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分发挥工会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_企业工会论文

充分发挥工会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_企业工会论文

在特定的环境中发挥工会的特定优势和作用,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工会论文,作用论文,优势论文,环境论文,在特定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青岛经济技术开发区总工会从诞生之日起,就处于以改革开放、招商引资为重点,以改善和优化投资环境为先导的特殊环境里。从这一特定的环境出发,区总工会把握角色,体现特色,勇立潮头,开拓进取,在实践中探索,在探索中前进,在满足社会对工会组织的角色期待和体现工会自身性质的契合点上为工会工作定位,在工会工作与大环境相融合的结合点上塑造自我形象,逐步走出了一条“服务大局求作为,突出维护办实事,依法治会促发展,立足探索出特色”的开发区工会工作新路子。1999年10月,尉健行同志视察青岛听取了工作汇报座谈,对开发区工会工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评价。

一、积极构筑区域性维权联动运行机制,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区总工会以职工利益代表者和维护者的鲜明身份,致力于协调稳定企业劳动关系,不断探索依法维护的新招数,构筑了独具开发区特色的区域性维权联动运行机制。建立两项制度:一是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坚持以外商投资企业等新建企业为重点,在平等协商环节上抓落实,并探索建立了区域性、行业性平等协商签订集体合同制度。目前,全区有300余家企业建立了此项制度,覆盖职工4万多人,占总数的85%以上,有效地规范了劳资双方行为。二是外商投资企业工会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由区分管领导牵头,工会和招商部门、行政执法部门组成联席会成员,每季一次工作例会,研究解决劳动关系等工会工作遇到的实际问题。成立两个机构:一是区级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二是区职工法律援助中心。制定一个办法:即区内企业劳动争议调处暂行办法。起草和提请区委通过下发了这个《暂行办法》,对劳动关系调整中的随意、无序现象,起到了治乱纠偏、重在疏导的规范作用,将劳动争议处理引到规范有序的轨道上来。尉健行同志视察青岛时对此予以首肯。全总已刊发推广。开通一部电话:即职工维权专线电话。根据开发区企业劳资矛盾突发性、多发性的特点,在《工会法》颁布实施7周年纪念日, 开通了一部职工维权专线电话,与“中心”配套联动,进一步拓宽了受案渠道。

二、着重完善工会组织体制,拓宽源头参与渠道。区总工会始终把健全体制、源头参与作为发挥工会作用的重要途径,积极探索建立了“党群工作一体化”的工作模式,实行外企党委与区总工会两块牌子一套班子,自觉在全区工作大局中明自份,找位置,求作为,起草并经工(区)委通过出台了《关于加强街道办事处工会工作意见》、《关于加强工会工作意见》,建立了管委各有关部门与区总工会的经常联系制度,拓宽了工会参政议政渠道,形成了党委重视、部门配合、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根据外商投资企业分布情况,按国别和地域不同分设了日本投资企业、韩国投资企业和四个街道办事处外商投资企业6个联谊组, 在此基础上,组建了区级外企工会工作委员会及青岛市首家区级私营企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全区初步形成了对外商投资企业、私营企业等新建企业较为完整的领导体系。全区各级工会组织由1995年的120 多家发展到现在的440多家,其中新建企业工会占总数的七成。与此同时, 加大源头参与力度,先后参与了对区级劳模的评选管理、下岗职工分流安置和再就业、对特因职工家庭结对帮困、外来务工人员管理、优秀一线职工评选、企业劳动争议等20多项涉及职工自身权益政策规定的制定,积极提出了工会的主张和建议,从源头上代表和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

