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咸阳市三原县池阳小学 713800
摘 要:欣赏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内容,由于学生的年龄、阅历、知识等方面的限制,在欣赏音乐作品时,难免会产生迷茫,对音乐产生厌倦,使得音乐欣赏课更为难上。在此,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实践,就小学音乐欣赏教学作一简单分析,以期与各位同仁交流探讨。
关键词:反复聆听 展开想象 因材施教
从多年的教学中,发现学生对音乐欣赏课并不感兴趣,于是我从如何“培养小学生音乐欣赏的兴趣”入手,并作为校本教研进行研究。在教学中,我们发现音乐欣赏课是最沉闷的。每当老师播放一首欣赏曲时,孩子们似乎觉得这个时候就是老师的事了,老师在教室里边走边讲解乐曲的内容、乐曲中所用的乐器名称等等。而学生呢,老师走到哪儿,哪儿的学生就一个个坐得端端正正的,似乎听得非常认真。当老师转过身,走到其他同学旁边时,他们便爱干什么就干什么,翻翻书,看看书上有趣的图画,再偷偷摸摸地相互聊聊天。老师是顾着这边管不了那边。孩子们对欣赏没有一丝一毫的兴趣,甚至有些老师一节课播放好几首欣赏曲目。学期结束做测试时,老师播放教材中的欣赏歌(乐)曲,让学生说出名称,学生竟然大眼瞪小眼,一个名称都说不出来。老师很生气,学生更觉得委屈:我们什么时候听过这些曲子啊?面对这样的情况,我认为“培养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是关键。要想培养学生的兴趣,首先必须把孩子们的兴趣激发出来。在激发学生兴趣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和积累好的方法和经验,并长期运用在教学中。
一、通过 “说一说、画一画”,培养学生欣赏音乐兴趣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音乐课本中有一节欣赏课——《在钟表店里》。在欣赏这首乐曲时,我采用了这种方法:老师先不对乐曲做任何介绍,而是要求学生闭上眼睛仔细听,边听边想象,你仿佛看到了什么。乐曲听完后,让学生大胆地说,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有的孩子说:我好像看到在一座寺庙里,挂着许许多多的钟,每一个人到庙里都会敲一下钟,后来人越来越多了,钟声就越来越大了;有的孩子说:我听到的是敲铁的声音,铁被铁锤敲久了,声音就越来越尖细了;有的孩子说:我想到了卖钟表的超市。超市里有许多钟表,每种钟表都发出不同的声音。后来,钟表嫌声音太吵,就要钟表们轮流发出声音,所以我们就听到了钟表敲击发出的各种各样不同的声音了……孩子们的回答虽然不着边际,但却很精彩。他们从教师赞赏的言语中找到了自信,找到了成功的感觉,找到了“我真棒”的激动。他们还能对欣赏音乐没有兴趣吗?
随意涂画是孩子的天性。他们会在一次次的画画过程中发现自己的闪光点,找到自己喜爱的东西。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欣赏乐曲《在钟表店里》时,我告诉他们下面是画画时间,不过老师要提一个小小的要求:你必须在安静地听赏音乐的过程中画画,你画的内容还必须跟你听到的音乐相吻合,而且还要给自己的画起一个有趣的名字。开始播放音乐了,孩子们很仔细地听着,有些学生并没有急于下笔,而是在听到一半时才开始慢慢动笔。老师播放着音乐,不让音乐停下来,以免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作品完成了,孩子们的画很棒,他们也给自己的作品起了丰富多彩的名字:“叮叮咚咚”、“滴滴答答”、“小太阳钟表店”等等,然后由师生一起当评委,评选出一、二、三等奖的作品放在班级橱窗内。把欣赏和画画结合起来,更加激发了学生对欣赏音乐的兴趣。
二、通过反复聆听,加深学生对音乐的理解
音乐是听觉艺术,音乐艺术的一切实践都须依赖于听觉,听,是音乐艺术最基本的特征。美国著名现代音乐家艾伦?科普兰在《怎样欣赏音乐》一书中说:“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乐,再也没有比倾听音乐更重要的了。”所以,只有紧密地围绕着听来进行和展开音乐教学活动,才符合音乐艺术的规律,使音乐教学收到良好的成效。
三、通过适当讲解,帮助学生分析音乐作品
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教师要对作品做适当讲解、分析是极为必要的。教师的讲解要善于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关注学生的情绪反应,启发学生展开想象,引起学生思维共鸣。
1.谈话法。听了音乐以后,教师可以围绕教学目标,结合作品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印象和感受,使学生有可能运用已有的知识去思考和理解作品的内容、性质。
2.对比法。在类似或不同作品的欣赏中,可以让学生找出他们的异同点。音乐欣赏中,可以让学生进行对比作品的性质不同、演唱或演奏的形式不同,或者是同一乐曲,其中的各个乐段性质不同。对比的作品应有较明显的形象或独特的表现力,便于学生区别。
3.呈示法。《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明确提出:“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现代教育技术极大地扩展了音乐教学的容量,丰富了教学手段和教学资源,在音乐教育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教师应努力掌握现代信息技术,利用其视听结合、声像一体、形象性强、信息量大、资源宽广等优点为教学服务。而恰当地运用多媒体,通过画面再现作品内容,则可以化抽象为具体,可以使学生身临其境,帮助他们理解音乐形象,丰富他们对音乐的情感体验。
总之,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经常注意学生欣赏音乐时的反应,应因材施教,创造生动活泼、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和途径来帮助学生理解音乐作品表达的内涵、意境,扩大他们的音乐视野,全面提高音乐素质,使学生具有对音乐的感受力、理解力、表现力,从而达到启迪智慧、陶冶情操、培养审美情趣的目的。
论文作者:梁敏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12/13
标签:音乐论文; 学生论文; 老师论文; 音乐欣赏论文; 作品论文; 兴趣论文; 钟表论文; 《教育学》2020年2月总第203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