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及其时代价值 *
李 伟 茹少峰 张宸璐
内容提要 在熊彼特单纯追求经济价值的技术创新观引导下,技术创新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将人类引入了发展困境。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相关文献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创新思想,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本文谨从技术创新二重作用、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技术创新与资本动态融合、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价值取向五个方面进行了总结梳理,希冀从马克思的技术创新思想中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和路径。综合来看,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是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是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技术创新观。虽然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是对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传承,但只是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一小部分。现实不断证明,以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为理论指导会犯方向性的错误,在中国当前背景下必须加以扬弃,应及时回归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坚持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一切技术创新活动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原则,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关键词 技术创新 生产力 生产关系 自由全面发展
一、引言
熊彼特于1912年首次从经济学意义界定了“创新”的概念并提出了“技术创新”的思想,将技术创新视为一种经济行为,追求经济价值的实现,[注] [美]熊彼特:《经济发展理论》,邹建平译,中国画报出版社,2012年,第68~73页。 被尊称为技术创新理论的鼻祖。在熊彼特技术创新观指引下,技术创新在创造巨大经济财富的同时,也使全球的生产和消费方式变得难以为继。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也面临诸多困境。经济结构方面,低端产能过剩与高端产品短缺并存的问题十分严重,经济增长内生动力仍需增强;资源环境方面,长期的粗放式经济发展方式致使生态恶化、环境污染、资源枯竭日趋严重,水污染、空气污染、土壤污染成给居民生活安全造成的巨大威胁;食品安全方面,绿色食品、有机食品成为一种“奢侈品”,“买什么食品才放心”“吃什么食品才安全”成为困扰居民生活的难题;社会价值方面,金钱成为衡量企业和居民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居民健康方面,《2017中国肿瘤登记年报》显示,过去十多年我国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呈明显上升趋势,全国每分钟约7人确诊患癌,此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也成为威胁居民生命的疑难杂症;社会保障方面,长期关于公平与效率的博弈中,效率往往在实践中占据上风,社会保障的实际需求依然难以有效满足。当前,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我国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以创新发展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尽快突破这些发展困境,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此,笔者反复研读了熊彼特的经典著作和马克思的《资本论》及其相关文献,希冀发现熊彼特技术创新理论在现实应用中的缺陷,并从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中找到突破困境的方向和路径。
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并影响着疾病发病率和存活率。许多癌症,如结肠癌、皮肤癌、头颈癌、食道癌、肺癌和肝癌,男性患病风险和死亡率均高于女性。即使男性的高风险可归因于职业暴露和/或行为原因,如饮食、吸烟和饮酒,在调整这些风险因子后,男性仍有较高的癌症风险。在结肠癌中,女性不仅相对于男性患病风险降低,而且预后也更好。此外,与男性相比,女性对5-氟尿嘧啶化疗具有更高的生存获益。药代动力学在两性中也存在着差异。
马克思虽然在《资本论》中没有明确界定技术和创新等概念,但在他一生的学术活动中,始终倾注着对技术的热爱,《资本论》中的工业、工艺、机器、生产力、生产方式、生产率、变革、改良等诸多表述无不散发着技术创新的智慧之光,整部著作中蕴含着丰富的技术创新思想。
二、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
1.技术创新二重作用的思想
