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与发展_国际市场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与发展_国际市场论文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及发展,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高新技术产业论文,现状及论文,开发区论文,我国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提要 分析了我国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与发达国家高技术园的差别、现有发展水平、类型及其空间分布态势。在此基础上,针对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不同类型提出了各自有别的发展战略和措施,并对我国未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区位选择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战略

中图分类号 F124.3;F120.4

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和国际市场竞争的挑战、加强科研与生产的结合、促进国外新技术的引进、扶持高技术企业的兴建、提高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能力、加快国民经济的发展,我国于80年代中期借鉴美国的“硅谷”、“波士顿128号公路区”、“北卡罗来纳科学三角园”以及台湾新竹科学工业园区等经验,在经济技术条件较好的城市有选择地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其目的是在小范围内为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提供发展用地和若干优惠政策、创造良好的经济社会环境。为了避免走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弯路,有必要针对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不同类型的特点进行分析,制定相应的措施,促进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更快、更健康地发展。本文拟在这一方面作一尝试,意在抛砖引玉。

1 世界高新技术园产生的背景

70年代中期以来,由于受石油危机的影响,加上环境问题的不断恶化和国民环保意识的觉醒,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加快,西方发达国家传统工业的发展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世界传统工业的中心逐渐由西方发达国家向市场条件较好、工资低廉、环保费用少的发展中国家转移,西方发达国家陷入了深刻的经济危机之中。国际市场的结构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传统劳动密集型、技术简单、附加价值低的标准化工业品的销售竞争越演越烈而建立在雄厚知识智力基础上的、技术复杂、附加价值高的高新技术产品却供不应求。在这种形势下,西方国家社会各界迫切希望制定一个新的能适应传统工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这一趋势、以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为重点的区域发展战略。70年代末,H.J.埃韦斯和R.威特曼等人率先提出了高技术区域发展战略的新思想。他们认为,经济危机、经济脆弱的根本原因不再是企业生产成本太高,而是这些企业新技术开发能力和潜力的不足,应通过重视应用技术研究、加快科技成果商品化,提高企业职工技术水平、加强新技术开发活动来促进区域内企业从事新产品的生产和新生产工艺的开发、扩大原有销售市场、开发新市场。区域政策的重点应放在扶持现有的和潜在的高新技术企业上,通过支持区域新技术开发来创造新的高质量的就业机会、改善区域产业机构。这一理论赢得了西方国家学术界和政府管理部门的重视。

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西方发达国家率先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实施技术合作计划、鼓励大学企业合作、提供资金支持、建立“孵化器”和高科技工业园等为中心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而高科技园作为高新技术企业的诞生地、生长点、政府高新技术产业优惠政策的试验场在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西方国家高科技园、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之后,发展中国家也仿效发达国家的榜样,纷纷建立自己的高科技园。目前,世界上已有高科技园400多个,其中西方发达国家占80%以上,主要集中在北美和西欧。

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类型及空间分布特点

2.1 现状

1984年北京市率先建立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根据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成功的经验,1988年国务院、国家科委首次批准建立北京、天津、武汉和深圳等5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1991年3月,国务院批准了武汉、沈阳、南京、天津、西安、威海、中山、长春、哈尔滨、长沙、福州、广州、合肥、成都、重庆、杭州、桂林、郑州、兰州、石家庄、济南、上海、大连、深圳、厦门、海口、北京等第一批27个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92年底,国务院又批准了苏州、无锡、常州、佛山、惠州、珠海、青岛、潍坊、淄博、昆明、贵阳、南昌、太原、南宁、乌鲁木齐、包头、襄樊、株州、洛阳、大庆、宝鸡、吉林、绵阳、保定、鞍山等第二批25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兴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地点的选择上,主要考虑了以下条件:(1)现有的智力密集区域,如科研所和大学集中的地方;(2)工业技术基础雄厚;(3)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好;(4)市场经济发达又有特定的境外联系地点。

目前,经国务院批准的52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数符合上述诸条件中的3个条件,少数也具备了其中的2个条件。

