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监理行业现状与展望
杜水利
天津市建设工程监理公司 天津市 300199
摘要:监理行业十几年来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与国际监理行业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这里面有政府部门原因,有市场方面原因,也有监理公司自身方面原因,如何才能使我国监理行业尽快与国际接轨,摆脱恶性循环的怪圈。
关键词:现状;存在问题;差距;展望
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末开始推行工程监理制以来,工程建设监理在建设领域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保证了项目建设的质量、有效地控制了建设投资和施工进度,工程监理制也越来越多的被人接受、认可。但同时不可忽视的是目前监理行业仍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监理市场的健康发展,亟待进一步规范。形成这些问题的原因错综复杂,既有监理行业自身原因,也有政策、制度方面原因,同时还有工程建设市场的大环境影响的原因。
一、我国监理行业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1.监理工作范围畸形发展
1.1现行的监理模式一般仅限于工程建设项目的施工阶段,而投资决策阶段、设计阶段、施工招投标阶段的监理项目可以说是凤毛麟角,而要想真正实施专业化监理,将一个项目真正做好,这几个过程尤其是前期阶段的监控绝对是不可缺少的。而在施工阶段,真正实行“三控制”的监理项目又微乎其微,承担的多是质量和安全监理,也就是工程责任最重、压力最大和耗费人工时间最多的工作,工程监理集中于施工阶段的质量控制,其作用越来越接近施工企业的质检员,投资和进度的介入很是罕见。
1.2我国目前还缺乏全面体现工程监理制度内涵的法律文件。虽然《建筑法》和《建设工程监理规范》明确我国实行建设工程监理制度,但将工程监理的实施范围局限于工程施工阶段。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的内容则侧重于质量管理,仅体现了监理多重职责中的一项。法规体系的缺失,在很大程度上也制约了全过程,全方位监理的实施。
2.监理行业定位混乱,监理概念模糊
2.1建设单位(业主)中一些项目主管人员并不懂得监理工作的性质、范围、内容、任务和职责,导致的后果之一是把本来只在关键工序、关键部位和隐蔽工程实施的旁站规定广而推行,动辄要求监理“24小时全天候监控”,事无巨细一律都要求监理进行旁站,完全将监理等同于监工。
2.2由于建设单位(业主)对监理行业的认识不清,导致建设单位(业主)在聘请监理公司进行管理后,仍设置较庞大的工程管理部门,并派出人员直接参与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监理机构完全从属于业主,驻地监理机构服从于业主方人员的管理,监理工作处处受制于业主。
2.3监理公司成为政府监督部门的责任载体,一些属于行政主管部门的责任强加于监理身上,而现场监理受能力与权限等条件的制约又无法承担。实事上将监理置于一种尴尬的境地。
3.低价竞争导致监理价值贬值,监理工程师论为“四流”
3.1监理项目取费过低。
二十多年来,过低的监理费用对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和监理人员素质的提高造成了极为不良的影响。据统计,智力密集型的监理企业尚达不到劳动密集型施工企业的效益水平。监理费率过低影响了一些优秀的高学历、高学位、高职称、高水平复合型人才的加入。从而出现了“一类人员搞科研、二类人员搞设计、三类人员搞施工、四类人员做监理”的可悲说法。
3.2监理招投标不规范,监理企业间恶性竞争愈演愈烈,形成恶性循环。
由于现阶段工程监理招投标不规范,许多所谓招投标,往往只是在形式上而言。思路清晰、内容翔实且有独到见解的技术标,往往抵不上远低于国家取费标准的报价以及装帧美观的标书。另外,业主在招投标过程中的不合理压价以及企业数量过多导致竞争过于激烈,一些监理企业为了承揽监理业务,不是靠优良的监理服务,而是靠互相压价、拉关系、给回扣等不正当的手段来承接业务。
二、国外建设监理行业的特点
1.监理业务的宽深化。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尽管在西方各工业发达国家推行建设监理制的时间有先有后,各国使用的名称也不尽相同,有的称工程咨询服务,有的称项目管理服务,但其内容基本相近。一般包括:①项目投资前期的咨询服务,主要是对工程建设进行可行性研究或技术经济论证;②项目实施阶段的监理,主要是代表业主组织工程设计和工程招标,并以工程合同、技术规范以及国家的有关法令为依据,对项目建设全过程进行监督、控制和协调。
