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感恩教育研究论文_薛丁铭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感恩教育研究论文_薛丁铭

(广西桂平市油麻镇第二初级中学,广西 桂平 537207)

摘要:历史教学是初中的基本学科,在进行历史课程的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有效了解和认识历史事件及人物,历史的成败可以教会学生合理选择,在历史事件中可以学会相应的道理,能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在初中历史课堂的教学中,融合相应的感恩教育,让学生学会关心和尊重他人,有效提高学生的品德素质,给学生今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历史;感恩教育;素质教育

社会的进步和教育体制的改革,现在提倡素质教育。素质教育要求对学生进行全面教育和培养,其中包括各种文化知识学习,更有思想品德教育。感恩品质是我国的传统美德,需要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渗透和培养。缇萦救父、晋文公定寒食节等故事,都体现了感恩的良好思想品德。现在的学生很多都是独生子女,受父母的宠爱,缺乏感恩思想。需要老师在教学中进行相应的教育,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感恩品质。

1、历史课堂教学中确立感恩思想,引导学生尊重和关心他人

初中历史教学要求学生体会历史事件,感受人类的智慧结晶。同时要和相应的历史知识相结合,融合进入思想品德思想,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相应的思想品质,引导学生学会尊重和关心他人[1]。第一,确立感恩思想,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老师的日常教学中,要平等对待每个学生,尊重所有学生。讲授历史知识过程中,融合相应的感恩思想,对学生进行逐步感化和影响。老师和学生相互尊重和信任,进行感情沟通,产生心理共鸣,学生学会感恩,获得良好品质。第二,应用各种方法,对学生进行感恩思想渗透。老师在课堂教学中应用相应的方法,使学生切实感受感恩教育,体会真实情感。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万千气象的宋代社会风貌》课节时,根据课后研究和活动,烧制“东坡肉”的活动,老师根据这个活动,要求学生给自己的爸爸妈妈做一份菜,并进行记录,写出自己做菜的感受和家长的反应,家长签字后交给老师。有的学生写到“做菜原来这样辛苦,以后我不会对饭菜挑剔了,妈妈每天都要做菜做饭,她有多辛苦啊!”这名学生体会到父母的辛劳,知道要珍惜父母的劳动。有的学生写到“做菜真是苦差事,可是看到爸爸妈妈吃菜时的笑容,我真的很开心。”这名学生体会到感恩的快乐,在其心灵深处扎下感恩和爱的种子。这样的教育比老师的枯燥说教印象深刻,具有更大的作用。最后,老师赏识和正确评价学生,让学生形成健康的心态。在教学过程中,经常受到批评的学生,会表现出态度冷漠,具有攻击性,并且自私自利;而受到老师赞赏和表扬的学生,会有很强的自信心,也会不断的进步。老师在教学工作中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和优点,及时表扬和激励学生,促进其学习和进步。老师的鼓励,学生会感觉自己受到关注,会有自信心和不断进步,进而形成健康的心态。

2、在历史课当中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对学生进行教育

初中历史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感恩教育,重要的是要在课本知识当中挖掘具有感恩教育的资源,以此对学生有效实施教育。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因此,要求历史老师能认真研究相应的历史知识,深入挖掘感恩教育资源,并进行合理应用,促进学生思想品质的提高。比如,在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的《两汉经济的发展》历史知识时,讲述了两汉经济文化发展,老师把西汉“缇萦救父”的故事引入到教学中,引导学生对小姑娘的事迹的感触,同时,老师引导学生回忆和想象,想自己能给父母做什么?让学生有真正的感触[2]。再比如,教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的《经济中心的南移》知识时,老师向学生说明自然环境是人类生活成长的基础,我们要感谢自然,保护环境,要节约能源。在教学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的《血肉筑长城》知识时,老师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明白国家对我们进行培养,在国家有难时,在民族需要时,要挺身而出,做出自己的贡献。并且,初中学生擅长的是感性认识,对课本的相应知识会有感触,会得到教育。历史课本知识具有时代气息,课本应用各种图片、阅读卡、语言文字等表达丰富的人文情怀,老师以此进行相应的感恩教育。比如,根据“圆明园遗址”的图片,老师讲述有关八国联军进北京,火烧圆明园的事件,让学生有体会,有感触,明白祖国强大,国家人们才有福,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让学生有建设祖国保卫祖国情怀。

3、应用多种形式进行感恩教育,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教育体制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的改革,现在实施了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教学老师应用相应的教学方式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老师在课堂教学时,利用各种方式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实施小组合作学习、建设和谐的教学情境展开教学、老师和学生良好互动实施课堂教学、组织探索辩论形式进行教学等。老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应用相应的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学生的思想品质。感恩是学生的基本素质,在社会中,学生要有爱心,懂得感恩惜福,要懂得体谅和关爱他人;要懂得感恩父母、孝敬父母;学生要尊重老师,和谐与人交流,经过学习和教育,要成为社会和国家的栋梁。这些品质的形成需要学生在课堂中学习和懂得,要求老师有针对性的教育和培养。比如,学习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的《科技教育与文化》章节时,老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以“梦想”为主题的研讨会,让学生明确在掌握和学习了科学技术和相应的文化知识,最终的目的是什么,最后的结论是为了建设国家。作为国家人民,要报效祖国,心中要有对祖国、对学校、对父母、对老师的感恩之心,要为了老师、父母、祖国、民族而更好的学习。这是学校教育的最终目的,是需要老师和学生的共同完成的,是保留历史在内的各个学科的共同任务。这样的教育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历史教学效果的提升,给学生的今后发展和厂长奠定基础。

结束语:

综上所述,学校对学生进行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科学文化知识,同时更要对学生进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质培养。在初中历史课的教学过程中,有效实施感恩教育,让学生知恩图报、懂得感恩、要尊重他人,更要热爱祖国和民族。具体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和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升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宋君立.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感恩教育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7(4):00030-00030.

[2]叶荣法,王海燕.对历史教学中加强感恩教育的探析[J].读写算:教师版,2017(3):53-54.

论文作者:薛丁铭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9年9月35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8/8

标签:;  ;  ;  ;  ;  ;  ;  ;  

初中历史课教学中感恩教育研究论文_薛丁铭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