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_进口替代论文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_进口替代论文

论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及其原因,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台湾论文,产业结构论文,原因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台湾原是一个资源匮乏,市场缺少,各方面都很落后的地区。经过50年的发展,台湾的各项经济指标都在快速向发达国家和地区靠拢,被世界银行列入“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的行列,并与新加坡、香港、韩国并列,被合称为“亚洲四小龙”。台湾经济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向前推进,得益于其适应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并根据这一变化,积极主动地调整其产业结构。因此,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既是经济取得进步的标志,同时也是促成经济发展的根本因素。

一、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阶段

根据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Kuznets的理论,经济在发展初期, 通常都以农业为发展重点,随着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工业部门比重会逐渐增加,而工业部门比重增加之后,会产生对服务业的引申需求,使得服务业部门比重不断上升,最终会使服务业成为经济发展的主力。(注:王淑卿,《我国产业发展趋势》,《台湾经济研究月刊》(台北),1998年第7期。)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正是经历了这样一个由初级、 中级到高级的动态的历史发展过程。

认真研究50年来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可以看出台湾产业结构经历了由以农业为主体到以工业为主体,再到以服务业为主体的转变。台湾产业结构已从农业为主的落后结构,基本上转变成为以工业、第三产业为主的现代结构了。

台湾产业结构的演变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一)50年代到60年代初,台湾产业结构以农业为主体,工业相对薄弱,而第三产业保持稳定。

60年代以前,农业是台湾经济的主体,生产力水平是落后的农业社会的生产力。1952—1962年,农业生产净值占岛内生产净值的比重年平均为32.1%,占1/3左右,工业不足1/4,年平均只有23.3%。产品出口结构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952—1959年,工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例年平均为12.6%,而农产品与农产加工品则占87.4%,标志着台湾还属于工业化前的资本积累阶段。在就业人口方面,1952—1964年,农业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比例年平均为51.6%,工业就业人口比例年平均只有19.6%。(注:王建民,《试论台湾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台湾研究》,1992年第3期。 )可见这个时期劳动力主要从事农业。在这个阶段,第三产业在生产净值中所占比例,保持相对稳定。随着社会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1963年,工业生产净值首次超过农业,表明台湾产业结构已经突破了农业为主体的时代。

(二)6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台湾工业逐渐取代农业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成为主导产业。第三产业依旧保持稳定。

1965年到1985年,工业生产净值占岛内生产净值的比重从28.6%持续上升为44.9%,农业生产净值比重则从27%降为6.9%, 工业产品出口占总出口比重从46%上升为93.8%。农产品与农产加工品出口比重则从54%降为6.2%,工业就业人口比例从22.3%上升为41.4%, 农业就业人口比例则从46.5%降为17.5%,(注:王建民,《试论台湾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台湾研究》,1992年第3期。)1975 —1985年,工业就业人口比例及1986—1987年工业生产净值比重不仅远远超过农业而且超过服务业,居三大产业第一位。因而形成了以第二产业为主导的产业格局。服务业比重仍变化不大。

(三)80年代末期以来,台湾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服务业取代工业在经济活动中的主导地位,经济社会逐步迈向以服务业主体的时代

1986和1987年,工业生产净值的比重达到高峰,分别为46.8%与47.5%,居三大产业之首。此后,服务业生产净值随着金融、保险业的开放与房地产业市场的繁荣迅速上升。1988年,服务业生产净值超过工业居第一位,占47.7%,1989年达51.2%,超过工农业生产净值之和。(注:王建民,《试论台湾经济体制与结构的转型和发展》,《台湾研究》,1992年第3期。)此后,服务业便以非常强劲的势头增长。1995年,服务业的生产净值比重一度超过60%。台湾每两个就业人口中就有一个从事服务业。服务业逐渐成为台湾社会、经济的重心,是台湾进入发达社会的标志之一。

(四)现阶段,台湾高科技产业蓬勃发展,方兴未艾。

台湾当局非常注重在产业政策的指导下,主动、适时地转换产业结构,促使产业结构升级,其结果必然是要转向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轨道上来。因为只有形成以高新技术为内容的高新产业群,才能在世界经济的大环境中谋得发展的可能。

