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3714281985****3514 山东青岛 266000
摘要:安全目标是建筑工程项目中的重要部分,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不仅与项目人员及财产安全相关,同时也直接决定了项目是否能顺利完成。因此,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首先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涵进行了概述,详细探讨了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以及措施,旨在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
关键词: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
建筑产业是国家支柱性产业之一,随着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建筑行业取得了很大的成就。然而,在我国的建设工程领域,安全状况仍存在潜在的隐患,安全事故频频发生,导致人员和财产损失严重。据事故后的调查分析,多数事故发生的原因由于施工现场管理不当,使得本该落实的安全措施并未有效的落实,因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故文章对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进行研究,以规范安全管理模式,规范现场施工布置,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1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的内涵
安全标准化管理是指企业在管理中认真负责、严格贯彻相关部门的安全生产法律法规,按照安全规程、安全标准开展各项管理活动。安全标准化管理主要是借鉴发达国家的HSE管理体系,同时融入了国内职业健康安全管理的相关理念,形成共同参与、权责分明的建筑安全管理模式,实现规范化、系统化、标准化的管理目标。安全管理是建筑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人员、场地、材料、组织、施工、监理、设计等各个方面,涉及企业的各个部门,管理难度较大。近年来,安全管理逐渐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建立科学的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适应项目安全的新要求和新变化,已经成为必然的发展趋势。
2 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
2.1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立问题
在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建设中,企业可以在建筑施工某一阶段的管理做到安全标准化,但是从宏观的角度观测,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应该是一种全面的综合性体系。在建立这一体系时,应以建筑项目全部完成时间的总体性角度来看待。如应从项目的立项分析、可行性研究、勘察设计、项目管理到施工完成后的运行为一体系,对每个环节都应该制定安全标准化管理细则,从而建立并完善建筑工程整体性安全标准化体系。
2.2缺乏安全意识
由于建筑施工工人大多来自农村,他们的安全意识相对更差,所以不能完全遵守安全准则,因此加强施工工人的安全意识也是安全标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另外,对于一些管理人员,也要让他们意识到安全的重要性,以防出现部分管理人员为赶进度而导致安全事故的现象。
2.3标准化在建筑安全管理上未完全应用
在标准化方面,我国已经颁布了《标准化法》、《标准化实施条例》等等的一些指导性法律法规,而关于建筑工程的安全管理也有很多的相关的法律法规。但是,目前还没有将标准化办法与建筑工程安全管理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形成系统性的建筑全标准化条例。对于建筑项目全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所有安全管理,安全技术方案等问题,还没有进行规范与约束,也没有对其进行论证;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编制和修订工作还没有全面完成,仍然存在着很多的缺陷。
2.4安全施工的组织流程不规范
当前基于施工进度、施工效益以及施工人力资源等方面的限制,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流程存在不规范的现象:一是施工企业没有制定规范的施工流程。在我国建筑工程施工中存在很多“包工头”现象,他们往往是为了获得更多的经济利益,而选择加班的方式进行施工,这样一来就会导致建筑工程施工不能按照施工规范进行。二是施工人员不能按照相关的安全规范进行。据不完全统计我国建筑施工人员大部分来源于农村务农人员,他们缺乏专业的建筑技能,因此在实际的施工中往往是结合自己的经验进行操作,这样一来一些专业施工流程对于他们会形同虚设。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 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
3.1完善管理体制
当建筑安全管理工作损害到部分行政部门的利益时,就会出现行政部门对建筑企业的违规行为视而不见的现象,这就造成国家政策形同虚设,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所以必须对管理体制进行不断的完善,并将行政部门的监督工作和其业绩相关联,从而加强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力度。
3.2加强建筑安全管理认识
企业对加强安全管理意识的传统看法是,认为要加强安全意识就必须投入大量的资金,而这样会损失到企业的利益,并且企业认为加强建筑安全意识不会给企业带来任何收益和好处。因此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首要环节就是加强施工员工以及管理人员的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安全的必要性,并通过大量的安全教育培训来使企业形成,每个人,每件事,每一刻都注重安全的氛围,使企业员工由传统的思想提升到做好事前准备,加强防范措施的境界,从而有效的落实建筑安全管理工作。
3.3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保证安全监察
企业安全生产形势的稳定,既要有健全的法律法规和安全管理制度作保障,又要有可靠的安全机构和高素质的安全管理人员作保障。随着建筑企业安全资质和安全许可证工作的规范,许多企业开始设置专一的安全管理部门,按一定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并为安全管理人员提供了必须的资金保障。有了健全的机构人员和资金,才能使企业的安全管理做到上传下达,互不脱节,监管要求及时准确下达,现场的安全管理信息及时沟通,有效地促进了安全生产。
3.4规范相关操作
预防工作是建筑生产安全的前提,这就需要有关部门与施工单位一起制定相应的施工安全规范,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具体的施工操作时一定要严格按照安全规范地要求进行操作。尽量避免由施工人员操作不当而造成的建筑施工安全事故。营造良好的施工氛围,使施工人员在每一个具体工作中都充分考虑到建筑安全方面的问题。施工企业的管理层也要加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视力度,强力支持安全管理工作,引入先进的安全管理设备和优秀的安全管理人才,加强施工人员的施工技术培训工作。
4 结束语
综上所述,关于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对确保建筑工程建设的安全性具有重要的作用。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这样才能促使建筑行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军,陈鸿润.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8(37):190.
[2]赵强.简析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J].低碳世界,2018(06):130-131.
[3]王楠.简析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J].价值工程,2018,37(03):23-24.
[4]郑如佳.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2):250.
[5]张倩.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06):30.
[6]林骏.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J].低碳世界,2016(07):168-169.
[7]李大振.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方式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6(01):153-154.
[8]苏亚锋.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标准化及评审体系研究[D].西安建筑科技大学,2014.
[9]刘高健. 建筑企业安全标准化建设评价方法的研究[D].中北大学,2014.
[10]王福强. 建筑安全标准化管理模式的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12.
论文作者:房付勇
论文发表刊物:《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3
标签:建筑论文; 标准化管理论文; 安全管理论文; 企业论文; 模式论文; 体系论文; 管理人员论文; 《建筑模拟》2018年第2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