从技术来源上看,我国的高新技术开发区与西方国家也有着明显的不同。由于高技术的特点,西方国家高新技术企业把技术开发的重点都放在依靠自身力量上,其新技术由企业自己的技术开发部独立完成或通过与其它企业和高等院校、研究所合作开发完成。企业具有不断更新、改造产品的能力。而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大多是以引进外资、引进国外生产工艺、生产外商品牌产品为主,这种现象在沿海地区尤为明显。判断某一新产品的技术等级主要以国内同类产品为参照标准,对是否称得上国际市场上的新产品或高技术产品缺乏应有的重视。造成了我国高新技术开发区产品以内销为主,出口商品所占比重低、技术含量不高,对世界前途无量的高新技术产品销售市场开发不够的主要原因。根据《中国统计年鉴1995》的统计资料,1993年,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共计有9687家高新技术企业,这些企业共实现产值447.33亿元,占全国社会总产值的0.50%,总收入563.64亿元,出口创汇5.39亿美元,出口额占全国出口创汇总值的0.59%。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出口创汇水平略高于全国各行业的平均水平。从理论上讲,高新技术企业拥有技术的绝对优势,出口创汇水平应该远远高于一般企业,然而1993年的实际情况与一般的设想推断有着明显的距离,这说明了我国高新技术企业的认定和管理存在着问题。

由于我国大多数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把工作的重点放在吸引资金、特别是引进外资,扩大用地和生产规模上,一个时期以来土地开发面积、开发土地转让情况、引进外资的多寡似乎成了衡量开发区管理者工作成效的唯一标准。造成了各开发区引资方面的盲目竞争。在项目的审批阶段,开发区管理者注重项目投资规模、轻视或者忽视技术等级,使得全国大多数高新技术开发区类型趋同、产业同构现象明显。影响了开发区特有的优势高新技术潜力的开发,忽视了开发区应该承担的为促进区域科技成果更快地转化为生产力服务的职责。

2.2 类型

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其管理方式可分为政府直接管理型、公司化管理经营型和政府间接管理型(由具有政府部门属性的特殊公司进行管理)。按其用地组合可分为一区一园制和一区多园制,并且有由一区一园制向一区多园制转变的趋势。根据其技术来源,我国的52个高新技术开发区可以分为4种不同的类型:第一类为对外依托型。这类开发区位于经济较为发达、对外联系便利、吸引外资条件较好、对外贸易基础好的沿海城市,如珠海、中山、惠州、威海、青岛等。它们寄希望于在引进外资的同时,也引进国外的高新技术,达到投资省、见效快、迎头赶上西方发达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水平、改善我国出口产品结构和等级的目的。第二类为国营大型企业依托型。这类开发区位于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对外联系吸引外资条件较差、但工业基础条件较好、拥有国内技术领先的大公司的内地中小城市,如襄樊、株州、洛阳、宝鸡、大庆、包头等。它们希望借助国内国营大公司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充分挖掘区域知识技术潜力,带动和发展区域高新技术产业,改善区域产业结构。第三类为国内科技力量依托型。这类开发区位于高等院校、研究院所集中、科技优势明显的大城市,如贵阳、重庆、成都、兰州、西安、太原、北京等。这些开发区通过改进管理运作机制,促进高等院校、研究院所科技成果的商业化,建立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区域经济持续稳定的发展效力。第四类为混合型。这类开发区拥有对外联系便利、高等院校研究所林立、区内大公司技术力量雄厚中的两种以上的优势,并且政府高新技术产业发展重点也不只一个方面,如上海、厦门、广州、天津、南京等。这些开发区试图借助多个方面的优势与力量来实现区域高新技术产业的飞速发展。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政府管理部门多把支持的重点放在见效快的引进外资、引进国外技术上。

