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建构论文_陈华茹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建构论文_陈华茹

临沂大学外国语学院 山东 临沂 276000

中文摘要.本研究以在校大学生为主要研究对象,以教育生态学理论为依托,针对大学英语课堂环境中出现的生态失衡现象进行剖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构建生态平衡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教学策略,如师生共建和谐课堂软环境;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外展型互动空间;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制等。

关键词:教育生态学;大学英语;生态环境

1.引言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教学手段的不断更新与改善,我国的大学英语课堂一改以往的教师讲学生听的单一教学模式,昔日的一块黑板一本书的教学手段已被可以承载大量信息的多媒体设备所取代。但在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下,先进的教学手段得不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软环境中存在严重失衡现象。教育生态学作为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为构建高效的、生态和谐的大学英语课堂环境提供了理论基础。近年来从教育生态学角度研究大学外语课堂教学已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课题。

1976年克雷明提出“教育生态学”这一概念,他认为教育生态学是把各种教育机构与结构置于彼此联系中,以及与维持它们并受它们影响的更广泛的社会之间的联系中来加以审视。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教育生态学的研究得到了深入的研究。鲍尔斯 (Bowers, C.A.)是这一时期的代表性人物,他既有宏观的教育生态学研究,又有微观课堂生态学的研究。Holliman和Anderson(1986)提出接近度和学生密度是大学课堂的生态变量,等等。近年来,教育生态学得到了更广泛的认可和应用。

近年来,我国在教育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如,范国睿(2000)在其《教育生态学》一书中以学校生态系统为主体,考察学校生态分布、生态环境及课堂生态环境的内容;安琦(2009)通过对现代信息技术在外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外语教学中需要建立生态化教学系统。

2.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

大学英语精读课作为大学生英语课程体系的中心课程一直备受关注。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并不罕见。这导致了大学英语课堂中的语言输入与输出的失衡现象,同时也导致了课堂微观软环境的生态失衡。笔者根据多次听课及对临沂大学师生的访谈,对大学英语课堂生态失衡现象进行的归总。

2.1 教学班级人数众多

通常情况下大学英语精读课都是大班教学,以临沂大学为例每个大学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都在80人左右,有个别班级超过90人。这种班级规模过大的情况,一直困扰着大学英语教师。根据生态学理论中的“耐度定律”及“最适度原则”,在特定的生存空间中,生物的承受力和忍耐力是很有限的,但周围环境达不到或是超出了其可承受的“度”时,就会产生不利或相反的影响。依据语言学习最佳空间密度,大学英语教学班级的人数应在40至50人之间,过高的班级容量,必将超出学生的空间承受力,必定会导致课堂生态环境的严重失衡。

2.2 教师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足

许多教师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仍然把自己视为整个课堂教学环境中主宰者,忽视了生态环境的共存、互动、交流的原则。整个课堂教学主要还是以教师为中心的“填鸭式”教学。这样的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因素,不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简而言之,教师在大学英语教学过程中没能正确处理友善与严厉、传授与练习、语言输入与输出、等各个要素之间关系,从而导致学生在课堂生态环境中没有在学习焦虑与学习自信、强制学习与享受学习等问题的中找到适度的平衡。

另外,许多教师过于依赖多媒体教学课件,忽略了课堂气氛的营造,学生创造性的发挥,整个教学过程变成了教师讲台前的课件演示过程。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机会仅限于教师提问学生回答,学生没能摆脱被动学习者的地位。这样的教学模式必将影响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效果,造成了师生行为生态失衡。

2.3 单一、片面的考核体制

教学考核体制是大学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环节。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合理的、有效的考核方法能够为教师和在读学生提供可用的反馈信息,有助于师生及时调整教与学的行为。然而,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校到目前为止还不能合理利用这些技术平台搭建有效的多元化考核体系。因此,出现了现代信息技术与单一、片面的考核方式之间的失衡。

另外,单一的考核方式使教学与评价之间出现严重的脱钩现象,教师为了能及时、简单而又有效地监控教学效果,往往把所有学生放在同一标准下进行考核,由于教学班级的规模大、人数众多,最常用的考核方式就是考试。然而事实上,一张试卷是不能完全反应出整个教学过程的效果,因为它不可能完全反映出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所付出的努力和学习效果。这种单一的、片面性的考核方式会导致学生对学习过程的不重视,甚至忽视自身在课堂生态体系中的存在价值。

