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论文_项九云,赵庆月,王幸林

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论文_项九云,赵庆月,王幸林

平阴县中医医院 山东平阴 250400

【摘 要】目的:探究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

【关键词】探究;产房;助产人员;职业危害;防护措施

产房是产科工作的中心部分,助产人员承担着产科工作中母亲和婴儿生命的重要责任[1],精神时刻处于高度紧张状态,医院的注意力重点放在如何最大限度地为病人提供高质量的服务[2],而职工的职业安全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环节,当助产人员在第一线工作,如果他们不注意个人防护易造成职业伤害。助产人员应该知道这个职业存在的潜在风险因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保持身体和精神健康,助产工作所存在的危害以及防护措施概括如下。

1.存在的危害

1.1心理性危害。助产人员在工作中需要熟练度、压力很大、工作很繁重、风险很大、夜班居多、孕妇和家庭要求高、母亲和婴儿危险、产科工作待遇低、社会上的对助产人员的轻视等增加了助产士的心理压力,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

1.2物理性危害。助产人员在手术过程中会接触到各种不同类型的锋利的工具,如针、手术刀片、针、碎玻璃、缝针等等。在救治病人的情况下,皮肤粘膜容易受到时间和压力的影响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治疗不当也会导致血液疾病的传播[3]。在紫外线消毒的过程中,使用不当会导致紫外线眼炎或是皮炎,高浓度的臭氧会导致气紧、胸部不适和肺水肿。产妇的呻吟以及胎儿检测仪器等长时间在人体上的作用,都能造成系统的损害。

1.3化学性危害。这些产品通常被用作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和戊二醛,它具有腐蚀性、挥发性、刺激性,可导致胸部闷肿、头痛、职业性皮炎等。在怀孕期间的助产人员,呼吸和肺水肿会导致助产人员的胎儿畸形甚至流产。在一些卫生材料中含有一些物质可能是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疾病以及癌症有关。水银的医疗用品如温度计和血压计具有神经和肾脏毒性,当不小心损坏时,会对助产人员的健康造成影响。

1.4生物学危害。产科工作与阴道分泌物、羊水和血液密切相关且接触,增加职业接触的风险。目前,血液性传染病如乙型肝炎、艾滋病毒和性传播疾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分娩时间的不确定性而且多在夜间,往往在面对快速分娩、难产、母亲和婴儿救治的情况下,助产人员往往是在完全明确诊断之前,及时的进入手术和抢救中,更加的增加细菌和病毒的感染率。助产人员在接产过程中,膜的破裂,将羊水喷洒到助产人员的身体上或脸部,被缝合在一起时血会溅到脸上等。

1.5工作环境的危害。助产士需要站立很长时间,当身体调节压力和能量消耗时[4],身体就会失去平衡以导致器质性功能障碍,同时下肢静脉曲张的发生率明显高与其他的人群。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母亲的宫缩而发出的痛呼声让这个家庭变得烦躁不安、易冲动,认为这是助产人员缺乏爱,甚至抱怨、侮辱、威胁助产人员、导致助产人员的身体和精神受到了影响。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但事实上,许多不可预测和不确定的因素常常影响分娩的结果,轻微的粗心大意会导致纠纷,从而伤害到助产人员的身心。

2.防护措施

2.1加强操作的熟练度。除了掌握基本理论、操作和专业学科、专业学科知识、专业学科经营之外,助产人员也必须精通生产专科手术,如胎盘监护、肛门检查、阴道检查等。熟练的工作操作,易于在临床工作中使用,避免因为能力不足造成的心理压力。注意人文学科的知识和心理健康学习,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面对现实,适应职业和环境,积极寻找消除不良心理情绪的方式,从容应对各种心理压力,缓解心理压力造成的身体和精神损伤。

2.2物理性危害的防护措施。操作后认真清理干净,以免他人使用时,被针扎破,针和锋利的仪器要放入正确的箱子,不要手工操作碎玻璃避免被刺伤。正确处理针头,,不要将尖锐的一面对着其他人,手术刀片不能直接用手安装和拆卸。如果发生被针刺事件要马上将伤口的血液挤出,并且进行消毒和包扎处理,向上级领导汇报,并且注意观察好是否有传染病的感染。当在进行紫外线消毒时,不要停留在紫外线下,当消毒完成后要记得通风。当产妇要生产前要仔细向其讲解如何正确、快速的生产,注意保存体力,不要因喊叫浪费体力等。

2.3化学危害的防护措施。选择正确的化学消毒剂来浸泡医疗器械,了解消毒剂的物理和化学性质,戴手套,面罩等并且盖好容器,防止杀菌剂从含有戊二醛的无菌容器中蒸发。使用仪器时,必须用生理盐水清洗仪器,以防止损伤皮肤。保持房间内部的空气流通,开窗通风,及时的清洗药物用具,如输液器、输血器等。及时废物处理,减少对身体的伤害。

2.4生物性危害的防护措施。严格遵守隔离制度,处理各种疾病传播的途径是减少感染的发生。加强对自己的保护,做好六步法洗手,戴口罩等对自己的保障措施,与产妇接触前后都要洗手,当接触到血液、羊水或灰尘时,要戴手套。当暴露在一种特定性的传播疾病时,戴上双层手套。在接产时,穿戴防护口罩、眼镜和防漏水的皮革围裙。

2.5加强助产人员的素质训练,帮助助产人员快速的适应环境。助产士应积极认识和预防职业危害,维护和促进身心健康。加强身体的工作能力锻炼以及自身锻炼。建立良好的同事以及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工作氛围,耐心向产妇和其家人解释生产过程和随时可能发生的情况,发生突发变化时,及时与产妇和其家人沟通[5]。遇到争执、暴力等要向医院安全人员和医院领导进行寻求解决,确保人身安全。

参考文献:

[1].张慧.助产人员的职业危害因素及防护护理[J].中国实用医药。2012.7(36):265.

[2].崔扬.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4.9(3):274.

[3].郭秦玲.助产人员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J].中国实用医药.2010.5(25):274.

[4].秦静.助产士的职业危险因素及防护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4.14(25):232.

[5].黄小英.林家娟.杨秀丽.浅析助产技术理念与剖宫产率的关系[J].临床护理杂志.2014.13(4):18-20.

论文作者:项九云,赵庆月,王幸林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7年5月第9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9/18

标签:;  ;  ;  ;  ;  ;  ;  ;  

产房助产人员的职业危害与防护措施论文_项九云,赵庆月,王幸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