2.酬金优厚化。
国际上监理费用的额度和价位比较高,通常情况下约占工程总造价的:1%~4%间,由于建设项目的种类、特点、服务内容深度的差异,各国略有不同,如以工程总价为基数,美国收取3%~4%,德国收5%(含工程设计方案费),日本收2.3%~4.5%(叫设计监理费),收费标准中还因监理资质等级不同而有所浮动。
3.人才高素质化。
国外对监理工程师无论在学历、职称还是经验方面都要求很高。如:美国的监理工程师在代表公司承揽监理业务之前都须事先取得建设监理工程师资格,对监理工程师的要求为:①高等建筑学院毕业,取得学位,有3年以上建筑实践经验;未受过高等建筑专业教育,但已从事建筑工作13年以上者。②通过全国建筑师注册委员会组织的资格考试,取得合格证书,并在证书有效期内向各州注册。英国对监理人员的素质要求应具有技术、经济、法规和管理的综合知识以及丰富的实践经验。在英国国家职业资格标准(NQV)体系中,建设监理人员的国家执业资格标准为最高级—— 5级。监理工程师资格要满足以下条件:①工程师职称,年满38岁;②有10年以上的建筑专业工作经验;③有4名咨询工程师协会成员的推荐。
三、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方向和趋势
我国的改革开放的国策为世人瞩目并吸引着国际上广大的投资者、合作伙伴和34个国际金融机构,其工程承包市场当然亦成为国际大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际大循环的重要力量。我国建设监理与国际接轨是大势所趋必行之路,若要与国际接轨首先要先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和完善监理机制,规范有关制度和规定。
尽快制定监理管理办法和操作性强的规范,虽然我国的工程监理法规框架已初步建立,但其中的确也存在不适应国际市场竞争环境之处,有待修改完善。例如,我国监理法规仅笼统地规定工程监理内容包括控制工程建设的投资、工期、质量以及进行合同管理,而缺乏对其进一步细化的详尽的法律规章,尤其关于监理人员如何控制工程投资、进度、合同管理以及应赋予监理工程师哪些工程管理权力等方面的法规更加粗略,有的方面甚至没有。
2.进行监理企业定位,选择并实施适宜的发展战略。
纵观全球,各个发达国家和地区常用的六类十种项目管理模式中,都离不开“咨询工程师”或相近的角色,如建筑师、CM经理、项目经理、管理承包商等,充分证明了建设工程监理与项目管理行业广阔的发展前景。由此可见,按照市场需求多样化的规律,积极扩展监理服务内容,在工程建设项目中实施全方位、全过程监理将成为我国监理行业走向辉煌的必经之路。
3.大力加强人才素质建设。
3.1提高监理人员的地位和待遇在明确监理工作的重要性之后,如何提高监理人员地位和待遇是能否吸引高素质人才的关键。监理单位要有意识提高监理人员的待遇,改善监理人员的工作环境,建立监理人员的各种保险制度,面向社会优选人才,使得一大批有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较高政策水平、有一定组织协调和管理能力的人才云集监理行业,才能使监理事业生机勃勃, 蒸蒸日上。
3.2提高监理人员的敬业精神。要以精心尽职,勤奋踏实的作风作为监理工作的出发点。每个行业都应倡导这一精神,而对监理人员这一要求可能更为迫切和严格。
3.3加强人员的培训提高。提高监理队伍素质是一项长期任务,应当制定长远发展规划。当前面对建设市场发展趋向信息化、高技术,监理单位要不断地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各类人员参加不同形式和不同内容的岗位培训,学习先进的监理认识和项目建设管理知识,提高业务能力。同时还要发挥高层技术人才的连带作用,提高监理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四、结束语
监理行业二十多年来尽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距离国家对我们的要求还有很大的差距。要使我国的工程监理市场真正得到健康发展、工程监理企业真正能够跻身国际市场,这就需要方方面面的共同努力:政府有关部门重视,全社会给予关注,加大执法力度和完善监督体制,建立良好的市场秩序,而且要求监理单位不断提高监理人员自身素质和企业的整体业务水平。
参考文献:
[1]国外监理行业简述
[2]浅谈我国监理行业的发展趋势
论文作者:杜水利
论文发表刊物:《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2
标签:人员论文; 行业论文; 我国论文; 工程监理论文; 阶段论文; 业主论文; 工程论文; 《防护工程》2018年第1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