马克思生活于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时代,他深刻认识到技术创新对于生产力发展的巨大作用。马克思在《经济学手稿(1857-1858)》中,阐述了一切社会生产力增长的前提条件是产业、商业和科学发展的思想。在《资本论》第一卷中,他指出,“劳动生产力是由多种情况决定的,其中包括:工人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的发展水平和它在工艺上应用的程度、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418、371、698、440页。 “大工业则把科学作为一种独立的生产力”。[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418、371、698、440页。 这些表述都充分体现了马克思对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高度认可。
对于NMOS,收集的电荷随着体偏压从-1.8 V增加到0.6 V而增加。此时,归一化收集的Si离子注入的电荷在达到峰随后减小。对于PMOS,收集的电荷随着体偏压从3.6 V下降到0.9 V而不断增加,但当高于9.6 MeV.CM2/Mg(Si离子)时,归一化收集的电荷相对饱和。表2和表3给出了在NMOS和PMOS中由重离子引起的不同体偏压的归一化收集电荷QCOL。从数据来看,衬底偏压对于归一化收集的电荷影响比较显著,这说明衬底偏压对单晶体管的单事件瞬态(SET)响应影响显著。
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地剖析了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深刻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剥削的本质,也揭示了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逻辑。马克思认为,资本家剥削剩余价值量的多少是由技术创新水平决定的,而剩余价值可以分为绝对剩余价值和相对剩余价值,由于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受到工作日的时间限制,而且会遭到工人阶级反抗,随着技术创新和社会生产力水平的提高,资本家转向追求价值量空间更大的相对剩余价值。“相对剩余价值与劳动生产力成正比。它随着生产力提高而提高,随着生产力降低而降低。”[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418、371、698、440页。 而“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418、371、698、440页。 所以,为了剥削更多的相对剩余价值,资本家必须不断提升劳动过程的技术水平,通过技术创新提高资本有机构成和劳动生产力,从而实现资本增值。可见,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中蕴含着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正因为如此,有学者认为,《资本论》研究不仅需要遵循“资本逻辑”的方法论,还应引入“技术逻辑”的方法论,[注] 潘恩荣:《〈资本论〉研究需要引入“技术逻辑”》,《哲学研究》2015年第9期。 笔者深感认同。
《资本论》中的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思想还体现在关于技术创新与经济发展关系的论述中。在企业竞争方面,马克思认为,在同一个工作日中,采用改良生产方式的资本家往往可以比同行业的其他资本家占有更大部分的剩余劳动,但是,随着某些企业技术创新的出现并获得超额剩余价值,资本的逐利和竞争会让其他企业纷纷模仿,引发技术创新浪潮,于是经济走向高涨,当较多的企业模仿同一技术创新后,技术创新浪潮便会消逝,经济出现停滞,如果经济要再度增长,就必须有新一轮的技术创新。不难看出,熊彼特创新理论的精髓正是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浪潮的思想,因此马克思才是技术创新理论的鼻祖。在产业发展方面,马克思认为,“一个工业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必定引起其他部门生产方式的变革。……有了机器纺纱,就必须有机器织布,而这二者又使漂白业、印花业和染色业必须进行力学和化学革命。”[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53、418、371、698、440页。 可见,一个产业的技术创新会引起其他相关产业的技术创新,从而引发更大的技术创新浪潮。
在高度肯定技术创新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同时,马克思还不惜笔墨从不同视角对技术创新的负面作用进行了分析和警示。在剥削工人方面,资本家不仅通过技术创新剥夺工人创造的相对剩余价值,而且还无休止地摧残着工人的身体和精神。马克思指出,“资本是根本不关心工人的健康和寿命的,除非社会迫使它去关心”,[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1、543、501、507、384、390、529、724、345、553、327、865页。 “最近10年来伦敦因饥饿而死亡的人数的惊人增长,同机器缝纫业的扩大是齐头并进的”,[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1、543、501、507、384、390、529、724、345、553、327、865页。 他还列举了诸多工人甚至是少女和儿童惨遭奴役的事例。由此可见,在资本主义社会,技术创新异化为资本家剥削和压迫工人的帮凶。在工人就业方面,技术创新对工人就业具有挤出效应,导致大量工人失业。马克思指出,“机器不仅是一个极强大的竞争者,随时可以使雇佣工人‘过剩’”,[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1、543、501、507、384、390、529、724、345、553、327、865页。 “机器不仅在采用它的生产部门,而且还在没有采用它的生产部门把工人抛向街头”。[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11、543、501、507、384、390、529、724、345、553、327、865页。 “因此,在资本主义的基础上,劳动生产力的提高必然会产生永久性的表面上的工人人口过剩”。在生态环境方面,生产力的发展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他认为,“劳动生产率也是和自然条件联系在一起的,这些自然条件的丰饶度往往随着社会条件所决定的生产率的提高而相应地减低”,可见,马克思在近代工业化初期最早敲响了生态危机的警钟。
