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措施论文_刘红梅,高冬梅

简析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措施论文_刘红梅,高冬梅

(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绥中供电分公司 辽宁绥中 125200)

摘要:大数据时代的来临为电力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海量的信息数据,并且能够为企业的全面发展提供诸多参考依据,当前在大数据时代发展基础上如何实现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是企业发展需要首要考虑的问题,从而才能更好地促进企业长久稳定的发展。

关键词:大数据;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措施

在新形势下,电力企业的电力营销管理也获得了相当大的发展空间。电力企业应该认清电力营销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创新营销管理理念,提高管理人员的素质,提高工作效率,以促使电力企业能在日益激烈的电力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

1大数据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创新的意义

从我国电力企业的发展现状来看,大数据的处理工作目前正处在探索阶段。这一技术可以在以下环节中得到应用,即发电输电环节、变电环节、配电环节和用电环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电力企业的业务覆盖面表现出了逐渐扩大的特点,电力信息的大量增长,让电力企业对现代化统计技术的需求有所提升。大数据技术在电力企业中的应用,除了可以在对营销管理机制进行创新的基础上,提升企业的管理效能,也可以在对各种数据之间的关系进行充分发掘的基础上,对电力营销机制的预见性进行强化。

2大数据下电力企业营销管理问题

2.1对电力企业的大数据营销思想缺乏重视

在我国特有的经济制度下,电力企业长期处于国家的管控之中,大数据库理念的内动力的缺乏,让电力企业的营销机制处于低水平徘徊的状态之中,领导层创新意识的缺乏和对大数据信息技术缺乏敏感度的问题,是引发这一现象的重要原因。

2.2营销体系系统性的缺乏

电力营销是电力企业的一大中心工作。从信息化技术在电力系统的应用情况来看,虽然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对信息化手段进行了应用,但是仅仅满足于基础信息处理软件应用的营销模式会给营销工作的开展带来一些不利影响。单纯依赖报纸、电视、车体广告和户外广告的广告宣传模式也无法适应大数据营销方式对营销工作的新要求。

2.3电力企业的大数据营销缺乏有效监管

在对营销机制进行创新的过程中,一些电力企业已经开始对大数据的重要性进行关注。但是从营销机制的应用效果来看,机制的创新并没有给电力营销工作的优化发展提供帮助。从这一问题的产生原因来看,监督机制的不完善是影响营销机制改革成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内部审计制度的完善和审计人员缺乏专业素质的问题,往往会让监督机制表现出工作效率低下的问题。

3大数据下电力营销管理创新的措施

3.1抓住用户的潜在需求

用户是工作改革的主要因素,用户的潜在需求是电力营销创新管理的目的、方向,基于大数据信息海量这一特性,可以成为供电企业构建新型管理机制的技术保证。因此,供电企业必须改革传统守旧的营销模式,明确以用户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不断挖掘用户的潜在需求,确保企业管理方案的多样性。这样可根据不同用户的不同消费行为采取应对措施,通过对比发现当前营销管理体制的不足,进而不断调整、更新,最终让用户认同、满意、放心。总之,用户的潜在需求取决于消费特征,通过大数据对特征进行精细运算、分手,从而帮助企业从深层次了解用户。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2构建电力营销个性化服务机制

由于大数据具备分析用户消费特征的能力,每种消费行为和用户群体都可更为精细地罗列出来,企业可根据这一优势建立个性化业务办理流程,避免了电力营销服务过于强调整体、忽视个体。就本质来看,这是一个从粗放模式到精细模式的转变,致使营销定位更加精准。伴随着生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电力供应的稳定性和电力营销的精确性,受到了社会各方的关注,企业对营销管理精细化的探索、运用也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中,大数据的到来使得营销管理“如虎添翼”,一方面保证了营销的精准度,另一方面确保产品质量符合用户需求,这对企业进一步开拓市场、提升受众率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3.3大数据技术可成为开辟市场的有力保障

