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校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研究进展论文_霍奇文,高尚尚,孟佳,高伟娜,王芳,王彦

在校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研究进展论文_霍奇文,高尚尚,孟佳,高伟娜,王芳,王彦

(河北大学护理学院 河北 保定 071000)

【摘要】综述国内在校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知识、态度和动机、行为及其影响因素,指出大学生参与锻炼的动机明确、态度积极,但缺乏科学锻炼知识、锻炼行为差。学校应积极开展丰富有趣的课余体育活动,鼓励大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

【关键词】大学生;科学锻炼;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16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9)01-0006-02

Research progress of scientific exercise for college students after class in China

Huo Qiwen, Gao Shangshang, Meng Jia, Gao Weina, Wang Fang, Wang Yan (Corresponding author).

College of Nursing, Hebei University, Baoding Hebei 071000, China

【Abstract】It reviewed that status quo of the knowledge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practice of extracurricular scientific exercise in students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and it pointed out that the attitude and motivation active ,the knowledge was limited and behaviors were poor.School managers should develop relevant extracurricular sports activities and encourage them to take an active part in physical exercise.

【Key words】College students; Scientific exercise; Influencing factors

目前,生活方式病导致的死亡约占我国总死亡原因的87%,运动不足已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独立危险因素,缺乏运动也是导致青少年肥胖、体质下降的主要原因[1,2]。锻炼能促进身体健康、智力发展、提高免疫力,有助于优秀品德的培养和良好性格的形成,还有助于建立良好的社会关系[3]。年轻人忽视体育锻炼,不注意锻炼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已经成为一个普遍的社会问题。在校大学生是国家人才储备中的年轻力量,拥有健康的体魄至关重要。因此,本文对在校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知识、态度和动机、行为进行综述,为促进学生的科学锻炼提供依据。

1.科学锻炼知识

钟勇等[4]对国内四所大学23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只有4.8%的学生对体育锻炼完全知道,72.2%的学生“知道一些”,21%的大学生几乎不知道体育锻炼的知识。王晓波[5]通过自编大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知识调查问卷,对河南地区50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锻炼知识的总正确率为78.38%。其中对生活化体育锻炼认知甚少,在校大学生锻炼知识的整体掌握程度处于中等水平,与李森等[6]一致。在张黎明[7]的研究中还指出大学生对于运动的重要性有较好的认识,但是对体育活动功能认识不足。经调查[8]显示在校大学生的终身体育锻炼的认识不足。

2.科学锻炼态度和动机

2.1 科学锻炼态度

少数在校大学生非常喜欢且愿意参与课余体育锻炼[4,9]。刘佳等[12]、黄艳梅[13]、赵丽霞[14]在实际调查中应用毛荣建的锻炼态度量,对大学生行为态度、目标态度、行为认知、行为习惯、行为意向、情感体验、行为控制、主观标准8方面进行分析,结果科学锻炼的总体态度处于中等积极水平,与以往研究结果一致[10,11]。

2.2 科学锻炼动机

综述国内多项研究[4,7,9,11,15,16]显示,在校大学生首要的课余锻炼动机是强身健体、促进健康,表明大学生锻炼动机明确。但是,在王志[9]、倪永辉等[17]的研究中显示有部分学生是为了应付体育考试[9,17],而不是积极主动的参与体育锻炼。正确积极的锻炼动机能激发、强化学生身心愉悦参与体育锻炼,能增强锻炼效果。

3.科学锻炼行为

贾克俭[18]在科学锻炼浅谈中就提出在安全的锻炼过程中取得有效的锻炼效果要进行科学锻炼: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的运动。多项调查[4,7-11,15-17]显示,在校大学生课余锻炼的总体水平处于强度不够,时间短,不能坚持锻炼。多数大学生选择校园免费场地进行锻炼,男生和女生在选择运动项目、运动形式上有差异,男生参与团体或同伴组织的竞技类、需要合作的篮球、足球、乒乓球;女生选择相对自由个人或好友结伴的跑散步、羽毛球、健美操。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4.影响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的因素

