有发展前景的新公司。例如,90年代中,MIT媒体实验室主任《数字化生存》一书的作者尼哥洛庞帝教授和创业投资理论权威爱德华·罗伯特教授在张朝阳的说服之下,共同出资22万美元,创立了爱特信公司,成为一个专注于网上中文信息服务的互联网发展商,其推出的中文导航网站“搜弧”受到广泛欢迎,目前公司网上收入已与费用持平,比一般的美国风险投资公司的成长速度还要快。1998年,爱特信再度获得风险投资,英特尔公司联合多家公司向其投资近两百万美元,帮助“搜弧”进一步走向成功。
2、在高科技领域发展初期的公司。这类公司常常是拳头产品的开发已经完成,并已被市场接受,销售呈持续快速上升趋势。例如,由四通集团与香港利方投资有限公司共同创建的计算机软件开发生产与销售的专业企业四通利方,于1997年10月得到三家国际著名风险投资公司的风险投资基金650万美元,并按照美国硅谷软件公司模式进行大规模国际化改造,推出了三项高科技新产品,中文平台软件的市场占有率由原来的50%提高到90%,运作效益倍增。1999年上半年,四通利方公司又筹措到来自美国硅谷几家投资银行及投资机构的2500万美元的风险投资,成为当时国内企业中最大的一笔外国风险资本投资(张敏霞,1999)。
3、向已成规模的成熟企业投资。如1998年年初,金蝶公司在它得到IDG通过其控股的广东太平洋技术创业有限公司注入的200万人民币风险资金时,其财务软件已占有中国25%的市场。现在,金蝶公司已把它的财务会计软件推向世界市场,出口到在香港、新加坡、菲律宾、日本和南非等地区的华人公司。
(四)注重多元化组合投资原则
由于风险投资的本质是要求有较高的回报率,而在实际运作中成功率较小,因此国际风险投资家在进行风险投资时都采用各种方式尽可能减少投资风险。目前在中国的外国风险资本投资的方式主要有:(1)股权投资。由于我国的风险企业没有象美国那样采用有限合伙制公司形式,大多数外国风险投资者对我国的投资都沿袭了合资企业的模式,即通过投入一定数量的风险资金进行参股,出于风险控制的考虑,一般都不轻易控股,这也是为了让企业管理层(通常为中方)能更加大胆开拓经营,充分发挥知识与管理资本的能力;(2)联合投资。有时一个好的项目所需风险资本较大,而单个风险投资公司又难以(或不愿意)单独进行投资,此时,国际风险投资家就会联合多家风险投资公司(基金)进行投资,(3)组合投资。即使是一家风险投资公司进行投资,一般也会注重分散组合投资原则,规模不等,且投资多家企业。如著名的IDGVC在华投资一般初期投资为50-500万美元,对业绩好的企业可追加投资。目前IDGVC在中国参与投资运作和资金超过1亿美元,已在中国大陆参股了近50家高技术项目,70%的项目效益不错,回报率达到35%。
二、外国风险资本进入对我国的影响
(一)促进中国风险投资业的发展、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中国风险投资企业规模小,数量少,资金实力弱,形不成产业规模,一些风险投资公司只有几千万元资本金甚至更少,只能支持一些投资少、风险小的短平快项目,偏离了风险投资的本质。而外国风险资本这一强大的资金力量注入,无疑是大大加强了中国风险投资业的阵容,拓宽了高新技术企业的融资渠道,填补了中国风险投资业巨大的资金缺口(中国目前管理的风险资金只有100多亿元,远远少于发达国家),促进了风险投资企业的迅速发展。另一方面,我国目前缺乏高素质的风险投资管理人才,而外国风险资本的流入将随之为我国带来一批既懂企业管理又懂工程技术,并具有金融投资经验的综合性人才,引导中国风险投资走向高速发展。
(二)加快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和产业结构转
换根据国外经验,一项技术从R& D到成果工程化到批量生产是一个有机的连续过程,三阶段的资金投入比例约为1:10:100,而中国由前两个阶段资金投入的比例来看,1990年到1996年大致在1:20到1:25之间波动,这一比例失调造成中国科技成果产业化过程的资金断层,而外国风险资本的及时介入,将大大促进高新技术成果产业化进程。同时富有经验的外国风险资本进入我国,可以凭借其对产业结构演变趋势的高度敏感性和把握能力、独特的组织架构和运行机制;进一步扶持与高新产业成长高度相关的企业,改变传统的产业结构,营造知识创新和成果转化的氛围。
(三)国内高新技术产业和的市场竞争将会更加激烈