在21世纪的今天,一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就是对市场用户的消费行为进行收集分析,采取现代化营销措施不断迎合用户需求,将“众口难调”造成的负面影响率降至最低。供电企业必须深化落实管理改革,充分发挥大数据的个性化、效率化优势,全面提升电力营销水平。在这方面有很多可以借鉴的例子,比如游戏领域的网易、腾讯,为什么他们的端游、手游可以吸引大批玩家?就是因为对大数据技术进行充分研用,无论是老用户还是新用户,相关消费信息都可以被大数据系统收入囊中,在获取用户实际需求的前提下开发游戏,其受众率可见一斑。所以说,大数据是供电企业掌握用户心理、分析用户行为、制定市场策略的重要保障。相对传统营销机制而言,个性化的营销管理不仅仅是市场用户的福音,更是供电企业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3.4合理制定电费回收策略

由于用电标准、缴费规格不同,用电客户有大小之分,特别是大客户的费用回收,一直以来就是供电企业的“心头病”。电费欠账时间长,不利于供电企业的常规运营,往往是造成企业效益低下的主要原因。针对这一问题,各大供电企业均采取了一定的措施,比如通过信用评价、资质审核、高压用电担保等手段回收电费,但总体来看效果一般,只掌握用户的用电信息,很难对用户的资金信息进行分析。以高压用电担保为例,允许供电企业在银行的协助下获取用户资金信息,但是基于现金流问题,由银行获取的信息缺乏真实性,供电企业无法全面掌握用电方的资金情况。大数据可开发相关功能,确保用电方的现金流进入整个营销管理系统。对此,供电企业由政府职能部门批准,获取用电方资金流权限,在大数据系统中添设用电方纳税的项目板块;同时,分析用电方的借贷、缴税情况,算出用电方费用回收处于哪种风险层次,对其进行评估;再者,划分费用回收风险层次后,结合各个层次需求设立风险预警体系,当回收风险超出一定界限时,采取有效措施介入。

3.4电力抢修的可视化

对于电力企业而言,生产经营数据的及时反映,对电力企业营销管理机制的发展有着一定的促进作用。数据可视化机制的构建可以借助图形因素对数据中的细节要素进行清晰显示。对于电力营销人员而言,这一机制可以加深其对数据信息的理解。在电网系统出现特殊情况以后,可视化数据机制可以让维护人员在第一时间发现系统中存在的故障。

电力抢修机制是电力营销机制的一大主要影响因素。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抢修平台的构建,可以对用户故障的正确分析提供一定的保障。标准化的电力抢修机制的构建,可以让电力企业的服务质量可靠性得到有效的提升。在将可视化的管理体系和电力客服体系之间进行有效连接以后,利用可视化的资源抢修模块和用户故障管理模块构建一种统一化的电力抢修体系,是构建标准化抢修体系的重要措施。在构建这一体系的过程中,电力企业需要对电力抢修工作中涉及的一些主要数据进行处理,以便让电力抢修工作的管理层次得到有效提升。闭环上的电力抢修管理模式的构建,也可以让电力抢修机制的主动性特征得到强化。

结语

总而言之,大数据技术真正迎合了时代需求,在创新管理、市场开发、建立个性化服务以及电费回收方面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电力企业承担着电力供应的重任,必须开拓进取、改革创新,切实加强自身竞争实力。

参考文献

[1]面向大数据的供电企业电力营销服务体系构建分析[J]. 赵晓东.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6(04)

[2]数据分析技术对电力行业信息化数据的应用思路及探讨[J]. 方志丹. 科技创新导报. 2015(28)

论文作者:刘红梅,高冬梅

论文发表刊物:《电力设备》2018年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7/5

标签:;  ;  ;  ;  ;  ;  ;  ;  

简析大数据的电力营销管理创新措施论文_刘红梅,高冬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