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马红梅

(浙江旅游职业学院,浙江 杭州 312131)

基金项目:杭州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成果(批准号:G18JC005)

摘要:引入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纳税风险评估、税务筹划方面展开具体的应用,最后出具税收风险管理报告,实现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用财税大数据为企业财税管理和财税业务决策提供支撑。

关键词:财税大数据;税收风险管理;风险管理报告

一、研究的背景

后“金税三期”时代的到来,国地税一体化及电子税务局等信息管税策略的实际运用,使得税收征管系统、纳税服务平台、行政管理平台关联度越来越高,平台间数据流转与交换形成有机链条。随着税收征管信息化、大数据化得到全面普及,税务局对企业纳税遵从度的管理手段越来越先进;管理精度越来越高;税务风险管理、评估、审计和稽查越来越严。

在新的征税关系下,企业纳税风险预防和管控思路都发生了改变,企业对纳税信誉越来越重视,企业对会计人员涉税业务知识及处理技巧的期待越来越高,因此税收风险管理越来越成为企业经营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会计人员在做纳税风险自检及税收筹划之前,必须要知道税务局是怎么来看企业的纳税数据的;通过哪些风险特征,运用何种方式或模型来评估企业纳税风险的;必须要了解“金税三期”税收管理系统和管理决策分析系统中税务局是如何通过企业纳税申报数据中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的;税务局是通过哪些指标来监控企业涉税业务中的疑点问题等,该项目的研究就在此背景下孕育而生。

二、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具体应用

财税大数据主要包括:税收数据、发票数据、财务数据、生产数据、三方数据、其他数据等。国税总局的“金税三期”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财税大数据,我们此次的项目研究以税友集团研发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为基础展开,因为该系统的研发是基于税务局在用的14325个指标中筛选的300个代表性的评估指标、21325个数据元、120张数据报表等为基础而设计的,能较好地实现该项目的研究。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主要有:纳税评估单点策略系统、纳税评估综合策略系统、税收筹划单点策略系统、税收筹划综合策略系统。当然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要结合了企业的真实的纳税申报系统才能发挥作用。因为企业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中的财税大数据大部分是来源于纳税申报中的数据,还有一部分来源于企业的经营数据、报表数据等。

(一)财税大数据在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中的应用

基于数据源的税收风险控制体系是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灵魂,也是税务局对纳税人进行税收风险管理的核心,因此进行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的研究在企业税务风险管理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税收风险控制体系具体包括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的原理、框架、运作机制、内容;研究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的各类数据来源的报表和文书;研究税收风险控制体系是否涵盖了税收风险管理的流程;研究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中的指标模型等。

在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的应用研究中,最为重点的关键是如何构建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中指标模型。首先,需进行数据源的采集生成。根据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规划,制定风险识别要素,确定从原始的表证单书(如增值税一般纳税人申报表、财务报表等)的某一栏中的内容完成数据源采集设置。其次,指标元的设置创建。指标元的创建,主要是对应着数据库表的字段,分析其基本语义元素。如产生应税销售收入、应纳税额、入库税额等指标元。然后,分析指标预警值的设置。利用数学公式对指标元的组合运算,形成分析指标。如企业所得税税负率=应纳所得税额/利润总额。根据指标公式运行的结果(如增税税负率、企业所得税贡献率)设置预警值(指标值合理范围的边界值)、预警上限、预警下限。最后,分析模型的创建运用。对指标进行组合,再加入一些纳税人特征判断值形成模型(如房地产行业风险管理模型),在系统中进行风险分析都通过模型来进行。

图1企业所得税税收风险控制体系部分展示

税收风险控制体系中指标模型是以“搭积木”的方式动态组合各类元素,随需而变,生成各分析环节的结果信息。具体的运行机制以企业所得税为例,如图1所示。首先通过企业所得税的四十多张申报获得税务风险控制的数据源,其次根据每个企业的特点选取企业所需的指标元(如利润总额、销售收入等),然后分析各类指标对企业税收风险控制体系的影响,最后完成专属这个行业或企业的税收风险控制分析模型。

(二)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纳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

企业纳税风险评估主要是指以税局的角色对企业多期纳税申报数据的各项指标进行分析,查出敏感问题及风险点,从而达到针对企业真实情况能自查规避目的。基于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纳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研究具体包括:纳税评估政策、原理、方法、经验和金税三期逆向工程;纳税评估管理办法、金税工程税收管理系统、税收风险等级、税收风险点问题分类、税收风险识别指标库、税收风险识别指标模型、税收风险特征库及应对经验等。