中国高新技术在世界中并不占有优势地位,国内高科技市场大部分被国外产品占领,且国内企业风险投资规模小,尚不能在高科技产业化方面起到主导作用,由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风险资本的稀缺性,这些地区的风险投资的收益就会比较高,而大批外国风险资本的进入,颇有与国内风险投资一争天下之势,势必加剧国内高科技产业的市场竞争。这种竞争从本质上看是知识的竞争、人才的竞争。比如在高新技术知识产权领域,由于我国对知识产权保护不利而造成大量的无形资产流失,据统计(金燕,2000,),我国每年三万多项国家级重大科技成果中,有两万多项没有申请专利,很大一部分通过学术交流,成果鉴定和技术应用等形式自然流失,而取得的专利项目中,又有一部分只在国内申请,未形成牢固的专利网而在国际上得不到保护。由于风险投资的对象大多为高新技术项目,外国风险资本大肆在国内寻找“合适的”项目,实际是凭借资金实力争抢我国高新技术成果这块蛋糕,这不能不引起我们的注意。
另外,外国风险资本在中国所投资的企业中,采用的是管理层本土化用人策略。外国风险资本投资中国,在用人制度上讲究的是开拓、合作与团队精神,他们挑选的往往是那些综合性,熟知国际企业运作与管理模式的人才,而管理层本土化则可使风险投资者在最大限度内减少投资过程中的磨合成本,并且能以较小的代价争夺中国风险投资技术企业管理人才。这就势必会加剧风险投资和高技术企业的人才竞争。
(四)对我国资本市场开放与监管将是一个挑战
国际风险投资的目的不是长期占有或控制风险企业的股份,而是在投资成功以后,通过出售股份或转让股权获得高额投资回报。只有入口没有出口的风险投资只能是死路一条。目前风险投资的出口有上市、回购、并购、清算等几种方式。这几种方式在法律保障和操作可行性方面均存在问题,使风险投资很难适时退出或套现。国内深、沪两市主板及拟议中的二板市场由于外资难以介入(除B股外),致使许多具有国外风险资本股权的高新技术企业纷纷寻求在境外上市,导致大量资本、人才和科技成果等外流,对未来的国内证券市场,乃至整个资本市场参与国际竞争形成了很大的压力和挑战,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大潮和我国加入WTO进程的加快,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已成必然,国际资本的进入自然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对我国的金融市场和经济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这势必要求我国的及外汇管理、股权流动等监管和政策措施作相应调整。目前,我国对外国风险资本的监管缺乏总体的管理法规,仍是依据合资合作企业的条例进行管理,没有充分认识到风险投资运作的本质,使得在对待高新技术风险企业管理上随意性较大。
三、对外国风险资本进入中国的若干对策协议
(一)调整并完善吸引外资政策,尝试引进外资的多样化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商直接投资一直呈稳步增长态势,外商直接投资在我国经济增长中起了重要作用,根据有关专家的计算,外商投资在1997年对中国GDP的贡献已达24.44%(金芳,2000),另外,90年代以来,跨国公司对中国大举挺进,改变了以往中小项目为主的格局,在全国外商投资项目数减少的同时,大型项目开始增多,但一国经济要持续发展,离不开技术创新和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作为高新技术而言,其开发与研制过程中的资金瓶颈已成为约束我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而中国自身的风险投资又很弱小,风险资本正是看到中国高新技术产业的巨大市场潜力,开始试探性地介入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对此,笔者认为,国际风险投资是知识经济时代对外投资的一种新形式,我们应认真研究并大胆引进外国风险资本,对现有的引进外资政策(如股权政策、税收政策,区域政策、部门及行业政策等)进行调整和完善,消除外商的顾虑,尝试引进外资的多样化方式。应认识到外资在提供境外风险资本以及传递风险资本经营技术方面的重要作用。当然,在引进国外风险资本时,同样要加强监管与风险控制,消除负面影响。
(二)深化金融改革,建立外国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
