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浦的招商与腾飞,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洋浦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一、洋浦的投资环境建设与招商困惑
1991年9月16日, 海南省投资促进委员会和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关于投资开发经营洋浦开发区30平方公里土地项目意见书》签字仪式正式在海口举行。它标志着具有全新意义的一个新的经济开发区正式启动。当时,海南省的领导对洋浦开发的未来充满信心,熊谷组(香港)有限公司副董事主席兼总经理于元平先生也说:“我相信必会有震惊世界的成果。”从那时算起至今已经6年过去了, 人们一直在翘首盼望:洋浦经济早日腾飞。
事实上,洋浦经济开发区从1991年9月签订项目意向书,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1993年3月全面封关动工建设以来, 在投资环境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外商连续投入巨资,昔日沙砾、碎石、仙人掌遍地的荒僻贫瘠之地上已矗立起一座现代化城市的雏形。一个非常现代化的优越投资硬环境正在洋浦形成:31.5万千瓦发电厂早已并网发电;区内43公里单线双程混凝土主干道路全线贯通成网,地下管网建设也已配套齐全;由程控电话、数字微波通信、移动电话以及无线寻呼组成的现代化的邮电通信网络已经开通;以38层139 米高的洋浦商业大厦为标志的城市高层建筑正在一座座拔地而起;年吞吐量达120 万吨的两个万吨级,一个三千吨级的泊位码头也已建成投入运营。此外,总投资22亿元人民币的海口至洋浦的高速公路已于今年初建成通车;国家投资7.8 亿元人民币,建设3个三万吨级深水码头的洋浦港二期工程计划, 业已获得国务院的批准。洋浦开发区管理局作为海南省政府的派出机构,高度集中各种行政管理职能,奉行“不论外资内资,都是洋浦投资;一切公产私产,都是神圣财产;所有国有民营,都能自主经营”的原则,按照保税区和出口加工区的优惠政策,正在全面推进洋浦的软、硬投资环境建设工作。一个高标准、高基础的具有世界先进水平投资环境的经济开发区正在洋浦建成。
按照人们通常的认识,以为只要把投资环境建设好,只要有了优惠政策,外商就会纷至沓来。然而,洋浦发展的现实情况却是,随着投资环境的日趋完善,随着各种优惠政策的颁布执行,招商工作却远远没有跟上来,甚至可以说是停滞不前。这里不妨与国家最后批准(94.8)的第32位的北京经济开发区作一个对比:截止1997年已有入区企业110 个,总投资8.74亿美元,协议外商投资5.76亿美元, 其中“三资”企业81个,已有34个投产。1996年实现产值16.4亿美元,出口创汇3685 万美元,实现税收1.41亿元。可是洋浦,时至今日,还没有一家知名的企业在洋浦落户生根。洋浦开发区的招商工作陷入困惑之中。
为什么洋浦的招商工作会处于困难的境地呢?人们当然可以从国内外的客观环境,洋浦周围的各种客观条件因素中去寻找原因和作出各种解释。然而笔者认为,最主要、最关键的因素还是人们的主观原因,还在于人们的思想认识限制。也就是说,对于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功能与作用,对于如何采取“特中之特”的办法去开展招商工作还认识不足。这种认识不足限制了我们在招商工作中的大胆作为和创新意识,导致了招商工作成效不大。
二、把“带动海南经济发展”作为洋浦招商的战略目标
当讨论研究洋浦招商的问题时,人们不得不重新思考,中央在设立了海南经济特区的条件下,为什么还要批准在特区的洋浦设立经济开发区呢?洋浦经济开发区究竟与海南经济特区有什么关系呢?在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过程中,洋浦究竟要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呢?
