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梁亚南

分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梁亚南

中国新兴建设开发总公司 北京市 100166

摘要:建筑施工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由多个环节共同组成,其中最核心和基础部分是混凝土建筑结构,如果此环节出现问题,将会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产生不利影响。经过研究发现,对混凝土结构产生影响的因素很多,为了使混凝土的质量达到标准,要从混凝土建筑应用模板施工技术入手,采取严格的控制方案,本论文以混凝土建筑结构为研究目标,并对应用模板施工技术展开深入的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混凝土建筑结构;应用模板;施工技术

城市化进程持续推进,我国建筑行业在规模、数量等方面都得到了长足发展,但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外观等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模板施工技术是混凝土建筑结构的一部分,该项技术实施效果与建筑结构施工质量存在直接联系,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建筑工程施工工期、成本。因此加强对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研究具有现实意义。

1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应用的重要性

在施工过程中模板工程的重要性已得到公认,具体表现在以下两方面:第一,在整个工作建设过程中,模板工程是最基础的工程,在此环节中需要消耗大量的原料,如果在此环节发生问题,将直接影响到建筑物安全性,以及是否能够长时间使用。以黑龙江阳明滩大桥为例,在几辆超载车经过后发生坍塌,究其根本原因在于进行模板浇筑时,为了节省成本而采取偷工减料的方法,虽然工期缩短了,但质量却没有得到保障,最终引发严重的事故,危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在社会上产生恶劣的影响,甚至影响到政府部门的公信力。第二、投入较高成本。模板制作需要消耗大量原材料,这些原材料质量不符合标准,则建筑物的安全性无法得到保障。由于工程需要投入较高的成本,如果出现设计不当的问题,则会导致财力、物力、人力的浪费。从上面两点可以确定模板工程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施工方在选择模板材料时,要把质量放在第一位,经济适用型模板受欢迎的程度最高,成为工程的首选材料。施工方还要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提升专业技能,全面掌握模板制作的工艺和技术。在安全、保质、保量的前提条件下,尽量降低施工成本,经济适用型的模板材料是首选,同时还要兼顾环保功能,强度必须要达到一定强度,在此基础上制定出详细的计划,既要保障工期无误,同要重视模板操作的安全性,避免重复工作,使工人的劳动量和工作强度降低,使工作效率显著提高。

2混凝土模板施工技术与方法

墙模板施工工序表现为:在支设墙体模板时,应该清理干净墙面的杂物,弹出墙的模板与边线,在外墙大脚处标出轴线,在模板下口粘贴海绵避免出现漏浆,同时做好砂浆找平层,防止出现漏浆的问题;在安装墙体模板之前,应该安装好预埋件以及门窗模板,同时根据墙体的厚度焊接限位钢筋,禁止出现地下室外墙限位钢筋内外联通的现象,同时也不能出现墙体主筋烧断的现象;墙体模板的安装顺序为由外到内,以此保证混凝土结构建筑物的垂直度以及外形尺寸的准确性;当一侧的模板安装完成后,穿入焊接好止水的对拉螺栓,然后再调整另一侧模板,穿墙螺栓孔眼的固定则需要对准穿墙孔,然后利用斜撑校正模板的平整度与垂直度,同时调整好标高,最终进行统一的紧固;当正反模板都安装完成之后,应该对墙模之间、墙模与侧模、施工缝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如果检测出存在错台、漏浆等问题,应该及时的采取措施进行处理;墙体模板施工完成之后,还应该进行全面的检查,例如,螺栓斜撑是否稳定、扣件是否紧固、模板拼缝是否严密等。

3混凝土结构建筑模板施工要点分析

3.1模板的选型。

在建筑模板施工过程中,木胶合板是我们经常会应用的一类材料。但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因未对水分进行有效控制,混凝土整体的成型效果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在模板施工时,在原有模板材料上涂一层防水膜,可有效避免模板材料因吸收到水分而出现色差以及浇筑不均匀的情况。

