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国佛教与现代物质文明论文_王荣

泰国佛教与现代物质文明论文_王荣

王荣

云南民族大学东南亚学院 云南昆明 650500

摘要:泰国是东南亚、也是全世界著名的佛教国家,有着“佛教王国”、“黄袍佛国”的美称。佛教在泰国流行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然而,现代科技物质文明冲击着今天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佛门圣地也不例外。如何正确看待佛教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关系,成为一个亟需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佛教;变迁历史;积极影响;现代物质文明;反作用

一、佛教在泰国的传入及历史变迁

泰国是著名的东南亚佛教古国,从皇室到民间,全民信奉佛法,浓郁的佛教文化气息浸透着整个泰国社会。要研究泰国佛教与现代物质文明的关系问题,首先要考虑一下佛教在泰国的发展变迁情况。

相传佛教在公元前三世纪就传入了泰国。当时印度的阿育王派使者向周边国家弘扬佛教,使者到达“金地”(即缅甸)后,又将佛教经典等送到了暹罗(泰国古称),此后佛法便在泰国弘扬开来。从有确切文字记载的佛教史上看,十一世纪,缅甸的蒲甘王朝,曾将上座部教法在泰国广泛弘扬;到十三世纪,泰族人建立了素可泰王朝,王朝的历代当权者崇信佛法,并确立了上座部教法在泰国的地位与僧王制度。素可泰王朝的第五代国王——利太王,曾出家受戒,开创了泰国君主出家的先例,此后在国法上确立了每一个君主必须皈依佛教并短期出家的机制。十四世纪中期,阿瑜陀王朝崛起,各代君主大力弘扬佛法,使短期出家的习俗变成了国内每一位男性都遵崇的风俗。到十八世纪,曼谷王朝兴起,曼谷王拉玛(拉玛即是国王的意思)一世热衷于佛教事业,在多处建造塔寺,并把国内具有历史性的一千二百一十八尊佛像,请入菩提寺供养。那时泰国佛教隆盛兴旺,赢得了“黄袍佛国”的美称。1851年已出家27年的拉玛四世接替了王位,他博通三藏,通晓梵文、巴利文、英文、罗马文等多种文字。拉玛四世在位期间,对佛教进行了改革,促使了严持戒律的“法相应派”形成,而其传统的佛教自此被称为大众派。本世纪初拉玛五世再次对佛教进行改革,颁布了僧伽管理法令,并编印了泰文藏经。1932年,泰国佛教的僧伽法令得到完善,最终形成了中央、府、县、区四级行政单位,以及僧伽议会、内阁、法庭的“三权分立”体系。拉玛八世在位时,泰国改为君主立宪国家,佛教被定为国教。拉玛九世普密蓬·阿杜德(即现任国王)大力支持弘扬佛教,推动“新佛教运动”,提高国民的佛教意识,并颁布了适应现代形势的僧伽法令。

有了历代君王推崇与法律的保证,佛教发展成为了泰国人民的精神核心,如泰国人至今采用的纪年是佛历,代表佛教的白色也占据在国旗的上首。现在泰国信奉佛教的人数在五千四百万以上,占人口总数的95% ,寺庙有四万余座,出家僧侣五十余万,佛学院近千所。除了僧伽议会外,领导佛教徒的组织还有泰国佛教协会、长老会、佛教青年会、佛陀社、禅社等,世佛联(世界佛教徒联谊会)的总部也设在曼谷。泰国佛教现在已基本成为了南亚、东南亚各佛教国家的主导力量,也是世界佛教中重要力量之一。

虽经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佛教却一直是泰国朝野的精神支柱,其在泰国的崇高地位和广泛的社会影响依然如故,在泰国现代社会的政治、经济生活中仍起着重要的作用。

二、佛教与芸芸众生

1.佛教在泰国政治舞台上举足轻重

泰国自立国以来,佛教一直居于国教的地位。泰国的僧侣都穿黄色袈裟,在国内享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国王和老百姓见了出家人都要致礼,而僧人不必回礼。一般人们见到国王要跪地觐见,而僧人可与国王并坐。泰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多部宪法中都规定,国王必须是佛教徒,而且是佛教的最高维护者。泰国的国旗以白、红、蓝三色组成,其中白色代表宗教,有纯洁之义,象征着佛教在泰国的重要地位。在诸多的佛教国家中,在国旗上表示宗教象征的唯有泰国。此外,泰国的宪法前言是用巴利文撰写的,国家采用的纪年方法不是大多数“大多数国家通用的公元纪年,而是佛教纪年。泰国的佛教有完整的僧伽制度,设有僧王,并有僧伽法会,非中央、府、县、区四级机构,管理着全国的界事务活动。寺庙有4万余座,进行佛学教育的佛学院有近千所,佛教刊物也不少。

2.佛教与民众生活如影随形

泰国人不仅仅在思想上信仰佛法,而且他们还努力将佛法融入现代社会,应用在日常生活之中。泰国政府明文规定,允许政府或军队的官员短期带职出家修行,给予他们时间的保证,不少公司也允许职员带薪到寺中短期修行佛法。现代泰国人对佛法的接受与应用,最明显莫过于他们普遍接受坐禅训练。社会各界人士都把坐禅当成了一种必需的精神生活,当成了提高自身能力,造福社会的精神训练。在泰国,国家及民间的许多礼仪均采用佛教仪式。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国家大典、阅兵仪式、颁布法令都充满着佛教色彩,民间的婚姻喜庆,须有僧侣到场诵经祝福,丧葬祭祀也需由法师祈祷超度,就连大学毕业典礼也需要僧侣参与。