三、充分体现开发区特色,不断深化创新活动。区总工会从改革传统的工会活动方式入手,1995年开始在外商投资企业开展了“双爱双评”活动,并针对东南亚金融危机对开发区招商引资工作的不利影响,进一步加大活动力度,重点开展了“双爱教育”活动,先后选树20多个典型,多次召开现场会,使之形成了“爱涌外资企业,情融劳资双方”的良好态势,省市多家媒体先后对此进行了宣传报道。近年来,区总工会不断创新特色活动,每年都要评出工会工作各类先进集体和个人、10名优秀一线职工,每两年评选一次劳动模范,去年开展了“十佳基层工会”、“十佳工会主席”的评选,在“五一”节进行大张旗鼓地表彰奖励;运用市场经济的方法创办了畅达职工足球队,1999年举办了10多家驻区大企业参加的职工足球赛和开发区金沙滩之夏文化节5 天15场职工足球赛;举行了外资企业庆“七一”联欢会,并根据外企党建工作特点,创办了外企党委流动党校,在划片设点、教学内容、授课时间、授课方法等方面体现流动特点,使外企500多名党员参学率达到95%以上;特别是持续七、八、九三个月的“展职工风采、树企业形象”系列文化活动,“广场作台天作幕”的演出模式,贴近职工、贴近群众,突破了以往工会活动只在工会内部狭小圈子思路的局限性,让企业与职工唱主角,极大地激发了职工与企业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全区40多家企业、几千名职工文艺骨干或爱好者和5万多名职工居民广泛参与,举办了各具特色的17个专场演出和近10个专项活动,及时有力地配合了揭批“法轮功”的政治斗争,对进一步推动招商引资和全区精神文明建设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四、贴近党委中心工作,关心职工痛痒。区总工会始终坚持自觉把工会工作纳入全区工作大局中去思考和把握,把党的要求和职工的意愿结合与统一起来,做到工(区)委中心工作部署到哪里,工会工作就主动服务到哪里。区总工会主动认真履行“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第一帮助人”的“第一责任人”职责,经常深入企业调查,摸清特困职工底数,开展访谈帮活动,建立了动态管理档案,成立了“送温暖储金会”,创办了“困难职工物资互助中心”、“职工消费合作社配货中心”,“下岗职工职业介绍所”,千方百计替党政分忧解难。1997年以来,先后向近10个特因企业、150户特因职工发放救助金近10万元, 救助物资折价7万多元;协调50 多家党政群机关和效益较好的企事业单位与近80户特困职工家庭结对帮困,并已有60余户解困;为20多个特困企业的40多名患重病、大病的职工借款报销医疗费15万元;为10个特困职工子女发放上大学救助金1.5万元。连年分别被市总工会、 区管委评为解困工作、促进再就业工作、实施送温暖工程先进单位。

五、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塑造工会良好形象。几年来,区总工会积极探索创新,从改善工会干部队伍整体素质入手,着力于制度的建设,着实于工作的创新。通过派学进修、提前离岗空编、公开招聘、选调大学生、向外交流等形式,优化了机关干部队伍结构,提高了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工作保证措施,完善了内部各项规章制度,在机关内部将任务指标量化并落实到处室和个人,形成了“千斤重担大家挑,人人身上有指标”的工作态势,提出机关思想作风建设“五要五不要”,为基层、为改善投资环境服务的六条意见等,增强了机关干部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制定了《关于加强外企工会自身建设的意见》并拓展到全区各类工会,全总两个刊物全文予以登载;起草并经工(区)委转发了《向外商独资企业推荐工会干部的意见》,成功地向日本、韩国等区内独资企业推荐了工会干部,规范了被推荐干部的条件,推荐的程序、方法,被推荐干部的待遇及管理;开展了外企工会考察、经费审查和对基层工会班子、’主席考察评议;取得了《打铁先要自身硬》、《积极参与外企涉及职工权益性资金管理是工会维权的重要内容》、《对开发区外商投资企业开展“双爱双评”活动的思考》等一批调研成果。每年都有50余篇信息调研文章被区以上媒体采用。1999年五篇调研文章被全总刊载,一篇论文获省工运研讨会二等奖,两篇论文获全市研讨会一等奖,一篇论文参加了全省和全国特区开发区工作会议交流。

经过多年实践和探索,区总工会在特定的环境中,以特色工作带动全面工作,塑造了开发区工会的维护形象、发展形象、社会形象、改革形象,赢得了党政支持、职工信赖、社会满意。1996年以来,连续四年被评为“青岛市工会工作先进单位”,1999年被评为“山东省工会工作先进单位”、省总工会信息、调研两个先进单位和市总工会信息、调研、统计三个优秀单位及首次被评为“区先进部门(单位)”。

标签:;  ;  

充分发挥工会在特定环境中的特殊优势和作用_企业工会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