影响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的主观因素包括,大学期间学习压力大、没有足够的空余时间[9,17],由于惰性、没有形成运动的良好习惯、对体育锻炼没兴趣[4]以及缺乏参与锻炼的动力[17]。客观因素有缺少锻炼氛围[4,9]、无人组织、缺少指导、缺乏场地设施[9,15,17]。

5.小结

课外体育锻炼[19]是指学生在体育课之外进行的有目的、有组织、有计划的身体活动;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国内大学生课余锻炼态度积极、动机明确,然而,缺乏科学性。缺乏科学性的锻炼不仅起不到锻炼的效果,还会造成身体伤害[20]。国家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21]、《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22]都指出学校在提高学生体质健康方面至关重要。学校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加大学校有关科学锻炼健康教育力度,推进体育文化;通过课堂教学、多媒体等强化大学生科学锻炼的内部动机;开展各项有益健康的活动,让大学生有更多参与运动锻炼的机会;逐渐完善体育设施的建设,改善大学生科学锻炼不理想的现状。

【参考文献】

[1]对抗慢性病快动起来,健康也需要运动处方[EB/OL].[2017-04-25].http://www.rmzxb.com.cn/c/2017-04-25/1501579.shtml

[2]柏豫.运动不足,现代人的最大挑战[J].家庭医药·快乐养生,2016(6):29.

[3]邢颖,马景伟.锻炼要科学终身莫松懈——马约翰教授体育思想的启示[J].当代体育科技,2014,4(2):105-105.

[4]钟勇,王文蕾,信晓红.大学生课余体育锻炼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国内四所高校为例[J].当代体育科技,2015,5(14):176-178.

[5]王晓波.大学生科学体育锻炼知识的调查与分析[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3, 12(3):6-10.

[6]李森,李越,庞浩,等.体育锻炼知、信、行干预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8,29(6):91-94.

[7]张黎明.河北省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活动现状调查及对比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2015.

[8]鲁弘阳.太原市普通高校大学生终身体育意识影响因素调查及对策分析[D].太原理工大学,2017.

[9]王志.对保定市本科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锻炼情况的调查分析[D].河北师范大学,2014.

[10]郑勇,杨华东,钱光田,等.云南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意识及行为习惯调查研究[N].红河学院学报,2009,7(2):98-101.

[11]刘洪俊.高校大学生课外体育锻炼的调查研究——以天津市普通高校为例[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34(3):98-101.

[12]刘佳,朱小毛,阮彬彬.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以长沙市大学生为例[J].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8(6):295-297.

[13]黄艳梅.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现状及影响体育锻炼因素的调查研究[J].学理论,2009(22):204-205.

[14]赵立霞,薛誉.江苏省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锻炼态度的调查分析[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1(5):54-55.

[15]赵洪波,马从坤.高校大学生参与课外体育锻炼的现状及对策研究——以大连市为例[J].中国学校体育:高等教育,2015(12).

[16]孙美佳.锻炼动机对普通高校大学生体育参与积极性影响的分析[D].辽宁师范大学,2013.

[17]倪永辉,王文洪.云南大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差异研究[J].昆明冶金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3,29(6):21-26.

[18]贾克俭,钟俊.科学锻炼浅探[J].中国西部科技,2005(5):42-42.

[19]曲宗湖,杨文轩.课余体育新视野[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67.

[20]王凤英,姜霞.运动损伤的病因分析及预防措施[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38(3):54-55.

[21]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www.xinhuanet.com 2016年10月25日.

[22]国务院 国务院关于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通知 国发〔2017〕4号 www.gov.cn 2017年01月19日.

基金项目: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hbu2018ss14);河北大学研究生创新资助项目(hbu2018ss15).

论文作者:霍奇文,高尚尚,孟佳,高伟娜,王芳,王彦

论文发表刊物:《医药前沿》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27

标签:;  ;  ;  ;  ;  ;  ;  ;  

在校大学生课余科学锻炼研究进展论文_霍奇文,高尚尚,孟佳,高伟娜,王芳,王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