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形势不断好转,社会用电需求也随之增长,作为电力供应中的重要部分,10kV配电网络线路在供电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切实保障其安全性及可靠性。文章就10kV配网线路改造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及其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从而进一步保障电力系统的供电安全和供电稳定。
关键词:10kV配网;线路改造;施工技术;安全管理措施
近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以及时代的进步,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进展。10kV配电网线路改造工程的施工质量需要靠加强电力工程技术水平来维持。因此,笔者着重分析研究了当前我国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要求,并对此提出了几点重要举措,旨在为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发展献力。为了进一步提升我国电力行业的整体技术水平,并对住户进行稳定的供电,加强10kV配网线路改造技术势在必行。但是当前我国电力工程所存在的技术问题较多,不利于10kV配网工作质量,为了更好地保证我国的供电任务,并提升电网部门的整体工作水平,必须要加强对10kV配网线路改造技术,并加强整体的施工技术,这样才能更好地推进我国电力行业的发展。
1.工程的实际概况
某10kV配网线路在长期的使用中出现了线路老化的现象,无法满足电力系统实际的供电要求,需要通过该工程进行必要地改造,完善10kV配网线路的服务功能,为电力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提供可靠性提供可靠地保障。在工程施工计划的开展中,充分地考虑10kV配网线路的实际概况及具体要求,并对工程的设计方案的经济性与可行性进行了全面地评估,为后续施工计划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该工程主要包括:变配电工程;铁塔的建设;新架空线LGJX-240/30,单回路总长度为420m;土建工程;真空柱上断路器的设置,数量为2个;其它配套的基础设施。
2.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要点
2.1土建工程
第一,混凝土振捣浇筑。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一定要保证钢模板之间的接缝严密,不仅要在里面敷上一层脱模剂,还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从而有效避免混凝土中掺杂其他的杂质。除此之外,对于混凝土的浇筑还要对材料进行严格的配比,选派施工人员进行一天两次至三次的检查,并将其误差控制在标准的范围之内,还要在检查时减少混凝土表层的干燥性,从而避免混凝土表层因干燥而出现裂痕。第二,工艺要求。土建工程施工之前,施工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模板安装,不仅要对所设计的基坑进行合理的验收并进行垫层处理,还要在坑外的地面进行模板拼装,从而保证所组装的模板场地平整无凹痕。与此同时,施工人员在对模板安装完毕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的绑扎,进行绑扎时一方面要对钢筋的具体型号以及焊接的长度进行合理且规范的设计,另一方面需要保证焊接的表面没有裂纹,其厚度也要符合施工设计的标准,从而进一步提升钢筋绑扎的质量。避免因焊接的骨架变形影响10kV配网线路改造的后续工程。
2.2接地工程
第一,工艺要求。在施工前工作人员需要对所有进行接地工程的工人进行责任划分以及安全作业的事项叮嘱,并保证施工人员可以在科学且安全的环境下进行施工。另外,在进行叮嘱之后便要进行接地体连接技术了,这时工作人员需要对接地体焊接的部位做好适当的防腐处理,并进行接地体的埋设以及具体的安装,在进行安装的过程中要保证接地线与铁塔接地孔的位置相对应,还要做好适当地绝缘保护。
第二,注意事项。在施工中一旦遇到低下的物体,需要进行短暂的停工,切不可急需破坏物体进行挖掘,要等到专业的鉴定人员检验该物体,并保证一切安全正常的情况下进行后续的工作。同时,在施工前需要在周围设置施工的标志,在标志周围不可摆放杂物,从而保证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作得以正常有序的运行。另外,在进行施工时一定要做好安全保护意识工作,由于接地线工程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施工负责人更需要告知施工人员潜在的危险源,以及遇到危险时如何进行自救,从而将施工中所造成的危险因素降至最低。
3.具体施工中的管理措施
3.1 电杆基坑施工
在电杆基坑以及有关埋设施工中,必须加强施工误差的管理,因为作为基础性的施工环节,一旦出现较大的误差,会给后续施工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首先在电杆基坑的深度上,必须将误差控制在±50mm的范围内,岩石基础坑在深度上一般要等于或者稍微超过设计方案中的数值。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在双杆基坑深度上,不仅误差要在±30mm以内,而且两杆基坑应当在深度上保持大致相等。虽然在底盘安装过程中允许一定程度的偏差,但是管理人员应当将电杆组立后的偏差控制在设计规定的范围内。