2.3 空间分布特点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分布也是极不平衡的。我国东部沿海的12个省市自治区集中了29个开发区,占全国52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的55.8%。中部9个省市自治区拥有14个开发区,占全国总数的26.9%。西部9个省市自治区仅有9个国家级高新技术开发区,占全国总数的17.3%。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严重偏集于东部沿海地区,位于落后的西部地区的西藏、青海和宁夏等省自治区至今还没有经国务院批准的高新技术开发区。这与高新技术资源的空间分布存在着明显的差异。1994年,山东、江苏和广东3个沿海省拥有济南、淄博、潍坊、威海、青岛、南京、无锡、常州、苏州、广州、佛山、中山、珠海、深圳和惠州等15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占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总数的28.8%。而这3个省拥有的在校大学生数仅占全国总数的17.7%,其占全国县级以上政府部门属研究与开发机构自然科学技术领域的科学家、工程师总数的12.0%,占全国三种专利批准总数的20.7%。这3个省的高新技术实力与其在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中的地位不太相称。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种分布态势与国际上比较公认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主要依靠本国科技实力、高新技术产业的空间分布与该国高新技术资源空间分布基本一致的原则有着明显的差距。

3 发展战略

对于第一类对外依托型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除了继续给予政策优惠外,还必须对引进外资加强必要的指导,包括在审批大型合资或独资项目时,不仅要考察企业开创阶段的技术水平、产品技术含量,还应注意督促企业兴建新技术开发部门,保证企业高新技术开发方面的人力和资金的投入、积极开发新产品,跳出技术引进的怪圈(引进-过时-再次引进-过时)。引导企业创建新的产品品牌,逐步建立独立的海外销售渠道,减少新建企业对外国总公司在技术和产品销售上的严重依赖。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这一类开发区必须重视对国内其它地区人才的引进、重视与国内其它地区科研单位的合作,弥补该地区科技潜力的不足,建立自己的科研基地和人才培养基地,使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出于自身军事战略和国际市场竞争的考虑,西方发达国家的政府和企业界对中国经济的突飞猛进表现出极大的忧虑,发出了不希望看到“第二个日本”的呼声。西方国家政府对输入我国的高技术严加限制。企业界在向中国输入资本、技术、管理经验的同时,也同时向我国输入了它们的商品品牌,其目的除了牟取商业利润外,一个重要方面就是长期占领中国市场。它们通过合资的形式,挤垮或吞并中国国内商品品牌,从而彻底地占有中国市场。另外,由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和商标法,使产于我国的、但使用外国公司商标的产品必须通过外国公司拥有或者占有的产品销售渠道在国际市场上销售。这对于暂时不熟悉国际市场、又急于到国际市场去看一看的我国大多数企业从近期上看是有一定的商业利益,特别是国际市场这一商品暂时处于供小于求的阶段时。但是,一旦国际市场发生变化或者国内生产厂家与国外总公司的关系发生变化时,产于中国国内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销售就会大受影响。这一方面,巴西、伊朗70年代发展的失误给我们提供了深刻的教训。同时,对于国际市场销售前景看好的高技术产品,外国政府和公司都不愿将这类产品的生产转移到发展中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研制高技术产品也采取不合作和仇视的态度,其表现方式有二,一是对合资企业的新技术开发不感兴趣或抵制,二是在发展中国家即将研制出某一新技术前夕,通过向这个国家输出资本和技术来阻止中断该国自己的新技术开发活动,达到动摇该国今后进行新技术开发的信心。从长远发展眼光来看,抢占国际市场的制高点,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必须依靠我们自身的力量。

第二类国营大型企业依托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近期内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很有前途的一类开发区。它们所依托的大型企业具有技术先进、规模庞大的技术开发研究机构、设备精良、人才众多,特别是拥有长期的新产品开发和管理经验。随着我国交通通讯事业的发展,这类开发区对外联系的条件不断改善,只要很好地利用国际上军工企业生产“军转民”的机会,理顺企业内部机制(产权责任关系、干部队伍建设)、调动职工特别是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加强个人知识产权的保护、按劳按贡献付酬)、注意加强对国际市场的开发,这类开发区就能凭借现有的技术水平和人才优势,在一个较短时间内开发出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产品,真正使我国加入到世界市场高新技术产品销售的行业。然而,从长远的眼光来看,这类开发区未来的发展前景也不容乐观。由于它们远离大的科技教育中心,新技术、市场信息不足,与高等院校研究所联系困难将是影响这类开发区未来发展的主要问题。另外,随着大学毕业生自主择业范围的不断扩大和我国区域发展水平差距的继续拉大,这类开发区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能否吸引新的人才、能否留住现有人才仍是一个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政府部门可以通过在该区新建高等院校来解决区域未来技术信息、后续人才培养的问题。