2.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思想
学界普遍认为,西方创新理论基于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分化形成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两大独立的学派。事实上,熊彼特的创新理论很大程度上是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的创新思想。[注] 刘红玉:《马克思的创新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2011年,第77页。 然而,马克思从未将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割裂开来研究,他始终探讨的是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的交互作用关系,将技术创新视为现实的直接生产力,将制度创新视为生产关系的调整和变革,进而从微观、中观、宏观三个层面论述了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思想。
4.技术创新与循环经济发展的思想
矢量数据坐标系转换的质量控制需要满足两方面要求:一是解算的转换参数精度必须满足待转区域数据转换精度质量要求;二是矢量数据转换前后数据完整性、图形一致性等须满足相关规定质量要求。
在中观层面,马克思论述了工厂立法、自由贸易立法、信用制度、公债制度等。关于工厂立法,马克思指出,“物质生产方式的改变和生产者的社会关系的相应的改变,先是造成了无限度的压榨,后来反而引起了社会的监督,由法律来限制、规定和划一工作日及休息时间”,“工厂立法是社会对其生产过程自发形态的第一次有意识、有计划的反作用。”关于自由贸易法,马克思指出,“1846-1847年在英国经济史上划了一个时代。谷物法废除了,棉花和其他原料的进口税取消了,自有贸易被宣布为立法的指路明灯!一句话,千年王国出现了。”关于信用制度,马克思指出,“信用制度加速了生产力的物质上的发展和世界市场的形成。”关于公债制度,马克思指出,“公债成了原始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手段之一。它像挥动魔杖一样,使不生产的货币具有了生殖力,这样就使它转化为资本,而又用不着承担投资于工业甚至高利贷时所不可避免的劳苦和风险。”由此可见,在马克思看来,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客观上要求资产阶级对经济、法律等制度进行创新和改革,而这些中观层面的制度创新也有利于扫清生产力发展的障碍,并孕育了新的生产方式。
在宏观层面,马克思认为,有什么样的生产力就有什么样的生产关系与它相适应。他说,“随着新生产力的获得,人们改变自己的生产方式,随着生产方式即保证自己生活方式的改变,人们也就会改变自己的一切社会关系。手工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注] [德]马克思:《哲学的贫困》,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2年,第85页。 他认为,资本主义私有制的确立,从根本上说是社会生产力不断发展的结果。然而,资本主义私有制必将成为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桎梏,此时“资本主义私有制的丧钟就要敲响了”,[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必将被更高一级的社会形态所代替,从而实现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
3.技术创新与资本动态融合的思想
在微观生产领域,马克思充分认识到技术创新与资本动态融合所引发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革命。正如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谢勒的评价,“马克思不同于19世纪中期其他的经济学家,他察觉到资本主义基本的天才在于它能够把资本积累和不断的技术创新结合起来”。[注] [美]谢勒:《技术创新:经济增长的原动力》,姚贤涛、王倩译,新华出版社,2001年,第31页。
与以追求经济价值为唯一目标的技术创新观不同,马克思既高度肯定了技术创新的正面作用,同时也警示了技术异化带来的负面作用,他对技术创新的关注和思考,目的不仅仅是经济价值,他主张将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技术创新的终极价值目标。
探索性因素分析完成后,要继续进行量表各层面与总量表的信度检验.在Likert态度量表中,最常使用的检验信度的方法为Cronbach α系数,α系数越高,表示量表的内部一致性越佳[11].因此,计算“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3个因素构念及总量表的内部一致性α系数,信度分析结果见表4.“高职院校数学教师核心素养量表”各层面量表和整体量表的α系数都大于0.90,因此内部一致性都非常理想.