从1986—1995年,尽管制造业产值在GDP中所占比重从39 %降至28%,但是,技术密集型产业则从24%增加到35.5%。专门技术人员在就业人口中所占百分比也由5%增加到11.1%。 台湾高科技产业从萌芽、成长到日益壮大,不过历时十多年时间,却已成为台湾最耀眼的明星工业,成为台湾产业升级、经济转型、保持对外竞争力的主要驱动力。

二、台湾产业结构演变的基本特征

台湾的产业结构在短短50年中得到快速升级,并没有出现产业空洞化,表现出与欧美国家不同的一些特点:

(一)80年代以前,台湾产业结构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农业与工业在整体经济活动中地位的消长,而服务业则保持稳定,1988年后服务业却呈现急速增长的局面,第三产业的这种变化是台湾经济结构中最具特点的。

(二)产业调整与升级有计划、梯度推进。

台湾产业调整与升级大体是有计划性的。主要体现在:不同历史时期,政府根据岛内外所具有的经济特征,实行相应的经济体制,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

50年代,台湾是一个落后的发展中社会,农业活动是社会活动的主体,经济基本上处于自给自足状态,物质缺乏,通货膨胀居高。在这种情形下,台湾实行了战时统治经济体制,制定了“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的产业政策,采取以“进口替代”为主的内向型经济发展战略。战时统治经济体制及产业政策的实施对稳定经济秩序,满足市场需求起到了明显的作用,并为产业结构升级打下了基础。

随着进口替代发展战略的实施,进口替代基本上满足了台湾岛内现有市场的需要,使台湾建立了一定的工业基础和基本设施,并为台湾培养出一批熟练工人,也使台湾增加了“国民收入”,减少了对外的依赖性从而增强了经济自供能力。出于对台湾岛内资源匮乏,市场狭小;资金不足等不利情势的认识,从60年代开始,台湾经济从“进口替代”为主的内向型经济模式向“出口扩张”的外向型经济模式转变,经济体制也由“战时高度控制经济运行体制”转变为“计划市场经济体制”。

“出口导向”政策是60、70年代台湾经济发展的动力,但遇到的困难日益增大。在外销产品中,劳动密集产品仍为重头,但到70年代岛内劳动力价格大幅上升,使这些工业逐渐失去竞争力。国际市场上,台美贸易磨擦日增,出口产品在美国市场稳定增长的势头受到限制,而此时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在经济上又奋起直追,使台湾经济陷于“腹背受敌”之势。台湾当局为了摆脱困境,开始实行“第二次进口替代”的产业政策,即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化工业及中间材料工业,使产业层次由下游加工业向中上游原材料工业逐步升级。

80年代中后期,岛内生产要素价格上升,出口产品的竞争力减弱,岛内资金纷纷外流,同时在国际上出现了世界科技革命的新潮流。在内外因素的共同驱动下,台湾制定了以科技为导向的产业政策,提出了所谓“三化路线”,逐渐打破旧的经济运行体制,向“自由市场体制”迈进。

台湾经济体制和产业政策演变的一个明显特点是政府干预与市场机制相结合,并在不同时期各有侧重,从而使政府对产业升级的宏观调控作用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80年代末期以后岛内产业升级与岛外产业转移同步进行。

台湾一方面利用美、日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迅速实现自身的产业升级,另一方面又利用与亚太国家之间因经济水平的差异而形成的梯级状的产业分工格局,将部分劣势产业转移到亚太地区国家,把岛内投资集中在能带动整个台湾经济登上新台阶的产业部门,从而实现产业升级。转移到海外的劣势产业,仍具有资金、技术方面的优势,与亚太地区各国丰富的资源、廉价劳动力等优势相结合,使劣势产业重获生机,在一定程度上也支撑了岛内产业结构的提升。如:1988—1990年三年内,台湾制造业在海外的投资占岛内投资的比例,平均高达40%以上。1986—1991年六年间,对外投资共计190亿美元,居世界第九位。 (注:台湾《联合报》,1992年4月2日。)投资最多的行业是皮革、电子电机、成衣、塑胶制品、杂项工业等劳动密集产业。投资地区的重点在东南亚,这个地区占投资总额63.5%。其中祖国大陆占21.25%,泰国占14.63%,马来西亚占11.5%,香港占11.32%,印尼占5.05%。 (注:台湾《联合报》,1992年4月2日。)