在现场混凝土的浇筑施工时,施工人员最好使用表面接缝严密的钢制模板,并在浇筑之前涂抹脱模剂在模板上,在模板拆除之后,施工人员应当及时清除其上面的砂浆与水泥,以便再次使用。为了提高基础埋设施工的质量,施工人员应当根据现场施工的要求,科学合理的配比混凝土的组成成分,并以《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技术规定》为主要技术标准,同时还用预留一定的轻度储备,防止混凝土强度偏差影响基础施工的稳定性。在现场浇筑过程中,一般要使用机械捣固的方法来浇筑混凝土,并且按照每天两次的频率来检查配比材料的使用量。在浇筑完成后的12小时内,施工人员要进行浇水养护处理,并在模板外部加盖遮蔽物,浇水次数以维持混凝土的湿润为目的,在使用养护剂的时候,施工人员必须先检查模板表面是否清洁,在涂刷养护剂后停止浇水养护工作。
3.2配网线路的安全管理措施
在进行10kV配线网络的施工中,要做好安全保障措施。首先,要设置合理的电网结构,尽量避免故障的发生;要合理地设置管辖范围,缩小电网的供电范围,一旦出现问题检修人员要能够快速地找出故障,从而确保供电的高效稳定;其次,要制定一个科学有效的电网维护计划。电力企业要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具体的电网维护计划,要定时对电网进行安全排查工作,对一些经常出问题的部分要及时地进行改造,确保电网的安全;最后,要在电网的周边设置一些警示措施,对电网做好安全监督工作。既要避免人为的破坏情况的发生,还要避免意外情况的发生。
3.3进行合理的物资购买
加强我国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作质量的又一个重要举措就是进行合理的物资购买。由于质量优良的施工材料是决定线路成功改造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选用高质量的施工材料,并保证材料可以做到绿色环保是十分重要的。第一,当地的线路改造技术人员需要对整个施工过程中可能用到的材料以及数量进行了解,从而规定出采购人员所要购买的具体物资以及具体物资的数量,从而规范施工物资的采购管理,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浪费。第二,在进行物资采购时,一定要选择质量优良的施工材料,还要保证施工材料具有节约能源且环保的作用。这样既可以积极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又能加强整齐的施工质量水平。第三,采购人员在进行物资采购时,必须要保证整个采购环节处于透明的模式,电路改造的相关管理者还需对采购环节进行监督,不仅要确保所选购的物资质量达标,还要避免采购人员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与材料供应商进行私下交易的事情发生。只有购买绿色环保且具有良好质量的施工材料,才能对整个电路改造施工环节作出更多的保障,从而加强10kV配网线路改造的工程质量提升。
3.4施工过程中的管理措施
结合该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的建设要求及实际概况,在提高工程施工质量、加强工程施工成本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措施实现对施工全过程的严格把控。具体体现在:①充分了利用信息化技术的优势,增强电线杆及配网线路的建设及管理工作质量。在信息化技术的支持下,施工企业在不同的施工阶段应该与相关的管理部门进行随时的沟通和交流,通过计算机网络三维空间中规划设计方案的有效模拟和分析,增强规划设计方案的合理性,加强对电线杆挖坑机填埋施工的严格把控,增强施工的精确性;②在基坑的建设过程中,加强对基坑深度施工中误差的严格控制,增强基坑深度的合理性;③优化配网线路网架的整体布局。为了提高配网线路的工作效率,降低工程的施工成本,应该在配网线路网架布局中采用“手拉手”环网方式。在这种方式的支持下,可以实现不同区域、不同电源之间的有效切换。
结论
在对10kV配线网络进行改造时,科学先进的设计电网结构,不仅可以有效降低故障发生的机率,还能有效对不同的管辖范围进行设置,使电网的供电范围进一步缩小,配线网络一旦出现问题就可以快速找到出现问题所在的位置,这样就可以有效的缩短停电时间,降低由停电对人们生产生活造成的影响。此外,相关的电力企业要逛结合企业自身的实际情况,在电网维护方面制定相应的计划,对电网的安全性进行定时排查,确保电网运行中整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蔡伟勇.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江门开平供电局,2014,10(15):189.
[2]关冠瑜.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佛山市高明立信发展有限公司,2O13,32(26):65~66.
[3]申星.10kV配网线路改造工程施工及管理措施[J].桂林市银都电力建设开发有限公司,2015(21):156~157.
论文作者:何铭强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9/6/13
标签:网线论文; 电网论文; 基坑论文; 混凝土论文; 工程论文; 工程施工论文; 措施论文; 《基层建设》2019年第8期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