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菲 刘艳平 高华 王鑫
哈尔滨市中医医院 150076
据世界卒中组织报告,全世界每六秒钟就有一人死于脑卒中。全世界每年近600万人死于脑卒中。在我国脑卒中已上升为第一位死亡原因。发病率居世界第二位,年发病率为150/10万[1]。而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吸入性肺炎常见于患有神经系统疾病或脑血管病的患者及老年人。是导致脑卒中病史及老年人死亡的主要因素。
脑卒中患者发生吞咽困难的主要原因为脑卒中后双侧皮质脑干束损害导致假性球麻痹、或者脑干(延髓)梗死,导致真性球麻痹,致吞咽困难、饮水呛咳造成误吸而发生吸入性肺炎。有报道显示[2]临床上多达70%的卒中患者存在吞咽困难。而吞咽困难是导致吸入性肺炎最主要的原因。据统计脑卒中患者并发肺部感染率为7%~22%,15%~25%脑卒中患者死于肺部感染,肺部感染以吸入性肺炎为主[3-5]。上呼吸道菌吸入是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途径,而脑卒中病人较其他人群更易发生吸入性感染,其日常活动减少,吞咽苦难,进食呛咳,口腔卫生差,易导致上呼吸道均大量繁殖,大大增加了吸入肺炎风险;卒中后免疫抑制,易发感染;脑卒中患者出现昏迷、嗜睡等意识障碍时,咳嗽反射呼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呼吸道清除和防御功能减弱,对气道内分泌物和误吸入气管内的食物或异物不能及时咳出,也易引发吸入性肺炎。严重的脑卒中病人需气管插管,插管可直接损伤咽喉部,破坏气道自然防御功能和纤毛清除细菌能力,消弱了咳嗽反射机制,阻碍了会厌和声门的关闭及吞咽功能的协调性,聚集在咽部的分泌物顺着插管进入下呼吸道,导致感染;胃管的插入使呼吸道和口腔分泌物增加,使食管相对关闭不全,胃内容物易反流至口咽部,经气管而误吸入肺部导致感染,而且脑卒中病人卧床后,因丧失行走能力,本来情绪就焦虑烦躁,如再合并感染,其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回严重影响治疗,甚至不配合治疗,导致疾病加重,危及病人生命。综上所诉,脑卒中病人有着极高的吸入性肺炎发病几率,发病后的危害极大,是增加病人痛苦,导致病人死亡的最重要原因之一,因此,基于“治未病”的指导思想,我们开展了预防性护理干预的研究。
1、拟采取的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实验方案及可行性分析
1.1研究方法
病例的选择:本课题共纳入60例脑卒中病人,吸入性肺炎符合诊断标准及治愈标准。
吸入性肺炎诊断标准:2012年《卒中相关性肺炎诊治中国专家共识》
治愈标准
体温持续正常≥3天。
咳嗽、咳痰、呼吸困难症状消失。
双肺呼吸音清,未闻及干、湿啰音。
影像学检查提示片状影消失。
外周血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正常。
1.2研究方法
本实验采用随机法,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0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临床症状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对干预组实施预防性护理干预,对照组为常规护理。
观察指标:两组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病率、治愈率及住院天数。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1.3技术路线
(1)从临床收集试验病例筛选合格受试者。
(2)对收集患者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
(3)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并采集记录实验数据。
(4)数据整理及统计分析。
(5)得出结论。
1.3实验方案
采用随机分组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人,对两组患者分别进行护理,进行临床试验观察并采集试验数据,对数据进行整理和分析,得出结论。
干预组:在基础护理下,给予预防性护理措施
(1)心理干预: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患者及家属交流,宣传相关疾病知识及治疗转归,熟悉医院环境,避免患者日常生活、饮食、作息等不良习惯,以免加重病情,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正确帮助患者翻身,预防坠积性肺炎发生,可以多于治愈病例以及同室病友相互交流,鼓励患者保持正确积极心态,减轻心理负担,缓解焦虑抑郁等负性情绪,积极配合医生治疗。
(2)卧床护理:定期协助患者及指导患者家属进行翻身改变姿势,注意避免推、拉等动作,防止皮肤擦伤。通过翻身改变患者体位,促进气道分泌物移动,使通气灌注改善,增加氧运输,促进血液循环防止压疮,能下床活动尽量下床活动,预防深静脉血栓发生,在病床上也尽量采取坐位,应尽量避免长时间卧床。
(3)体位干预:病人平卧位自主进食或鼻饲时更易诱发呛咳及反流,导致水、食物吸入肺内诱发感染,同时平卧位肺运动受限,咳嗽反射减弱,呼吸道分泌物不易排出,随重力流向肺底诱发感染。改变体位,体位引流有时比应用抗生素更重要,根据病情将床头摇高成30-40°角,给予半卧位与经常变换体位,有利于呼吸道分泌物的排出,避免了呛咳及反流,减少肺部深部感染的发生率。反复指导病人家属,务必做到避免病人呛咳反流。
