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谋方言动植物名称中的修辞现象分析论文_伊忠莎

元谋方言动植物名称中的修辞现象分析论文_伊忠莎

云南师范大学 文学院 云南 昆明 650500

提要:人们为动植物命名,往往会采取某些修辞方式使动植物的名称听起来简洁、生动,所以,动植物名称往往存在着较为普遍的修辞现象。

关键词:元谋方言;动植物;名称;修辞

名称是人们对某事物的称呼。人们对某事物的命名并非是随意而为的,而是具有一定的依据,从而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情感和对事物的认知模式。因此,当地对某事物的命名,能够反映当地人的生活智慧及语言特色。

一、元谋方言动植物的命名方式

在为某个事物命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脱离该事物的特征,而是以该事物的某一突出特征来作为命名的依据。

(一)根据动植物的外在形象命名

1 根据动植物的形状命名

莲花白、包包白:一种圆形的叶子向内包裹的蔬菜,包在越中心的部位越白,固有“包包白”一称;称为“莲花白”是因为这种蔬菜包裹起来,从表面上看,形似即将开放的莲花。

水板凳:一种生活在水中的昆虫,身长约一厘米,有六条腿向两边展开,形似家用的一种长条形板凳。

2 根据动植物的颜色命名

黄萝卜:胡萝卜。

黄虫:夏季傍晚出现的一种黄色昆虫。

3 根据动植物的气味命名

香椿:春季在香椿树上采摘的芽,因有特殊香味而得名,可食用。

臭屁虫:臭虫,因发出某种特殊的气味而得名,可入药。

4 根据动物的鸣叫声命名

老倌好过:一种鸟,因其鸣叫声被人们听闻为“老倌好过”而得名。

拉力虫:蝉。因其鸣叫声被人们听闻为“拉力”而得名。另一原因则是夏季人们顶着烈日在地中劳作,蝉鸣四起,仿佛是在为人们加油鼓劲。所以“拉力、拉力”。

5 根据动植物其他某种突出特征命名

癞疙宝、癞蛤蟆:即蟾蜍,因其背部疙疙瘩瘩而得名。

地牯牛:蚁狮。生活在干燥的地表下,在沙质土中造成漏斗状的陷窝,颜色与水牛颜色相同,有角,故人们称其为“地牯牛”。

(二)通过联想为动植物命名

词语的联想色彩丰富了词语的意义,扩大了词语的使用范围,并成为修辞造词的一个重要基础。例:

狗响铃:一种野生植物,其果实成熟以后,种子与外面的荚相互碰撞而发出十分清脆悦耳的声音。而“狗”则是当地对野生植物的泛称,如“野姜”称为“狗姜”,一种野生的类似于南瓜植物则的称之为“狗瓜”。

扁金刚:仙人掌。因其形扁,身上长满刺,让人无法靠近,挺拔直立而得名。而“圆金刚”即霸王鞭,人们认为它与扁金刚长相相同,只是它的枝干呈圆柱形,所以称之为“圆金刚”。

狗尾巴菜:并非狗尾巴草,而是一种可食用的野菜,开花时只在顶端开有白色圆柱形花,像小狗的尾巴而得名。

由上可看出,元谋方言动植物的名称给人一种听名即视的感觉,它紧紧地抓住动植物的突出特征,再联系生活实际,使得动植物名称形象,生动。

二、元谋方言动植物名称中辞格的运用

辞格在语言中的运用产生了积极的修辞效果,使语言变得形象生动。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元谋方言中,动植物命名时常用的辞格有比喻、比拟、夸张等。

(一)比喻

在元谋方言动植物的命名中,比喻是运用得最为普遍的。运用比喻的方式为动植物命名,从而使得动植物名称具体、鲜明、生动,并且透露出说话者对该事物的一种爱憎情感,表达对事物的褒贬评价。例:

1 利用动植物的外部特征打比方

鸡冠花:一种花朵形似鸡冠的花呈成大红色。

鸡啄菜:当地也叫春不老菜,叶子细碎、不规则的锯齿状,形似一片完整的叶子被鸡啄过一样,因此而得名。

此外,还有诸如“泥鳅豆”、“草鞋虫”、“大砍刀”等。

2 利用动植物的其他特征打比方

鸡窝芋:也称麻芋头。因为个头小,种植类似于土豆,与土豆一样,一棵植株能长多个芋头,芋头皮的表面有少量的毛,形似一窝小鸡而得名。

土瓜:又名地瓜。一种长在土中呈淡黄色的不规则球状的植物,可使用。因其形状类似于当地所种植的南瓜,又埋在土中,故得名土瓜。

用比喻方式构成的词,一般是词语的意义与形象紧密结合在一起的,用较为经济的形式和确切的形象意义来达到表达效果,从而达到意想不到的修辞效果。

(二)比拟

人们在观察事物的同时。往往不忘反观其身,探究事物之间的联系,因此,比拟的手法成了联系物类之间的纽带。例:

子母鸡:未发育成熟的母鸡。

凤仙花:一种花,其花朵色彩鲜艳,花汁经常被人们用来包指甲,将指甲染成红色。人们就是用这样简单的方式,来使自己变得更漂亮,而凤仙花在其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儿:雌性动物所产的后代即为此雌性动物的儿;对于植物而言,一般指多年生植物根部长出的小植株,如芦荟一类。

摇头姑娘:一种长像类似于蚕的昆虫,因不断摇摆其头尾而得名。

人们不仅毫不避讳地用自身的称谓词来为动植物命名,而且还用表人类行为、情状及身体部位的词语来为动植物命名。例:

老来红:一种在秋冬盛开的植物,盛开后火红一片,仿佛是已进入迟暮之年的老人还在努力彰显自己的美丽。

臭屁虫:臭虫,因发出某种特殊的气味而得名,可入药。

此外,还有“龙眼”、“奶浆包藤”等。

(三)夸张

夸张一直以来都是人们乐于使用的表情达意的一种辞格,从而达到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其特点是言过其实,从而引申出情感意义,具有强烈的感染力,例:

人头芋:一种芋头,其个头比一般芋头大,故而得名。

卡步虫:一种昆虫。当地人们粗略丈量某物的长度时,最方便的就是用手的拇指与是指张开,即为一卡。而卡步虫移动起来的方式一步一曲的形态像是在用自己的身体丈量所经过的路程,故而得名。

春不老菜:春不老菜得此名是因为其经历霜打,吃起来愈可口,人们即认为其长春不老。

此外,人们用象声词来为动物命名,陈望道称之为摹声格。这一辞格多用于与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关系密切的动植物名称。例:

宝咕雀:每逢春耕时节在当地出现,当地人根据其鸣叫声为之命名为“宝咕雀”。

拉力虫:夏天蝉鸣四起,当地人根据其鸣叫声为之命名为“拉力虫”。

老倌好过:一种鸟,当地人们闻其鸣声,再与自己的方言相对应,故而得名。

在元谋方言动植物的命名中,还有其他辞格,此处不再一一枚举。

在元谋方言动植物的名称命名中,修辞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不但建构了色彩鲜明、绘声绘色的语言,而且塑造了栩栩如生的形象。同时,还使得这些动植物的名称意义丰满,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们的某种情感态度。

参考文献

[1] 王希杰.汉语修辞学[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3(01).

论文作者:伊忠莎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6年6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10/25

标签:;  ;  ;  ;  ;  ;  ;  ;  

元谋方言动植物名称中的修辞现象分析论文_伊忠莎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