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葛平[1]2003年在《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之一,常导致心脏等靶器官功能损害。心力储备功能下降出现在心脏舒缩功能下降之前,正确评估心力储备功能,对制定高血压的治疗决策有着重要的临床意义。目的:采用心音图运动试验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受损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患者的心力储备情况以评估其临床价值,并探讨这两种无创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正常对照组20例和按心脏损害程度不同的3组高血压患者共60例,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测量各受试者的心肌收缩力储备指数(CCRI);利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同步监测血压技术测定各受试者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和血压值,经计算机程序处理,求得最大弹性模量(Emax)、最大心肌劲度(maxEav)、射血分数(EF),然后对两种检查所获得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Emax、maxEav、EF叁个指标除高血压A组外,对照组与B、C组间及A、B、C各两组间有显着性差异(P<0.05);(2)CCRI: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以及高血压病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别(P<0.01);(3)CCRI 与Emax、maxEav、EF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1)CCRI 与Emax、maxEav、EF均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的下降。(2)心音图运动试验揭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心力储备的下降可能比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更灵敏。

葛平, 雷寒, 柳青, 黄玮[2]2009年在《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采用心音图运动试验和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检测心脏受损程度不同的高血压患者的心力储备情况以评估其临床价值,并探讨这两种无创方法之间的相关性。方法:分别对正常对照20例、按心脏损害程度不同的3组高血压患者(A、B、C)各20例,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测量各受试者的心肌收缩力储备指数(Cardiac contractility reserve index,CCRI);利用心脏彩色超声心动图、心电图、同步监测血压技术测定各受试者收缩末期、舒张末期容积,左室收缩、舒张末期室壁厚度和血压值,求得最大弹性模量(Emax)、最大心肌劲度(maxEav)、射血分数(EF),然后对两种检查所获得的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1)Emax、maxEav、EF3个指标除高血压A组外,对照组与B、C组间及A、B、C各两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5);(2)CCRI:对照组与高血压各组以及高血压病各组间均有显着性差异(P<0.01);(3)CCRI与Emax、maxEav、EF呈明显正相关(P<0.01)。结论:(1)CCRI与Emax、maxEav、EF均能反映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的下降。(2)心音图运动试验揭示高血压患者早期心力储备的下降可能比彩色多谱勒超声心动图更灵敏。

熊亮[3]2005年在《心肌弹性与心力储备关系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心肌收缩力是心脏工作的基本能力,对其作全面客观的评估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心脏收缩功能的全面客观评估,不仅应包括某一状态下的心肌收缩力水平的评估,也应包括收缩力储备的评估。大量的动物和人体实验都表明了,最大心肌劲度是反映心肌收缩力的特异敏感指标,其不受前负荷、后负荷和心室构型的影响,同时对心率的变化也不敏感。虽然心肌劲度是心肌收缩力的敏感指标,但它不能评估心肌收缩力储备。心肌收缩力储备的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它代表了心力衰竭的程度。为此,本课题将心肌劲度指标与心力储备相结合,通过研究心肌劲度与心力储备的关系,提出了心肌劲度储备的概念及其临床无创检测方法。目前心肌劲度的检测方法还比较烦琐,有必要对其作进一步的改进。本课题通过对运动实验方法的研究,引入了静态运动这一方式来改变心搏负荷,取代目前的有创手术或给药的方式。静态运动具有升高血压和心率的作用,也有可能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为此,对21 名大学生进行了实验研究以评估其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静态运动能明显地升高血压,但没有引起心肌收缩力的改变,能满足心肌劲度检测中改变心搏负荷的要求。在对心肌劲度检测方法改进的基础上,本课题提出了心肌劲度储备的临床检测方法,拟定了详细完备的实验方案,为心肌劲度储备概念的合理性和有效性的临床运动实验验证打下了一定的基础。心肌劲度储备概念的提出,为临床上心肌收缩功能的全面客观评估开发了一个有力指标,对临床上心力衰竭的早期诊断可能有重要意义。

