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国家强大、民族繁荣、政党兴衰越来越多地取决于对信息资源的获取和使用上。面对当前我国网络管理落后于网络发展的实际现状,应该加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网络传播环境管理。坚持以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为指导,建立人文管理、民主管理及和谐管理科学管理机制;坚持系统管理、高效管理及创新管理等先进管理原则;构建建立牢固阵地、优化主体配合及强化参与互动的主体管理理念。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网络环境管理;管理机制;管理原则;管理理念
当今世界,网络已经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意识形态不同的国家之间、民族之间、政党之间将更多地在网络阵地上开展角逐与竞争。发达国家利用网络技术和信息垄断的优势使发展中国家完全沦为新的“网络殖民地”,对其意识形态领域的安全构成潜在威胁。目前,我国网民人数居世界首位,规模已达到7亿之多。在这个庞大数字背后,已经形成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重要途径——网络传播。这一崭新的传播媒介在中国的迅速发展,有利于打造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的新生态,便于受众更为积极地开展对高质量和富有吸引力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的学习、认识、理解和接受,避免由于网络传播信息海量化带来的不良信息干扰,通过网络技术手段控制或屏蔽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信息传播,持续推进受众对当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的接受,从而使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诸如信息安全等问题的一系列严峻挑战,因此,构建主体管理理念,坚持先进管理原则,建立科学管理机制,加强网络传播环境管理势在必行。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党必须“深刻认识党面临的执政考验、改革开放考验、市场经济考验、外部环境考验的长期性和复杂性,深刻认识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注]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第61页。。有效应对这些考验,需要进行系统性应对,最核心的一条就是坚持党的领导,在党的领导下坚持问题导向,保持战略定力,提高领导能力。
一、构建主体管理理念
在多元文化相互激荡、互联网快速发展的背景下,信息技术化为基础的网络系统逐渐成为社会信息的集散地和信息化的前沿阵地,受众的信仰受到网络影响更加强烈与直接,主流意识形态正在经受着“强势信息文化”的大规模冲击和洗礼。一方面,传统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被重新认知和审视,一旦受众发现主导地位的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与自己的社会经验及理性认识不相符时,就会疏远甚至排斥这种主导意识形态。另一方面,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利用有利优势,不断向我国渗透西方价值观念、行为方式和意识形态,致使马克思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在我国滑向“边缘化”与“弱势化”的不利地位。这样一个跨时空的信息革命,将比历史上任何一次技术革命对社会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带来的冲击更为巨大,塑造着一种全新的生存形态和生活形态,由网络信息传播所造成的人类价值观和思维方式的变更,以及对民众思想素质产生的影响,对社会主流价值形态目标的实现将是一次严峻的挑战,这意味着我们不仅要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来发展科学技术,以应对西方发展的强势,从更深意义上说,它同时表明传统的意识形态建设模式正面临着严峻挑战。
构建主体管理理念是网络管理实践经验的概括和升华,是网络管理模式和规律的具体体现,也是搞好网络管理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做好意识形态工作,必须坚持正能量是总要求、管得住是硬道理。加强互联网建设管理作用,打好网络意识形态攻坚战,推动互联网这个‘最大变量’释放‘最大正能量’”[1]这是构建“互联网+”管理机制的重要依托。
(一)建立牢固阵地理念
建立网络境遇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阵地理念,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网络阵地中,要旗帜鲜明地宣传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即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开展丰富生动的理论教育活动,及时主动地开展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教育;结合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开展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通过网络讨论、演讲、辩论、讲座等多种形式引导管理对象健康成才;引导管理对象用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抵制西方文化的渗透和侵略行径,让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发扬光大;积极宣传改革和发展的重大举措,增强管理对象对政府的信任和对社会主义的信念,活跃网络文化生活,加强党建、团建和社团建设工作。总之,要通过构建立体的、开放的、动态的理论教育大众化网络阵地长效机制,形成一个覆盖各个领域的“互联网+”的网络生活。
(二)优化主体配合理念
