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论文_钟思敏

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论文_钟思敏

广东中天市政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528000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越来越快,建筑工程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专业市场不断被细化,合同种类形式也日益丰富起来。以合同管理内容为依据加大力度管理控制工程施工的进度、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努力减少建筑工程引起的不利影响中的风险因素,确保工程能够如期完工。本文首先阐述了合同管理在建筑工程中的重要作用,紧接着分析了其风险存在的原因,提出了风险识别的基本方法,针对其风险提出了风险防范的具体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合同管理;风险防范

建筑工程一般情况下,施工工期相对更长,投入了大量资金,但是我国大部分建筑工程采取承包制,在建设时材料供应商与承包商、建设单位与承包商等存在利益冲突。所以,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有必要管控好整个建筑工程的建设过程,将合同的效用充分发挥出来,确保各方利益处于平衡状态。总之,确保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同管理的规范性与科学性,既对合同条款的履行有利,又能有效确保建筑工程的建设安全与建设质量。现阶段,我国建筑工程在进行合同管理过程中出现了大量问题。但是,倘若能够结合实际采取恰当、高效的管控措施,即可有效确保建筑工程中合同管理的有效性。

1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重要性

建筑工程项目要求发包方和承包方签署书面合同,在合同中明文指出项目施工的注意事项,不论是哪个施工环节的工作,均需严守合同规定开展工作,如此才能有效保障施工的进度和施工质量。倘若没有做好工程合同管理工作,必须会引起施工风险,更有甚者还会衍生出施工纠纷。由此可见,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至关重要。

2 建筑工程的合同风险类别

2.1 管理风险

现阶段,建筑市场的竞争愈演愈烈,承包人往往无法及时地对报价测算与招标文件进行仔细剖析研究,在自身能力无法满足有关要求的前提下就开始投标,若中标的话承包人会因此承担相当大的经济风险。与此同时,在签署合同方面往往会出现一些有失公允的问题。在市场经济环境下,业主居于主导位置,许多缺乏经验的承包人往往在谈判技巧上存在短板。一旦承包人在编制合同条款的时候忽略了文字细节问题,或许会使项目承包人自始至终都处于不利地位。加之承包人合同的管理组织缺乏全套系统、完善的管理体系,必然会导致合同的履行、分析以及谈判缺少高效的监管。

2.2 控制型风险

以控制风险的程度为依据对工程的合同管理风险进行划分,其可分成可控型风险和不可控风险两种。其中,不可控型风险指的是在签署合同的过程中由于政治因素、经济因素等的影响,导致合同无法顺利履行或签署等。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减小风险形成的负面影响,应当采取高效、科学的控制措施。可控型风险指的是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选用规范化、标准化管理流程,以其为依据妥善地处理好信用评价与合同争议等诸多问题,尽可能地保障工程合同主体的经济利益。

3 针对合同风险的对策分析

3.1 招标和投标

因为招标文件的条款的补充与细化需通过建筑工程合同的方式进行拟定,所以有必要深层次、全面、系统地认识并剖析实际的招标文件,在保障招标文件不违背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全方位地认识并掌握施工建设的实际状况与施工场地条件,并对工程量与图纸进行严格审查,综合考虑企业的能力进行投标。

3.2 合同的洽谈和签约

中标之后就进入到合同洽谈、签约环节,首先要认真筛选、审查合同内谈及的有关条约条款,联系实际认真剖析、评估可预估的风险,确立对策然后签署承包合同。同时,安全专人对合同的规范性、标准度、逻辑性进行审查,结合招标文件的要求与发包人的工程需求制定条款。再者,要确保谈判人员具有丰富的谈判经验,明晰双方的责任与利益,尽可能地做到单独谈判,从而减小合同风险。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合同的履行

合同洽谈结束以后,要结合合同内容设置项目工作。在履行合同时,应编制合理、高效的合同管理规范,确保项目负责人员能够深层次、系统地了解合同内容,高度重视建筑材料的供应、建筑场地的施工条件、建筑方案的演变,及时制定对策减少损失,确保工程现场的签证工作得以正常运行。

4 建筑工程合同管理的风险防范措施

4.1 重视建筑工程合同的内容拟定

在建筑工程合同管理过程中,拟定合同内容相当重要。因此,要结合合同内容中提及的标准制定合同范本的标准模式,倘若有特殊情况发生,要坚决以国家建设部的示范文本为拟定合同内容的标准。在编制合同的时候,应当采取相关标准,提升合同的规范性、标准性与合法性,防止出现经济纠纷。必须强调的是,合同拟定人一定要对建筑工程的工程项目形成系统化的认识,在拟定内容的过程中必须确保或许会形成的风险存在预见性,保障每条条款具体、清楚,切勿存在歧义。

4.2 制定并完善建筑合同管理的有关制度

制定并完善建筑合同管理的有关制度,有助于提升合同管理的标准度、科学性、合法性以及规范程度,使建筑合同管理工作得到有效地贯彻落实。同时,有助于促使企业更加关注合同,防止出现纠纷。在制定相关管理制度时,要格外重视合同的交底制度、进度款审批制度与责任分解制度等,从而有效保证管理合同工作得以正常开展。此外,通过制定并施行合同管理制度,有助于增强合同管理的成效,明晰管理者的责任,促使管理员可以更好地为企业的发展提供服务。

4.3 健全风险预警体系,控制合同管理重心

在开展合同管理工作的过程中,要制定并健全风险预警体系,及时找出风险,结合风险等级采取防范对策,从而有效提高合同管理效率,改善效果。在建立风险预警体系时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①建立风险评估体系,做好合同签订、合同签约对象信用调查、阶段风险评估工作,在系统地剖析研究之后,明晰合同管理中潜存的风险,依据风险等级确定预警;②组织风险研究机构,系统、全方位地评估合同管理中存在的风险,力求在第一时间召开合同风险研讨会,制定并实施风险防范方案;③风险跟踪,实时掌握风险的变动,避免出现严重的风险事故。

4.4 科学采用法律手段,实施索赔制度

承包人可通过运用法律手段,令自身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一旦问题出现,应当尽可能地采取协商解决矛盾的方式,倘若协商不成功,承包人应利用证据,拿起法律武器进行维权。众所周知,制定科学有效的索赔制度是一种使承包人的利益得到有效保障的关键方式,明晰双方责任,提高索赔条款的清晰程度与规范性,合理辨别隐性与显性的索赔条件,以防利益受损。

5 结语

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与风险规避是确保承包人项目得以顺利运作的关键条件,所以有必要强化力度监督、管理、控制建筑工程签署的合同,制定并健全风险防范与合同管理机制体系,在充分考虑到实际情况以及相关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对潜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合理的防范措施,实现风险的顺利转移,尽最大限度地减少合同风险引起的损失,确保建筑工程得以如期、顺利完工。

参考文献

[1]赵金晶.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探析[J].山西建筑,2017.

[2]张晓萍.关于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的研究[J].东方企业文化,2014(17):242.

[3]刘新胜.浅析建筑工程合同风险管理及防范措施[J].信息化建设,2015,18(10):259.

[4]张念伟.建筑施工企业工程项目合同管理的法律风险及防范[J].价值工程,2014(15):92~94.

论文作者:钟思敏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8年第2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0/1

标签:;  ;  ;  ;  ;  ;  ;  ;  

浅谈建筑工程合同管理及其风险防范措施论文_钟思敏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