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思想品德课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法纪教育、思想政治教育、人生观教育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科学的教学方法能启迪学生思维、开发学生智力、发掘学生潜能,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和思维习惯,使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可见,教法运用得是否得当,直接关系着教学效果的好坏,影响着教学质量的高低。
关键词:思想政治 课堂 有效性
随着新教育课程改革在各地的蓬勃开展,广大一线的教师们不断进行探索、实践、反思,取得了一定的教学效果。然而,反思新课改背景下的课堂教学,依然存在形式化、低效化现象,所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当前深化课程改革的关键。思想品德课教师应如何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呢?
一、积极备课,营造有效的学习氛围
1.精心设计导语,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导入环节,巧妙地设置情境,就很容易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在激活学生思维的状态下,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怎样讲好导语呢?这就要求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进行认真的钻研,对教学资源进行深度挖掘,努力设计出能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导语”。它可以是现实事例、故事、相声、漫画、看图说话、音乐、设疑等等,要让学生体会到政治学科的实用性,同时激发学生学习的意愿,激活学习动机。
2.深刻领会和正确把握教学目标,提升思想品德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新课程标准要求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有机结合起来,切实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一节课仅40分钟,不可能面面俱到。对于事实知识、原理知识等要通过过程和方法、通过教师的引导和启发、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使学生有效地自主建构知识框架。同时,有关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学决不能急于求成,应对这些目标做出系统规划,通过一个课时或一个阶段的教学达成初级目标要心中有底,不能把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终端目标作为课时目标来确立。
3.精心设计课堂教学活动,深化学习氛围。例如在上《生命健康权与我同在》中我引用了影片《刮痧》的节选镜头,并设问讨论。这样用特殊而典型的生活案例,通过设问启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探究问题、答疑解惑、学习知识的兴趣,顺理成章地引出了“人格权”和“生命健康权”,也让学生从情感上感受并理解了影片中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爱,为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法律对未成年人生命健康权的特殊保护”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发扬教学民主,创设和谐气氛,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让学生在课堂中“活”起来
1.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学生的学习活动总是由一定的学习动机引起的,只有当学生喜欢学、要求学、有迫切的学习愿望时,才能自觉积极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那么,学生的这种学习动机从何而来呢?这就要靠教师的教学艺术,要靠教师组织富有成效的学习活动去诱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活跃学生思维,如设置悬念、创设情境等,将学生置于“心求通而未达,口欲言而不能”的心理状态。
2.树立学生的自信心与勇气,增强学生的参与意识。思想品德课的教学特色是充分发挥其德育功能,讲究对知识的体验和感悟。这就要求全体主动参与,克服羞于开口交流的毛病,积极开展活动教学。我常常使用表扬和鼓励的话语,激励学生,让学生能够大胆地表现自己。每一课,都尽量创设大量情境并提供广泛的活动材料,让学生进行活动,在活动中体验和感悟。
3.发扬民主,营造和谐气氛,让学生动起来。传统的教育由于师道尊严,紧张的课堂气氛让学生不敢想、不敢说,这种现象显然极不利于创新精神的发扬。因此,在新课改的新形势下,要求老师要唤起学生的自信。心理学告诉我们,自由能使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的发挥。
三、开发与利用课程资源,落实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当前,新课程改革中的一个关键问题是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面对新课程,我们常常苦恼于资源的无处寻找。事实上,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时时刻刻接触课程资源,但是没有从宏观上加以把握,没有明确地进行分类,使用时目的性不强,缺乏系统化,难以产生宏观效应。我认为,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应先从教材入手,反复推敲、体会,根据学习目的要求、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整合、裁剪,突出重点、难点;之后以教材为核心,以现实生活为切入点,从内容、形式上向外延伸,充分挖掘、利用现实中的教育资源,使教学不再局限于教材。
四、坚持尊重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
教学实践中,我有这样一个体会:教师有时把自己看得过“重”,不信任学生,认为学生离了自己不行,必须手把手的教学生才行,从而也就导致了学生把自己看得过“轻”,没有老师给安排任务就会不知所从。这样学生的自制力差,老师倍感辛苦,但教学效果并不好。
针对此种情况,我给学生以充分的信任,相信他们有自制力、有自学能力。有些学生学习政治没有兴趣,缺乏主动性和积极性,是因为他们认为自己没有学习的天赋,对学习缺乏信心(这样的学生不少)。这需要我们老师及时肯定和鼓励,肯定学生学习的能力。老师的鼓励和期望会使学生对自己的评价产生怀疑,从而开始重新审视自己、评价自己。课堂上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老师的任务就是要让他们也能积极参与进来,当众给予肯定。课下再进行正确引导,使他们树立信心,意识到“我能行”,实现学生能够以积极向上的状态进行学习,真正实现他们的课堂主体地位。
论文作者:廖红英
论文发表刊物:《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4/20
标签:学生论文; 课堂教学论文; 有效性论文; 教师论文; 老师论文; 学习动机论文; 思想品德论文; 《素质教育》2017年3月总第22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