资本增值的本能加速技术创新。马克思指出,“资本只有一种生活本能,这就是增殖自身,……资本是死劳动,它像吸血鬼一样,只有吮吸活劳动才有生命,吮吸的活劳动越多,它的生命就越旺盛。”[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然而,由于“机器是生产剩余价值的手段”,[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采用机器的直接结果是,增加了剩余价值,同时也增加了体现这些剩余价值的产品量”,[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所以,资本就贪得无厌地迫使人类加速创新生产的物质条件,不断发展社会生产力。
排种器装置主要有种箱、清种装置、充种装置、护种装置以及检测和控制部分构成。其中,用带式充种,增大了种子的充种距离,从而可以满足对型孔的更高要求,达到精量充种和更好完成充种的效果。为了达到更精确的检测效果,充种带采用同步带,这样也避免了因带的打滑而引起播种间距不稳或造成漏播的后果。设置同步护种带可以实现护种带和充种带间无相对滑动,两带相对柔软,大大减小了伤种情况。检测装置利用对射型光电传感器分别对充种后和排种后的型孔进行检测,结合播种速度,综合计算单位播种量内的播种效果,从而实现精确检测漏播率的效果。另外,对单位播种量内出现连续漏播时,可实现报警,提醒操作手下机检查。
中国人习惯于将大多数蔬菜炒熟后食用,而在西方饮食中,蔬菜大多以生食为主。由于受西方生食蔬菜习俗时尚的影响,近年来,生食饮食与自制酵素(自制酶)等饮食概念与习惯,受到不少人追捧与效仿。不少喜欢这么吃的人都崇尚生吃蔬菜,认为这样可以最有效地保证维生素的摄入。与之持相反意见的人则认为从安全卫生的角度来说,应当将蔬菜烹熟了吃。
总之,“在技术与资本的相互作用下,资本主义经历了从工场手工业到机器大工业的转变,建立起现代生产方式。”[注] 于春玲、陈凡:《马克思技术批判视野中现代性追问的逻辑进程》,《中国社会科学》2015年第10期。 正如马克思所言,“特殊的资本主义生产方式随着资本积累而发展,资本积累又随着特殊的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而发展。”[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在微观层面,马克思从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视角,论述了技术创新与企业制度创新的交互作用关系。在技术创新促进制度创新方面,马克思认为,技术创新促进了“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分工→机器大工业→股份公司”的企业制度创新,他指出,“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以分工为基础的协作,……作为资本主义生产过程的具体特征的形式,在真正的工厂手工业时期占居统治地位。”“我们已经看到,机器如何消灭了以手工业为基础的协作和以手工业分工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生产规模惊人地扩大了,个别资本不可能建立的企业出现了。同时,这种以前由政府经营的企业,成了公司的企业。”在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方面,他认为,简单协作、工场手工业分工、机器大工业、股份公司等企业制度创新,可以大大提高劳动生产率,甚至是创造了新的生产力,以股份公司为例,“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末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可见,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相得益彰,协同共进,共同推动了社会的发展。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以中华文化发展繁荣为条件”的国家意志不仅强调着“体育强则中国强”的政治逻辑,而且隐喻着民族体育文化建设发展的“新时代”意义。作为携带着强大民族文化基因、蕴含着丰富民族文化故事、承载着厚重的民族记忆和族群认同的武术文化,桂西壮拳在新时代、新思想、新矛盾、新目标的今天依然焕发着蓬勃生机。站在国家与民族的高度,如何使桂西壮拳成为繁荣中华文化发展的一分子,成为国家意志的见证者、参与者和奉献者,这需要我们认真梳理和探寻桂西壮拳的文化特质及其在新时代的民俗和教育意义,使之产生新意义,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
学界通常认为,循环经济思想源于上世纪60年代K·鲍尔丁提出的“宇宙飞船理论”。实际上,早在《资本论》中,马克思虽然没有直接提出“循环经济”的概念,但他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关系的视角,论述了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原则、条件、目标等思想,特别是在《资本论》第3卷第5章中,马克思系统论述了技术创新背景下关于消费排泄物和生产排泄物的再利用问题。
资本家以及自熊彼特以来的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者和实践者,大多从推动经济增长出发,热衷于追求技术创新的经济价值,淡化甚至忽视技术创新的其他价值和负面价值。这种价值取向的确在推动经济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也令人类发展陷入困境。
循环经济发展的原则。马克思虽然没有明确提出循环经济发展的3R原则,但其基本思想在《资本论》的诸多表述中均有体现。在减量化方面,马克思指出,应该“把生产排泄物减少到最低限度和把一切进入生产中去的原料和辅助材料的直接利用提到最高限度”。[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在再利用方面,马克思引述了《工厂视察员报告》中的一段评论:“收集废毛和破烂毛织物进行再加工,过去一向认为是不光彩的事情,但是,对已成为约克郡毛纺织工业区的一个重要部门的再生呢绒业来说,这种偏见已经完全消除。”在资源化方面,他指出,“化学工业……不仅找到新的方法来利用本工业的废料,而且还利用其他各种各样工业的废料。”[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通过这个过程,这种所谓的排泄物就再回到生产从而消费(生产消费或个人消费)的循环中。”[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技术创新促进资本扩张。一是技术创新是资本积累的原动力。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社会劳动生产率的发展成为积累的最强有力的杠杆”;[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另一方面,技术创新提高了资本的有机构成,而资本积累正是“通过资本构成不断发生质的变化,通过减少资本的可变组成部分来不断增加资本的不变组成部分而实现的”。[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二是技术创新使资本具有了不受限制的扩张能力。