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爱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_易时利

让学生爱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_易时利

易时利(95972部队子女学校 735018)

摘要: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能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有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探究从兴趣引领、注重实践、情感熏陶、多元评价四个方面让学生爱上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

关键词:语文综合实践活动,兴趣,情感熏陶

本学年,在课题组的引领下,我们主要探究了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对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促进作用。让学生爱上语文实践活动,提升学生语文学习能力,陶冶学生情操,是我重点探究的方向。通过一系列活动的具体实施,个人觉得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兴趣引领

著名的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他们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一切有成效的活动必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激发学生浓厚的参与欲,激发他们探究的兴趣,是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首要步骤。

学习《种一片太阳花》一文时,文中用了大量篇幅描绘了太阳花从出芽、长叶,到朝开夕谢、尽情绽放的过程,我运用课件展示及指导观察插图的方法,引导孩子们体会太阳花之美,生命之顽强,对于没见过太阳花的孩子们来说,赏心悦目的图片自是让他们惊叹不已。这激发了他们的探究热情与兴趣,纷纷表示想亲眼见见真正的太阳花小芽,想看看它们开花时到底是怎样一番热闹景象。于是,在他们期待的眼神中,我千方百计找来了花种,一起开始了种太阳花之旅。从初春到盛夏,我们分小组精心照顾着这些小生命,每天早晨、课间观察太阳花也成了孩子们的最爱。我因势利导,鼓励他们写观察日记。精彩的观察日记告诉我,在种植活动的开展中,孩子们不仅仅因为兴趣而观察到了太阳花的生长过程,加深了对课文语言的领悟,也体会到了花之美、生命之美,还明白了分工合作的重要性。

二、注重实践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力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因此,在设计语文实践活动的内容时教师应重视学生的实践过程,使活动的实践性与语文学习的工具性相结合,从而取得实效。

如在学完《奇妙的石头》和《方寸世界》两个单元后,我分别组织孩子们举行了“奇石展览”、“美丽的邮票展览”两项语文实践活动。看似都是展览,但培养目标和达成的效果却各有侧重。

举行“奇石展览”,主要是想考察孩子们动手寻找奇石并充分展开想象的能力。因为我校身处戈壁大漠,马路边、沙丘旁,各种各样的石头随处可见。只要有心,总能找到一块别具一格的“奇石”;只要用心,就能展开丰富的想象,让它变成属于自己的“宝石”。班级交流中,形状各异的石头让大家惊讶不已,孩子们展开丰富的想象,对各自“宝石”的生动描述也让我刮目相看。

举行“美丽的邮票展览”,是想培养孩子们动手收集资料的能力,并培养他们叙述故事的能力。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尽管写信已不是人们沟通交流的主要方式,但因为大西北地域和军营学校的特殊性,孩子们还是能从父辈们那儿收集到以前的邮票,每张邮票背后或许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我鼓励孩子们除收集关于这张邮票的图案、设计者等基本信息外,更要挖掘关于这张邮票的相关故事。交流会上,邮票似乎不再成为主角,生动的故事,深情的讲述早已深深吸引了大家。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的愿望是一种精细而淘气的东西。形象地说,它是一枝娇嫩的花朵,有千万朵细小的根须在潮湿的土壤里不知疲倦地工作着,给它提供滋养。我们看不见这些根须,但是我们悉心地保护它们,因为我们知道,没有它们,生命和美就会凋谢。”两次展览,因为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激发了孩子们的探究兴趣,他们都享受到了实践的过程;又因目标各有侧重,他们能有目的地去探究,既学知识又能创新,乐在其中。

三、情感熏陶

语文新课标,把语文定位在“培养高尚的情趣和一定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陶冶情操,感悟人生,升华精神境界”。这一定位决定了语文课堂教学的本质,不再是老师教语文基础知识、训练语文技能、强化解题方法,而是情感与价值观的培养。

学完《我只看见你的眼睛》一诗后,因诗中所写的抗击非典的事件发生在2003年,距离孩子们年代较远,他们无法直接从诗歌精炼的语言中充分感受到医护人员临危不惧、舍身救人的“高尚的心灵”。为此,我特意在班级开展了“高尚的心灵”英雄事迹交流会活动。收集资料的过程及交流会上孩子们的深情讲述,让大家体会到了医护人员舍己为人、救死扶伤的高尚情操:第一个殉职的医护人员叶欣护士长的“这里危险,让我来”,让孩子们肃然起敬;因过度劳累导致心脏病复发而倒下的卫保周的“抗击非典,我不能当逃兵”,让孩子们热泪盈眶……孩子们眼中闪烁的泪花告诉我,他们已读懂了诗歌,这不正是语文学习追求的效果么?

四、多元评价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要“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全面反映学生语文学习水平”,我认为,对于每次的语文实践活动一定要建立恰当的评价机制,要突出学生主体性的自主地位,尽可能地从多个方面让学生自己去评价活动效果。

本学期,我在班级开展了以“最美阅读”为主题的课前三分钟演讲实践活动,内容是推荐好书。每天演讲完后,我引导孩子们从演讲的熟练程度、资料查找全不全面、态度大不大方、声音的洪亮与否,朗读时感情表达恰不恰当等多个方面进行点评,并由课代表做好记录,每周评选一名“最佳演讲者”。这样,每个学生每天都参与到了这项活动里,在多元评价他人的同时,也提高了自身的语文学习水平,还开阔了眼界,全班的阅读兴趣也更浓了。

一年的探索告诉了我,我们要在落实语文课程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中,创造性地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爱上语文综实践活动,让学生学会学习,乐意学习,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从而在潜移默化中提升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1]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一册);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06;169.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文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2011.

论文作者:易时利

论文发表刊物:《基础教育课程》2018年9月17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9/11

标签:;  ;  ;  ;  ;  ;  ;  ;  

让学生爱上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文_易时利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