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质量对于建筑工程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首先分析了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必要性,并对该动态监管系统的目标进行了简单归纳。接着,对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从混凝土动态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以及混凝土质量检测数据集成中心这三个方面进行了探讨。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实施需要由混凝土生产企业、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以及当地工程质量监管部门共同参与,同时,公众也可以通过查询窗口获取相关信息。如此一来,才可以对混凝土的生产和使用形成动态的、全过程的、全社会层面的监管,这会对该行业的发展形成巨大的推动作用。
关键词:工程建设 工程质量 混凝土质量管理 动态监管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城市建设、居民自用设施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对混凝土的需求也只增不减。混凝土是现代建筑的主要材料,其质量高低直接决定了建筑质量能够达到的标准。因此,需要对混凝土质量进行严格监控,对其中出现的质量问题进行严格而精确地把握,从而将问题控制在初期,在严控质量的同时也减少后期的质量风险及法律风险。接下来,将对如何设计和实现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进行探讨,希望能够对施工行业的质量控制实践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1.设计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必要性及目标
1.1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必要性
随着建筑业的蓬勃发展,混凝土生产企业也快速增加。为了控制混凝土质量,除了生产企业严格控制生产作业程序、严格选择材料以及培训操作人员以外,还需要主管部门制定明确而可操作的标准。当前,行业性的、地方法规性的混凝土标准已经基本成熟,然而其落实问题却值得商榷。这与监管部门的监管意愿有关,而更多地则是与监管技术有关。如果采用人员现场检测的方法,不仅耗时耗力,而且操作随意性大,实际效果往往不容乐观。如果能够研发动态的质量监管系统,那么将对于改善混凝土行业的质量起着重要促进作用。从这个意义上看,设计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十分必要。
1.2设计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目标
简单地讲,该质量动态监管系统需要达到如下目标:首先,适时收集混凝土的质量信息,并通过互联网通信技术传输到中央数据处理中心,从而可以根据基础数据对具体批次的混凝土质量进行对比、跟踪。其次,利用数据集成平台,对混凝土生产企业的产品进行大数据管理,在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或者隐患以后,及时反馈给当事企业,从而方便其作出及时调整和优化。第三,通过互联网平台,公众(尤其是混凝土使用者)可以通过透明、公开的方式查询各个生产企业的混凝土质量信息,从而促进优胜劣汰,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2.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如图1所示,围绕混凝土质量监控流程,该系统包含混凝土质量检测数据集成中心、网络数据交换中心以及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这三个组成部分。三者之间相对独立,又可以相互通信,从而确保数据可以被高效处理、高效应用及高效传输。
图1 混凝土质量监控流程图
2.1混凝土动态质量检测管理信息系统
这部分系统主要用于对混凝土企业的内部进行管理,除了对数据进行动态采集和自动计算以外,还需要能够自动完成数据的分析和输出。最后输出的数据供混凝土企业内部决策使用。该系统需要根据《混凝土质量管理规程》(DB11/385)来处理混凝土异常信息,当混凝土质量不符合该规程时,系统需要自动将信息提交给技术负责人。如此一来,原本作业量大、出错率高的人工作业方式就可以被替代。而且,它还可以避免由于人为作弊带来的隐瞒、欺诈现象,对于提升混凝土作业水准效果显著。该按照功能区分,该系统需要包含审核管理、试验管理、委托管理、设备管理、系统将、报告管理以及数据接口管理等7个模块,这些模块相互支持,共同实现该系统的预设功能。
2.2网络数据交换中心
信息被收集以后,需要向相关各方进行传输,各方根据自身的需求、职责对数据所传达的信息进行分析,进而采取行动。只有这样,动态监管系统的作用才得以发挥。在该数据交换中心的平台上,需要将混凝土生产者、质量检测机构以及工程质量监督部门置于同等地位。来自混凝土生产现场的数据通过数据交换中心的通信渠道将数据传输给质量检测机构、工程质量监督部门,质量检测机构运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将检测结果传输给混凝土生产企业、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工程质量监督部门则需要对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定性评价,评价结果需要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公众发布,公众可以通过查询平台获取相关信息。
2.3混凝土质量检测数据集成中心
该中心需要完成的工作主要包括数据分析、数据查询。首先,在后台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这是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基础。在获取基础数据以后,需要将具体批次的混凝土信息作编码处理,并对生产企业、质量检测机构的质量检测结果进行对比,对其中的偏差进行合理性判断。处理结果需要以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给相关部门,同时本中心需要留存。第二,需要根据统一的数据处理标准建立数据查询规则,向当地工程质量主管部门提供基础数据、分析过程以及分析结果。主管部门则可以对数据进行有效查询,查询结果将有助于其掌握本地区的混凝土质量进行集成、动态的掌握,对其中的问题可以进行及时处理,并且可以对潜在的隐患进行一对一提醒,或者面向整个行业作调控管理。
2.4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实施
在构建以上3个相对独立而又相互联系的子系统以后,就完成了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的设计。三者之间以一种拓扑结构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运行。值得注意的是,这三个子系统作为一个拓扑形式的统一体,在混凝土生产企业、当地工程质量监管部门以及第三方质量检测机构中需要分别安装。如此,便可以实现对混凝土质量进行动态监管、全面监管,任何一方都难以弄虚作假,从而以系统性地监管力量推动混凝土行业不断改进质量。
3.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不仅仅是停留在理论层面,它在工程质量监管实践中已经得到较多运用,并且被证实是有效的。比如,目前正在施工的广州市金沙洲保障性住房项目就采用了砼追踪系统,在这个过程中,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系统对所有相关工程的混凝土质量进行了生产、搅拌、浇注的全程管理,从而为保障了建筑质量。可以预见,该系统在其他城市、地区的推广前途十分可观,它所创造潜在工程效益、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都值得期待。
参考文献:
[1]陈周与.预拌混凝土质量动态监管信息系统研究[J].工程质量,2013,05:58-59.
[2]朱同林,徐海军,张勇.利用RFID动态监测混凝土质量的研究[J].广东土木与建筑,2012,04:56-58.
[3]邓旭华,詹国良,李定安.预拌混凝土施工质量的动态管理[J].混凝土,2011,08:101-103.
[4]袁鄂,张勇,袁海洲.混凝土质量追踪系统的应用研究[J].广州建筑,2010,03:43-47.
论文作者:凌旭红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4/11
标签:混凝土论文; 质量论文; 动态论文; 系统论文; 数据论文; 生产企业论文; 质量检测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