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追问,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论文_何夕勤

何夕勤 四川省宜宾市高县庆符镇硕勋中学校 645154

摘 要:教师的有效追问能够架起预设和生成的桥梁,能够让课堂成为生成智慧的快乐驿站。善于追问的老师源于对教材的深度解读和教学目标的准确定位,以及对教材重难点和关键的把握了然于心,就是能在无疑处设疑、于无疑处质疑,让学生从无疑处生疑、于无疑处思疑。文章结合多年的课堂教学实践,谈谈数学课堂教学如何追问。

关键词:数学 课堂 有效追问

一、为深层次探究而追问,加深对知识深度的拓展

案例一:教学《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师追问1: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大,那么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数?举例说明。生1举例:右边的数为6,左边的是为4,则右边的数6减去左边的数4得到的是2,是一个正数。(分析:可见学生因小学只学习正数的四则运算,于是习惯性地把目光放在正数范围内进行选数)

师追问2:在原点左右两边各选一个数,再右边的数减去左边的数,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数呢?生2举例:右边的数为6,左边的是为-1,则右边的数6减去左边的数-1得到的算式是6-(-1),数是……没学习过,不知怎样计算。

思考: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联系温度计就能得到数的比较方法:数轴上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小。这个知识结论是很简单的,但把“大数-小数”或“小数-大数”运算结果的判断引入后,就可为后面的有理数减法奠定常识基础,同时也为去代数式的绝对值比如|a-b|奠定了方法。

二、为层层剖析题干而进行追问,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运用

案例二:如何去掉代数式的绝对值符号。

实数a、b、c在数轴上的位置如下图所示,求代数式|a|-|a+b|+|c-a|+|b-c|的值。

师问:去掉各处的绝对值,关键从哪里入手?生讲:关键是判断绝对值内部每个代数式表示的值是正数还是负数。

师追问1:怎样判断|a|去掉绝对值后的结果是什么?生1讲:因为在数轴上,a表示一个负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去掉绝对值后是-a。

师追问2:那|a+b|怎样判断去掉绝对值后的结果呢?生2讲:因为在数轴上a和b都表示一个负数,就像家庭欠账一样,欠账两次结果还是欠账,则为负数,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则去掉绝对值后是-(a+b)。但这个算式前面本来就是一个“-”,则可以写成-[-(a+b)]或者化为+(a+b)。

师追问3:那|c-a|怎样判断去掉绝对值后的结果呢?生3讲:因为在数轴上c在a的右边,是大的数减小的数,够减,结果为正数,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于是去掉绝对值后就是c-a。这种题型既是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重难点,又是学生容易搞错的问题。那么,如何去掉绝对值符号呢?关键还是从数a的绝对值的定义入手,弄清楚一个正数、一个负数的绝对值、零的绝对值是什么结果。要重点理解的是,当a是一个负数时,怎样去表示a的相反数(可表示为“-a”),以及绝对值符号的双重作用(一是非负的作用,二是括号的作用)。可见,层层追问,明确了此题的解题思路,同时又加深了对绝对值知识的理解以及去掉绝对值方法的深度运用。

三、在学生知识矛盾处追问,加深知识的横纵联系与区别

学生受知识经验的影响,有时思维会遇到障碍或产生矛盾,不能进一步思考、解释、分析。此时,教师应针对学生的思维矛盾冲突及时追问,积极引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从而开拓思路。适时提出好的问题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恰到好处的追问能激起学生思维的火花,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保持学生思考的延续性。

案例三:教学《单项式》。

师问:同学们自学教材,理解了“什么是单项式的系数”,谁来举例说明?生举例说明:2xy的系数是2;-5zy的系数是-5。师追问1:那2πab的系数是什么?生1讲:是数字因数2。师追问2:2是数字因数,那π、a、b这三个就是字母因数,对吗?生齐答:对。

师追问3:代数式中的字母是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那π、a、b这三个字母都可以表示任意有理数吗?学生诧异,有生讲π不能表示任意有理数。

师追问3:那么,π就不能算作字母因数,只能算作数字因数。

可见,学生学习字母因数与数字因数,就要以实例来说明,才能引发学生的深入,把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弄明白。

四、结束语

追问不是一般的对话,追问是对事物的深刻挖掘,是逼近事物本质的探究,是促进学生思考的催化剂。在辨误教学中,只是让学生判断对或错是不够的,要通过教师的有效追问,让学生明白对或错的成因、找出问题的症结,从而有利于从本质上理解数学知识、解决数学问题。多年的教学实践让我深深地感到:面对学生在数学课堂上出现的错误,若能恰到好处地发挥教学机智,以独特的视角去发现错误的价值,把学生犯错的过程看作是一种尝试和创新的过程,让学生的学习错误成为教学的巨大财富,将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实践证明,追问必须要适当,才能达到教学预期的效果。要使教师的追问成为引领学生进一步探索的“钥匙”,成为学生思维条理化的“梳子”,成为活化学生思维的“催化剂”,成为提升学生思维高度的“云梯”。

论文作者:何夕勤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9年4月总第304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2/18

标签:;  ;  ;  ;  ;  ;  ;  ;  

有效追问,可让数学课堂更精彩论文_何夕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