3.2模板的制作安装及混凝土浇筑要点。

当模板全部施工完毕之后,需要在完成的模板上再涂刷一遍防水漆,进一步提升其所具有的防水能力。进行模板安装时,应严格根据模板上标明的编号顺序进行安装,并在搬运时要保证轻起慢放、避免在搬运过程中出现撞击、旋转等情况,最大程度的保证模板的安全性以及完整性;其次,要对螺栓孔位进行核对,保证孔位的精确性以及水平性,并在每一个孔位中都加设塑料垫圈,避免模板面板及螺纹等对其造成损伤;而在对模板进行定位之前,需要再次对面板的对齐情况进行检查,全部校准正确之后,再对连接件及模板进行连接与加固。在支模的时候需要检查是否存在漏放预埋件、孔洞、墙柱拉结筋等,固定点、柱角墨线位置是否正确。在完成以上工作之后就要在柱模四角处以及模板衔接处来涂一层玻璃油灰,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阻塞衔接处出现的缝隙。在搭接模板的时候,应该是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顺序来进行操作。稳定性是必须要考虑的问题,为了保持柱底部的正确稳固,柱模底部的模板还需要紧贴四角角钢。等到柱身模板拼装好之后,要陆续安设围楞、抱箍,在把尺寸、标高及临时固定截面位置设置好之后就要用托线板来进行校正,通过校正来使得模板的水平度、模板垂直度及标高符合设计要求。对于特殊部位模板,按照先整体、后局部的原则来进行安装。小块模板需要用少许紧固件连接,等达到一定面积之后再进行校正,要在校正到标准位置之后才能够加密加固其余连接件。在浇筑工作开展前,首先要对模板进行全面的清理工作。

3.3接缝、设置剪刀撑。

在施工中模板一旦出现漏浆现象,混凝土外观就会出现麻面及蜂窝,因此要高度重视模板漏浆问题,对于楼板和模板之间的缝隙,可采用三米刮杠把楼板的板面刮平,从而确保下口的平整。利用海绵条可实现对缝隙的严格控制,木材吸水之后会出现胀缩现象,在木模板安装时候,接缝应该留有一定空间,这样在安装完成后就可使模板接缝闭合。

剪刀撑的设置是一项十分重要的环节,剪刀撑通常设置在承重支架的下部,剪刀撑成45°~60°角,并要每轴设一道。实际工作过程中常见的剪刀撑分为竖向剪刀撑和水平剪刀撑两种形式。沿架体每4m设一道剪刀撑的方法称为水平剪刀撑,在架体底部和顶部也要设置水平剪刀撑,从而使得水平承受力度得到加强。沿架体的四周外立面架设的剪刀撑称为竖向剪刀撑,竖向剪刀撑需要从底部扫地杆起至搭至标高板的距离达到28.8m,搭建支架顶部深出板模下顶层水平杆的悬挑立杆的步高距为1.2m,并保证该挑立杆的长度不超过400mm。实现连墙架体的横向约束,要在回轴柱处用钢管扣件作柱箍将柱与架体作刚性拉结。由此,楼层梁内预埋的钢筋和架体可以实现水平方向的拉结,最终通过扣件将钢管和架体紧密连接。

3.4立杆及架网。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立杆架网作为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的最后一步,要考虑到各方面的因素,使得施工工作顺利进行。在施工时立杆应保持其稳定牢固,这样才能承受住一定的重量。在夯实基础之后在基础面上铺设碎石,其厚度保证在20cm左右,立杆的底脚应放置垫板,提高承载力。在工程的相应位置设置排水沟或排水坡可以保证顺利排水。施工过程中,在遇到架体过高的模板时,需要增加防护栏及安全网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稳定。一般而言,应在架体的每4.8m处设置一个水平网兜,架体外增加密目安全网。

3.5拆除模板。

模板的拆除前要制定合适的方案,根据混凝土试件的强度推测拆模最适宜的时间,拆除模板的施工应按照设计的规定来进行。与安装的顺序正好相悖,可按先支的后拆,后支的先拆,拆模时应按照自上而下、先拆侧向支撑后拆垂直支撑,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的顺序来进行。拆模前,先拆除模板之间的对位螺栓和其他的相关连接件,之后松开拉绳使模板离开墙体,不排除会遇到较难拆除的模板,建筑模板不能采取猛撬以致大片塌落的方法进行拆除,为避免模板产生裂缝,应禁止施重力敲击模板,可使用撬棍以微力撬动模板上方,使模板与墙体脱离,避免对楼层产生冲击荷载,最后将拆除的模板放置在支撑物上,拆除的建筑模板必须随时进行清理,并检查模板的缺陷部分加以修补,修补完无损后涂抹脱模剂。

3.6模板的养护。

模板拆除后,还要对模板进行悉心的养护。通常在混凝土模板的外部用优质的塑料薄膜进行密封包裹,为避免模板干燥过度出现裂缝,可在薄膜外面铺设草帘,这样可以使混凝土模板的湿度和温度保持在适宜的水平,使得混凝土达到更长的养护时间和更好的养护效果。塑料薄膜阻止了混凝土受到外界的污染,模板的养护时间要在七天以上,在整个养护过程中都需要保持混凝土处于的湿润状态。

