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今村镇生活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不过在污水处理上仍存在着较多问题。基于此,加强对村镇污水的处理成为目前城乡建设的首要问题。本文主要对村镇污水处理方式进行了探讨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村镇;污水处理;利用方式
1村镇污水处理中存在的问题
1.1 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与实际要求不符
由于村镇地区的污水排放较为分散,管网建设需要耗费的资金相对较大,为了节省更多资金成本,很多区域在管网建设中并未按照实际要求进行,导致其建设质量与实际要求不符,在后期使用中,很容易因为负荷增加带来一些问题,造成大量设施和资金的浪费。
1.2 建设难度较大,效率不高
村镇由于环境和条件等的限制,在污水处理系统建设中存在较大的困难性,如施工作业量较大,建设周期长、人工作业多,使得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效率不高,阻碍了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1.3专业人员和技术的缺失
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完成后,受到地域和经济条件的制约,专业运营管理人员缺失较为严重,无法保证设施的正常使用和维护,即使政府安排专业人员进行相关指导,也会由于薪资待遇等问题,造成大量人员流失,降低设施的运转效率。此外,一些地区在进行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中,由于考虑不充分,技术工艺选择不当等问题,使得后期使用成本增加,带来的大量的资金消耗,严重影响了建设和使用效率,阻碍了村镇生活污水处理工作的开展。
1.4 应用效率较低
在村镇区域内,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成以后,由于缺乏专业人员指导,人们重视力度不足,使得设施运行存在较多问题,设施性能无法得到充分的发挥,且部分设施在损坏后也得不到及时维修,无法保证污水处理效果,进而影响了区域内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2村镇污水处理的几点建议
2.1生活污水收集
(1)绝大部分的村镇住所分散,生活污水均不集中收集,基本为自然散排,采用分散收集模式。所产生的生活污水、饲养家禽所产废水、扬洒浇地等排水经路边沟及自然地表径流汇入排雨水地,或是渗入地下等;(2)部分发达村镇已经初步建立了一定的排水管网规模,此部分地区统一采用集中收集模式,将收集的全部污水集中运送到化粪池或污水厂进行后期处理;(3)通过修筑的明渠,污水靠自身重力排放到河流或湖泊;(4)建造地下渗井,使污水渗入地下层或采用旱厕排放,主要针对污水排放量较大的家庭;(5)部分生活习俗较为落后,未感知污水处理重要性的家庭,仍采用扬洒方式处理污水,使污水直接渗入地下层。
2.2 雨水收集
(1)经济较为落后的村镇:由于经济不发达,资金欠缺,因此普遍采用自然处理方式。部分雨水会通过地表渗流直接渗入地下。经由明渠或管道方式采集的雨水,会直接排放到河道湖泊等较近的水体中。大量雨水总体通过地表径流汇聚到附近水体或洼地内,少量有限区域的雨水出现在路边沟可汇排。(2)发达村镇:部分发达村镇雨水收集较为集中,采用集中处理技术,将收集后的污水集中排入经济投入少,管理简单易行的水塘或人工湿地中,处理后的污水将排入附近的自然水体中。还有部分村镇建造蓄水池,建立具有防渗作用的蓄水设施。但由于村镇经济发展缓慢,技术设施落后,许多蓄水池都已荒废,并没有实际上解决村镇污水大面积收集问题。发达村镇除去采用集中处理技术,也采用自然处理技术。
2.3需要不断完善相关体系,加强管理
在目前,需要先制定出一系列的解决措施,还要不断完善有关法律制度,不断加强管理,从而带动垃圾收费体系。在现在阶段中,存在随意倾倒垃圾或者是污染已经超标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会使得城市垃圾在进行处理时缺少相应的监督力度。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所以城市垃圾在处理的时候,消耗能源比较大,现在已经成为本地政府的重要问题,那么在这个时候需要多个渠道进行筹资,然后直接融入到市场运行过程中。
2.4污水的循环利用