第三类国内科技力量依托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高新技术产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或正在启动的一类开发区。它们拥有众多的高等学校、研究院所。这些高等学校、研究院所有着创办企业的传统,拥有从筹集建设资金到组织管理生产销售的经验,为科技成果的商业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条件。只要对市场前景预测准确、资金投入强度高、后续研究开发及时,项目的成活率都较高、效益较好。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的“四通”、“联想”、“北大方正”等高新技术企业成功的经验就说明了这一点。然而,要想把这些高新技术企业建成国际上的知名公司、跨国公司,为我国的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创造一个全新的局面,还必须进一步明晰企业的产权关系、加大投资力度、注意研究开发国际市场,提高产品出口创汇比重。另外,应更好地、更充分地发挥利用高校研究机构的科研成果丰富和人员素质高、企业的生产设备(中试基地)齐全和产品销售渠道完善两个方面的优势,制定实施技术、物化资产的评估标准,组建合资公司,共同开发、进军国际高新技术产品市场。同时,应制定实施有利于调动科技人员积极性的知识产权保护条例,鼓励科技人员在初期阶段以兼职的方式到其它企业从事高新技术开发或创办私营高新技术公司,为开发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增添新的活力。除此之外,这类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内或其周围还有为数不少的军工企业。美国、西欧的高新技术产业就是靠军事订货起家、推动的,军工企业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仍是这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中坚力量。因此,我们应利用我国军工企业的设备、人员、资金等方面的技术优势,顺应世界军工企业“开放”及“民用化”的趋势,把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部分地转移到现有的军工企业上。

第四类混合型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拥有自身科技力量雄厚、引进外资条件好等多个方面的优势。最近几年来,这些开发区在引进外资、改善区域产业机构、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等方面都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取得了显著的成效。然而,引进外资大幅度的增长却没有带动依靠我们自身力量建立起来的、真正意义上的高技术企业的发展,合资或外商独资企业的产品离国际市场上高新技术产品的技术水平和等级还有一段不短的距离,这种状况在可以预见的将来也不会有根本的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由外商在我国投资的目的所决定的(开发占领中国市场,对总公司所占有的国际市场又不构成任何威胁)。在这种情况下,应加强外资与区域研究力量的结合,争取在合资企业中增设或扩大新产品开发部,从资金人员等方面增加投资的力度,加强新产品的研制开发。同时,把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点逐渐转移到依靠自身力量进行高新技术开发上来。通过对市场前景好的研究成果进行再次研究开发,加大重点项目的投资力度,组织有高等学校、研究院所、企业共同参与的技术联合攻关,使现有中小型高新技术企业上等级、上规模。通过引进国外人才(包括海外华侨、华裔、留学人员),迎头赶超国际高技术水平,为发展我们自己的高新技术产业服务。利用对外联系方便、技术信息丰富、市场销售渠道通畅等优势,积极扩大我国高新技术产品的出口。

在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空间布局上,要在对各地申报的专利数量、科技人员规模、开发研究经费投入、区域企业行业结构和技术水平,特别是军工企业状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努力使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空间分布与全国高新技术潜力空间分布一致。借鉴国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成功经验,更好地利用军工企业生产“军民结合”、“军转民”的趋势,在军事工业基地建立新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充分发挥军工企业、军事院校、军工研究所在高技术研制、开发上的优势,通过它们自身的“开放”,通过鼓励它们与其它研究单位和企业的多种形式的合作,大力发展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使高新技术企业真正成为我国企业进军国际高技术产品市场的“排头兵”,为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作出更大的贡献。

The Present Features and Developing Conception of High-t

ech Parks in China

Zeng Gang

(Department of Geography,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200062)

Abstract This paper is intended to give an analysis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52 high-tech parks of China and high-tech parks of Developed Countries,to the present status,types and distribution of high-tech parks.On this basi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develop-strategy and policies to different types of high-tech parks in China.Some suggestions for location of high-tech parks are presented as well.

Key words high-tech park;technology-oriented enterprise;types;develop-strategy

标签:;  ;  ;  ;  ;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现状与发展_国际市场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