周承文[4]2009年在《基于心力—心音关系的人群心脏储备检测和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音信号的分析和研究对心脏储备能力的评估有重要意义。大多数心力衰竭病人的主要问题是心肌收缩力的降低。先天心脏瓣膜受损,心电传导组织病变化引起的心脏机械活动障碍也能由心音反映出来,而且心血管系统的病变在导致ECG信号出现异常前,往往会首先出现心脏杂音和心音变异。因此心音在心脏储备能力的评估方面具有心电不可替代的诊断信息。本论文对基于心音信号检测和公用电话网络传输的无创心脏储备测试方法及技术进行了研究,深入分析了S1/S2的变异性特征并将其应用于心脏储备能力的评估。论文所涉及的研究课题对心血管疾病的临床诊断、运动员心脏功能监测、健康人体质评估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应用前景。论文具体研究内容和主要工作包括以下方面:1、研制了基于心力-心音关系的心脏储备无创监测系统。研制出基本达到临床实用水平的试验样机。在硬件开发上,完成了前端信号采集、通信网络模块(接口)的设计与制作。在软件开发上,进行了基于串口控件的心音数据采集程序的设计。性能测试表明该心脏储备无创监测系统能够满足在临床医学和运动医学等领域开展心肌变力性和变时性研究的需求。2、心音信号分析方法研究。通过对心音信号的直观分析,从复杂性这一角度本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系统理论的非线性时间序列心音信号分析方法,采用“简单性”这一概念作为心音信号分析的一个指标进行量化分析,并实现了基于心音信号“简单性”曲线包络的心音成分自动识别算法,并将该算法应用到心脏储备指标的评估系统中。这种方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基于能量分割方法的无法解决的困难,对于提取心音信号主要成分具有很好的效果。另外该方法可以精确地检测出杂音信号的起始点,从而得到杂音信号的持续时间,这一点对于临床诊断具有重要意义。论文阐述了该方法的研究思路,算法实现步骤、MATLAB仿真实验以及实际心音数据验证实验。3、结合心力-心音关系的人群心脏状态检测和评估,提出了评价心脏储备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心脏状态变化检测和评估中新方法的探索,即S1/S2比值变异性及其变化趋势的研究。利用课题研发系统,对大学生、中老年、公务员等不同人群、不同年龄组人员,进行了大量心脏储备数据的调研和评估分析,提出了评价心脏储备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心率、心力变化趋势(cardiac contract- ility change trend, CCCT)、舒张期时间/收缩期时间(D/S)、S1/S2及其变异性等指标),结果论证了设计系统及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在此基础上,进行了心脏状态变化检测和评估中新方法的探索,即进行S1/S2比值的变异性研究,设计了静息状态和屏气状态心音图试验(breath-holding phonocardiogram test, BHPCGT)。发现了心脏状态变化的一个新现象,即S1/S2比值的倒置现象(reversal of S1/S2 ratio, RS1/S2R)。为了进一步了解S1/S2比值的倒置现象的细节,提出了S1/S2比值变化趋势,S1/S2比值倒置频率,S1/S2比值倒置时间等有关新指标。综上,本论文研究了一种无创而有广泛应用前景的心音检测、传输技术并进行了实验测试;利用非线性时间序列理论对心音信号特征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评价心脏储备能力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S1/S2比值变异性及其变化趋势等特征应用于的心脏储备的测试,并通过大学生、中老年人、公务员等人群心脏储备的调研和评估分析验证了心音检测技术及心脏储备评估系统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王义辉[5]2004年在《基于心脏振动信号的心脏储备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其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心脏衰竭时心脏功能失常的最重要的方面不是在基础的静息状态下观察到的心脏性能的抑制,而是心脏储备的丧失。正是这一降低代表了心脏的衰竭程度,需要测量。心脏储备的丧失导致不良预后。心脏储备丧失后不能对付应激事件,例如运动或重病。心力衰竭治疗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保存心脏储备,如有可能,还要改善心脏储备。心脏储备与运动能力有关,特别是运动员需要超强的心功能来维持他们的体能。由此可见,研究用无创方法来进行心脏储备的系列测量有非常重要的应用前景。作者的研究工作包括: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和似然比在评价两个无创性心脏储备指标对心脏功能评估中的应用,6-11岁儿童心脏储备叁个新的无创指标的调查研究煤矿工人心脏储备无创性指标的调查研究, 运动心力监测仪在对比右心室和左心室功能中的临床应用研究等方面。并进一步在六分钟步行试验中加入了更直接的心力储备检测,把它扩展成了六分钟运动试验。本课题在“心力和心音关系”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心脏储备的无创检测方法及其在临床和人群调查中的应用进行评估和探讨, 建立了一种同时具有无创、敏感性和特异性高、简便、快速、费用低、可重复采用和客观量化等特点的反映心肌收缩能力的心脏储备测评方法。通过几项人群心脏储备的调查研究及统计分析,观察到了心血管病人与健康人之间、运动员与一般人群之间在心力变化趋势方面有非常显着的差异;研究了心脏储备无创检测方法在病床旁、门诊室和家庭条件下应用的可行性;初步践行了循证医学的大样本、多中心的重要思想。