三、佛教与现代生活

现代生活也给古老的佛教传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在一次佛教法会上,一位外国人向主持人提了一个问题,他问道:“我有次看到一位地位较高的僧人乘坐一辆奔驰车去旅行。按理说,僧人是不应该追求享受的,请问他为什么能有那么昂贵的小汽车呢?”主持者的回答是:“那辆车既不属于那位僧人本人,也不属于他的寺院。可能这是为邀请这位僧人主持仪式的某个人或某个组织请他乘坐。为了表明对僧人的尊敬,主人将自己最好的车提供给僧人使用,以致使大家误认为僧人都过着奢华的生活。事实上,一位佛教僧教徒只允许有他身上穿的袈裟和化斋用的饭钵,除此之外的任何物品,都不是属于他的,最多也只能是借来用的。”[[1] 肖宪,吴涛等著.泰国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66-169.][1]

然而,现代科技物质文明冲击着今天人类社会的每一个领域,佛门圣地也不例外。现代社会的文明进步和僧众的生活大为改观。寺院大都水电路三通,一些寺院装上了电话、电视,买了汽车、电脑,有的僧人也用上了收录机、移动电话等现代科技产品,他们出门乘飞机、坐火车、打出租车也是平常事。这些东西看起来与佛寺庄重神圣的气氛很不融洽,与身着三衣托钵乞食的僧人也格格不入,对古老的佛家戒律形成了巨大地挑战,人们自然会提出许多问题。比如,寺庙能接受信徒们施舍的收音机、电视剧吗?寺庙使用汽车、电脑合法吗?僧人们能享受这些现代物质文明的成果吗?

泰国的高僧大德们,对此也有过许多争议。佛使比丘曾明确规定弟子们必须严守戒律,不得看电视。不得听世俗的无线广播、录音磁带等。据说泰国的僧伽议会也曾为“僧人能否享受现代物质文明”而专门做过辩论,虽然没有抗住时代潮流的冲击,僧伽议会对此做出了一些让步:来自施舍的收音机只限于收听新闻;电视机、电影、多媒体电脑也只可用来看新闻记录和文化科学的影片,传统的佛家戒律中不得观看歌舞、戏剧的戒条仍是不可逾越的障碍。

泰国有一些人也认为:寺庙引进现代科技产品,有助于佛教事业的发展,僧人看电视也有助于了解社会,扩大知识面等等。但另一些人觉得对一个初入佛门希求解脱的人,世间知识并不那么重要,而且所谓的物质文明对解脱也没有什么益处,出家人过多地接触这些,反而会引生烦恼,招致违缘。汉传佛教中古代大德如憨山、莲池大师,藏传佛教中的阿底峡尊者、华智仁波切都认为出家人在没有悟达本份之前,不可涉猎佛教外的知识,否则将会严重地障碍道业。

20世纪末,全球化成为世界发展的代名词,其影响也绝非仅限于人类的经济生活层面,其对政治、文化、宗教乃至社会生活之影响也日益凸显。显然,泰国佛教的发展与国家、社会和经济变化密不可分,而物质进步又加快了泰国佛教世俗化的进程。诚然,我们不能拒绝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但我们也不可忽视全球化进程的“月之暗面”。在泰国,目前最大的社会问题,是随着旅游开发、性产业发展而带来的公共健康问题,以及现代商业、消费文化蓬勃发展之下的物欲膨胀、心灵空虚、道德缺失、社会失范等等。

凡此种种,均促使佛教及其知识与实践体系做出必要的调整,增强其生命力,符合时代需要,以面对现代世界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为人类发展继续作出贡献。在泰国,佛教界内部开始重新明确佛教要旨,抽象出适应现代社会并为民众接受的宗教理念,以及对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如佛教平等、克己、利他与慈悲的观念,并鼓励民众追求至善与安宁。其次,僧伽已逐步正视佛教的世俗化,致力于民众接触,参与社会生活,强调扶危济困与社会奉献,宣扬佛在人间。第三,对于个人而言,现代世界中人们对佛教的信仰,并不意味着遁世苦修,更多体现为一种生活态度和方式,人们依然可以享受社会发展所带来的物质成就,与此同时,人们需要通过内省与自律,避免在声色俱全的现代社会中迷失自我。

参考文献:

[1]索达吉堪布.泰国游[EB/OL].http://read.goodweb.cn/news/news_view.asp?newsid=1013,2010-09-05.

[2]肖宪,吴涛等著.泰国人[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166-169.

[3]段颖.现代世界中的泰国佛教——一个人类学的视野[J].东南亚研究,2012(5):99-105.

[4]巩丽丽.泰国佛教与芸芸众生[J].文学界,2012(2):387-388.

[5]立人.现代化发展的代价——泰国社会及佛教价值观面临的挑战[J].佛教文化,2003(2):55-61.

[6]南天.商品经济冲击下的泰国佛教[J].佛教文化,2003(6):44-45.

[7]宋立道.佛教与当代泰国社会[J].世界宗教研究,1995(4):20-28.

论文作者:王荣

论文发表刊物:《文化研究》2015年10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6/6/30

标签:;  ;  ;  ;  ;  ;  ;  ;  

泰国佛教与现代物质文明论文_王荣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