3.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构建

3.1 师生共建和谐课堂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的大学英语课堂应该建立在师生、生生的有效互动,以及和谐共存的基础之上。教师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关注学生内在感受,有选择性地接纳学生提出的不同意见和建议。只有教师重视学生的感受,才会发现他们的长处和潜力。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分配给不同的学生不同的任务,以保证每个学生的特长得以充分的发挥。教师在备课时要对传授的知识进行加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课堂学习任务。在课堂教学中要注重学生的学习行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馈并根据学生完成任务的情况对教学方式、教学目标进行相应的调整。当学生追求学习目标得以实现,那么他们将表现出极大的自信心,并会主动采取与教学目标相适应的学习态度和学习行为,从而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内部动力。

建立生态和谐的课堂环境的另一个关键要素就是师生间的交流。传统的教学体制使我们的学生变得不善于甚至不愿意与任课教师进行交流互动。因此,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先打破师生之间的冰点,主动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师生间的平等交流可以打消学生的课堂恐惧、焦虑、不自信等消极的情感。此外,师生间的交流还可以帮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这样教学才能有的放矢。没有互动或者缺乏互动的大学英语课堂,是很难建立生态和谐的课堂软环境的。

3.2 建立以网络为平台的外展型互动空间

现代化的技术手段使得网络成为人与人之间进行交流的不可或缺的平台。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可以利用这一被广泛使用信息平台来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增加了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频度,摆脱人数众多的大班教学带来制约,避免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一言堂的教学模式,而且还能有效地规避少数英语好的学生垄断课堂活动的局面,从而达到在同一生态环境中所有学生都能享受到同等的学习资源与学习机会的效果。外展型的教学互动空间,使我们的教学活动与校园生活、社会生活融为一体,从生活中汲取丰富课堂教学内容。从课堂向课前、课后、课外延伸,增强课堂教学的活力。从而,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有限的课堂教学走向无限的课外学习。

这种网络语言互动平台还可以使平时胆小、害羞的学生敢于参与互动,积极思考,学以致用,充分发挥语言输出的功能,从而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语言焦虑程度,进而使学生乐于开口,并在英语交流、互动中最大限度地体验用英语进行交流所带给他们的快乐。 这样的英语交流、互动既可以营造生态和谐的学习环境又可以提升学生的语言运用能力,使教学目标得以顺利实现。

3.3 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制

建立一种多元的评价体制也是构建大学英语生态和谐的课堂环境所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在平衡的英语教学生态模式下,教学评价应该强调价值多元性,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考核及评定,评价的核心不再是简单对一张试卷的评阅。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应该充分肯定学生作为教学生态环境中的重要生物参与者的主体地位,了解学生在英语学习和个性发展中的需求,评定学生在课堂生态范畴下的自我认识,考察学生在跨文化交际中的能力。因此,在构建多元化的评价体制时,应将评价与整个教学过程相结合。在课堂教学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行为表现和能力提高,采用描述性考察形式,通过对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学习热情和学习主动性等方面的记录来评定学生的学习行为。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能否顺利、有效地完成特定的语言任务是衡量学生英语能力的重要标杆,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的口头作业、课堂发言、网络讨论、即兴演讲等来判断学生的语言能力,发现学生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这种评价方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可以起到督促和检查的作用。

4.结束语

本研究以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出现的生态失衡现象为着力点,从教育生态学视角阐述了建构生态和谐的课堂生态环境的策略,希望本研究对改善教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动机,促成学生终生学习的良好习惯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L. A. Cremin, Public Education. New York: Basic Books, 1976.

[1] W. B. Holliman, and H. N. Anderson, Proximity and student density as ecological variables in a college classroom.Teaching of Psychology,vol.13, pp. 200–203, 1986.

[2] 范国睿, 教育生态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0.

[3] 安琪, 基于实证研究的网络语境下大学英语教学的生态化思考, 外语电化教学, 127:58-62, 2009.

论文作者:陈华茹

论文发表刊物:《科技新时代》2019年1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3/20

标签:;  ;  ;  ;  ;  ;  ;  ;  

教育生态学视域下的大学英语课堂生态环境的建构论文_陈华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