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资源规划与企业信息化,本文主要内容关键词为:信息资源论文,企业信息化论文,此文献不代表本站观点,内容供学术参考,文章仅供参考阅读下载。
1 前言
现代信息技术革命推动的信息化浪潮,正在迅速打破与重组世界经济的秩序与结构,发展中国家的企业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承受着经济信息化和全球化带来的剧烈竞争和顷刻淘汰出局的危险。面对这样的形势,企业应该采取积极相应的对策:一方面,企业要适应网络经济的发展,跟上信息时代的步伐,加强对现代信息技术、网络经济的认识,树立信息社会的观念,切切实实地认识到企业的各种经济活动都将要依赖于信息技术;另一方面,企业要建立企业的信息系统,加快企业信息化建设,对企业的内部管理、外部经营、总体规划实施信息化战略,并且充分利用网络获取信息、利用信息,开拓网上市场,增强国际竞争能力。
企业信息化的应用水平可以分为四个层次:
(1)系统集成:这一阶段是企业信息化的第一步,而且是不可逾越的一步,它包括企业内部网的建设,基本软硬件的配备等,这是企业信息化的基础。
(2)应用集成:应用集成是指一些专用的信息系统的实施和集成,如ERP(企业资源计划)、CRM(客户关系管理)等,这是企业信息化非常关键的一步。
(3)信息集成:信息集成是指将企业中所有的系统集成起来,使得资源的获取和发布更加便利,摆脱无序信息的困扰,形成一个协同的商务平台。
(4)社会集成:社会集成是指将社会的信息集成起来,使得信息可以在整个商务链上自由流动。这涉及到众多的企业,从原材料供应商到最终用户。只有在这个层次上,虚拟企业才成为可能,真正的电子商务才能实现。
我国大部分企业正处在第二层次阶段——应用集成阶段(资料来源: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处在这一阶段的许多企业在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这样一个问题:信息化建设缺乏高层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虽然花了很多的人力、物力、资金进行了通信——计算机网络建设,也引进了先进的系统如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CIMS)、产品设计管理(PDM)、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CAPP)、制造资源计划(MRP、MRPⅡ)以及在MRPⅡ基础上发展的企业资源计划(ERD)、客户关系管理(CRM)、供应链管理(SCM)等应用系统,由于缺乏高层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致使有关设计、生产和经营管理等方面的信息不能快捷流通,信息不能共享,形成了许多“信息孤岛”。要解决这类问题,就要进行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Information Resource Planning,IRP)。通过信息资源规划,可以梳理业务流程,理顺信息需求,建立企业信息标准和信息系统模型,用这些标准和模型来衡量现有的信息系统及各种应用,符合的就继承并加以整合,不符合的进行改造优化或重新开发,从而积极稳步地推进企业信息化建设。
2 IRP的定义与作用
2.1 IRP的定义
信息资源规划(IRP)是指对企业生产经营所需要的信息,从采集、处理、传输到使用的全面规划。在制造企业里,不论产品设计、材料配件采购、加工制造和总装,还是销售和客户服务等等过程,无不充满着信息的产生、流通和运用。要使每个部门内部,部门之间,部门与外部单位的频繁、复杂的信息流畅通,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作用,不进行统一的、全面的规划是很难实现的。
2.2 IRP在企业信息化过程中的作用
企业管理信息化的实质,是利用现代管理科学和信息技术建立现代信息网络系统,使企业管理活动各个环节通过信息的快捷流通和有效服务,实现资金流、物流和工作流的整合,达到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不断提高企业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进而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和核心竞争能力的过程。企业资源的优化配置是通过信息资源的开发和有效利用来实现的。在现代企业中,没有反应快捷的现代信息网络,就不可能及时有效地优化配置企业资源,降低生产或服务的成本,提高质量,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而企业现代信息网络的建设,必须以全面、正规的信息资源规划(IRP)为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
企业经过信息化建设的第一个阶段——系统集成阶段,基本上已经安装了需要的硬件、软件和应用系统。这些应用系统由于各种原因(如前面所说的缺乏高层的统筹规划和统一的信息标准)而导致了企业内部存在着许多“信息孤岛”,在这种情况下,企业进行信息资源规划显得十分重要。信息资源规划的重要作用可以用下面的图1描述:
图1 IRP与企业各应用软件的关系