村镇生活污水的直接排放不仅会造成生态环境的污染,还会增加水资源浪费率,加重我国水资源短缺现状。所以在实际处理工作中,可以通过相应技术的应用实现污水的循环利用,减少浪费现象的产生。目前,我国在进行污水循环利用上采用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将污水通过物理作用进行沉淀分离,将不可溶解的悬浮物回收;二是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对污水中的溶解性有机物进行降解,将其转化成无害物质,完成固液的分离。
2.5注重保养水平和管理能力
首先,污水处理厂要定期开展员工培训,提高其管理和专业技能水平。这样才能更好的保证设备的合理使用,提升污水处理效果。尤其是在先进设备引用之后,要确保工作人员熟练掌握设备的使用性能,并做好及时的维修和养护工作,以免因设备老化、磨损等问题影响污水处理效果。其次,对专业人员进行定期的考核工作,掌握员工的理论和实际操作能力,对于不合格的员工予以重新的培训,直到其合格后,方可开展后续相关工作;最后,了解市场趋势,引进现今的技术和设备,提高村镇生活污水处理质量和效率。
2.6保障机制
a)组织保障措施。区人民政府负责污水防治项目的组织落实,负责做好协调、指导和督促检查;b)长效管理制度保障。(a)落实目标责任。进一步规范管道审批管理,加强管理和验收,落实路段责任制,加强巡查,定期清淤,确保污水管网安全运行;(b)加大环保执法力度。不定期开展管网集中排查、整顿[5];c)施工进度保障。为保障项目的顺利实施,应事先编排项目施工计划,尽量满足各项要求,完善管理制度和管理方法,选用合适的管理模式,并进行明确的专业分工;d)发动群众参与。充分调动农民群众的积极性,宣传工作深入到户,各户积极配合施工,做好户与街、巷管网的连接。
2.7先进污水处理技术的应用
目前最常使用的污水处理技术主要有三种,即光催化技术、声波能处理技术和SBR污水处理技术。2.7.1 光催化技术光催化技术在污水处理上的效果较为明显,但是对技能要求较高,在实际应用中需要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加以指导。该技术的工作原理为:利用光催化剂将污水中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进行还原反应,使其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实现污水净化,降低污染效率。其中使用的光催化剂药物有氧化锌、二氧化钛等,其中以二氧化钛的效果最佳,其能够更好的增强内部反应的活跃性,实现污染物质的剔除。2.7.2 声波能处理技术通过该项技术的应用可以将污水中存在的有机和无机污染物实行有效分解,从而提高污水处理的整体处理质量和效果,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其处理原理为:在污水处理设备超声波发出后,将污水排入其中,可以利用超声波的振动将污染物进行有效隔离,以此达到分解的作用。这一过程中,声波会加快污染物的降解速度,提升处理效率。同时该技术的应用范围较广,适应性较强,在村镇污水处理中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目前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中,国家和政府应加大对村镇生活污水处理的重视力度,制定完善的管理体系,并引进先进的处理设备和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而确保村镇污水处理工作的顺利开展。同时还应结合区域特征选择合适的处理方法,强化污水处理效果,降低水污染问题的影响,最终全面提高村镇的环境质量。
参考文献:
[1]刘佳琦,黄宇.村镇污水的现状及一般处理方法研究[J].环境科学与管理,2017,42(11):115-117.
[2]王俊安,魏维利,潘华崟,何强,文一波.村镇污水处理系统设计与工程实践[J].给水排水,2017,53(11):33-38.
[3]许光远,艾锐,张超,张静.村镇污水处理厂设计水量差异性分析[J].工业用水与废水,2017,48(05):38-40.
[4]吴艾欢,杨婷婷,吕谋,王润致,曹伟奎.胶州市村镇污水处理系统构建方案研究[J].中国农村水利水电,2017(10):75-79.
[5]汤超.村镇污水处理模式与适用技术研究[J].低碳世界,2017(10):8-9.
论文作者:柳兵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7/2
标签:村镇论文; 污水处理论文; 污水论文; 技术论文; 设施论文; 管网论文; 雨水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10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