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的经济正处在上升的发展中,大量的工程建设正在进行。机电安装是大多数工程建设中很重要的一环,机电设备安装已经直接关联到工程中的每个分项工程,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目前,我国的机电安装工程发展得已经比较完善。但是,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机电安装工程的发展却受到限制。文章通过对机电安装工程中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的相关研究分析,探讨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的管理措施。这些研究对我国机电安装工程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管理措施
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
1.1电气施工关键工序分析
电气施工涉及到的工序比较多。为了保证电气施工的顺利进行,人们会对电气施工的关键工序格外重视。而比较被人们重视的关键工序包括:电气施工材料的选择使用、工程管线的铺设、工程预留点的安排、施工过程的安排和电器施工与土建施工的协调。这五道工序虽然只是电气施工工序中的一部分,却基本涵盖了电气施工的方方面面。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纰漏,都有可能导致电气施工的重大损失甚至失败。因此,人们往往会采取特殊的手段来实现对这些工序的控制和管理。另外还有其他的一些工序,虽然也是电气施工的重要工序,但是在控制与管理上可以借用上述五道工序的控制与管理方法。因此,我们在此不一一赘述,而是重点讨论这五道工序的控制与管理。
1.2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人们已经在很多工作中都引入了信息化系统。而作为工建建设的重要内容,电气施工也不例外。目前,电气施工的大部分工序都已经建立了信息化的控制管理系统。上文分析的五道工序也不例外。例如工程管线的铺设。按照以往的施工方法,需要人工对铺设地点分段进行测绘、规划,然后再借助机械进行施工。而在引入了信息化系统后,人们可以利用三维视图软件对施工地点进行整体性的规划,不需要再费时费力地到铺设地点进行测绘,且人工测绘也会存在一定误差,但信息化系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些误差。而且借助计算机的数据处理能力,人们对工程管线铺设的工作效率也能得到大幅度提高。其他的工序也不例外,利用信息化系统代替原有工序中绝大部分的人力工作,是目前电气施工工序控制的总体发展趋势。这种新的控制方式不仅能够有效提高电气施工的工作效率,同时因为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人力计算的误差,对数据进行更准确的计算运行,因此对于电气施工的质量也有很大的提升。目前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控制正在向信息化的方向发展。不过这种新的控制方式为电气施工带来了新的革命的同时,也为电气施工关键工序的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1.3 BIM技术在电气施工中应用
BIM 技术指的是通过利用真实的信息整合、构建出相应建筑模型,从而实现了对于实际建筑的一种仿真。BIM 技术特征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1)模拟性的特征。设计人员通过利用BIM 技术对无法在现实世界中实现的或者很难实现的事物进行模拟;(2)可视化的特征。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BIM 技术的可视化特征是基于自身三维立体模型所体现出来的;(3)优化性的特征。通过利用BIM技术在建筑电气设计开展的过程中,BIM 软件碰撞检查功能,为设计师判断设计中是否存在冲突问题提供了便捷的功能基础。
BIM技术的使用在电气工程技术中的应用可谓是极其重要,对于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个环节也是起到了强化的作用,在关键的技术领域,BIM技术可以对它们进行一个精确的考量,例如,在对图纸的设计以及对关键技术的把控等方面,BIM技术可以从其最为基礎的环节出发,逐一的检测出可能出现的问题,并且进行一对一的排除和优化,强化它们在各个环节中应该发挥的功效,尽最大的可能把技术环节做到万无一失,把各种可能性以及各种在环节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加以处理,争取最大效益化,并且对每个环节的保修和问题应对工作都有一个提前的准备,这便是BIM技术在电气施工过程中的强化作用。
2加强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的措施分析
2.1科学设置预留点的位置
在机电安装工程中,电气施工的管线会涉及到位于穿梁板或者是穿墙的位置上,这样也就更增加了施工的难度,因此,一般咋施工中需要提前预留洞,并提前对预留点的高度、数量及准确的位置进行详细的分析和核算,要保证预留点位置的准确性。此外,预留点的设置,会受到很多认为因素的影响,如果施工人员没有准确掌握预留洞的参数,或者是在后期安装中出现扭曲等现象,这样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工程后期的质量,甚至会造成电力浪费等,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这一点上,还要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自身素养,施工人员在施工中要把握细节,养成细心的良好习惯,才能保证工程的顺利完成。
2.2选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
材料的选择也会影响到施工的质量,因此必须严格把握和审核施工的材料。首先,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施工材料的选择标准和要求,对材料进行严格的筛选,从材料的采购,到材料投入到使用中,每个工序进行前都需要对入场的材料济宁严格的把控,选择符合规定的、质量合格的建筑材料;其次,建设单位还要对材料进行二次检查。对已采购的材料,要对其生产的详细信息,包括型号、名称、规格等,都进行多次的检测,保证材料的蟑螂万无一失,并做好设备的维修工作,设备在长时间的运作状态下,也会发生故障,这样不仅会影响到施工的进度,还会影响后期施工的质量因此,需要定期对设备等进行维修检测,及时排除其故障和问题。
2.3加强监理单位的作用
我国的电气工程相对于国外启动较晚,在发展过程中,多点发展的思路逐渐演变成了集成化水平低的问题,这直接导致了产业内部难以监管,作风散漫,生产效率低下,对于企业效益造成巨大的损失,对于这种问题最有效的方式就是加强监管。机电安装工程中的电气安装过程中要发挥监理单位的作用,认真对施工单位的现场工作状况进行审查,发现施工安装中不符合规范规定和规范要求的,及时通知施工安装单位,及时更正调整。对于施工承包单位的重点工序要认真审查,审查其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方案的合理性和实际性,对于重点工序要重点把关,监督施工单位严格按规范进行施工。总之,将信息化系统引入到电气施工的管理中,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是信息化发展的必然趋势。管理者要及时对自身思维意识作出调整,制定新的管理方案,并切实落实付诸实施,同时加强审查,保证合理有效地进行。这样才能真正意义上实现电气施工的控制和管理的共同发展。
2.4加强预留点控制与管理
机电安装工程按照专业来划分,属于土建专业,但是机电安装工程的电气工程,其施工管线通常处于穿墙与穿梁板处。为方便管线施工,在进行主体工程施工时,就需要预留管线孔洞,且预留洞宜大不宜小。主体工程施工人员进行预留的设置时,应严格按照施工设计要求进行,以此确保预留洞数量、位置、高度、大小等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保证预留洞数据准确性。另外,由于施工人员难免存在素质水平参差不齐情况,在设置预留洞时未能准确掌握预留洞参数,这就会对管线安装造成不便,导致在管线安装中出现桥梁扭曲情况,若是设置的预留洞位置、高度不符合施工设计要求,就极大可能导致漏洞问题发生。
参考文献:
[1]杨林华.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1):85.
[2]焦富祥.机电安装工程电气施工关键工序控制与管理[J].江西建材,2014,(06):217.
论文作者:茹博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29
标签:工序论文; 电气论文; 机电论文; 安装工程论文; 关键论文; 管线论文; 技术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9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