其中包括制造资源计划(MRP、MRPⅡ)以及在MRPⅡ基础上发展的企业资源计划(ERP)、CRM(客户关系管理)和SCM(供应链管理)在内的种种应用软件,只有架构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信息标准之上,才能在企业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上发挥最理想的作用。
3 企业IRP解决方案的构成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IRP)解决方案由理论方法、标准规范和软件工具构成,三者关系如图2所示。
图2 信息资源规划的实施方案构成
IRP基于信息工程方法论的指导,采用工程化方法进行全企业的信息资源规划,就是按照一定的方法步骤、遵循一定的标准规范、利用有效的软件支持工具进行各职能域的信息需求和数据流分析,制定信息资源管理基础标准,建立全域和各职能域的信息系统框架——功能模型、数据模型和系统体系结构模型。
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包括对大量复杂资料进行分析整理,尤其是在众多人员分小组进行的过程中,需要保持定义与理解的一致性。资料的存储、修改和后续应用开发更需要规划信息和知识的连续性。为此,需要有效的软件工具支持信息资源规划工作,建立计算机化的文档——信息资源元库。国家科技部批准的国家级火炬计划项目——信息资源规划软件工具IRP2000将信息资源规划的标准规范和步骤方法“固化”到软件系统中去,为规划分析人员营造紧密合作的环境。IRP2000共包含七大功能模块,通过对IRP2000软件工具备功能模块的使用,能引导规划人员执行标准规范,形成以信息资源元库为核心的计算机化文档,如图3所示:
图3 IRP2000主要功能模块与信息资源元库
IRP2000软件工具备功能模块的介绍如下:
(1)企业规划模块:用于支持企业规划的工作;
(2)业务功能分析模块:支持业务模型的建立,是指用“职能域—业务过程—业务活动”三层列表描述的业务功能结构;
(3)业务数据分析模块:包括用户视图及组成的登记、输入/出数据流分析等功能;
(4)系统功能建模模块:支持功能模型的建立,采用“子系统—功能模块—程序模块”的三层结构来表述;
(5)系统数据建模模块:信息资源规划的核心内容,首先从概念主题数据库的定义开始,然后将其细化建立逻辑主题数据库,继而建立了全域和子系统数据模型;
(6)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模块:识别子系统数据模型和功能模型的关联结构,自动生成子系统和全域C-U矩阵。
(7)系统元库管理模块:包括系统初始化、升版管理、备份与恢复、合成与分解、清除冗余数据元素/数据项、同义或近义数据项整理等功能。
上面所示的前六大功能模块从上到下的排列体现了信息资源规划先进行需求分析(包括企业规划、业务功能分析、业务数据分析模块),然后进行系统建模(包括系统功能建模、系统数据建模、系统体系结构建模模块)的工作顺序。
4 IRP的应用项目类型
从信息资源规划的应用系统项目来看,可分为五种基本类型:
(1)整合应用项目:对于已成熟应用的系统,既要继续使用,又要解决“信息孤岛”问题,需要建立少量的数据转换接口,与新的数据环境交换数据,即通过数据集成实现新老应用系统的整合;
(2)改造应用项目:对于已成熟应用的系统,如果建立数据转换接口与新的数据环境交换数据,其接口工作量庞大而复杂,那么就应该按新的数据模型和数据标准改造老的数据结构,相应地修改应用程序,这种方式不通过接口实现数据集成;
(3)定制应用项目:要求开发商按统一规划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标准为企业开发新的应用系统;
(4)购入应用项目:选购能与统一规划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标准都符合的软件,需要与供应商协商,对软件进行部分的定制或改制,以满足企业的需要;
(5)新开发应用项目:完全按统一规划建立的功能模型、数据模型、数据标准组织自行开发、联合开发或委托开发。
5 IRP实施要点
企业集成化网络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的框架如图4所示,企业在信息资源规划方案的基础上,组织实施计算机网络工程、数据库工程、应用软件工程。
图4 企业集成化网络化信息系统建设实施方案框架
5.1 计算机网络工程
(1)根据信息资源数据规划过程中形成的、由IRP2000规划工具输出的数据流量化分析报告,得出全企业各职能域,各统计期/实时的数据存储量和流量,确定计算机网络的基本需求;
(2)设计和建立企业的开放型三层网络架构,制定广域网和各局域网的网络拓扑结构、网络逻辑结构,在保证先进性、可扩展性的前提下,提出既满足企业信息化的需求,又具有优良性能价格比的网络系统方案;
(3)根据企业的业务需求,建立信息共享、信息存储、信息综合利用的网络机制;
(4)建立企业内部网(Intranet),使其具有Web浏览查询、Web-DB在线查询、电子邮件、电子公告等多种功能,与Internet联网,建立企业网站,支持开放的三层数据库结构;
(5)建立企业的网络管理制度,建立子网过滤、防火墙等安全机制,确保信息的安全可靠。
5.2 数据库工程
(1)逻辑数据库设计根据信息资源规划的数据模型,与业务人员一起进一步审查、修正各主题的基本表,参照业务规范制定表间关联、列参照性、约束,完成数据的一致性设计;
(2)根据企业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的特性,在逻辑数据库的基础上生成物理数据库,并进行规范化设计;
(3)建立企业生产经营主系统代码管理机制,建立和加载编码库;
(4)组织业务数据加载和维护,按信息源和共享要求建立数据维护、备份、转储、数据库的安全恢复等机制;