韩飞[6]2008年在《基于心音监测的围麻醉期心脏储备研究》文中提出全凭静脉麻醉在麻醉和插管阶段,会使病人的心脏发生强烈的药理学和生理学的变化,若病人的心功能比较差,在麻醉和插管期间就会有生命危险,故需要监测和评估手术期间病人的心脏储备。心脏储备监测可以让医生和病人了解各种疾病的变化以及在应激情况下心脏更具体地、更细致地变化,为更细致地心脏保护提供依据。目前,临床麻醉中广泛使用的心电监护仪、麻醉监护仪等缺乏对心力的监测,漂浮导管属有创监测心功能的方法,超声心动图存在术中监测不方便性且某些指标敏感性较差的缺点。因此研究无创便捷的围麻醉期病人的心脏储备进行监测方法,特别是定量监测方法意义重大。本论文采用无创便捷的心音监测方法对心功能正常的病人进行了围麻醉期间的心脏储备的定量研究。监测并定量分析了103例进行泌尿手术、ASA分级为1级和2级、年龄分布在16-85岁的病人在混合麻醉剂咪唑安定、万可松、芬太尼、异丙酚作用下的心功能状态。通过FIR滤波器和小波分析方法,发现在统计意义上,麻醉期间相对于静息期间,第一心音(S1)、第二心音(S2)、血压和心率有所下降,病人的心脏储备下降;而插管期间相对于麻醉期间,第一心音、第二心音、血压和心率小幅度上升,病人的心脏储备亦小幅度上升。证实了病人的心脏储备能力在手术期间会发生动态变化,一般情况下,在麻醉期间心脏储备相对于静息水平会下降;而在插管期间,心脏储备则会慢慢恢复,但总体仍低于静息水平。这种变化可以为医师用药和管理病人提供一定的参考。同时,也证实心音监测,作为一种无创、高效益比、客观、可重复操作、携带方便的方法,用于临床术中监测是必要且可行的。