对于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纳税风险评估中的应用,可以采用高复盘的逆向剖析诊断法。即企业要思考如何高复盘地模拟税务局的角色分析风险识别指标和模型,在对具体涉税业务进行逆向剖析诊断后再对症下药,即能明白原理,又能掌握直达病灶的方法。逆向思维的内容包括税收风险等级应对方式、税收风险点问题分类、税收风险识别指标库、税收风险识别指标模型、税收风险特征库及应对经验等,再通过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中的纳税评估子系统完整复盘模拟税务局对企业进行纳税风识别、评估、管理的全过程。

企业纳税风险评估应用的具体操作流程是:首先企业应建立纳税风险的识别。根据税收风险管理目标规划建立风险识别系统,主要通过两方面,一是通过数据源的采集,建立风险库管理。该风险库管理包括:指标元管理、指标管理、模型管理、应对指南管理。另一方面建立风险扫描监控。其次,企业需对扫描后的结果进行风险等级排序及应对。通过风险识别确定风险点并将风险等级确定为高、中、低三档,同时并将风险等级进行推送。根据推送的风险等级安排任务统筹安排和风险应对的措施。最后,企业需对纳税风险评估的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及时进行风险评价反馈。即将风险的应对措施再放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分析其指标模型、风险识别、任务执行,并对最终的应对成果进行评价反馈。

(三)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务筹划中的应用

“中国税收筹划研究会第十届年会”于2016年9月在浙江杭州召开。会议的主题为“大数据时代涉税服务面临的挑战和税收筹划实操案例研究”。与会专家表示:税务师事务所可以把数据运用到涉税风险分析模型中,进行实时监控,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数据支持,实现从传统的事后监督转变为事前、事中、事后全面监督,延伸涉税服务的产业链条,充分发挥专业机构在防范涉税风险方面的预防性、抵御性功能,不断增强企业的“免疫”功能,可见将财税大数据应用于企业税务筹划是与时俱进之事。

国家的“金税三期”上线后,企业面临的税收监管环境比以往更严格、税务局监管的技术手段比以往更先进和精准。企业需提早进行税务筹划,运用国家的税收优惠政策、关联交易的运用等,在做到纳税风险最低的同时,降低企业的税负。而且需注意企业的税务筹划需根据税法的变动而随之改变,并在进行税务筹划时,做到每期的纳税指标较为平稳。如果纳税指标波动较大,“金税三期”就会发出警报,从而给企业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基于财税大数据的企业纳税筹划包括了纳税筹划单点策略和综合策略。企业可以以税务风险管理系统中的纳税筹划操作平台和技术手段为主线,以系统中各项指标元为抓手,实现企业掌握税务筹划技术的应用。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纳税筹划中的应用研究内容具体包括:研究税收筹划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流程;研究每一税种或行业筹划的内容、方法、风险点和风险控制的掌握;研究企业不同组织架构、不同经营策略和不同投资方式下对不同税种(增值税、消费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土地增值税和其他税种)的纳税筹划。

三、出具基于财税大数据的税收风险管理报告

通过以上的税收风险体系的建立,到对企业进行纳税风险评估,进而至运用系统进行企业税务筹划。我们的具体的应用是:对真实企业三期及以上数据财务数据、税务数据、税务文书等内容进行采集导入税收风险管理系统,并通过行企背景、案情场景、案头分析等模块对企业进行风险点判断和结论、风险特征分析计算、风险信息排除确认、风险等级评价应对的流程进行纳税评估和筹划,最后出具基于财税大数据的高质量的风险识别报告、风险应对结果反馈工作报告和税务风险筹划报告。

纳税风险评估报告(风险识别报告和风险应对结果反馈工作报告)需涵盖了涉税风险的识别、排序、应对、反馈等。企业出具纳税风险评估报告,首先先确定目标规划,然后对具体的涉税业务进行风险识别,建立初级的纳税风险评估报告。企业税务会计、税务管理人员和企业的管理层对该报告进行等级排序和任务统筹,确认为:无风险、低风险(自我调整)、中风险(借助税务事务所等专业机构进行辅导)、高风险(需重新制定方案),经过多次风险评估反馈,最后生成最终的纳税风险评估报告,见图2所示。