4建筑主体施工中混凝土模板技术的应用

4.1模板技术施工前的准备工作

4.1.1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设计方案

因为每个工程所处的环境各不相同,所以也要根据环境做出相应的设计工作。同时对技术人员也是有要求的,要对其进行相关的培训,使他们对工程有所了解,从而在施工过程中能更好的对工程的相关情况做好记录工作,为以后的工作做下铺垫。在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关注其他因素,比如:低级承载力和地基沉降等问题。所以在整个工程中,首先要做好的就是设计工作,这样才能保证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设计中最重要的是安全问题,保证了安全问题,才能使设计方案在工程中起到更重要的作用。

4.1.2选择合适的施工材料

在建筑行业的施工,最重要的就是对材料的选择,要保证材料的质量,才能使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在施工之前一定要使购买的材料满足施工的要求。在建筑行业也是有最佳的材料,比如:木胶合板。这个材料的质量和密度都比较合理,满足施工的需求。但是这个材料也是有一定的弊端,它的吸水率比较差,对于模板浇筑的质量有有所影响,所以要选用合适的材料进行施工,才能保证整个工程质量问题。

4.1.3选择合理的施工技术

在施工的时候对员工技术的要求也是很重要的,要使施工人员有较高的技术水平,需要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培训,使他们能在施工中熟练的进行各种操作。在施工中出现问题时,要有处理问题的能力,同时还要注意在施工的时候不要非法的操作,在保证技术的情况下,使建筑工程的质量更有保障。

4.2模板施工工艺

4.2.1模板的安装

(1)柱模板的安装

在柱模板的安装过程中,要按照严格的操作步骤进行工作,首先先在模板下安装海绵条,同时还要在进行柱箍安装的时候,保证其有较高的水平。为了避免模板出现移动的现象,在相应的位置上进行了对钢管箍和模板架的工作。在进行安装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对技术的要求,保证轴线位移和垂直偏差的对角线,要在混凝土浇筑之前做好清理工作,要使柱模进行清理才能进行封口处理。

(2)梁模板的安装

对梁模板的安装工作进行的时候,要根据标准的高度进行操作,否则会对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所影响。在混凝土浇钢筋的跨度要在四米以内,如果没有按照要就进行就会使梁模板的安装出现安全性的问题。在梁模板进行安装后,要对其进行相关的核查,对前期做的所有工作进行全部审查,保证梁的中线、标高和断面尺寸的准确性。在安装的过程中,要注意清理问题,保证模板的清洁,才能使整个工程的质量有所保障,使混凝土的结构得以应用。

4.2.2模板的拆除

第一,对墙、梁、等进行拆除的时候,要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高标准的要求,不要使菱角和表面有所损坏,同时还要使混凝土的强度达到1.2MPA。第二,在进行拆除的时候要根据严格的步骤进行,要保证先进行操作的模板最后在进行拆除,承受能力大的也要先拆除。第三,在进行难度大的拆除操作时,要保证这个工程的安全度,在隔层进行拆除的时候,不要使其他东西损坏,在进行拆除的时候还不能使其重量超过混凝土的承重。第四,在对浇带模板进行拆除的时候,需要相关的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拆除,这就需要对技术人员的培训。第五,在进行模板拆除的时候,要保证上面的重量对其造成的承受力,要进行分散堆放,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这些运输的工作进行完。

5结论

综上所述,混凝土结构建筑已经成为我国建筑工程未来发展的主流趋势。在实践施工中,模板施工是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其自身具有独特的优势,能够对整个建筑工程产生辅助作用。因此在施工中,我们要给予模板施工技术实施更多关注。做好事前准备,为后续施工活动提供依据,同时,要合理处理好模板制作与浇筑施工,加强对模板接缝处理,确保其严密性,以免出现漏浆情况。针对拆模的处理要严格按照顺序,减少对模板施加压力,最后对拆除后的模板进行清理,使其保持洁净,从而提高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韩健.模板施工技术在混凝土建筑结构中的探讨[J].门窗,2015,09:70-71.

[2]周广超.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14,10:67.

论文作者:梁亚南

论文发表刊物:《基层建设》2017年第10期

论文发表时间:2017/7/25

标签:;  ;  ;  ;  ;  ;  ;  ;  

分析混凝土建筑结构模板施工技术论文_梁亚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