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初探论文_李琼霞

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初探论文_李琼霞

云南林业职业技术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 要:2016年两会着力强调了创新对于各个行业发展的重要性,而创新的根源在于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当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达到一定境界,就会自觉规范行为以保证工作质量,就会肩负起社会责任,用自己的能力来创造性地推进岗位上的创新与发展。因此,要高度重视职业素养融入德育教育的相关研究。本文首先分析了高职德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详细分析了高职德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旨在为高职德育教育工作者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素养 高职教育 德育教育 教育模式

一、高职德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必要性分析

1.对党和国家要求的践行

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中明确指出:职业教育要“要加强‘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职业道德教育,加强文化基础教育、职业能力教育和身心健康教育,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专业技能、钻研精神、务实精神、创新精神和创业能力,培养一大批生产、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实用人才”。

2.德育教学的内容具体化

德育教育的内容非常宽泛,涉及到人的生活领域中的各个方面。对于工作人员来说,职业道德是其思想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职业素养教育融入到德育教育中,能够提高学生的职业道德,让学生了解到良好品德对于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

二、高职德育教育融入职业素养教育的主要模式

1.编写理论教材,将职业素养教育纳入到德育教育中

教育的模式多种多样,但是理论教育是教育的基础,也是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理论教育是教育的蓝本,对于具体教育活动具有指向作用。因此,要针对职业素养视域下德育教学的特点来编写德育理论教材,将职业素养纳入到德育教育当中,形成高职学生职业道德培养专门的版块。高职院校的专业非常多,职业素养又因专业而异。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有效性,德育教材的编撰需要德育工作处的老师主持,各个专业的老师配合,通力合作打造优质的德育教学理论教材。此外,学校要利用工学结合教育模式下与企业的密切联系,将编撰后的教材与相关的企业进行交流研究,从而让学生职业道德的提升与企业对人才品格的需要高度一致。

2.组织工作实践,让学生感受职业素养与品德的关系

理论教育是对学生的思想意识形态进行直接干预和影响,这样能够通过教学手段让学生识记教育的主要内容,但是无法让学生切实将这些德育教学内容完全内化成为自己的。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工作实践中,学生就能够切实感受到职业素养与品德的关系,以及职业道德对于工作质量的直接影响、对人民大众利益的根本影响。通过组织工作实践,学生置身其中,能够感受到职业道德对于个人、大众以及社会的重要影响,从而真正让德育教育的主要内容触及学生的思想。这个教育模式的应用,要充分利用工学结合的教学模式。在学生进入企业进行实习的过程中,德育教师要布置德育研究作业,让学生对工人们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以及工作热情进行观察和记录,让学生对企业的生产状况和经济效益进行估算,让学生对生产出的产品的使用寿命和使用安全进行评估,然后再将各项数据汇总制成图表。这样就能够直观地发现职业道德对于企业的建设发展和大众的利益息息相关,而且是形成了正相关的趋势。

3.利用网络媒体,让学生了解职业素养和品德的作用

社会道德舆论对于学生的品德有重要影响,在不同的舆论环境下,人的思想品德会受到不同的影响。然而,在互联网时代,信息高度发达,多元化的时代和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趋利性对学生的思想品德和职业素养都有负向的影响。面对这种客观的社会大环境,教育工作者要通过“借力打力”的方法来开展德育教育,从而让负面的信息材料成为有力的反面教材。该项教学模式的应用,要充分利用互联网资源和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教学工作的开展要首先做好师生沟通的平台。QQ、微信以及微博都是良好的沟通平台。然后,专业课教师要对自己专业领域中的热点事件进行关注,出现负面教材要推送给学生,并且分析出职业道德缺失的具体表现、其最终接受的法律惩罚以及对其家人的精神影响。这样就可以通过“借力打力”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从而对学生起到警示作用。当然,各个专业领域中的正能量要同时进行传播,从而对学生起到引导作用。德育老师则要从整体上进行把握,将德育教育和职业素养基本内容相关的内容推送给学生,从而让学生的综合道德品质和综合职业素养都有显著的提高。

综上所述,在职业素养培养视域下,高职德育教学模式必然要进行改革,将职业道德和爱岗敬业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融入到德育教学内容当中,将德育教育模式从理论教育向着实践中提高学生道德水平改变。德育教育受到主流文化和社会风气的影响,而社会风气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特点。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结合社会现实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根据学生的群体特点来确定有效的教学模式。

参考文献

[1]郜冰媛 重要他人对高职生道德社会化的影响研究[D].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2016。

[2]邓正正 高职学生职业素质培养体系构建思路[J].农业科技与装备,2016,(03)。

[3]曾琦斐 以就业工作为重点,创新高职院校学生工作[J].湖南环境生物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4)。

论文作者:李琼霞

论文发表刊物:《教育学文摘》2016年8月总第20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6/9/16

标签:;  ;  ;  ;  ;  ;  ;  ;  

职业素质培养视域下的高职德育模式改革初探论文_李琼霞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