由于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突破了海岛的限制,因此能在更为广阔的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结构,从而使得台湾能有效地克服岛内经济发展中的一些瓶颈制约因素。

(四)产业结构调整的对外依赖性很强。

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对外依赖性主要体现在台湾是利用美、日逐步调整产业结构的机会,促进其产业升级的。以日本为例,60年代日本重点发展重化工业为主的资本密集型产业,国内投资也主要投向钢铁、电力、汽车、机械、石化、家用电器等新兴产业部门,原有的轻纺工业、组装工业等劳动密集型产业纷纷向海外转移。台湾拥有丰富的廉价劳动力,利用这一时机,开始发展日本梯度转移的劳动密集型产业。进入70年代,石油危机的冲击及新兴工业国的追赶,促使日本积极进行第二次产业结构调整,由资本密集型产业向技术密集型产业转变。重点发展电气机械、精密仪器、成套设备和电子机械等工业,而把资源耗费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的资本密集型产业部分移植到了台湾。80年代以来,国际经济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与此同时,日本产业结构内部的矛盾也日益突出。于是,日本进行第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实现由技术密集型产业向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以微电子技术和电子计算机技术为主的信息产业成为主导产业。台湾又是利用日本产业结构调整的时机,通过优化自身的投资环境,引进技术密集型产业,实现产业结构的又一次升级。时至今日,台湾产业对外部的依赖性依然未能改变。当前台湾的支柱产业——电子资讯业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由于借助、甚至受控于外部力量,渐渐形成了美国主导行销渠道、日本提供关键技术和零部件,台湾生产周边产品的全球电子资讯产业分工格局。

因此,这种产业结构的转型必然会造成产业单一化及严重的对外依赖性,也会不可避免地造成经济发展的脆弱性,世界经济一有风吹草动,就会立刻波及岛内经济。台湾只有降低主导产业发展对外部的依赖性,提高出口产业发展所需中间产品的自给率,才能降低台湾经济发展的风险。

(五)产业结构调整未能促成企业规模调整。

在台湾产业结构调整的整个过程中,中小企业始终是台湾经济的主体,并未随台湾产业结构的调整而扩大其规模。40年代和50年代,台湾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经济结构,工业发展落后,“民营”企业在整个经济中的比重很低。台湾当局要立足台湾,要发展经济,只靠“公营”企业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台湾当局对私有经济采取扶植的政策。一方面经过“土地改革”,恢复和发展以自耕农为主体的农业经济;另一方面将原封建地主转变为资本主义工商业者,并积极鼓励私人发展工商企业。岛内这种适合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气候与土壤,加上当时适宜的国际经济大环境,即资本主义处于战后和平恢复和发展经济的时期,较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处于转型期,劳动密集型企业向有利其生存发展的国家和地区转移,使得台湾以劳力密集为特征的中小企业迅速形成,并在六十年代中期快速发展起来。据台湾“经济部”中小企业处编印的《台湾地区中小企业统计》历年资料显示:1952年,中小企业为9 千家,到1961年增加到5万家。1972年猛增到60万家,占了企业总数的95 %,员工达370万人,占台湾就业人口的75%, 生产产值与出口额皆占岛内生产总值与出口额的60%左右。到1983年,台湾中小企业共计696438家,占该年企业总数的98.6%。至1990年,中小企业家数为794834家,占企业总数的97.16%,就业人口占总就业人口的62.88%。(注:林长华,《论台湾产业转型期的中小企业》,《台湾研究》,1994年第2期。)尤其在运输、仓储及通讯业中,中小企业比率竟占到99.08%之多。这些企业至今仍保留着原始的基本特征,如以家族为中心进行经营,短期利益观念强,多属于代工方式经营等。