(3)呼吸干预:鼓励患者进行咳嗽及深呼吸,在病房内空气良好时进行,尽可能伸开双臂,打开胸阔,进行缓慢的深度呼吸,每回3-4次,每日3-5次。咳嗽及深呼吸有助促使排除体内残留浊气,可使痰液由小气管到大气管的引流而从肺内咳出。
(4)皮肤护理:为使患者皮肤保持干燥、清洁要定期更换床单、被褥、枕套等物,并做好病房内清洁和消毒工作,每日睡前用温水擦拭皮肤,将水仔细拭干后于骨突出处涂抹酒精,防止长时间卧床产生褥疮,及时为患者增添衣物,做好保暖措施。
(5)排痰护理:指导患者腹式呼吸,主动咳痰,可轻轻叩击背部,若病情较重不能主动排痰的患者要定期做吸痰处理,吸痰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患者气管粘膜。
(6)口腔护理:指导患者用 0.9% 的生理盐水漱口清洁口腔,保持口腔清洁,避免细菌、真菌等微生物滋生引发感染,此外应进食易咀嚼、消化的食物,避免吞咽食物时噎到引起咳嗽
(7)湿化气道处理:用 0.9% 生理盐水加氨溴索对体内有浓痰不易排出的患者做雾化治疗,视情况3-4次/d,每次5-10ml,雾化密切观察患者反应,避免窒息。雾化吸入后必须帮助患者自下而上的叩背,促使气管振动,使稀释的痰液由细小支气管向大支气管移动,促进痰液咳出。
进行上述护理操作的同时,反复告知病人及家属此项操作的目的及操作方式方法,指导并协助病人家属,使其能独立操作。
1.4可行性分析
本课题所需患者来源于哈尔滨市中医医院神经内科及呼吸科病房,病例来源充足。本课题采用的实验方法、检测指标都较为规范且易于操作,经查阅相关文献,采用科学的操作规范和实验方法,能够保证整个实验过程中获得较为准确的数据。
2.结果
2.1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干预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病率20.0%,对照组56.7%,干预组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见表1。
3讨论
吸入性肺炎(简称AP):指吸入口咽部分泌物、食物或胃内容物反流吸入到喉部或下呼吸道,引起的多种呼吸综合征。吸入量较大时可引起急性化学性吸入性肺炎,如果吸入量小且将喉部寄植菌(定植菌)带入肺部,可导致细菌性吸入性肺炎。是脑卒中患者病情加重及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吸入性肺炎发生前的预防性护理干预研究符合,祖国医学讲“上医治未病”。“治未病”即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疾病的发生发展。未病先防和既病防变。预防性的护理干预就是以次为指导原则,着重于发病前就采取积极的护理措施,防止吸入性肺炎的发生,调整患者的情绪。其目的在于显现预防性的护理干预较发病后再行护理干预要让脑卒中患者获益更多,更能减轻病人痛苦,延长病人生命,提高生活质量,减少住院天数,减轻病人经济负担。
本研究中,对两组长期卧床患者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和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和护理的总有效率,研究结果显示,1、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增加治愈率。2、预防性护理干预有助于减少吸入性肺炎患者的住院天数及医疗费用,降低病人复发风险。
综上所述,对长期卧床患者采取预防性护理干预对预防其发生吸入性肺炎和提升预后效果均具有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徐永能,卢少萍,赵雪琴.老年长期卧床患者误吸预防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教育,2014,(7):244-246.
[2]张德明,吴玉婷,曹淑芳.预防性气管切开术对长期卧床老年病人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及病死率的影响[J].实用老年医学,2017,(4):359-361.
[3]朱孔娉.老年鼻饲患者吸入性肺炎的预防及护理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6,16(20):253-254.
[4]于卫华,林丹,吴寿梅等.误吸标准预防在老年住院患者摄食管理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13):44-46.
[5]谭清武.80岁以上老年肺部感染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死亡的影响因素研究[J].实用老年医学,2015,29(11):899-901.
项目名称:黑龙江省卫健委,项目编号:2017-241
论文作者:高菲,刘艳平,高华,王鑫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13
标签:患者论文; 性肺炎论文; 病人论文; 预防性论文; 脑卒中论文; 肺部论文; 分泌物论文; 《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9年1月上第1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