图2纳税风险评估报告

税务风险的筹划报告需对企业涉及行业、数据来源、指标含义、政策依据、关键值测算、应对经验等内容进行详细阐述。税收风险筹划报告实质是对国家的税法政策差异、税收优惠政策和交易价格的调整控制的结果。企业在研究税收优惠政策,明白不同国家或地区存在的税法规定上的不同,最后控制关联交易的总量和价格,则财税大数据的分析就可灵活应对,税务筹划的目的也就能达到。这些基于财税大数据的税收风险管理报告的质量是税收风险管理价值的体现,能全面反映企业税收风险管理效果,即是否具有3E性:即效益性(Economy)、效率性(Efficiency)、效果性(Effectiveness)。

四、研究的意义

(一)财税大数据的引入整合了资源

企业可以将经营过程中的纳税数据、发票数据、财务数据、生产数据等其他

数据导入该系统,运用系统进行企业基本信息、业务资料、财务报表、纳税申报表进行分析,辅以大量指标、指标元、指标模型为抓手,就可以掌握自己企业在同行业纳税中的情况,进而至纳税风险进行识别、评估,最后展开税务筹划。通过该项目研究可以打通企业纳税人内部、税务与纳税人、纳税人与相关行业、纳税人与公众之间的“信息孤岛”,推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创新。

(二)逆向剖析诊断法转换了视角

原有的税收风险管理是从税务局的视角来检查企业的税务风险。而该项目的研究是从企业的视角展开税务风险的评估、分析、应对、筹划等,让企业适应新的税收征管模式。原先企业并不清楚各项税种(增值税、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消费税等)税负及税负率在行业中的水平,通过该项目的研究,企业可以明白自己税负及税负率的高低,从而在业务上作出相应的调整,降低企业的税负及税负率,进而至税务筹划。在进行降低企业税负和税务筹划时,不能无视纳税风险。原先企业并不清楚自己纳税风险等级,也不知道风险的应对,通地该项目的研究,可清晰知道风险等级的控制点,并通过风险应对报告知道企业应在哪些方面做纳税决策的调整,从而提高企业的纳税风险管理水平。

(三)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运用提升了效率

本项目的研究引入了税友集团研发的税务风险管理系统,运用该系统使企业提升纳税遵从度,进行税收风险管理有了切实可行的检查工具。该系统能导入企业所有生成的经营及财务税务数据,并通过自动计算的数据阐述税收风险点。企业以此可以深入了解税务局对企业的评估方法,能详细明白税务对企业如何监控、通过哪些企业纳税行为,具体指标、指标元、数据元重点监控,了解税务局针对哪些疑点进行排查,明白税局通过企业基础资料中哪些报表中的详细数据进行分析,具体分析计算指标和计算公式,继而企业可根据自身情况进行基础的纳税评估,并做出合理的涉税风险规避和税务筹划。

总之,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实现了企业税收风险管理的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事后分析,用财税大数据为企业财税管理和财税业务决策提供支撑。从而提升企业的税收风险管理水平,丰富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应用的理论研究。

参考文献

[1]维克托·迈尔-舍恩伯格, 肯尼思·库克耶, Viktor Mayer-Schonberger,等. 大数据时代:生活、工作与思维的大变革[M]. 浙江人民出版社, 2013.

[2]陈一鸣.美国:以国家战略应对大数据时代[J].人民日报,2013-1-17(14).18.

[3]孙存一, 王敏. 基于大数据算法的纳税遵从风险的行为轨迹与动机[J]. 税务研究, 2015(10):16-20.

[4]胡磊, 何柏林, 巫黛春,等. “互联网+”时代下的税收风险管理[J]. 税务研究, 2016(6):67-68.

[5]刘尚希, 孙静. 大数据思维: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 经济研究参考, 2016(9):19-26.

[6]夏智灵. 税收风险管理的理论和实践[J]. 税务研究, 2017(1):117-120.

[7]马列. 税收风险管理中的数据治理问题初探[J]. 税务研究, 2017(8):119-121.

作者简介:马红梅(1977年3月—),女,浙江杭州人,高级会计师,学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税法、会计。

论文作者:马红梅

论文发表刊物:《知识-力量》2018年4月下

论文发表时间:2018/6/6

标签:;  ;  ;  ;  ;  ;  ;  ;  

财税大数据在企业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论文_马红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