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险科技下的精准保险服务探讨
张一纯,王 锟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北京 100029)
[摘要] 精准保险服务是指从用户需求角度入手,进行保险企业产品的创新及市场的开拓,可以保障保险行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而保险科技是实现精准保险服务的关键要素。基于此,从保险科技的内涵与发展入手,对保险科技下的精准保险服务进行分析,为保险企业开展服务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 保险科技;精准保险服务;行为干预
保险科技从金融科技发展而来,结合保险行业的发展特征,形成独有的保险科技体系。该体系通过人工智能及大数据等技术,改进保险行业的产品设计、产品营销和核保理赔服务等内容,促进保险价值链的创新,使保险企业的各项工作更符合用户的需求,实现精准保险服务。因此,对保险科技下的精准保险服务分析具有实践价值。
4月20日上午,水利部抗震救灾前方领导小组再次赶到已震毁的西杭水电站现场查勘,检查西杭水电站的引水渠,防止震毁引水渠中残留的水引发山体滑坡。
依据多导睡眠监测报告结果,将321例入组者分为OSAHS组208例,对照组113例(非OSAHS)。与对照组相比,OSAHS组的鼾龄、颈围、腹围均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OSAHS组的身体质量指数、血压、高血压患病率均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年龄、血清葡萄糖、甘油三酯、胆固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1 保险科技分析
作为金融行业的一部分,保险行业在金融科技的带动下,衍生出保险科技,通过人工智能、大数据和区块链等新兴技术的应用,改进传统的保险服务内容。在人工智能应用中,保险企业利用机器学习替代人工操作,简化保险管理流程,提升保险服务的自动化与智能化;在大数据应用中,保险企业通过用户大数据的采集与分析,刻画用户的需求,实现保险产品的精准设计与精准营销;在区块链应用中,保险企业通过信息板块,检测用户的个人信息、病史信息及投保历史信息等内容,验证被保人和投保人的真实身份,实现保险对象的精准管理。由此可以看出,保险科技可以实现精准保险服务,促进保险行业的可持续发展[1]。
2 保险科技下的精准保险服务
保险行业的最终发现目标为精准保险服务,保险科技的出现使其成为可能,保险企业需要合理利用保险科技,从保险产品、骗保问题和保险管理入手,实现精准保险服务。
2.1 精准创新保险产品
相关数据统计表明,我国保险诈骗的总金额约占总赔付金额的20%-30%,是保险企业的主要损失来源。保险科技能够使保险企业对客户的认识更为深入,避免客户出现骗保问题,对保险企业造成经济损失。在大数据技术应用的基础上,保险企业可以明确客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结合区块链技术,整合客户的真实个人信息,分析客户的保险是否必要,从而判别用户是否存在骗保问题。
以保险行业骗保高发场景——医疗保险为例,保险企业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和区块链技术,构建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在平台中引进反欺诈模型和费用管理模型,确保保险企业能够掌握医疗机构的就诊服务和医疗服务信息,避免医疗机构和保险企业出现信息不对称问题, 引发骗保问题。医疗服务智能监管平台在厦门各大医院上线后,医保经办和保险企业能够远程获取患者的就医信息,结合现场核查工作,精准控制骗保问题。
2.2 有效规避骗保问题
精准保险服务的本质是针对客户的需求提供服务,保险企业可以在精准保险服务中引进长尾效应,将客户的需求划分为无数个需求点。其中,长尾效应是指人们在非主流市场(需求总线的尾部)中的需求总和,会大于主流市场(需求总线的头部)。保险企业需要全面整合客户对非热门产品的需求点,将其作为保险产品的开发要点。在此基础上,开发的保险产品在市场份额方面可以与热门保险产品抗衡。因此,在保险科技下,保险企业需要注重客户需求的“尾部”,通过大数据技术的引进,整合用户在互联网和保险业务中遗留的数据信息,明确用户对保险产品的需求,为保险产品的精准创新提供参考。
以淘宝的退货运费险为例,淘宝通过对用户在线交易的数据分析,发现淘宝商户的退货订单占据较大比例,用户在退货中花费的快递费用较高。因此,淘宝与保险企业共同推出了退货运费险,结合长尾效应中“尾部”用户的需求,开发退货运费险,降低用户的退货运费损失,使其成为互联网生态中应用最为广泛的保险产品。同时,保险科技可以使保险企业为用户推荐针对性产品,提升客户对保险企业的满意度。比如,中国太保寿险将人工智能技术应用于保险业务,开发了阿尔法保险,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具备的自然语言识别功能,为用户提供保险建议,满足用户对保险产品的个性化需求。
文献[7]分析了大佛寺煤矿热逆流换向反应器系统的运行特性,包括27 h的预热过程(将床层中心温度加热至1 000 ℃)及9 h的床层温度分布调整过程(调整床层温度至稳定运行态相似的分布规律)。该反应器系统在稳定态运行时可回收用于发电的热能占甲烷反应热比例为31.61%~46.82%,自维持平衡的最低甲烷体积分数低于0.25%,并推荐系统运行于1%的体积分数。
2.3 被保险人行为干预
被保险人行为干预是指通过保险科技介入被保险人的日常生活,监督其行为习惯,避免事故的发生,降低保险企业的理赔概率。首先,保险企业需要利用大数据技术采集被保险人的行为习惯数据,并其进行清洗和去噪处理,筛选有价值的数据信息,预估被保险人的行为,在预估被保险人表现出引发危险事故的行为后,利用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警示,实现有效的被保险人行为干预,避免事故的发生。由此看出,保险科技使保险企业发挥其事前预防与规避的作用,保障客户及社会的安全。
以中国太保寿险企业为例,针对团体车险产品,该保险企业通过“太好保”服务的提供,对驾驶人员的驾驶行为进行实时监控,一旦驾驶人员表现出吸烟、开车打电话或者连续打哈欠等行为,将会为驾驶人员及前后车辆提供警示,避免车辆碰撞事故的出现。中国太保寿险企业的“太好保”设备安装近两万台,有效降低企业的赔付率,保障客户的人身安全[2]。
3 结语
保险科技的出现使保险服务更为精准智能,有助于保险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提升。通过本文的分析可知,保险科技下的精准保险服务主要通过保险产品的精准创新、骗保问题的有效规避、被保险人行为干预来实现,保险企业的管理者需要从这三方面入手,为用户提供更为优质的保险服务。
【参考文献】
[1]田小娟.论保险科技对保险新业态的重塑[J].保险职业学院学报,2019(02):12-16.
[2]王朝晖.保险与科技融合 探索健康保险多元化发展[J].中国保险报,2019(5):110.
[中图分类号] {D922.24}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2096-1995(2019)24-0216-01
作者简介: 张一纯(1998-),女,新疆克拉玛依人,本科在读,方向为保险与精算。
标签:保险科技论文; 精准保险服务论文; 行为干预论文;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