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三届基础教育论坛综述,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第三届论文,教育论坛论文,基础论文,全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为贯彻落实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为推动当前基础教育工作中热点问题的研究解决,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师范教育司、教育督导团办公室、中国教育学会、国家教育发展中心、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中国教育报社、人民教育杂志社、中国教育电视台等单位于2002年5月30日至31日,在教育部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联合举办了主题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第三届全国基础教育论坛。
教育部副部长王湛在开幕式上做了题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报告。他主要从两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意见:
其一,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的本质要求,也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本质要求,因此,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意义重大。基础教育是为提高全体国民素质,为培养各级各类人才打基础的,是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是提高全民族素质的奠基工程。基础教育遍及城乡,不分地域、不分民族、不分阶层,面向全体国民,为每一个国民的发展奠定基础。具有鲜明的全局性、基础性特征的基础教育,必须均衡发展。做不到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的全局性、基础性作用的发挥必将受到影响。
满足人民群众受教育,尤其是接受义务教育的要求,满足人民积极接受较高质量教育的要求,是我们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王湛在说明了对江总书记“三个代表”思想对教育的巨大指导作用后,指出:作为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的教育事业,要不断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受教育的要求,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接受高水平、高质量教育的需求,必须在积极发展的同时,努力促进其均衡发展,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社会主义为最广大人民群众谋利益的宗旨,才能展示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实现人全面发展的要求。
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具有现实针对性,是当前基础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由于经济、社会发展的不均衡性,由于教育基础的差异,基础教育在城乡之间、在地区之间、在学校之间的差距是客观存在的,不同群体之间受教育的机会也是不均衡的,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已经引起了政府和社会的高度重视。
《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分析我国基础教育存在的问题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一些地方对基础教育重视不够。进入新世纪,基础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改革与发展的任务仍十分艰巨。”在这种情况下,解决基础教育发展不平衡,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十分艰巨的任务之一。
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是一种理想,是一种境界,但它决不是远离我们实际工作的抽象的理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不仅成为指导我们实践的发展观,成为我们制订教育政策遵循的重要原则,而且将逐步成为我们衡量和评价基础教育工作的重要标准。
其二,深入贯彻《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世纪之交,在取得“两基”的历史性成就之后,巩固、提高“两基”成果,是应对科学技术迅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竞争日益加剧的新形势提出的新的要求。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着严峻的挑战,处在一个关键的时期。党中央、国务院高瞻远瞩、审时度势,先后召开了第三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和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对基础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如果说第三次全教会高举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旗帜,深刻地阐述了面向新世纪的基础教育应该确立怎样的质量观,那么,全国基础教育工作会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在对新世纪初叶基础教育特别是农村义务教育发展提出了治本之策的时候,针对“我国基础教育总体水平还不高,发展不平衡”的实际和农村义务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重大意义的政策措施,并深刻地启示我们基础教育应该确立怎样的发展观。为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当前和今后一个阶段,要把着力点放在贯彻《决定》精神,落实《决定》提出的一系列重大措施上。
王湛特别强调了以下4点:
1)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要强化政府的责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实现教育的公平,加强对贫困地区、薄弱学校、弱势人群的扶持,促进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促进均衡发展主要靠政府。解决义务教育的重点和难点,解决农村义务教育突出问题以及各种问题的治本之策,本质上是强化政府的责任。《决定》对各级政府的责任都作了明确的规定。2002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又颁发了关于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实施办法,召开了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电视电话会议。为加强农村义务教育,中央政府牵了头,国务院在许多方面作出了很大的努力。
2)坚持在积极发展中促进和实现均衡发展。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基础教育整体水平不高,优质教育资源相当匮乏,发展是我国教育事业的主题,积极发展应该是积极弘扬的主旋律。基础薄弱地区需要发展,基础相对坚实的地区同样需要发展,办学水平较低的学校与办学水平相对比较高的学校都需要积极发展。
3)均衡发展应该是区域基础教育发展的重点。当前,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既要在区域间全面配置教育资源,更应注重在区域内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基础教育发展的指导原则是:“积极进取,实事求是,分区规划,分类指导”。
4)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是我们应当长期坚持的重要原则。根据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必须坚持的原则”,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共同富裕”的思想。对于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问题,我们同样要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来观察、认识和处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有着深刻的历史原因,逐步消除差距,促进均衡发展,将是一个长期的历史的过程,我们应当长期坚持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原则,持之以恒,不懈努力,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谈松华从理论层面上分析了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他指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会呈现“不均衡—均衡—新的不均衡—新的均衡”这样的态势,最后达到提高全民族素质水平的目的。