马克思指出,“机器产品的便宜和交通运输业的变革是夺取国外市场的武器”,[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科学和技术使执行职能的资本具有一种不以它的一定量转移的扩张能力。”[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三是技术创新可以全面节约各生产要素。通过推动循环经济发展,技术创新提高了生产资料的使用率,降低了生产成本,加速了资本增殖。四是技术成为资本扩张的统治工具。正是依靠对技术的占有,资本拥有了对工人的绝对强势地位,不仅制造了劳动力的贬值和过剩,而且将妇女和儿童加入工人的行列,使工人的可替代性增强,“不得不听命于资本强加给他们的规律”。[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总之,“从封建生产方式开始的过渡有两条路径”,一条是“生产者变成商人和资本家”,另一条是“商人直接支配生产”,而前者“是真正革命化的道路”,后者会“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发展而消灭”。[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73、115页。
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马克思认为,大量废物、机器改良和科学进步三者相互作用是废弃物循环利用的前提条件,马克思指出,“总的说来,这种再利用的条件是:这种排泄物必须是大量的,而这只有在大规模的劳动的条件下才有可能;机器的改良,使那些在原有形式上本来不能利用的物质,获得一种在新的生产中可以利用的形态;科学的进步,特别是化学的进步,发现了哪些废物的有用性质。”[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通过运用语篇隐喻理论对分析希拉里演讲中语气隐喻的使用得出,演讲者可根据自己需要传达的信息而使用不同的语气,使演讲者的演说更具有说服力,并能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循环经济发展的目标。对于资本家来讲,“在可变资本的量已定,剩余价值率已定时,不变资本这一部分的费用的减少,会相应地提高利润率”,[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他们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正是提高利润率,实现剩余价值最大化。然而,马克思从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视角,认为发展循环经济的目标是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处,达到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最终实现“社会化的人,联合起来的生产者,将合理地调节他们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把它置于他们的共同控制之下,而不让它作为一种盲目的力量来统治自己;靠消耗最小的力量,在最无愧于和最适合于他们的人类本性的条件下来进行这种物质变换。”[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综上所述,循环经济思想最早应追溯到马克思关于人与自然之间物质变换的思想。在马克思看来,技术创新既是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又是循环经济发展的条件,在循环经济发展的每一个环节都离不开技术创新的支持。因此,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应成为循环经济的理论源泉,成为指导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理论基石。
5.技术创新价值取向的思想
循环经济发展的动力。马克思认为,“原料的日益昂贵,自然成为废物利用的刺激。”[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化学的每一个进步不仅增加有用物质的数量和已知物质的用途,……它还教人们把生产过程和消费过程中的废料投回到再生产过程的循环中去。”[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874、717、725、519、699、469、269、469、512、720~721、698页。 此外,资本家为了提高利润率,会努力追求“不变资本使用上的节约”。因此,原料价格、技术创新和资本家对利润率的追求是发展循环经济的直接动力。
护理临床带教作为护理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着工作人员业务水平及医院医疗质量[1]。目前,护理人员学历包括大专、本科等,不论学历高低,其均承担相同的工作任务,未考虑其能力、学历差异,这极易影响其工作积极性,尤其是高学历者。文章旨在分析分层次教学目标管理模式应用于护理临床带教中的效果。
其中为经过距离徙动校正后与慢时间无关的散射波到达时间,Rs0为散射点到SAR的最短斜距,为散射波方位向到达时间.由式(11)知干扰信号可在方位向形成多个虚假散射目标,记ua=-2v2/λRs0为方位向调频率,则第m阶假目标的距离向与方位向峰值时刻分别位于和处,且方位向间距为
除前文所述的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外,马克思还特别强调,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为了满足人类的各种发展需要,实现人类的彻底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而实现这一目标的社会形态是共产主义社会,“这种共产主义,作为完成了的自然主义=人道主义,而作为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自然主义,它是人和自然之间、人和人之间的矛盾的真正解决,是存在和本质、对象和自我确证、自由和必然、个体和类之间的斗争的真正解决。”[注]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第297页。 马克思和恩格斯还在《共产党宣言》中,进一步论证了共产主义代替资本主义这一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道路。在《资本论》中,马克思将共产主义社会描述为“自由王国”,并明确指出,“它存在于真正物质生产领域的彼岸。”[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技术创新是通往自由王国的革命性力量。马克思指出,“自由王国只有建立在必然王国的基础上,才能繁荣起来。”[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3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117、117、94、115、94、928~929、928、929页。 