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科学概念是初中生进行高效化科学学习的基础。有效的科学概念教学对于提升初中生的科学素养具有重要的意义。概念的引入是概念教学的第一环节,在初中科学概念教学中,通过化静态为动态,强化概念感知;化枯燥为生动,把握概念原型;化单一为关联,建立概念联系的策略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科学 概念 引入
在初中阶段,科学概念的学习对于科学这门科目来说有着非常重要的地位。假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没有重视科学概念,这将会导致学生的基础知识不够牢固,进而直接影响到后面的学习。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通常采用的是“静态化”的方式来对科学概念展开教学,由于科学概念往往专业术语比较多,这种单纯的文字教学方式会使得学生在理解概念时觉得概念十分抽象而且困难。为了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科学学习,为学生打下扎实的基础,教师可以使用动态引入的方式来进行科学概念教学。
一、化静态为动态,强化概念感知
对于静态的科学概念要进行动态化引入,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在科学教材中通常利用文字来向学生展示科学概念,这样的教学方式是静态的,学生学习的时候会感觉比较困难。所以,教师可以利用动态化的方式来进行概念教学,让学生能够以自身的感性认识为起点来进行概念学习。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物理变化”以及“科学变化”进行教学时,就在课堂上带领学生一起进行了四个实验。这四个实验分别是“镁带燃烧”、“水的沸腾”、“胆矾的研碎”以及“加热碱式碳酸铜”。教师在为学生一一展示这四个实验的现象之后,请学生根据刚才所观察到的实验来谈一谈这几个实验结果有着怎样的异同之处。学生听到教师的提问之后,纷纷展开了热烈的讨论,经过讨论之后,学生得出:没有新物质在“水的沸腾”和“胆矾的研碎”这两个实验中产生,但是在“镁带燃烧”和“加热碱式碳酸铜”中都有新物质产生。教师这时指出:“在胆矾的研碎以及水的沸腾这两个实验中只是这二者的物质状态发生了变化,所以并无新物质产生,这种就叫做物理变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但是加热碱式碳酸铜以及镁带燃烧这两个实验则不同,这二者均有新物质产生,这样的变化就是化学变化。”由此,教师就利用动态的方式将静态的概念教给了学生,这样的教学方式方便学生理解。
二、化枯燥为生动,把握概念原型
科学概念由于本身比较抽象,逻辑性也很强,学生在学习的时候往往会感觉到枯燥,为了能够解决这一问题,教师可以在教学的时候将科学概念与实际生活中的某些科学现象相联系,让学生能够感觉到趣味性。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压强概念”展开教学时,就结合生活中的一个故事为学生进行了概念的讲解:在17世纪中期,德国马德堡市的实验广场有一天聚集了非常多的人,人们都在热烈地讨论着一个事情,那就是市长奥托·格里克提出要重新做一次托里拆利的压强实验。在广场上,市长和他的助手一起在黄铜的半球壳中间垫了一个橡皮圈,垫好后他们二人一起把两个半球壳灌满气体之后合二为一。之后,二人又将其中的气体全部抽出来,这时候球体内就是真空状态。助手将气嘴龙头封闭好之后,表示可以了。在市长的指挥下马夫牵来了八匹马,球体两边各拴住了4匹马,随着市长一声令下,马夫扬鞭赶马,但是这两个半球却一直屹立不动,紧接着市长开始同时增加两边马的数量,直到有16匹马这个球才伴随着一声巨响被拉开。教师这时启发学生思考:为何要这么多马一起才能拉开呢?接着教师为学生对“压强概念”进行了讲解。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感觉概念的内容由抽象变为了具体,并且学生能将概念的内容与生活联系在一起。
三、化单一为关联,建立概念联系
科学知识以及科学概念之间往往都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帮助学生将知识点串联起来,对知识进行动态化引入。
例如,一位教师在对“比热”进行教学时,就将这个概念与“热量”放在一起,启发学生思考:第一,在日常生活中水吸热以后会产生那些现象?第二,如果需要将0.5kg的水加热到一百摄氏度,需要为其提供多少热量?第三,加热0.5kg的其他物质到一百摄氏度又需要多少热量?学生由于在之前有学习过“热量”的有关知识,所以能够很快对前两个问题进行回答,但是在回答第三个问题时就会感到困难,这是教师可以引入“比热”这一概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将自己之前学习的知识与新的知识进行联系,在巩固之前学过的知识的同时加深了对于新知识的理解。
总之,在初中科学概念教学中,进行有效的概念引入是十分重要的,这样,才能为学生进行高效化的概念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王森华 初中科学概念引入的有效策略[J].教学月刊,2018,(11)。
[2]陈林 让科学概念引入具有趣味性[J].中学教学参考,2018,(11)。
论文作者:康祥燕
论文发表刊物:《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0/8
标签:概念论文; 科学论文; 学生论文; 教师论文; 胆矾论文; 静态论文; 动态论文; 《中小学教育》2020年第377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