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张民生、河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韩清林就两地教育行政部门如何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发了言。张民生在发言中指出:上海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一定要与上海现代化国际化大都市的发展相适应。韩清林在发言中指出:河北省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在义务教育,高中的均衡发展,也已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北京十一学校校长李金初就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政策措施提出了建议。
苏州市副市长朱永新、北师大教育政策与法律研究所所长劳凯声分别就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和均衡发展的策略及政策措施主持了别开生面的专题对话。首都师范大学党委书记谢维和教授,教育部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张力在会上作了演讲,谢维和特别强调,条件的均衡不等于质的全面均衡发展,但不同条件必然导致不同质的发展。张力特别指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政府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政府如何选择均衡发展的举措是至关重要的。专题对话充分体现了民生性、参与性、开放性的要求,既形式多样,又自由、民主;既各抒己见,又把握方向一步步展开。
大会演讲和专题研讨对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观点尽管表述有所不同,但却形成了以下几点共识:
1)应从动态的角度确定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内涵。我国教育发展的不均衡状况,既有长远的历史原因,又有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严重失衡的原因;既有政策调控、落实不到位的原因,又有教育内部的原因,造成教育与社会的整体发展不相适应。因此,只有从社会发展的角度看问题,才能透过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现状,找到促进其均衡发展的策略及政策措施。
2)均衡,只能是理想中事,实际上没有绝对的均衡。基础教育发展的态势亦然。在我国各地,尤其是东西部地区存在条件不同和发展水平有差异的情况,一下子求得基础教育同一水平的均衡发展,实际上做不到。均衡,只能是一个相对的概念。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乃至教师、学生,只有从实际出发,在原有基础上确定各自均衡发展的策略、政策措施乃至具体办法,才能保证基础教育不断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从较低层次的均衡发展向更高的目标迈进。同时,需要各地、各校审时度势脚踏实地研究促进基础教育衡发展的策略、措施,在不同层面上,通过不同途径,促进我国基础教育整体、快速、均衡的发展。
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发展严重失衡的现状,已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再不及时、妥善解决,势必会影响安定团结和改革开放的顺利发展。在决策和论及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时,首先要想到,教育均衡发展实际上是一个教育权利的问题,是我国《宪法》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及江泽民《七一讲话》中曾经阐述过的问题。现在,世界各国都在强调:教育的均衡发展、教育平等的问题,是受教育权、发展权能否得到尊重的问题。研讨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应该强调它的社会功能,既有利于社会发展的平衡、稳定,又有利于弱势群体的发展,进而增进社会的平等,促进社会的发展。教育如若不能在客观上均衡发展,社会的公平也就难以实现。
4)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但不是唯一的原则,均衡发展,是基础教育发展的主要目标,但不是唯一目标。
由于各地客观差异很大,在理解教育公平和均衡发展时,不能把所有差别当成不均衡,不能把所有不均衡当成不合理。无论从理论层面还是从实际操作层面上讲,只能谈“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而不能说:“基础教育发展的均衡化”。均衡化带有普遍性和绝对性,无论理论上还是在操作中都是行不通的。当前,要力戒泛化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5)“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重中之重,是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因为均衡发展既是义务教育的本质要求,更是社会主义制度的本质要求,同时,也是现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将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放在首位,既是基础教育本身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公平、社会安定、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
与会者对促进基础教育发展的策略及政策措施的研讨颇为热烈。各自所持观点虽存在差异,发言的切入点及表达的方式也有所不同,但取得了以下几点共识: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综合国力有了很大提高,随着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发展,人们的教育观念也日益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这些,都在战略上为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了精神及物质的基础。从我国国情出发,制定促进基础教育快速均衡发展政策措施的时机已经到来。与会者表达了一个共同心声:希望国家审时度势,不断健全、完善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政策措施;盼望我国不同地区,在不同层面上都实现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
2)我国多元经济,多元文化的现状和历史发展的不同背景,决定了各地区、各类学校在寻求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策略和政策措施时,可以有不同的思路、办法和标准。与会者还认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制约基础教育发展不均衡的根本原因。教育政策的非均衡导向,评估办法的不尽合理,法制环境的不健全、不完备等等因素,对教育非均衡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各地、各校,必须从实际出发,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不断迈向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高层次。
3)国家各级政府是制定、执行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政策措施的主体。政府在基础教育均衡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只要政府下气力谋求基础教育均衡的发展,那么,我国教育发展不均衡现状就一定能迅速改观。
4)各级政府当务之急是不再使义务教育的不均衡发展扩大、加深。与会者建议:在制定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政策及措施时,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在策略思想上,只有承认基础教育发展的不均衡,才能一步步缩小不均衡发展,各地、各校应采用不同目标、不同思路、不同办法走向各自的均衡发展。
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陶西平在认真听取了大会演讲、专题对话之后为论坛作了总结。他指出:本次论坛深刻探讨了我国基础教育发展的一个重大原则问题——促进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与会者通过演讲、专题对话、即兴发言等形式,进行了深入探讨,充分表达了对促进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意义、内涵、策略和政策措施的热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