陈历明[7]2004年在《基于心音信号遥测的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心音是人体最重要的生理信号之一,心音听诊的历史已有180多年。但是由于缺乏能够客观量化的指标,使得心音信号检测在诊断和评估心功能方面仍然只是一种辅助手段。国际上关于心音与心肌收缩能力关系的动物实验以及有创和无创临床对照研究表明,第一心音的幅值是心肌收缩能力的标准量度,这提示了可以利用心音信号来研究心肌的变力性;而心音信号与心电信号之间存在严格同步关系的生理机制又提示可以利用心音信号来研究心肌的变时性。本论文以心音信号作为研究对象,开发了便携式心音信号遥测系统,并利用该系统分别研究了受试者在完成规定负荷的心音图运动试验后以及在静息状态下5分钟内的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以便为运动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更为全面、客观地诊断和评估心功能提供可以量化的指标,从而进一步拓展心音信号检测技术的应用范围以及应用价值。本论文主要包括以下有特色的研究工作和结论:(1)为了适应在运动场地、医院病房等移动场所通过测试心音信号来研究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的需求,研制了便携式心音信号遥测系统。该系统由遥测发射机、遥测接收机、笔记本计算机等叁部分组成,工作在433MHz免申请的开放频段,能同时测试10名受试者的心音信号;遥测发射机由受试者随身携带,每次发射一个心动周期的心音信号,并以心电信号的R波同步脉冲作为数据包的帧头标记,这样作为系统主机的笔记本计算机只需采用简单算法就能快速而准确地从接收到的遥测心音信号中提取研究心肌变力性和变时性所需的心力数据和心率数据,而无需遥测心电信号;遥测接收机通过专用的USB接口转换模块,实现了与笔记本计算机的USB口之间的高速数据传输,同时又无需额外的工作电源。性能测试表明,该便携式心音信号遥测系统达到了设计要求,并已被应用到在移动场地开展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的研究中。(2)设计了一个由一维形态滤波器和基于Stein似然无偏估计的小波滤波器构建的组合式数字滤波器,来分别滤除小幅度的射频干扰脉冲和遥测系统的随机噪声以及心杂音。测试结果表明,该组合式数字滤波器能显着滤除遥测心音信号中的主要噪声,同时又能保证心音信号的主要成分基本不受损失。(3)设计了基于心电信号R波辅助定位的心音信号特征提取算法和基于包络提取与识别的独立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算法。对于用R波定位的心音信号特征提取算法而言,提出了能够比经典的心电信号定位法更为快速、准确地识别和确定S1和S2幅值的算法;对于独立心音信号的特征提取算法而言,利用心音信号与语音信号在产生机制和形态上的相似性,借鉴了语音信号研究领域在音节分割与识<WP=6>别上比较成熟的算法,提出了基于规格化平均Shannon能量算法提取的能量包络来识别和确定心音信号特征参数的算法,并获得了较高的识别率。(4)利用自行开发的便携式心音信号遥测系统,采集了50名体育系学生和30名普通系学生在完成了规定负荷的心音图运动试验后5分钟内的心力恢复趋势和心率恢复趋势。通过对数据进行叁次样条插值、均匀重采样、小波滤波、差分运算等处理后提取了能够反映大负荷运动后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动态特性的特征指数。测试结果表明,一方面体育系学生高水平的心脏功能不仅体现在具有更大的心力储备上(p<0.001), 而且还体现在具有更快的心力恢复速度上(p<0.001),而另一方面其心率储备与普通系学生并无显着差异,这与大负荷运动下心脏储备的生理机制是基本吻合的。测试结果也说明了基于心音信号遥测的心音图运动试验与其它常用的运动心功能测试方法相比,具有简单、无创、快捷、能够提供可以客观量化的心力指标和心率指标的优势,适用于在运动医学、临床医学等领域对心功能进行日常测试和评估。(5)根据心肌收缩能力与心率等心血管生理参数都受到自主神经系统调控的生理机制,开展了心力变异性的研究工作。针对目前国内外在心力变异性研究方面缺乏统一的分析方法和评估指标的现状,提出以心率变异性的研究方法作为参照,从20名健康大学生的心音信号中提取了5分钟的心率变异性信号和心力变异性信号,来同时开展静息状态下心肌变时性与变力性的静态特性研究。从时域分析和基于Marple算法的AR模型功率密度谱估计的结果看,心力变异性在形态上与心率变异性有着较大的相似性和较为一致的变化规律。因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静息状态下的心肌变力性也能反映自主神经系统对心脏活动的调节功能,这就为下一步开展基于心音信号测试的心力变异性在临床诊断与自主神经系统受损相关的心血管疾病上的应用研究奠定了基础。