中小企业在台湾经济发展过程中确实发挥了重大作用。但因其经济规模小,研究开发能力不足等局限性,使其在国际经济形势的改变和岛内投资环境恶化之际,面临着不从以劳动密集产业为主转变为以资本和技术密集产业为主就没有出路的局面。所以,中小企业不能进行规模调整现已成为工业升级的一大障碍。

三、台湾产业结构演变的原因

短短的50年中,台湾产业结构以如此之快的速度升级,并愈来愈接近发达国家。究其原因,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一)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相适应规律的作用。

台湾产业结构的升级除了国际、岛内经济因素的推动外,更重要的在于其本身的内部因素,即其生产力、生产关系及其二者的适应程度,这是构成台湾50多年来经济发展变化、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基本依据。

从劳动对象说,台湾地区面积不过36000平方公里, 只占我国领土面积的0.375%,可耕地面积只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左右, 矿产资源贫乏,所拥有的劳动对象条件相当有限。

从劳动资料上讲,其状况要比劳动对象好得多。国民党从祖国大陆迁去的机器、设备等生产工具是旧中国工业“劳动手段”的精华部分。从日本人手里接收的无论是工业还是农业以及社会基础设施都是有近代世界水平的。总之,战后台湾经济在初建时期就已具备了比较完备和先进的劳动手段。

从人的因素来说,台湾同胞具有特殊的民族素质。他们既接受中国民族传统文化的哺育,又较多受到西方资本主义文化的影响。文化水准不仅超过祖国大陆,而且远远超过战后其他发展中国家和地区。

因此,从上述构成生产力的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三要素来看,作为劳动对象这一要素,台湾居于劣势。作为劳动过程中用以改变或影响劳动对象的劳动资料,虽有优势,但不很突出。三要素中居明显优势的则是人的因素,人是生产力的主导因素。

再看生产关系,国民党在大陆代表的生产关系是封建的、官僚买办的大地主、大资产阶级,是一种腐朽的生产关系,在大陆的失败充分证明这种生产关系已成为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如果蒋介石在退居台湾后,再简单地把这种关系强加给改变了社会生产力性质和特点的台湾社会生产力之上,将会历史地逻辑地重演在大陆的现象。这就客观上要求国民党对生产关系如何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这一根本规律进行重新认识,对经济基础进行重新改造。在经济发展的不同时期,台湾当局根据岛内外情势的变化制定了一系列的产业政策,确定了不同的经济发展战略,这些都是对社会生产关系的调整。

台湾经济是在现有社会生产力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不断调整社会生产关系逐步使产业结构得到升级的。因为生产关系总是体现在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中。台湾正是遵循了一条农、轻、重、高科技产业结构升级的规律,从而增强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活力。然后利用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反作用,促进生产力水平的不断提高,由此带动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

(二)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及岛内经济问题的压力促使台湾产业结构不断升级。

在台湾经济发展的早期,岛内资源不足、外汇短缺、通货膨胀严重而人口却增加很快,食、住是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只有培植农业才能自给自足。因此抓农业建设就成为50年代初期的首要任务。为此台湾进行了土地改革、消灭了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实行小私有自耕农场制度,促进农业经济的发展,并为工业提供原料。因此,50年代,经济活动是以农业为主,工业只是农业的延伸,且工业水准相当落后,主要是一些民用工业与以农产品为对象的初级加工工业,技术层次不高,重工业生产比重低。这一时期台湾经济处于简单加工产业型态阶段,经济发展战略基本属于内向型的。

进入60年代,台湾工业发生了快速增长。但是工业发展与市场狭小、技术薄弱、资金短缺的矛盾也日益突出,此时原有的战时统制经济体制明显成为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的障碍。经济发展战略逐步由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变。

