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晏军,罗运良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晏军,罗运良

宜春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336000

摘要:目的: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特征进行对比。方法: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确诊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同时也确诊了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对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临床特征以及实验室检查指标和肝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结果: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不但IgG以及IgM 有所提高,并且IgA也有所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以及IgM和IgA均没有提高,两组患者的组织学表现也不同。结论: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有助于在临床中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关键词: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药物性肝损害;临床对比

引言

导致患者出现急性肝衰竭以及慢性肝损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药物性肝损伤。随着我国经济以及科技的不断发展进步,我国也研制出更多的药物种类,并且临床报道也在不断的增多,但是对于药物性肝损伤这种情况常常由于受到多种多样的临床表现以及缺乏客观确凿的诊断方法被漏诊。但是随着我国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诊断技术的不断完善,确诊的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的病例数量也在不断的增多。并且这两种疾病都表现有黄染以及乏力和肝功能异常这些临床症状。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大多数为慢性病程,并且诊断的主要的依据为肝功能异常以及多种自身抗体呈现阳性,这种疾病有极少数是急性疾病,并且极少数为自身抗体呈现阴性。但是药物性肝损伤就可以出现一部分抗体呈现阳性,而且只有20%~25%的药物性肝损伤为胆汁淤积性肝病,这就会导致在鉴别上出现一定的难度。这篇文章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的对比分析,以下为详细的报告。

一、资料和方法

(一)研究对象

我院于2016年1月-2017年6月确诊了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同时也确诊了38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参照欧洲肝病学会胆汁淤积性肝病的诊治指南对患者进行药物性肝损伤诊断,其中这一指南中推荐的诊断的标准如果满足以下三方面内容中的两方面的内容即可确诊为药物性肝损伤,包括第一:患者的ALP超过正常值的2倍,或者是患者的GGT超过正常值的5倍。第二:患者的血清抗线粒体抗体呈现阳性或者是患者的AMA-M2呈现阳性。第三:如果患者肝活组织检查提示特征性小胆管受到损伤,但提示并不是化脓性胆管炎及肝内小胆管受到了破坏这种情况,就可以排除这名患者为非合并病毒性肝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肝炎和原发性硬化性胆管炎以及酒精性肝病和药物性肝炎等其他可导致肝损伤及资料不全的药物性肝损伤患者[1]。采用1993 年国际共识会通过的RUCAM 方案对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进行诊断,将评分大于或者等于6 分的患者纳入到本次研究中。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二)方法

对所有纳入到本次研究的患者进行临床资料的收集,包括收集患者的年龄以及性别这两项临床特征,还要收集患者的生化指标,生化指标包括总蛋白以及白蛋白,另外还要收集免疫球蛋白以及抗核抗体和抗平滑肌抗体等免疫学指标。还要对这些患者进行肝穿刺组织学检查,并且有13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和6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对这些患者在B超引导下运用快速穿刺法取患者的肝组织[2],并分析患者的病理特点。

(三)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19.0 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所得数据,运用t 检验计量资料,运用χ2 检验计数资料,发现结果P < 0.05,由此可见,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

二、结果

(一)一般资料

这4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中有11例男性患者,有26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8.4±14.3)岁,这40例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中有1例男性患者,有39例女性患者,他们的平均年龄为(56.9±9.9)岁,对比两组患者的性别以及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发现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生化指标比较

对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和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肝功能指标,发现两组患者除了Alb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之外,两组之间的其它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免疫学指标比较

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不但IgG以及IgM 有所提高,并且IgA也有所提高,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IgG为(18.76 ±7.68)g /L,IgM为(4.44 ±2.86)g /L,IgA为(18.76 ±7.68)g /L,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以及IgM和IgA均没有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为(13.14 ±3.73)g /L,IgM为(1.35 ±0. 75)g /L,IgA为2.56 ±1.25)g /L。对比发现两组患者之间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药物性肝损伤患者和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自身抗体阳性率中除了SMA都具有统计学意义。

(四)病理学结果比较

有30例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组织学表现主要为肝细胞水肿样变性,同时他们的还伴随有可见细胞坏死的状况,大多数的患者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点状、碎片样坏死;还有8例胆管周围炎性细胞浸润患者,淋巴细胞为主要的浸润细胞,还有6例小胆管不典型增生患者,有2例小叶间胆管减少或消失患者,有1例,可见肉芽肿样改变患者,有1例部分淤胆患者,有2例胆管周围纤维增生及扩大患者。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组织学主要表现为肝细胞脂肪变性,出现这种现象的患者有4例,有3例患者出现可见肝细胞点状坏死脱失,有5例患者出现肝细胞周围混合性炎性细胞浸润,1例上皮样肉芽肿患者,1例肝细胞淤胆患者,1例毛细胆管淤胆患者。

三、讨论

通过这次研究我们发现,药物性肝损伤患者的AST、ALT 水平明显低于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并且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ALP、GGT 水平明显低于药物性肝损伤患者,药物性肝损伤患者不但IgG以及IgM 有所提高,并且IgA也有所提高,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的IgG以及IgM和IgA均没有提高,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

结语

综上所述,药物性肝损伤以及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患者在实验室检查和病理学检查等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有助于在临床中对这两种疾病进行鉴别诊断,但是本次研究的样本数量较少,并且结果也不排除存在偶然性,所以进一步扩大样本数量进行深入的研究十分必要。

参考文献:

[1]王欣欣,刘燕敏,刘晖,等.自身抗体阳性的药物性肝损害临床病理特点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

[2]刘燕敏. 药物性肝损害伴自身抗体阳性患者临床特征及转归[J].临床肝胆病杂志,2012.

论文作者:晏军,罗运良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1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10/19

标签:;  ;  ;  ;  ;  ;  ;  ;  

原发性胆汁性肝硬化与药物性肝损害的临床对比研究论文_晏军,罗运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