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代城市的发展,使得越来越多关注的目光转向市政道路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道路设施进行科学的平面和纵向设计,最终使得雨水的“渗、蓄、净、排、用”,将海绵城市理念切实融入市政道路设计中。既保证了道路的设计质量,又能为水资源高效利用奠定基础。总而言之,只有城市生态环境不断的优化和提升,才能最大程度保证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本文主要探讨了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关键词:市政道路;排水设计;海绵城市
引言
在城市旱涝问题日趋严重的今天,海绵城市理念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建设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市政部门必须要严格坚持整体性、适宜性原则,并从边沟设计、路面结构优化的方面入手,对海面城市理念进行应用,才能够提高市政道路的排水、渗水、蓄水、净水能力,为城市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
1、“海绵城市”概述
海绵城市指的是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充分考虑城市储水、排水的功能,将其与成建设相结合,使城市具备充分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从而达到有效应对自然灾害,雨季收集雨水防止城市内绕,在旱季对雨季存水加以运用的目的。海绵城市理论对市政道路的设计和建设提出了全新的要求,道路设计师应通过将设计措施与自然环境相结合的方式,保证道路系统既能够做到及时排涝,又可以充分利用雨水开展各项工作。由此可见,设计师在对市政道路进行设计时,应做到储水与排水的协调统一。综上,海绵城市理念的出发点是充分利用自然降雨,目的是保证城市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在此基础上,对生态环境进行改善,使居民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高。
2、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工程中的应用原则
2.1 整体性
与传统城市的单一排水系统相比,海绵城市对于内涝问题的处理并不仅局限于城市内积水,而是从源头入手,通过低洼地改造、渗水、滞水、排水、蓄水等多种方式来实现对雨水的综合性管理,使其能够通过多渠道转移并存储至城市的各个区域,并在之后的日常生活与生产中得到有效应用。从这种雨洪管理模式中可以看出,海绵城市在排水方面是一个非常完整的系统,不同设施虽然在排水能力、排水方式上存在差异,但必须要通过协调配合才能够实现对城市内雨水的有效收集。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建设中,要想对海面城市理念进行应用,设计者不仅要对透水铺装、植草沟等各类新型排水、渗水设施进行应用,同时也要坚持整体性原则,从城市整体排水的角度出发,将市政道路工程排水、渗水设施与其他设施联系起来展开共同规划,形成一个覆盖城市各个角落且能够互相连通的排水系统,使海绵城市的作用能够最大化发挥出来。
2.2 适宜性
海绵城市建设会应用下沉式绿地、透水铺装、涡轮雨水口等多种基础设施,这些设施虽然能够在排水、渗水、蓄水等方面发挥出较为良好的作用,但在不同区域水文、地理、内涝防治要求等条件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各种基础设施的作用却并不一定能够充分发挥出来。因此在海绵城市理念下,市政道路工程设计人员还需坚持适应性原则,根据市政道路所在区域的水环境保护情况、降水情况、地质条件、地势特点等诸多因素来展开全面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来选择更为合理、更适合当地特点的开发措施。例如在容易积水或降水量较大的路段区域,需要路两侧绿化带中设置涡轮雨水口与沉砂池,以强化道路周边的排水能力,如选择透水铺装等其他排水能力相对差的设施,则可能因排水速度过慢而出现内涝。
3、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
3.1车行道、人行道的设计
在进行车行道、人行道的设计时,应该尽量选择可以透水材料作为车行道、人行道的上层材料,在中间层以及下层应该选择透水性能较低的材料,以提高雨水的储存效率。针对道路路基位置,可以使用透水性能较差的施工材料进行施工,避免降雨对道路路基产生较大破坏。并且在基层处设计相应的排水管道或渗沟及时排除雨水。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3 绿化带
(1)雨水的收集
由于路面的透水性因素,下雨天雨水会经过路面汇集到雨水口,一般情况下,设计人员会将绿化带设置在路面下方15~ 20cm之间。需要注意雨水沟的分布应该均匀,高度应该在道路高度与绿化带高度之间;
(2)水体过滤
雨水降在路面上会受到一些污染,为了能够保障水体的清洁度,需要对水体进行有效的过滤。在具体设计中,需要先铺设一层种植土,接着设置砾石层,最后安装渗透管。这样,除了可以起到对雨水过滤的作用,也可以确保雨水顺利渗透到地面下,补给地下自然水;
(3)缓排滞蓄
这个环节的实施需要先充分分析绿化带的结构特点、地形,在此基础上来设计导流系统,为雨水可以顺利深入地下起到保障作用。明沟应该设置在雨水量的位置,它的作用是雨水的沉淀。而在明沟的两侧,则需要设置出水沟渠,出水沟渠的作用是表面雨水流向明沟。如果雨季,水体可以在雨水口的作用下滞留于绿化带当中;
(4)排放
要先合理设置溢流系统,其与雨水、排水管道直接连通。在雨季期间,如果降水比较丰富,雨水口是比较难处理这些雨水问题,而地势较低的绿地就可以在这种情况下储存雨水,并在溢流系统的支持下让雨水流向市政管网,以此排除多余的降水。
3.4 附属设施
(1)路缘石
在市政道路排水设施当中,路缘石是比较重要的组成部分,一般主要有立缘石、平缘石两种类型。立缘石要比周围的地表高一些,在漫流后雨水会汇集在雨水口。如果传统立缘石不能确保雨水有效进入绿化带,则需要结合实际情况来应用打孔立缘石、豁口立缘石以及间隔式立缘石来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平缘石,顾名思义与周围地面高度一样,可以有效促进雨水流向雨水口或绿化带,避免可能出现的路面积水情况。
(2)路肩边沟
在传统的市政道路施工建设中,路肩边沟基本都是以应用混凝土材料为主,但从实际应用的效果来看,这不仅会影响到美观性、容易堵塞,还没有雨水净化的能力。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应用对植草沟的方式来进行解决,即在地表沟渠种植一些合适的植被,这样就有利于雨水的收集、净化与排放。
(3)衔接城市绿地
市政道路周边如果有城市绿地的存在,就需要结合具体情况采取相关的措施来接城市绿地,这样可以充分发挥出分流的作用。一般衔接的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①如果该区域的水资源比较缺乏,就需要充分考虑雨水的储存与利用,通过排水管来引导雨水进入实地,然后对水进行净化后储存;②对拥有丰富水资源的区域,可以采取植被缓冲带、雨水花园等方式来净化水体,这样也可以降低径流洪峰;③对污染较为严重的区域,则需要先对雨水进行净化,可以采用雨水花园、植被缓冲带的方式,将雨水净化后排放至绿地。
结束语
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可以提升城市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城市水资源污染问题。并且海绵城市建设技术用于市政道路建设是对于城市径流总量、峰值、污染控制的较大贡献。所以探讨如何将海绵城市理念融入于市政道路工程设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丹. 分析海绵城市理念在市政排水设计中的运用[J]. 智能城市,2019,5(07):18-19.
[2]高梅,黄涛.“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初探[J].中国设备工程,2018(07):198-199.
[3]浦华友,方延勇“. 海绵城市”在市政道路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智能城市,2016(11):15-16.
[4]樊国正“. 海绵城市”概念在城市排水设计中的应用探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17(2):97-98.
论文作者:金良伟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3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2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