(5)兼容企业的多种数据源,分层次建立数据汇总与存储机制,设计和建立支持决策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
(6)建立与第三方分析查询工具(如BUSINESS OBJECTS等)的兼容机制,支持数据的抽取、转换等处理。
5.3 应用软件工程
(1)应用软件系统设计应在信息资源规划功能建模的基础上,采用面向对象的软件工程方法实施;
(2)在对企业的业务模型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准确界定应用系统模块功能范围、管理层次、信息加工深度,分清不同管理层次上模块控制和处理功能;
(3)参照总体规划阶段建立的应用系统开发目标、需求分析文档、业务流程规则等,完成各应用系统的框架设计;
(4)根据系统功能模型中程序模块的分类,重点识别可重用的程序模块,建立通用类库,进一步形成构件对象资源库;
(5)采用单元测试与集成测试相交互、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严格的软件测试;
(6)按照应用软件工程技术文档规范,提交详细的应用系统设计技术文档,包括函数、变量说明、流程说明等;
(7)提供多层次的安全控制功能,包括用户权限管理、操作日志监控、数据的联机备份和恢复机制;
(8)加强应用系统的使用与维护培训、系统优化与维护跟踪、应用系统评估等工作。
6 IRP实施过程中的计划控制与协调
信息资源规划(IRP)作为企业信息化的基础工程和先导工程,从策划决定到组织实施,都需要企业高层领导的参与,组织好队伍,强调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员)的密切合作,搞好计划控制。
6.1 计划与控制
信息资源规划本身就是一种工程,要成功实施,必须有严谨周详的计划和执行过程中的控制协调。规划核心小组要充分发挥作用,要注意做好以下计划控制工作:
(1)控制规模。系统的目标和边界应该是有限的,界定后不要在建模过程中不适当地膨胀。
(2)控制细化程度。不论功能模型还是数据模型要做到概念层和部分逻辑层,分解与细化要适当,不能与系统的逻辑设计相混淆,处理好分解与集结、粗与细的关系。
(3)控制一致性。认真执行统一的规范和标准,凡不符合规范和标准的要及时纠正;规范和标准有问题要认真研究、统一解决。
6.2 协调工作
信息资源规划是一种系统工程,它的成功实施离不开各种职能小组和工作人员的合作,高层管理人员要协调各个职能小组之间和各种工作人员之间的关系。高层管理人要进行以下协调工作:
(1)协调部门与整体的信息利益,克服信息私有和自采自用的倾向,追求信息共享和全局信息资源优化管理。
(2)协调两类人员(业务人员与系统分析人员)的关系,注意调动和保护两类人员的积极性,引导和鼓励相互学习、相互尊重、加强讨论、扬长避短。
(3)协调个人与集体,小组与大组之间的关系,既要提倡发挥每个规划分析人员、每个小组的知识经验和创造精神,又要强调群体意识和发挥集体智慧,把建模过程作为共同学习和提高的过程。
企业信息资源规划小组是按职能域划分的,一般每个小组有一名系统分析员和几名业务人员,其中有的业务人员通过信息资源规划的实践和学习,成长为用户分析员——职能域信息化工作骨干人才。在信息资源规划实施的每一个具体过程中,都要求业务人员和系统分析人员的合作:
(1)需求分析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定义职能域、定义用户视图、定义数据元素、分析数据流以及现有应用调研。在这一阶段,业务人员要根据业务需要提出原始单证、样表、屏幕格式草图;向系统分析员介绍业务流程及数据;参与绘制数据流程图;参与用户视图登记与组成分析;参与数据流分析;参与信息分类编码工作。而系统分析员要注意的是:与业务人员合作,征求业务人员的宝贵经验和建议,分析用户真正的需求,并且启发用户潜在的需求,综合用户需求,处理用户之间的需求矛盾、需求与可行性的矛盾;科学表达用户需求,以规范化的文档表达用户真正的需求。
(2)系统建模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定义子系统、定义模块、数据建模、构建基本表、规范数据元素、构建系统体系、编码对象。在系统建模阶段,虽然要更多地发挥系统分析员的知识与智慧,但还要注意吸取业务人员的管理经验和业务判断能力:在建立功能模型时要发现并吸取已形成的先进管理模式;对把握不大的功能模块和程序模块定义,要与业务人员做深入的讨论;数据模型需要向业务人员做必要的解释,使其真正理解;根据业务负责人或业务专家的复查/审查意见修订模型。
(3)规划文档阶段:这一阶段的工作包括:规划网络工程、数据工程、软件工程的文档。这一阶段也同样需要系统分析人员与业务人员的紧密合作,进行最后的规划总结工作。
7 结束语
经过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巨额投资和技术发展,中国网络的物理资源基本上已经告别了短缺时代,最近几年来的网络建设的热潮更是有目共睹。但是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却大大滞后。事实上,我国的电信网络基础设施其实并没有落后很多。有些基础设施甚至与发达国家相比也毫不逊色。那么,为什么我国信息资源的开发利用要大大落后于发达国家?很大的原因在于信息资源规划不当。有的缺少总体构思,开发信息资源的时候,想到哪里就做到哪里;有的不了解信息工程方法,做出来的系统不规范;有的前后不衔接,后续开发得不到前面的支撑,相关部门各做各的,信息不能共享。这些存在的问题,通过进行科学的、正确、系统的信息资源规划,可以得到较好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