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方三艳

湖南省岳阳市一人民医院 414000

【摘 要】目的:分析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以及效果。方法:按照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先行入院的40例设为对照组,选取传统护理干预;后续入院的40例设为观察组,采取整体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将两组患者的干预结果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关键词】整体护理模式;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应用;效果

引言:

由于儿童处于发育阶段,其机体免疫系统与器官功能均尚未完全,这就使得各种疾病的诱发率相对提高[1]。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作为临床常见的一种儿科疾病,其发生率相对较高,据不完全统计,达到了25%以上[2]。同时,这种疾病还具有病因复杂、病程较长、反复性高等诸多特点,将会对儿童的生活质量与生命安全造成极大的威胁。多数患儿在初期发病时,都会被家长当成单纯的发热或者感冒处理,从而使得治疗不及时或者措施不当,诱发心肌炎、哮喘等严重的疾病,治疗难度提高且对患儿影响增大。因此,在近几年的临床工作中,十分注重治疗措施的有效性。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发现,对这类患儿除了采取对症治疗方案,良好地护理措施也十分关键。具体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按照我院在2016年2月至2018年2月收治的80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入院顺序,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先行入院的4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有男性患儿24例,女性患儿16例,年龄介于2~11岁,平均年龄(5.20±0.42)岁,病程在2~8d,平均病程(4.21±0.32)d;后续入院的40例设为观察组,其中有男性患儿22例,女性患儿18例,年龄介于2~12岁,平均年龄(5.42±0.41)岁,病程2~7d,平均病程(4.02±0.41)d。本次研究中所有患儿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咳嗽、鼻塞等临床症状,符合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相关指征[3];同时,患儿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签署对应同意书。将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儿在入院后,均对其体征进行观测,并且就患儿的临床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在治疗的基础上,对照组患儿采取的是传统护理干预,以用药指导、重点预防等内容为主;观察组患儿在治疗的基础上,采取的是整体护理干预,其主要内容为:(1)状况评估。在患儿进入医院后,护理人员需要先对其病情进行评估,根据患儿病情,来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并根据患儿以及其家属的需求进行适当的调整;(2)环境干预。患儿由于病痛的折磨,在进入陌生环境时,会存在较为严重的负性情绪,从而限制着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对此,护理人员需要及时为患儿营造一个舒适整洁的治疗环境,保持干湿度和温度适宜;(3)健康教育。根据患儿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以及患儿既往的病史,针对性的进行健康宣教,用尽可能通俗的语言,让患儿家属了解疾病,并且能够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对于在治疗中,可能会出现的一些并发症,护理人员需要第一时间进行明确,让患儿家属能够有心理准备,使之发现和处理更为及时;(4)护理沟通。在患儿受到病痛折磨的时候,很多家长会由于心急或者不了解,而出现一些不适当的举动,诱发不必要的护患纠纷。针对该种现象,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己的沟通能力,尽可能取得患儿家属的信任,使之能够配合临床工作的开展。同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年龄,采取针对性的沟通策略。如果患儿年龄较小,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来进行沟通;如果患儿年龄较大,可以直接对其进行讲解,并结合视频语音等多媒体工具来进行。在患儿对护理人员有一定的信任后,其将会更佳依从相关工作的开展。

1.3 评价指标

统计两组患儿的咳嗽、发热、扁桃体充血等临床症状的改善时间。

记录两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与依从性状况。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22.0来对本次研究的数据进行分析。其中,年龄、病程、症状改善时间等资料以(),经t检;性别比、依从性、并发症发生率等资料以率(%)表示,经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其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护理依从性高于对照组,三组数据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下表。

表1 两组患儿的临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d)

3讨论

在当前的临床工作中,儿科收治的患者数量相对增加,以呼吸系统疾病发生率较高。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诱发因素较多,有患儿免疫力过低、微量元素缺失、居住环境脏乱、喂养方式不当等因素[4]。这类疾病的存在本身就会对患儿的免疫系统造成较大的损伤,且呼吸功能受限。在治疗后,其复发会直接对患儿的心理和生理造成双重打击,从而影响着患儿的健康发育。对此,我院在临床工作中,提出了整体护理模式。这种护理干预措施以患儿的整体生存环境为前提,就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制定合理的干预措施,希望能够最大程度地规避各种致病因素,降低疾病的反复性,提高治疗的彻底性。

综上所述,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应用整体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显著,且能够有效地提高患儿依从性,改善其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刘素玲.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8,25(11):57-59.

[2]王娜丽.整体护理模式在儿科护理学中的推广应用[J].双足与保健,2018,27(12):64-65.

[3]刘巧林.责任制整体护理模式下的肺结核患者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1):1410-1411.

[4]朱晓红.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科学,2012,2(18):151-152.

论文作者:方三艳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结合医学杂志》2019年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23

标签:;  ;  ;  ;  ;  ;  ;  ;  

整体护理模式在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论文_方三艳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