金融改革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建立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资本市场体系。这自然也包括为高新技术企业提供重要资金来源的开放的资本市场。由于我国的资本市场尚未全部开放,缺乏风险资本的退出渠道,外国风险资本在投资中国的高新技术企业后,只能谋求到海外上市,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外国风险资本投资的规模。所以,我们要制定切实可行规划,逐步建立和完善风险资本的退出机制:(1)主板市场和二板市场并举。关于这一点,有关文章已讨论较多,二板市场也指日可待,当务之急是建立起适合外国风险资本进出的市场运作制度。(2)在各地产权交易市场为风险投资企业设立专门的交易场所。股份的转让也是风险资本市场退出的一个重要途径。目前,我国各大中城市基本上都建立了产权交易市场,可以考虑在完善这些产权交易市场的同时,在这个市场为风险投资企业设立专门的股份转让交易场所。(3)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中介机构业务素质。在风险资本退出时,还涉及到股权或产权的界定、估价、交易等,所以,规范中介机构行为,提高中介机构业务素质也应提到议事日程上来。
(三)建立国内外风险资本并举的融资体系
应该看到,外国风险资本在给中国的风险投资市场和高新技术产业带来冲击的同时,也将促使中国的风险投资业更健康发展。我国现有的风险投资公司大多以政府出资为主,投资主体单一,产权不清,投资效率不高,运作和管理上也是按原有的国有企业模式,违背了风险投资运作的本质。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我国要加速风险投资融资制度的创新,积极吸收各方面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实现风险投资主体的多元化。除了积极引进外国风险资本外,还可在利用国内风险资本方面做文章。首先,要鼓励私人资本进入风险投资领域。据统计,我国有6万多亿的居民银行储蓄存款,说明私人资本的潜力很大,如果能够吸引一部分储蓄参与风险投资,将成为风险投资庞大的资金来源。其次,适当放宽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的投资限制,使部分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能进入风险投资领域。在国外,保险基金和养老基金是风险资本的重要来源,而我国的保险和养老基金规模也相当的大,如能吸引一部分到风险投资领域,将大大拓宽风险资金的来源。再次,银行部门要进行金融业务的创新,改变传统的对中小企业的审查和考核制度,加大对高新技术企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中小企业的资金支持力度。总之,通过风险投资融资制度的创新,使国内外风险资本相辅相成,共同促进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
(四)加快建立风险投资的法律支持环境
我国尽管已相继出台了一些与风险投资有间接关系的法律法规,如《证券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促进科技成果转换法》等,但直接与风险投资特别是与引进外国风险资本有关的法规体系还未建立起来,还没有专门的《风险投资法》,这就难以做到风险投资在操作中有章可循、有法可依,令国际风险投资者也不得不“摸着石头过河”,行动极为谨慎。有关部门应加快风险投资的立法工作,规范投资者行为,保障投资者利益。建议国家在建立起适合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的法律制度之前,先行制定一些具体管理办法,包括风险资本出资方式、出资额、对外投资限制、税收、股权转让、知识产权保护等,都应在管理办法中做出有别于其它一般公司的明确规定。如规定风险投资公司的资本出资实行承诺制,允许风险投资公司的对外投资额超过资本金50%,在税收方面、信用担保、融资成本等方面也要对外国风险资本制定优惠的政策,以推动风险投资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