1992年6月,当洋浦开发区刚刚开始启动时, 朱镕基副总理在听取海南省政府关于洋浦经济开发区工作汇报后指出:要以洋浦经济开发区带动海南特区改革开放事业的发展,正如当初以深圳等特区带动华南经济发展一样。
1996年2月,李鹏总理在海南考察谈到洋浦的建设时提出, 开发区要以项目带动开发,滚动发展,并以洋浦开发来带动海南经济进一步发展。
1996年3月,江泽民总书记也强调, 要以洋浦开发带动海南经济发展。他还指出,洋浦开发,“是大事,我要管。”
其他一些中央领导人也有类似的指示。这些指示充分说明,中央是把洋浦开发作为带动海南经济特区建设的一项战略措施来作出决策的。“带动海南经济发展”,这就是我们建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根本目的和洋浦开发区的主要功能。从长远看,洋浦带动海南,也将影响全国经济的发展。
那么,洋浦经济开发区应该从哪些方面来带动海南经济特区的发展呢?根据发展经济学的基本原理,主要有如下一些方面。
第一,洋浦可以通过与海南各地乃至全国的商品交换带动和影响海南经济发展。通过各取所需,互补商品缺口,产生双向比较利益,从而提高双方的经济福利水平。
帝二,洋浦可以通过与海南各地乃至全国的资金交流来带动和影响海南经济发展。洋浦从国内外其他地区不断吸引资金,同时又根据需要,有选择地向海南各地投资,因为不同地区资金收益率的差异将对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作用;洋浦的厂商还可进一步直接参与海南的资本市场、产权交易市场。这种资金交流的数量越大,洋浦的带动影响力越大。
第三,洋浦可以通过与海南各地乃至全国的劳动力流动来带动和影响海南经济发展。一方面洋浦将吸引国内外的各种专门人才,另一方面洋浦又可在本地培训出大量的技术工人和管理人员。这些人员与海南各地的交流越频繁,流动的数量越多,洋浦的带动和影响力越大。
第四,洋浦可以通过与海南各地乃至全国的信息传递来带动和影响海南经济发展。这里的信息包括市场行情、产品产业结构变化、知识产权和各种新技术、新工艺、新设计、新包装、新产品等等。这些信息交流将促进海南经济结构的变化,通过互相启发、模仿、创造将激发双方竞争力和经济效益的提高。
第五,洋浦可以通过在海南各地的产业延伸发展来带动和影响海南经济发展。
最后,也许是最重要的一点,洋浦可以通过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体制的示范效应来带动海南经济发展。洋浦应该实行国际上最发达地区的市场经济体制,应产生最高的投入产出比。通过这种成果的示范、启发、学习、借鉴,对于促进海南经济特区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经济管理水平的提高,都将产生巨大而又深远的影响。
总之,洋浦经济开发区的建立,决不仅仅是为了把30平方公里的不毛之地建设成为一个经济发达的城市,也不仅仅是为了影响毗邻地区的经济发展;至少,它是为了促进海南经济特区的进一步发展,它应是海南经济建设的开路先锋。我们必须充分认识这一点,并以此规划和设计洋浦未来的产业结构和产业政策,指导洋浦的招商引资工作。
三、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是洋浦招商工作的基点
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建立经济开发区作为发展经济的一种重要手段。现今世界各国各种各样的经济开发区不下1000个。然而据有关调查表明,发展中国家所设立的经济开发区总的经济效益都不很高,而且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1 )引进的外资规模有限,投资在1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很少, 投向也不十分合理,大多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因此对本国经济产生的影响作用有限。(2)创造就业机会并不很多,尤其是劳动保护制度不健全, 工人的权利得不到保护,由此产生的负面影响很大。(3 )获得的外汇效益并不很高,大多是装配业和来料加工业,用于进口零部件和原料的外汇较多,而产品并不以出口创汇为主,甚至不出口,直接挤占本国市场。(4)获得的先进技术有限,因为产业结构多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很少有采用先进的尖端技术的投资项目,因此对于转变产业结构,提高劳动力素质的作用不大。(5 )开发区与其他地区的经济联系受到本国一些既定政策的限制,造成辐射影响作用力减少。上述问题在海南及全国一些开发区中也不同程度地存在。所以,洋浦经济开发区要想真正带动海南经济发展,必须以此为鉴。这就要求我们把好引进项目关,把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作为招商工作的基点。
所谓高技术,就是指洋浦引进的投资项目必须是技术水平高的项目。应当力求引进具有9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项目。在产业结构上属于新兴的技术密集型的朝阳产业。
所谓高标准,主要是指洋浦引进的投资项目必须是具有规模效应的大项目。发展规模经济,实现集约化生产经营,应该是洋浦产业的发展方向。为此,瞄准世界级的跨国公司,制定项目规模经济标准将是分析和鉴别项目的重要手段。
所谓高效益,主要是指洋浦引进的投资项目必须有较高的投入产出比,在经济效益、外汇收益等方面有较高的回报率。项目投资回报率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已投入的巨额基本建设投资的回收问题,同时也关系到洋浦未来的持续发展问题。