“网络大多数是普通群众,来自四面八方,各自经历不同,观点和想法肯定是五花八门的,不能要求他们对所有问题都看得那么准、说得那么对。[2]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任务艰巨,需要各方面管理主体的有机配合。要把课堂教育和课外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自我教育、学校的党、团、学等各方面力量整合起来,使之分工合理、统筹协调、配合密切,产生整体管理效应。各级领导都要高度重视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管理工作,经常上网进行调查研究,掌握管理对象的思想动态。高校党委既要领导各院、系、班党组织有效开展教育活动,又要领导学校各职能部门、各群众组织积极参与管理活动。各级党组织在自身范围内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把相关力量整合起来,为加强和改进理论教育大众化网络管理服务。各种管理主体之间要在发挥各自管理优势的同时,搞好协调和配合,探寻科学解决矛盾的方案,保证管理活动持续顺利地开展。各种管理主体要开展互相监督活动,建立经常性的检査监督机制,促进管理水平和积极性不断提高。
网络科学管理原则是在长期的管理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体现了网络管理客观规律并贯穿于网络管理实践各个环节的基本准则。在我国网络文化建设和管理中,必须认真学习习近平网络强国重要论述,按照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的基本要求,坚持系统管理、创新管理、高效管理的原则,促进和谐网络文化建设,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网络背景下创设一个和谐的网络文化环境。
系统管理是现代管理的基本特点,系统管理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中自觉运用系统理论和方法,对管理的目标、要素、过程、结果进行系统分析,从整体上把握管理活动的发展态势,提高管理的效能。理论教育管理网络涉及人流、资金流、材料流、能量流等复杂因素,关涉到人与人、人与机器,机器与机器、局部和整体、现实和虚拟等多重关系,必须坚持系统的管理原则,整体规划和协调运行,调动各类管理主体的积极性,优化各种管理的配置,综合利用各种管理手段的力量,形成管理的强大合力,保证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管理的健康、顺利、有序发展。
(三)强化参与互动理念
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生态是由现实生态和虚拟生态共同构成的复杂生态,两者之间有一种内在的互构关系。一个良好的网络虚拟传播生态意味着一个良好的传播信息环境的生成。如果网络传播信息始终处于一种异质声音占主导的无序和混乱状态,不仅不利于扩大和维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而且会导致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传播的势微与边缘化。对于网络这一具有极大自主性和高度自由性的传播新生态来讲,如果缺乏科学的传播信息高效管理制度,出现了大量异质传播信息,必然会影响受众对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的接受,也会影响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的国家形象和国际形象。高效管理原则要求管理者合理地利用人、财、物、时等管理资源,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收益。为此,要建立一支既懂管理又懂信息技术的专业队伍,减少管理层次、精简管理队伍和机构,提高管理效率;在管理财力使用上统筹规划、精打细算、因地制宜,把有限的资金切实用在管理的制高点上,反对投资过度超前和相对滞后倾向;提高网站的知名度和吸引力,挖掘网站的发展潜力和创造活力,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在网络传播中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并非是在封闭的环境中进行的,它的各种传播通道皆受到外界环境影响。第一,社会变迁和社会转型给人们带来了价值困感。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第二,全球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这种冲击“首先表现在对传统价值观念的质疑和挑战。……对于中国这样的一个具有13亿人口、多民族的大国来说,这是一个非常严重而危险的局面”。[3]第三,社会大众受市场经济消极因素的影响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下降。因此,坚持科学管理原则至关重要。
二、坚持先进管理原则
在这个崭新的传播生态中,一方面要利用正面的传播信息增强传播效果,另一方面还要同各种不良的负面信息做斗争,确保传播活动的顺利进行。在网络环境中,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关键就是运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各种社会思潮。
顺便再说一句,那天火车没有停运,却晚点了整整一个半小时;本来应在晚上十一点钟发车,却一直等到了后半夜十二点半才正式发车。
现代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和广泛迅捷的传播促进了各种文化之间的交流、冲突和整合,这为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鲜活的思想和事实材料,同时又带来了严峻挑战。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网络管理必须坚持创新原则,改变传统理论教育管理内容单调、形式刻板、方法单一的弊端,构建一个内容丰富、形式新颖、结构合理、体系开放的全新管理机制。“要以理服人、以文服人、以德服人,提高对外文化交流水平,完善人文交流机制,创新人文交流方式”[4]。增强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为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创新动力保证。对此,我们必须要清醒地认识到,网络环境下的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信息的合理利用,不仅仅是一个剔除不良信息和简单屏蔽不良网站的问题,而是一个从整体视角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营造一个健康有序的信息环境的问题。在全社会形成一个有利于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网络信息环境,这是网络环境下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特殊而紧迫的任务。
