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贵州 六盘水553000
摘要:目的:观察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随机分组,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观察组联合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结果:观察组治疗后SBP(108.5±2.4)mmHg、DBP(84.5±5.5)mmHg、心功能(1.3±0.3)级、有效率97.1%(33/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9%(1/34)。对照组治疗后SBP(123.6±4.4)mmHg、DBP(100.6±4.6)mmHg、心功能(3.8±0.2)级、有效率79.4%(27/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3.5%(8/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采用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血管意外,提高有效率。
关键词: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
前言:急性心绞痛为心血管内科常见病,患者痛苦大,猝死率高。发病后,及早给予治疗,可有效挽救患者的生命。急性心绞痛的常规治疗药物,以依那普利、阿司匹林为主。有研究指出,将氯吡格雷联合应用到治疗中,效果更佳。本文于本院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急性心绞痛患者中,随机选取68例作为样本,阐述了心血管内科治疗疾病的方法,观察了治疗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组,观察组(n=34)性别:男/女=20/14,年龄(57.84±11.72)岁,发病时间(2.33±1.46)h。对照组(n=34)性别:男/女=21/13,年龄(58.10±10.97)岁,发病时间(2.48±1.74)h。两组患者具有可比性(P>0.05)。
1.2 纳入标准
(1)患者均已确诊为急性心绞痛。(2)无其他合并症。(3)无用药禁忌症。(4)无意识障碍。(5)知情同意。
1.3 方法
对照组给予依那普利(10mg po qd)+阿司匹林(1片 po qd)治疗。
观察组联合给予氯吡格雷治疗,用法用量:2片 po qd。
两组患者均连续用药28d。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软件处理数据,P<0.05视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2 结果
2.1 血压与心功能对比
(1)治疗前:观察组SBP(150.2±10.4)mmHg、DBP(120.3±4.5)mmHg、心功能(3.6±0.2)级。对照组SBP(151.0±6.9)mmHg、DBP(121.1±3.0)mmHg、心功能(3.7±0.1)级。两组数据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2)治疗后:观察组SBP(108.5±2.4)mmHg、DBP(84.5±5.5)mmHg、心功能(1.3±0.3)级。对照组SBP(123.6±4.4)mmHg、DBP(100.6±4.6)mmHg、心功能(3.8±0.2)级。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2.2 有效率与预后
观察组有效率97.1%(33/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9%(1/34)。对照组有效率79.4%(27/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3.5%(8/34)。两组数据对比,差异显著(P<0.05)。
3 讨论
近年来,我国心血管疾病患者的数量呈明显上升趋势。急性心绞痛为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患者多伴有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治疗方法,以保守治疗为主,常用药包括依那普利、阿司匹林两种。
依那普利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的一种,可抑制醛固酮分泌,降低血管阻力,达到降低血压指标的目的。阿司匹林为抗血小板药物的一种,进入人体后,可实现对血小板聚集过程的抑制[1]。采用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疾病,对急性心绞痛患者病情的减轻、死亡率的降低,具有重要价值。本文研究发现,采用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治疗疾病的患者,治疗后SBP(123.6±4.4)mmHg、DBP(100.6±4.6)mmHg、心功能(3.8±0.2)级,与治疗前相比,血压有所下降,心功能有所提升。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79.4%(27/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3.5%(8/34),提示患者疾病治疗效果有待进一步改善。
与阿司匹林相同,氯吡格雷同样为血小板聚集抑制剂的一种。该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与血小板受体结合,促使糖蛋白复合物活化,抑制动脉粥样硬化进展。将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共同应用到疾病的治疗中,抗血小板效果更佳[2]。为改善急性心绞痛患者疾病的治疗效果,本院将依那普利、阿司匹林与氯吡格雷共同应用到了治疗过程中。通过对治疗效果的观察发现,联合应用氯吡格雷者,治疗后SBP(108.5±2.4)mmHg、DBP(84.5±5.5)mmHg、心功能(1.3±0.3)级,与未应用氯吡格雷者相比,血压指标进一步下降,心功能进一步增强,提示病情康复效果更佳。进一步观察发现,本组患者治疗有效率97.1%(33/34)、1年内严重心血管意外发生率2.9%(1/34),与未给予氯吡格雷者相比,有效率更高,预后更佳,优势显著(P<0.05)。
依那普利用药,常见不良反应以眩晕、恶心、乏力、头晕等为主。阿司匹林以及氯吡格雷的常见不良反应,以出血、皮疹、腹痛腹泻等为主。为提高用药的安全性,临床应于给药前,对患者的病情、年龄、体重等进行评估。根据评估结果,对药物剂量进行调整。治疗期间,一旦患者出现严重不良反应,需立即停药。此外,采用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期间,临床同样应对患者的病情进行观察。一旦发现异常,需立即采取措施处理,降低患者的死亡率。马运鹏[2]在研究中,同样选取急性心绞痛患者作为样本,观察了心血管内科治疗疾病的临床效果。采用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可将有效率自79%提升至95%。该学者的研究成果,与本文基本一致,均证实了三种药物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采用依那普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治疗急性心绞痛,可降低血压、改善心功能,预防心血管意外,提高有效率。
参考文献:
[1]曲艳宏.不同剂量氯吡格雷在急性心绞痛中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4):151-152.
[2]马运鹏.50例心血管内科急性心绞痛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04):165-166.
论文作者:侯安艳
论文发表刊物:《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9/26
标签:依那普利论文; 心绞痛论文; 阿司匹林论文; 患者论文; 心血管论文; 格雷论文; 有效率论文; 《健康世界》2019年第0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