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不是彼此分割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影响的辩证统一的。为了洋浦能够带动海南发展的目的,专门制定高技术高标准高效益的洋浦产业结构规划和与之配套的产业政策,并把它们纳入海南经济特区的社会经济发展战略与计划中去,是十分必要的。为此,建议设立专门的洋浦招商项目技术经济论证专家咨询委员会作为一个实际操作机构。总之,我们要使洋浦招商引资工作从一开始就在一个高水准上腾飞前进。
四、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工作是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
当前的洋浦处于这样一种困境:一方面是已投入巨额的基本建设资金;一方面是冷冷清清的招商情境。一方面是中央和海南的崇高期望;一方面是设想中的投资效益迟迟未能显现。怎样走出这一困境呢?沿用以往的经验:“筑巢引凤”,依靠“政策吸引”、“环境吸引”,就能使外资群集而来吗?在当前世界各国经济特区林立,各种优惠政策铺天盖地而来的时候,经济开发区同样处于激烈的市场竞争之中。虽然有人已分析了这里面许多主客观原因,开出了一些围绕环境和政策的“药方”。然而,笔者认为走出当前困境的关键还是要靠人的精神、人的智慧、人的主观能动性。洋浦既然是“特中之特”、“重中之重”,按照邓小平理论的精髓,解决其中的困难也应该解放思想,开拓创新,来一个特事特办,出奇致胜。以主动进攻的姿态,大胆地创造性地开展招商引资工作。
1.确立具有创新精神的招商主体。目前各地经济开发区招商工作常常以政府机构出面组织。政府作为招商主体的优点是具有权威性,能较准确地把握产业政策。但由于政府本身存在的一些惰性,容易产生官僚主义,缺少压力,也难有创新精神。鉴于洋浦采取的是由外商承包成片开发土地的方式,因此,最好的招商主体可以由土地开发商自己承担。他们已投入巨资,急于收回投资进行滚动开发,这种压力要求他们在招商工作上迅速有所作为。开发商作为招商主体能够激发他们的积极性,充分利用他们在境外的优势影响。至于政府机构,只要在宏观上加强调控,加强产业政策的导向作用即可。当然,组建由开发商与政府机构相结合的二元招商主体也不失为一种调动两者积极性的较好方式。
2.实施多元分区承包招商策略。在确立招商主体的方式上,还可以实行多元化的竞争策略。即政府机构招商、开发商招商、一些投资咨询企业招商等方式同时并举。若如此,可以根据洋浦开发区的建设规划实施分片分区承包招商的策略。根据规划中的每片每区的产业设想要求,分别由不同的招商主去体承包。各自明确招商重点,便于集中力量发挥优势,开展竞争,激发创造性。政府主管部门只要掌握政策,抓好宏观规划和调控即可。
3.大胆拓宽招商引资范围。判断洋浦招商工作的成绩,主要不是看引进外商的多少,而应该着重看招商项目本身的质量。如果项目好、规模大、资金大、技术含量高、产业有发展前途,即使只招引这样的一个项目,也是一个了不起的成绩。至于它是属于外资还是内资,也不是一个主要问题。用这种思想去指导我们选择招商对象,可以大大拓宽我们的视野。既要瞄准世界级的大型跨国公司,又要关注我国正在组建中的一些大型企业集团,甚至不放过一些规模大有实力的乡镇企业集团。既要注意与洋浦毗邻的港澳、东南亚各国和世界上的其他发达国家,又不要忽视与洋浦隔海相望的资源丰富的祖国大西南地区和其他内地。人为地主观地划定范围,硬性地强调利用外资,在洋浦招商工作的初期是不明智的。一个好的内资项目,在发展中也会引来许多外资。坚持把好项目质量关,不在形式上作文章,就能开拓招商思路,左右逢源。
4.构建充满生命力的项目“发展极”。所谓“发展极”是指一种资本集中,技术集中,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自身增长迅速并能对邻近地区产生辐射作用的经济生长点。它既可以是一组企业群体,也可以由一个投资项目为中心形成。洋浦的招商项目从一开始就要注重选择这样一种“发展极”,培育这样一种“发展极”。当然主要是从招商的项目中选择和培育“发展极”;同时,也可以考虑通过申请国家或海南的社会经济计划中的重点投资项目来主动地建设“发展极”。只要有一个“发展极”项目顺利投产,就会给洋浦的招商工作和经济发展产生连锁反应。所以,选择、培育、建立“发展极”项目应是洋浦招商工作的重点。
5.导入CI 系统, 塑造“洋浦”形象。 CI , 是英文Corporateidentity的简称,意为企业形象识别。它是社会公众识别企业和企业展示风貌的一座桥梁。也是企业为了建立良好的形象,使本身的个性特征易为公众识别和接受所采取的一种现代企业经营方式。CI的目的是通过建立统一的企业识别系统,使企业形成鲜明的、个性化的形象,从而增强社会公众对企业的认同感、亲切感,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世界上已有许多企业采用CI系统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形象,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了成功,一些名牌企业或名牌产品因此而产生了轰动效应。把CI系统引入开发区招商工作中,塑造洋浦开发区的对外形象,将有助于宣传洋浦,扩大洋浦的知名度。对于加强洋浦投资软环境的建设,提高洋浦精神文明建设的水平都有很多好处。建议洋浦管理局认真研究洋浦对外招商的形象问题,制订并实施洋浦开发区“CI计划”,这将给洋浦的招商工作产生深远的影响。
洋浦是我国批准较晚的一个经济开发区,在它的成长过程中又历经风雨、错失良机。然而,洋浦毕竟从风浪中走过来了,一个投资环境一流的洋浦正在崛起。可以预言,只要我们解放思想,坚持不懈地工作,敢于创新,洋浦的腾飞便会早日来到,并将对海南乃至全国经济发展作出它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