所以,资本家“肆无忌惮地迫使人类去为生产而生产,从而去发展社会生产力,去创造生产的物质条件;而只有这样的条件,才能为一个更高级的、以每一个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的社会形式建立现实基础。”[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83页。 “只有在现实的世界中并使用现实的手段才能实现真正的解放;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的吃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注] [德]马克思、[德]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527页。 可见,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和物质产品的极大丰富是共产主义社会实现的前提,而技术创新不仅是生产关系变革的根本动力,而且为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提供必要的物质基础,是通往自由王国的革命性力量。
技术创新是消灭技术异化的根本途径。对于技术创新带来的负面价值,马克思并没有因此把技术本身当作罪恶之源,他认为技术异化的根源是资本主义私有制。他指出,“要学会把机器和机器的资本主义应用区别开来,从而学会把自己的攻击从物质资料本身转向物质生产资料的社会使用形式。”[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493页。 因此,要消灭技术异化现象就必须消灭生产资料的资本主义私有制,实现由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的迈进,使技术创新不再成为资本增殖的手段,使全社会的人成为全部生产资料的主人,使技术创新的逻辑服从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逻辑。然而,技术创新是通往自由王国的革命力量,所以技术异化现象最终还要依靠技术创新来解决。
三、马克思技术创新观的时代价值
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时代背景下,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更显重要的时代价值。
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产业变革加速演进,引发国际产业分工重大调整。我国必须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我国产业升级并迈向全球链的中高端。一是全面提升自主创新能力。坚持问题导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着力支持原始创新和颠覆性技术创新,力争在基础科技领域实现更大创新、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取得更大突破。二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大力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壮大,积极推进先进半导体、机器人、增材制造、人工智能、虚拟现实、量子通信等新兴前沿领域创新和产业化。三是优化升级传统产业。促进新兴技术与传统产业深度融合,推动传统产业生产、管理和营销模式变革。四是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系统性优化创新创业生态环境,在更大范围、更高层次、更深程度上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充分释放全社会创新和创业的巨大潜能。
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与制度创新协同发展。从马克思关于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协同发展的思想可以得出,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是相互作用、协同共进的关系。因此,我国在全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的同时,必须从微观、中观、宏观层面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在微观层面,深化“政产学研民”协同创新机制,推进各类创新主体紧密结合、合作创新;引导企业加快商业模式、管理范式变革,加快科技成果转化;引导企业进行开放式创新,推动全球创新资源向企业集聚;加快国有企业制度创新,提高国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和资源配置效率。在中观层面,深入推进土地、财税、金融等制度改革,完善产权保护制度、创新导向的评价制度、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等,推动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在宏观层面,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大力引导并支持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持续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形成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的格局;实施科技创新国际化战略,积极融入和主动布局全球创新网络,深度参与全球创新治理,全方位提升技术创新的国际化水平。
着力推进技术创新与资本的深度融合。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许多产业仍处于中低端,一些关键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支撑产业升级、引领未来发展的科学技术储备亟待加强,科研和产业发展“两张皮”的窘境也一直未能有效破解,许多科研成果被束之高阁,难以转化成现实生产力。同时,近年来传统行业不景气,大量资本找不到合适的投资领域,游离于虚拟市场。在技术日新月异的背景下,我国应积极引导资本“脱虚向实”,加快与技术深度融合,建立全过程、多元化的技术创新融资模式,形成各类金融工具协同融合的科技金融生态。着力加大对基础科学研究的支持力度,强化资本要素对原始创新的贡献。充分发挥各类国家级产业发展基金的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进入高新技术产业。鼓励金融服务创新,进一步健全和完善多层次资本市场,建立适应科技创业企业发展的多元化金融服务模式。