恰逢此时,繁荣的国际经济环境为台湾经济发展与产业升级提供了极为优越的外部条件。首先,发端于美国的以电子计算机为主要标志的新科技革命,推动了美国社会生产力的提高,也刺激了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迅速发展,相应地对外贸易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台湾商品提供了广阔的国际市场。其次,西方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处于经济繁荣时期,其工业正由劳动密集向技术密集过渡,产业结构竞相升级,需要像台湾这样的地区从事加工出口经济作为本国大工业发展的补充,于是美日等国资本竞相向台湾投资。再次,西方国家的工业保护色彩不浓,而绝大多数的发展中国家为连年战争所苦,无机会发展经济,或缺乏经济发展的观念,安于传统性的生活方式,所以国际市场竞争比较不激烈。再加上这一时期,拉美国家出现债务危机,对外资的吸引力大大减弱,国际游资急欲寻求新的投资场所,这就给台湾产业升级,发展外向型经济,提供了极好的机会。最后,1965年美国对台湾的经济援助宣告终止,也不得不迫使台湾实行新的经济发展战略,调整其产业结构。

这样,在岛内外诸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台湾开始转向走外向型经济发展的道路。产业结构也逐步从农业为主调整为以工业为主。

进入70年代以后,岛内、国际经济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部因素主要表现为以工农业失调为主要症侯的经济结构性矛盾加剧;劳动力价格上升和投资环境恶化,并且电力、港口运输已呈现饱和状态,不能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外部因素主要是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机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冲击。危机中,发达国家的市场萧条阻碍了台湾出口的增长,劳动密集加工工业的局限性暴露无遗。同时一些新兴工业化国家和地区与台湾争夺国际市场的加剧,也使得台湾以加工出口工业为主导的经济面临严峻挑战。这种经济环境对台湾的企业产生强大的生存压力,迫使它们进行结构转换,实现产业换代升级。由此,台湾实行“第二次进口替代”战略,加速重工业的发展,促进产业层次由下游加工工业向中上游原材料工业的提升。这种调整一直持续到80年代中期。

80年代中期后,台湾岛内外经济环境又发生转变。一方面台湾对美国贸易顺差迅速膨胀,加剧美国贸易赤字,引起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并不断对台施压,要求台湾开放市场。与此同时,台湾充裕的资金却无适当的出路,造成新台币的大幅升值,生产要素价格迅速提高,业者在台投资意愿低落,纷纷将资金外移,使制造业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以致造成工业部门在生产总值中的比重下降。另一方面,台湾经济实力增强,民众收入水平提高,出现了消费需求的增加与多样化。于是,台湾开始了第三次产业结构的调整,从以工业为主体调整到以服务业为主体。

90年代是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各国无不以加强发展科技来增强经济竞争力。在岛内劳动力与生产成本节节上升、企业出走现象加剧的情形下,要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并在未来国际经济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就须步入依靠科技进步来推动经济发展的历史时期。于是,台湾开始了又一次的产业结构调整,目标是在21世纪发展成为“科技岛”。