(一)坚持系统管理原则
在OA学术资源的类型上,丰富的资源类型是满足用户多元需求的基础保障。由于军队科研教学等工作涉及专业领域较多,面向对象层次复杂,因此对OA学术资源利用的多样性与交互性要求较高,即在OA学术资源的发现与收录过程中,既要包括OA学术期刊中的专业文章,又要涵盖OA仓储中专业相关的报告、演示文件、试验数据、教学课件、档案资料、照片视频[6]等,还需电子书、搜索引擎、多媒体等其他OA学术资源作为补充,以满足用户多元化需求。
(二)坚持创新管理原则
从1987年创作《十八岁出门远行》起,余华便被指认为先锋作家,而他自己也表现出与过往抒情式的写作经验决裂的心态,但从这三篇传统文体实验小说的情形来看,仅仅以先锋内部的阐释框架理解其创作,只是强化了余华的先锋作家身份,不仅没有超出文学史对余华文学批评的既有框架,也决不能整全地揭示这三篇小说在创作上的特异性与复杂性。当我们离开文学作品的本体,从文学的外围也就是文学以外的线索包括其创作的历史语境等,也许能挖掘其创作本身所附有的大量信息。
(三)坚持高效管理原则
参与互动机制要求管理双方互相关心和理解,以互助合作、发挥团队精神参加管理。这种机制既有利于满足管理对象抒发真实情感的需要,为他们自我表现提供了机会和条件,又与网络的参与性、互动性特征相契合,对于发挥管理双方的主体性,实现现网络中理论教育管理的时代化、民族化、生活化具有重要意义。这种机制要求管理者充分利用在线论坛、在线聊天、BBS、新闻组、邮件等虚拟技术,通过一对一、一对多的“人—机—人”的非面对面式交流,在思想、观点、认识的碰撞中引导、说服、同化管理对象,教育他们树立正确的“三观”。在具体实施过程中,一是要体现大众化的开放性。在网络上开展理论教育不能局限于个别人和个别群体,而是要面向所有人和所有群体,做到全时空、全员宣传教育。二是体现大众化的平等性。网络消解了传统理论教育权威性,要求教育者和受众必须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民主的氛围中展开积极的对话和交流,在和谐的环境中进行友好的协商和讨论,使理论教育双方的主体性都得到充分发挥。三是体现大众化的创新性。通过教育者和受众在平等的基础上展开讨论,就现实生活中的重大问题和受众思想中的困惑问题进行研讨,达到及时传播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目的。
三、建立科学管理机制
“一种价值观要真正发挥作用,必须融入社会生活,让人民在实践中感知它、领悟它。”[5]管理机制的更新是改变管理模式、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管理目标的前提和基础。因此,只有树立科学的网络文化管理机制,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网络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营造良好的网络舆论环境。因此,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者在传播信息时一定要有不断增强自己信息素养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及时揭露和批判各种不负责任的不良信息,并在提高自身信息素养的同时,着力提高受众的信息素养,增强广大网民的信息责任意识和信息评判能力,引导他们坚持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立场,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正确信息,这是树立科学管理机制在网络环境下的一个特殊职责。
群众路线不仅是对我党自身凝聚力的强化,更是社会凝聚力的强化过程。党群关系直接影响着我党的执政根基,关乎我党的生存与发展。广大党员干部首先要更为清晰地认识我党的本质和宗旨,充分了解我党发展的历史,从历史中体会党和群众的血肉关系。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步伐的不断推进,对日益暴露的社会矛盾要进行深入地研究分析,不忽视群众的任何细节问题,切实把握群众路线的要义,走好群众路线,进一步强化党的核心凝聚力,提升社会的凝聚力,把我党建设成“三型”马克思主义政党,为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进一步发展奠定坚实的群众基础,保障我国社会转型顺利进行。
(一)提倡人文管理
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各种形态的文化都有一定的市场,一些低俗、媚俗、庸俗的文化会造成人文价值的失落。为了改变我国网络文化发展的某些不良现象,必须树立人文管理的理念。人文管理要求重视人的价值,关注人的需要,尊重人的尊严,开发人的潜能,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大众化的理想目标,把回归人的日常生活世界作为发展取向,把人的心理秩序重建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作为重点内容,开拓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新思路。人文管理理念的具体要求就是从“被动灌输”向“主动引导”转变。面对网络文化的新挑战,网络传播主体理应有更多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在网络环境管理建构过程中,应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网络理念,对网民的言行进行积极有效的引导。一方面,可以探索把虚拟人文管理转化为实体人文管理,实行网络交流实名制,使网民在参与讨论热点问题时,明确自己所应承担的义务与责任,防止一些网民利用网络文化的虚拟身份进行重复发帖,制止各种虚假信息的传播和恶性言论的攻击行为。另一方面我国主流媒体应从保护网民权益出发,把真相及时还原给广大网民,引导社会舆论步入积极向上、安全健康的方向发展。可见,人文管理不仅是靠政府的管理理念,也应该是网民的行为观念。
(二)倡导民主管理