曾航[8]2017年在《基于心音的人群心脏储备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心脏储备(cardiac reserve,CR)是心脏功能上调的能力,客观具体量化的反映了人体心脏的潜能。心脏储备能力包括了收缩期储备,心脏心率储备以及舒张期储备。心脏储备能力的大小,决定是否可以安全承受生活中的各种日常活动,例如:剧烈的体育运动、军事训练、各种疾病、高原生活等等。心脏储备在心脏状态的动态变化中展现出来。每一个人在做运动内外环境发生变化的同时,心脏的自身状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就会动用心脏储备,以适应发生的外部环境的变化。例如,运动员在进行高强度、长时程的专项训练时,自身个体就会动用心率储备(heart rate reserve,HRR),心率会从静息状态上调至静息时的2-3倍,同时训练时也会相继动用心肌收缩能力储备(CCR),心肌能力可能上调数10倍。心脏整个状态它包含了苏醒阶段和恢复过程,心脏的状态在高强度的训练中出现的生理性代偿会使心脏产生疲劳,甚至出现损伤。心音和心力之间关系的心脏储备监测方法,其中第一心音幅值对第二心音幅值的比值(S1/S2),舒张期对收缩期时限比值简称(D/S)。心脏储备能力测试是根据心音-心力关系的无创监测,让运动员,普通大学生、军人和老年人,病人多方位了解疾病对心脏的影响或损伤,为他们提供更多保护心脏的依据。(1)大学生组别分为两组:其中,第一组包括了125体育学院的学生,平均年龄在21.7±2.0,其中男性81名,女性44名;第二组是155名普通院系的大学生,平均年龄在20.5±2.6,其中男性64名,女性91名。测试体育学院学生静息心率73±9.1,普通大学生静息心率78±12.8,体育学院学生心率明显低于普通大学生的心率;普通大学生静息D/S1.63±0.31,体育学院学生1.98±0.35,两组数据存在显着性差异(p<0.05),在全运动量下体育学院大学生和普通大学生D/S都明显降低,分别降低至1.02±0.24和0.97±0.18。(2)在完成全程300km的部队男士兵中静息S1/S2比值1.28±0.47,第一阶段S1/S2比值1.58±0.64,相对与静息状态S1/S2幅值有较高提升,第二叁四阶段趋于平稳,在第五阶段S1/S2的比值有较高的提升1.38±0.74,在最后恢复阶段S1/S2幅值为1.34±0.48。D/S在出发前的静息状态1.96±0.39,后面路程D/S逐渐降低;女士兵静息状态S1/S2比值1.25±0.26,第一阶段路程S1/S2幅值有所提升1.38±0.67,最后恢复阶段的S1/S2与静息状态S1/S2持平。D/S在出发前的静息状态1.89±0.24,出发之后的第一到第四阶段D/S持续下降,高强度的运动导致心脏供血不足,第五阶段士兵身体机能,适应高负荷运动,D/S恢复至基准状态。途中休息一天D/S恢复至2.02±0.37。(3)中老年人患有高血压受试者的S1/S2比值为3.44±2.59,D/S比值为1.48±0.28。身体健康的受试者S1/S2比值为2.43±0.63,D/S比值为1.51±0.20,患有高血压的受试者S1/S2比值远高于未患高血压的受试者。

佚名[9]2018年在《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文中提出循证医学相关方法说明2018年3月1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合理用药专家委员会和中国药师协会组成指南修订联合委员会,经3次联合会议讨论后最终确定了指南修订的总体原则及新指南拟回答的核心问题。指南工作组针对这些核心问题制定了具体的文献检索和评价策略,综合评价、筛选出相关文献。修订过程主要