着力推进美丽中国建设。面对当前资源环境困境,我国应及时从马克思的循环经济思想中汲取营养,加快循环经济关键和共性技术开发,形成源头控制、清洁生产、末端治理和生态环境修复的技术体系,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在减量化方面,积极发展资源能源高效利用和生态环保技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技术、有毒有害原材料替代技术、延长产业链和相关产业链接技术等,推动企业清洁循环式生产,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和能量流量。在再利用方面,积极推行模块化设计与生产技术、标准化生产技术、新材料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延长产品生命周期,尽可能多次或多种方式使用产品。在资源化方面,利用互联网技术、物联网技术、大数据与云计算技术等,建立“互联网+分类回收+垃圾清运+废物治理”的废弃物回收利用体系,突破废旧物品资源化、无害化处置的关键和共性技术难题,积极应用绿色再制造技术,促进废旧钢铁、塑料、橡胶、电子产品、汽车、电池等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
坚决践行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与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不同,马克思把维护无产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衡量技术创新价值的最高标准,创造性地提出了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技术创新观,本质上是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虽然是对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传承,但只是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一小部分。中国共产党的最高理想和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因此,我们应该牢固树立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始终把人民利益摆在至高无上的地位,以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己任,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着力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熊彼特主要从供给侧而非需求侧视角来定义创新”,[注] 陈劲、贾根良:《理解熊彼特:创新与经济发展的再思考》,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第69页。 这种“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86、34页。 的技术创新的价值取向,必将出现如同恩格斯所指出的那样,“生产力按几何级数增长,而市场最多也只是按算术级数扩大”,[注] [德]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中央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686、34页。 也必将导致产能过剩甚至经济危机。目前,落后产能过剩和企业经营困难已成为我国传统产业面临的普遍问题,甚至一些新兴产业如风电、光伏等产业也在短时间内出现产能过剩,这是在熊彼特技术创新观指导下“为积累而积累,为生产而生产”的必然结果。当前,我国应及时从人类自由全面发展的需求出发,把提高供给体系质量作为主攻方向,以技术创新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在产业结构方面,积极培育高技术产业、高附加值产业、绿色低碳产业等,降低高消耗、高污染、高排放产业和低附加值产业的比重,扩大有效供给,满足群众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在投入结构方面,强化人才、技术、知识、信息等高级要素投入,逐渐摆脱对一般性生产要素的过度依赖。在动力结构方面,高度重视不断提高的中等收入人口比重及不断扩大、不断升级的消费需求,促进经济发展动力尽快从投资、出口、消费的旧“三驾马车”向消费、服务、高科技的新“三驾马车”转变。在分配结构方面,加快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社会福利制度改革、产权制度改革等,健全技术要素参与分配的机制,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的社会地位和收入福利水平。
四、结语
综合来看,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是以人为本的技术创新观,是以谋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作为终极价值目标的技术创新观。虽然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是对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传承,但只是马克思技术创新思想的一小部分。现实不断证明,以熊彼特的技术创新观为理论指导会犯方向性的错误,在中国当前背景下必须加以扬弃,应回归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坚持将马克思的技术创新观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使一切技术创新活动都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的。
* 基金项目: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企业‘破坏性成长引擎’研究”(14YJC630068);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丝绸之路经济带战略背景下西部地区经济增长潜力开发推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研究”(16JJD790046);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西部和边疆地区项目“开放创新环境下组织柔性对企业创新的影响研究:基于组织双元性视角”(14YJC630009);陕西省教育厅专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农业技术扩散视角的城乡产业一体化研究”(12JZ052)
〔中图分类号〕 F20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0447-662X( 2019) 05-0062-07
作者单位: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责任编辑:韩海燕
标签:技术创新论文; 生产力论文; 生产关系论文; 自由全面发展论文; 西北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