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与费用审计实务举例,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实务论文,费用论文,成本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直接生产费用审计实务举例
例1:审计人员在审阅企业生产成本报表时发现,从2009年5月份开始产品成本有较明显的提高。再进一步查阅生产成本明细账,发现燃料和动力费的增加是造成产品成本提高的主要原因。审计人员一方面审阅总账,发现企业长期借款增加,并且“在建工程”账户借方余额增大,因此肯定企业有新工程上马。另一方面查阅银行存款日记账,得知电费多了将近一倍,进一步审查“在建工程”明细账,发现新上自营建造生产车间工程成本中没有电费一项。审阅外购动力分配表发现,增加的电费全部记入了“燃料和动力费”项目中。
经分析,企业在生产产量基本稳定的情况下,生产产品成本大幅度提高,说明企业很有可能存在虚列、多列生产成本的行为。对此,可以审查生产成本明细账,将成本的各明细账进行比较分析,找出问题产生的根源。该例就是在分析生产成本明细账时发现燃料和动力费提高幅度过大,进而发现该企业在建工程没有反映电费的问题。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该企业把工程支出中的电费部分计入了产品成本,多计了产品成本,少计了利润,结果是少纳所得税和增值税。
调账:计算出工程用电有多少计入了产品成本,并把计入产品成本的电费乘以增值税税率(假定为13%),计算出应负担的增值税。企业结账后,账目调整如下:借:在建工程——自营工程[电费金额×(1+13%)];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电费金额),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电费金额×13%)。补交所得税(计入成本的电费金额×25%),补提盈余公积金(计入成本的电费×1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贷: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盈余公积。
例2:审计人员在审查某公司2009年12月生产费用明细账和产品成本计算单时发现下列问题:①12月31日曾以假投料办法多转原材料19000元。②本月多摊低值工具费2240元。
根据该企业的账面材料,12月份生产产品1 000件,月末在产品240件,在产品投料程度100%,加工程度50%。产品成本计算单见表1。
表1 2009年12月单位:元
经审查月末在产品盘存数应为500件,加工程度为80%。分析得知,该企业多转的原材料费用应从“本月生产费用”的直接材料费用中减去,即94600-19000=75600(元);多摊的低值工具费应从“本月生产费用”的制造费用中减去,即76440-2240=74200(元),企业分配生产费用时确定的在产品数量是240件,加工程度为50%,但实际在产品数量应为500件,加工程度应为80%。因此应重新调整产品成本计算单,并相应的调整会计分录。该企业存在直接费用计量不准,随意压低在产品数量,虚降在产品完工程度以扩大产成品成本的问题。
调账:借:原材料19000;贷:生产成本——直接材料费19000。同时,借:周转材料——低值易耗品2240;贷:生产成本——制造费用2240。此外,应重新编制成本计算单(表2)。
表2 2009年12月单位:元
其中,产成品数量1000件,在产品约当产量400件(500×80%);材料费用分配率=105000÷(1000+500)=70(元/件):产成品负担的材料费用=1000×70=70000(元);在产品负担的材料费用=500×70=35000(元);直接人工费分配率=40320÷(1000+400)=28.8(元/件);产成品负担的人工费用=1000×28.8=28800(元);在产品负担的人工费用=400×28.8=11520(元);制造费用分配率=91840÷(1000+400)=65.6(元/件);产成品负担的制造费用=1000×65.6=65600(元);在产品负担的制造费用=400×65.6=26240(元);产成品成本合计=70000+28 800+65 600=164400(元);在产品成本合计=35000+11520+26240=72760(元)。
产成品成本比调整前减少55600元,所以调账为:借:生产成本55600;贷:库存商品55600。
二、制造费用审计实务举例
例3:审计人员在审阅某企业2009年4月份总分类账时,发现“制造费用”借方发生额与上月相比增加了4.1万元,与该月的制造费用计划数相比超过了4.1万元。审计人员在审查4月份制造费用明细账时发现,其中有一笔摘要中注明“固定资产安装费”,金额4.2万元。审计人员首先将该笔业务的记账凭证调出,账务处理是:借:制造费用——固定资产修理费42000;贷:银行存款42000。然后审阅了记账凭证所附的原始凭证(一张发票和转账支票存根),根据发票证明是车间支付给某施工队安装铣床的安装费。经分析,铣床作为企业的固定资产,发生的安装费应首先记入“在建工程”科目,待安装完毕后再转入“固定资产”科目,形成固定资产价值的一部分。很明显,该企业将铣床的安装费直接计入制造费用是错误的。该企业故意将固定资产的安装费充当修理费列入了企业的制造费用,增加了产品的成本,少纳所得税。