余雪源[10]2012年在《心脏储备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文中认为研究目的心脏储备功能是机体对抗应激的重要能力,心脏储备功能的下降引起心血管意外事件风险的增加。其功能的降低检测困难以及缺乏可靠标准,使得心肺疾病患者早期诊断退后,延误治疗时机。本研究通过新指标和新方法检测心脏储备功能,来评价正常人心脏储备功能指标变化的趋势及各年龄段正常值参考范围,以及研究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心脏储备功能的相关关系,探讨其在临床工作中的指导意义研究方法应用重庆博精医学信息研究所研制的“运动心力监测仪”进行该项研究。结合运动平板对入选研究对象进行心音图运动实验,入选对象包括两部分:1.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保健门诊进行查体的正常人群作为入选对象,定义为健康组,对其进行心音图运动试验检测心脏储备功能,评估正常人群中心脏储备功能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及各年龄段相关指标正常值参考范围。2.选取2011年9月-2012年3月期间于山东大学齐鲁医院保健门诊就诊的中老年患者作为入选对象,定义为患病组。所患疾病包括临床或影像学确诊的冠心病、高血压病、糖尿病和高脂血症。统计相关临床资料,汇总健康组及患病组临床数据,对可疑危险因素与心脏储备功能指标间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探讨心血管危险因素与心脏储备功能新指标的相关关系。结果1.CRI1在正常人各年龄组间有明显差异,表明心率储备在30-39岁年龄组最高,之后随年龄明显下降。2.CRI2、CRI3、CRI在各年龄组间无明显差别。绘制线性图显示,CRI2、CRI均随年龄增加,先是逐渐升高,约在30-39岁达到最高,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下降;CRI3随年龄增加,先是逐渐减低,约在30-39岁达到最低,之后随年龄增长逐渐增加。3.健康CRI1、CRI2、CRI3、CRI数值不满足正态分布,n>100,对CRI1、CRI2、CRI3按百分位数法分别取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为0.294~5.323、1.061~5.748、0.420~1.501;对CR I取单侧95%参考值范围为CR I>4.273。4.CR I1只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加,心率上升程度明显降低。5.C R I2受到冠心病、年龄、性别、脉压差、运动强度达标与否的影响,其中,患有冠心病、年龄增加、脉压差增大、男性都是导致心音上升幅度下降的不利因素,而保持每周运动强度达标则是明显的保护因素。6.C RI3受到年龄、BM I及运动强度是否达标的影响,其中,随年龄和体重指数加大,CR I3,即舒张期缩短程度明显增加,而保持每周运动强度达标则可以引起舒张期缩短程度降低;前期分析已经看出CRI3不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只与年龄、BM工及运动强度是否达标相关。结论1.心音图运动实验在评价正常人心脏储备功能方面具有良好的可行性,所有入选对象均能够按要求配合完成实验,运动中无严重不良反应事件发生2.心率储备在30-39岁年龄组最高,之后随年龄明显下降。3.健康CRI1、CR I2、CR I3、CR I数值不满足正态分布,n>100,对CRI1、CR I2、CRI3按百分位数法分别取双侧95%参考值范围为0.294~5.323、1.061~5.748、0.420~1.501;对CR工取单侧95%参考值范围为CRI>4.273。5.心率上升幅度只与年龄密切相关,随年龄增加,心率上升程度明显降低6.心音上升幅度受到冠心病、年龄、性别、脉压差、运动强度达标与否的影响。其中,冠心病史、年龄增加、脉压差增大、男性都是导致心音上升幅度下降的不利因素,而保持每周运动强度达标则是明显的保护因素。7.舒张期缩短程度不受到疾病因素的影响,只与年龄、BMI及运动强度是否达标相关。其中,随年龄和体重指数加大,舒张期缩短程度明显增加,而保持每周运动强度达标则可以引起舒张期缩短程度降低8.心脏储备指数受到年龄、糖尿病史和运动强度的影响。其中,糖尿病史是引起CR I下降最主要的因素,增加运动强度的保护作用其次,年龄增大也对CRI的降低有一定影响。9.年龄的增长不仅影响到心率储备,还影响到心肌收缩力储备以及舒张期血流灌注时间的储备,从而引起心脏储备功能的减低。适当的增大运动强度通过提高心肌收缩力和相对延长舒张期血流灌注时间来保护心脏储备功能。心肌收缩力储备还受到冠心病、男性、脉压差增大的不利影响。

参考文献:

[1]. 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D]. 葛平. 重庆医科大学. 2003

[2]. 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J]. 葛平, 雷寒, 柳青, 黄玮.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2009

[3]. 心肌弹性与心力储备关系的初步研究[D]. 熊亮. 重庆大学. 2005

[4]. 基于心力—心音关系的人群心脏储备检测和评估方法研究[D]. 周承文. 重庆大学. 2009

[5]. 基于心脏振动信号的心脏储备检测方法的评估及其应用研究[D]. 王义辉. 重庆大学. 2004

[6]. 基于心音监测的围麻醉期心脏储备研究[D]. 韩飞. 电子科技大学. 2008

[7]. 基于心音信号遥测的心肌变力性与变时性的研究[D]. 陈历明. 重庆大学. 2004

[8]. 基于心音的人群心脏储备监测和评估方法研究[D]. 曾航. 重庆大学. 2017

[9]. 冠心病合理用药指南(第2版)[J]. 佚名. 中国医学前沿杂志(电子版). 2018

[10]. 心脏储备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探讨[D]. 余雪源. 山东大学. 2012

标签:;  ;  ;  ;  ;  ;  

无创方法评价高血压患者心力储备功能的临床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