(三)循序渐进与因势利导的产业升级政策。

运用产业政策的调整而引导产业结构的逐步升级是台湾当局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台湾的产业升级政策是经济发展阶段的演进和适应内外经济条件的变化而不断调整的。(1)“以农业培养工业,以工业发展农业”。在农业发展方面,近半个世纪以来,台湾主要推出了两项重要措施,一是调整了封建的土地关系,二是从生产力着手,推出了农业技术改进的一系列措施和办法。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中曾经占有重要地位,为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资金、劳动力和市场,奠定了台湾“经济起飞的基础”。在1953—1973年间,农业通过低价提供农产品、税赋、储蓄等渠道支援工业化。同时,台湾当局通过补贴支持农会、农田水利和农科教部门,对农民提供公益性服务等方式给农民以补偿性保护。60年代末期后,农业“功成身退”,进入停滞期,成为三大产业中最小的部门。在整个经济中已处于相当次要的地位。自1973年起,当局开始转向“以工补农”,通过农产品提价,增加补贴,加强公益性服务和实施农村计划等方式对农业实行倾斜性保护,并采取一系列重大措施调整农业发展方向,试图再度振兴农业。农业在台湾经济发展时期,尤其是初期,对产业结构的升级功不可没。(2)工业化循序渐进。 台湾推进工业化采取“四步走”策略:第一步,50年代“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工业,就是代替进口商品的工业,如纺织、肥料、水泥、玻璃、人造纤维等。重点发展进口替代工业的原因是岛内外汇短缺,出口商品又主要是米、糖等农副产品,赚取外汇很少,并且农产品的国际价格波动幅度大,外汇收入不稳定,致使进口工业品乏力。另外,也为了充分利用现成的岛内市场,并以外汇贸易保护措施来促进工业发展。因此,发展进口替代工业是当时发展台湾工业的最便捷途径,为60年代之后加工企业群体的崛起奠定了基础。第二步,60年代“出口扩张”战略。这个时期的中心就是大力发展出口导向经济,即发展外销工业。在外销工业中又确定优先发展利用本地原料加工制造的商品,和对进口原料加工后,其产值增加较大的商品,比如纺织品、塑料、玻璃等。台湾选择了纺织、电子、塑料、食品等作为出口主导产业,并在汇率、价格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改革措施,利用充裕的的劳动力、进口原料和中间产品,扩大加工工业面,拓展出口外销,积累资本,为企业升级转型奠基铺路。第三步,70年代“第二次进口替代”。台湾加工出口工业的迅速扩张为重化工业的建立和发展积累了资本。为了促进产品、产业和科技升级,政府确定了发展经济的基本方针:“调整经济结构,促进经济升级,大力发展重化工业”。在此基础上,台湾实行“第二次进口替代”的产业政策,即积极发展资本密集型的重化工业及中间材料工业,借以实现部分原材料、零部件和资本设备的进口替代,促进产业层次由下游加工工业向中小游原材料工业逐步升级。第四步,80年代至今的“科技导向”。为了进一步发展岛内经济和顺应国际形势的变化,台湾当局于80年代提出了经济转型的基本方针和“自由化、国际化、制度化”的三化政策。新制订的产业政策的基本点是以“科技导向”为宗旨,重点转向发展“策略性工业”。也就是从发展中间技术入手,优先发展策略性工业和服务业,进而建立科技产业,减少产业发展对能源及初级原料的依赖。台湾当局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提出“加速经济升级、积极发展策略性工业”、“设置科技工业园区”,1991年制定高科技产业规划,积极发展“十大”新兴产业等。

(四)大力发展教育,重视科技进步。

注重发展“国民教育”和职业教育,开发大量人力资源,为台湾产业结构升级奠定了基础,注重科技进步是台湾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向资本与技术密集型转变,实现升级的关键。

教育在台湾经济起飞中扮演重要角色,这已成为共识。对于自然资源匮乏和人口过剩的台湾来说,重视教育、开发人力资源就显得尤为重要。李国鼎指出:“一个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成功,主要在于有效运用该国的人力资源。对于一个拥有有限的自然资源,但却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的‘国家’来说,依据市场运作的人力资源政策是促使社会及经济发的重要策略。”(注:转引曾建权,《试析台湾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台湾研究》,1998年第4期。)从50年代开始, 台当局即从法律上保证6—11岁儿童必须接受六年小学免费教育,到1960年, 适龄儿童入学率高达96%。1968年以后,又将义务教育年限延长为9年,到1979 年初中入学率从58.23%上升到95.58%,目前已达到99%以上。台湾的学校由1952年的1976所增加到6727所。高中毕业生进入高等学校的比率从26.27%增长到51.94%。(注:转引曾建权,《试析台湾对人力资源的开发》,《台湾研究》,1998年第4期。)据教科文组织统计, 台湾每千人中受过高等教育者有25人,仅次于美、加、日、韩名列世界第5位。教育经费在台湾财政支出中所占比重也在逐年增加, 占GDP 的比例由1980年的4.26%提高到1995年的26.75%。(注:转引孙敬水、张品修,《台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教训》,《世界政治与经济》,1998年5期。)除此之外,台湾当局还着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在职培训,培养专门技术人员,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教育的普及及教育水平的提高,使劳动者素质得到增强,形成了高素质的劳动大军,这对产业结构升级是必不可少的条件。美国著名经济学家、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库兹涅茨说,台湾之所以在短期内实现了工业化,主要在于它培育了高素质的劳动力,能够成功地吸收西方工业国家花费了两百多年发展完成的“知识库”。(注:转引孙敬水、张品修,《台湾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经验及教训》,《世界政治与经济》,1998年5期。)