调账:如果问题在当月查清,则借:在建工程42000;贷:制造费用42000。如果问题在年终结账后查清,在所得税税率为25%,盈余公积提取率为10%的情况下,借:在建工程(固定资产)——铣床42000;贷: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500,应交税费——应交所得税10500。同时,借:以前年度损益调整31500;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500。借: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3150;贷:盈余公积3150。
三、产成品成本和在产品成本审计实务举例
例4:原材料费用占成本的比重不大,但在产品成本计算时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审计人员在审查某企业的产品成本计算单时,发现原材料费用在该企业产品成本中所占的比重并不十分突出,但被查单位在计算在产品成本时,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审计人员继续审阅了前几年的生产成本计算单。了解到被查单位过去在生产该产品时原材料费用占成本比重确实大,采用该种在产品成本计算法是对的。但通过比较近两年生产成本计算单,发现成本项目中增长幅度最大的是“直接人工”项目,审计人员在审阅企业的工资报表时,了解到近两年工人工资大幅度提高,由两年前的每月750元上升到当时的每月1350元,是两年前的近2倍,按工资总额提取的职工福利费也大幅度增加。这样由于工资和所计提的福利费的提高,使直接人工费占成本的比重提高了许多。因此,在原材料费用所占成本比重不大的情况下,考虑上述因素,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必须改变,而不能再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计价的方法。经分析,在产成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在产品成本只计算所耗原材料费用,其他费用全部都由产成品负担,这种方法适用于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占有较大比重的情况。该企业前几年采用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的方法是因为当时的原材料费用占成本比重较大,但随着人工费用的增加,其所占成本比重大幅度提高,而原材料费用所占成本比重相对变小,所以再采用该种方法,就把燃料和动力费、直接人工费和制造费用全部计入了产成品成本,减少了在产品成本,加大了产成品成本。该企业这样做,达到了少计当期经营利润的目的,可以延缓上缴所得税。
调账:改变在产品成本的计算方法,采用正确的方法进行计算,将产成品成本调减。借:生产成本;贷:库存商品。
例5:审计人员在审阅某企业“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总账时,发现期末余额很小,这表明在产品成本较低。但审计人员对企业进行调研时,发现在产品数量很大。进一步审阅“在产品收支结存账”后发现,在产品结存数量确实很大,存在在产品成本的虚减现象。审计人员在审查生产成本计算单和明细账时发现,在产成品与在产品费用分配方法上,使用在产品成本按定额成本计价法。进一步审阅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计算表得知,该单位工时定额定得太低。实际上,由于电费调价,工人工资增加,按工资总额提取的福利费提高及各项费用开支标准提高等原因,必然使制造费用总额相应提高,使各个项目的单位工时定额有所提高,但被查单位对上述变动因素未予以考虑,在计算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时,仍采用以往单位工时定额。
经分析,月末在产品的定额成本计算是根据在产品实际结存的数量、各种材料单位消耗定额和工时定额,先计算出月末在产品定额成本,然后根据公式“月初在产品成本(定额)+本月生产成本-月末在产品成本(定额)=产成品成本”倒挤出产成品成本。也就是说,月末在产品按定额计算的成本与实际应负担的成本之间的差异,全部计入产成品成本。因此,企业计算出的定额要准确并且比较稳定,而该企业在工资及各项定额标准提高的情况下仍然使用较低的工时定额标准,使该企业的月末在产品成本很低,因此使月末产成品提高。该企业在产成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时,大力提高产成品成本,少计利润,少交所得税。
调账:被查单位应重新制定或修订在产品的各种消耗定额、费用定额(在产品原材料费用定额、工时定额)和单位工时定额。按照新修订的定额计算完工产成品成本后,调减产成品成本:借:生产成本;贷:库存商品。
总而言之,成本与费用是反映企业生产经营、资金运作情况的重要因素,也往往成为少数企业用来调节利润、偷逃国家税费的工具。成本与费用的多少是审计中的重点,也是核实企业利润真实与否的关键。企业成本与费用审计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不仅需要企业的配合,更要加强自身的管理。
标签:制造费用论文; 在产品论文; 单位成本论文; 审计计划论文; 人工定额论文; 审计方法论文; 产品成本论文; 审计目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