民主管理要求管理人员自觉地将自己置于与管理对象平等的地位,通过与对象的协商讨论,向他们提出富有挑战性的管理目标和切实可行的管理策略:改变管理者和对象对信息占有的不均衡状态,使双方都能拥有平等的信息选择权,保证理论信息均衡地畅通运行;建立管理者和对象相互评价的科学评价体系,通过物质激励和精神激励相结合促使管理对象不断走向成熟,提升党的理论教育管理的境界。民主管理的具体要求就是尽快改善网络立法滞后的状况,为网络民主管理走上法制化道路提供强有力的法律保障。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网络产品不断更新对我国网络强国建设提出了严峻要求,但相关立法工作明显滞后于网络发展需求。所以,应进一步完善网络法律法规建设,利用法律武器有效抵御和遏制网络暴力事件发生,以保障网络文化的安全有序发展。
(三)崇尚和谐管理
网络虚拟社会管理贵在创新,搞好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创新有利于维护网络虚拟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因此,网络虚拟社会管理必须树立和谐管理理念。和谐管理不是无视、忽视、隐瞒矛盾,而是承认、发现、正视矛盾并采取积极的措施及时解决矛盾,努力提高网络境遇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管理的质量和水平。和谐管理要求管理者要调动受众的主体意识,引导他们在知、情、信、意、行等方面协调发展;管理者和受众之间平等相处、民主协商、友好合作,共同完成教育目标;实现网络管理和现实管理的良性互动,形成和谐有序的管理局面,从“独体面对”向“共抓共管”方向迈进。在这种情况下,网络管理相关部门和各相关单位应积极主动地参与到网络建设和管理中,密切沟通,加强配合,努力营造理性、健康的网络传播管理氮围。比如,可以定期召开网络分析和预测工作会议,及时交流所掌握的舆情动态,提出具体意见和建议,采取应对措施,防止网络舆论出现危机,营造和谐网络與情环境。和谐管理的目标就是构建和谐网络,和谐网络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必要社会环境。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M].北京:学习出版社,2018:220.
[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2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336.
[3]苏国勋,张旅平,夏光.全球化:文化冲突与共生[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38.
[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读本[M].北京: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4:104.
[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 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165.
On the Network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of The Spread of Marxism Popularization
CaoYunqing1,Yin Chaoping2(1.Hebei Vocational College of Labor Relations,Department of Law and Economic Trade,Shijiazhuang 050002,China;2.Institute of Marxism,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1002,China)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Internet,the country strong,national prosperity,party rise and decline increasingly depend on the access and use of information resources.In the face of the current network management of our country falls behind the actual current situation of development of the network,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rxism popularizationof network transmission environment management.To this,we must adhere to Xi Jinping network powers strategic thought as the instruction,set up humanistic management,democratic management and harmonious management scientific management mechanism,adhere to the system management,efficient management and innovation management,and other advanced management principles,built a strong position,optimize subject cooperation and strengthen theinteractive management conceptbody.
Key words:Marxism,popular transmission,network environment management,management mechanism,management principles,management concept
中图分类号:G2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1573(2019)01-0027-04
收稿日期:2018-09-17
作者简介:曹云清(1974-),女,河北定州人,河北劳动关系关系职业学院法律与经济贸易系副教授,管理学硕士,研究方向为社会保障;尹超平(1993-),男,河北邯郸人,河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理论。
责任编辑:艾 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