科技进步是影响台湾产业结构升级的关键因素。从50多年代起,台湾当局就非常视科技的进步。1959年,台湾成立了“国家长期发展科学委会”,并颁布“长期发展科学计划纲领”,其目标在于充实科学发展的基础。1967年设立“科技发展指导委员会”,1969年成立“行政院国家科学委员会”,并制订十二年科技发展规划,推动科技研究开发和应用。70年代提出“科学技术发展十年长程计划”。90年代初又制订了“科学技术发展十二年、六年长中程计划”,先后召开四次科技大会。近几年政府积极承担起主导科学技术发展的角色,为推动产业结构的转化,不但强调科学技术发展,而且大力协助和支持产业界的研究开发活动,主要采取了自主研究开发、技术引进和对外投资,健全科技发展环境三者并重的发展战略。相关措施包括增加科技投资;建立科学园区;加强技术引进和国际合作;采取扶植政策,促进高科技工业发展等。同时,加大对科技的投入,加大政府对科技发展的诱导力度,通过税收、金融等政策手段进行引导,强化技术引进与创新,促使科技成果尽快商品化、产业化。

(五)国际分工体制的影响。

国际分工体制的变化始于50年代末期。由于战后发达国家的科技进步,导致社会生产力空前提高和跨国公司的兴起,跨国公司为追逐高额利润,致力于发展高科技新兴工业和收益高的资本密集型工业,将劳动密集型传统工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于是就形成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及地区之间资本技术密集型工业部门和劳动密集型工业部门的新型国际分工体系,在世界产业结构调整不断扩大基础上逐渐形成和发展。

战后新型国际分工体制为台湾工业产品在世界市场上打开广阔销路,成为保障台湾工业扩大再生产过程顺利进行的主要条件。由于工业产品纳入国际分工,台湾出口贸易由赚取外汇抵偿进口的辅助性产业,变成带动和支配台湾经济发展的主导性产业。美援停止后,国际分工成为规定和影响台湾经济发展进程的主导因素。

国际分工为台湾工业的发展提供了机会,但国际分工对产业结构的升级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正是由于国际分工的制约,台湾的工业发展长期被局限在劳动密集初级加工的狭小范围之内,只在量上增加,没有质的飞跃,导致台湾工业结构20多年来没有多大变化。国际分工还造成台湾工业结构畸形化及农工两大产业不均衡发展。

总之,在台湾产业发展过程中,岛内的资本、劳动和技术无疑是台湾工业发展的内在因素,但其总体来说,处于劣势。从外部因素看,国际经济环境的变化,尤其是国际分工为台湾的产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台湾战后开始的资本主义现代化进程,经过50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不小的进展,资本主义工业已初具规模,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虽不占有重要地位,但也正逐步走向现代化,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不断上升,已超过工农业生产的总和,台湾经济社会已具有资本主义经济社会的基本特征。但就其经济规模、体制成熟程度、产业构成等方面来说,台湾经济仍属于发展中的资本主义经济。它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经济有共同特点:资本弱小;资本主义体制尚不健全;社会生产力水平较发达国家相对低下;技术和市场受强大的、发达资本主义经济控制,在世界资本主义体系中处在受强者支配的从属地位。台湾要突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减少并逐步摆脱对美日的依赖,并实现产业结构的再一次升级,只有面对并利用海峡两岸的产业结构的极强的互补性,依靠祖国大陆的广阔市场、人力资源、自然资源,以祖国大陆经济发展为依托,大力发展海峡两岸经贸关系。实行“一国两制”才是台湾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根本选择,因为台湾同胞的“根”在大陆,台湾经济的“根”也在大陆。

标签:;  ;  ;  ;  ;  ;  ;  ;  ;  ;  ;  ;  ;  

台湾产业结构演变及其原因探析_进口替代论文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