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中国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赵辉

《认识中国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赵辉

小学四年级下册第11课

设计者: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宝泉岭管理局军川农场小学美术教师 赵辉

设计思想:

《认识中国画》是一节充满中国传统艺术魅力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夯实中国画基础知识及技法的学习,同时运用现在多媒体教学技术和现代教育观念进行传统基础教学的探究,是一节以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宗旨的教学设计。本课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多媒体大容量的欣赏,掌握中国画的表现形式与技法分类,并在教师的指导下,体验中国画用笔用墨的基本方法。

教材分析

如何让学生从认识的角度去欣赏和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画,本课着重引导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理解感受中国画的精神追求,从多方位、多角度引导学生理解中国画之美!

学情分析

优势:学生通过以往的国画课学习与积累,获得了一定的中国画认知,能够通过语言和文字表达感受,并通过一定的反思和生成,对中国画形成新的认识。

劣势:学生自主画国画的能力还没有形成,让学生理解中国画诗、书、画、印结合的艺术表现形式,难度很大,用圆形的毛笔画出墨的五色、用国画色画出浓淡变化的一幅国画写意,以及感受中国化的意境美都需要一个过程,也是我们在教学中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教学重点、难点

(1)课标要求本课通过观察、欣赏、描述逐步形成中国画的审美趣味和欣赏能力,通过对课标和教材的分析确定本课的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从更全面的角度认识、感受中国画的表现形式,提高学生了解欣赏中国画之美。

(2) 从学情分析可以看出,学生对中国画的分类概念模糊、对中国画工具的使用更是陌生,因此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是:感受中国画不同画种的艺术美、尝试笔墨创作,并用自己的语言加以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初步认识中国画,了解中国画的不同种类、表现形式和艺术风格,感受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的丰厚底蕴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比欣赏,了解中国画作品的种类、风格。初步掌握中国画欣赏的基本方法。

期刊文章分类查询,尽在期刊图书馆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提高和培养对中国画的兴趣和爱好,珍视中国画艺术,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学具准备:

画毡、毛笔、生宣纸、墨汁、调色盘、国画颜料

教学流程:

活动一:导入新课(预设时间3分钟)

通过教室黑板上和墙上张贴的教师国画作品(写意画、工笔画)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习热情,让学生说出来看到的画属于什么画?在表现手法上有什么不同?发放学生一张生宣、一张熟宣,让学生在宣纸上所以画,看看会有什么样的画面效果?(板书课题:认识中国画)

活动二:(预设时间7分钟)

利用多媒体大容量展示优秀国画作品,引导学生从多题材、多角度初步感受中国画的艺术特点,中国画简称“国画”这要是用毛笔、国画颜料和墨在绢或宣纸上做的画,赋予传统特色,是我国传统造型艺术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

向学生提问:这些作品都画的是什么内容?在黑板上板书出来,直接分出三大类别——中国画在题材上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人物画。

活动三:(预设时间10分钟)

多媒体展示宋代佚名画家的《出水芙蓉》图和清初朱耷的《荷花》,通过对比谈谈自己的感受和认识,两张画的风格有什么不同?哪一张画的更接近现实生活中荷花?通过欣赏和观察学生思考问题、总结出一张画逼真、细腻精致,是工笔画;一张画粗犷、简练是写意画。再出示几张画《韩熙载夜宴图》《泼墨仙人图》《芙蓉锦鸡图》等经典作品,学生根据所学新知,直接判断出中国画在技法上分为两类——工笔画和写意画,不论哪一种画法都是使用毛笔、墨汁、宣纸或绢来作画。

活动四:(预设时间4分钟)

采取小组合作的方式研究中国化的诗书画印,体验国画的意境美,组织学生通过文字、语言等多种形式,抒发对中国画的热爱之情。

学生实践体验(预设时间15分钟)

教师演示几种笔法和墨法在画写意画中的用法,并演示一幅小写意画作过程,指导学生尝试运用简单的笔墨技法进行中国画笔墨练习。小组时间,教师随机指导。

展示学生创作成果,师生共同点评。

课堂小结:(预设时间1分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认识理解了中国画,她在华夏历史的长河中,是重要的文化分支,她讲究笔墨情趣,我们也做了初步的尝试,为下节课我们继续学画中国画打下了好基础,同时让我们经过不断地深入学习,研究祖国丰厚的文化!

总体点评:

这节国画课教学,赵老师的设计为欣赏、评述、体验式教学。在这节课中教师运用了大量自己的国画作品布置教室,导入了新课,这样做,吸引了学生注意力,调动了学生探知的欲望,也减少了学生对中国画的畏难情绪让学生感到自己也能做到,产生想画一幅中国画的愿望,并且通过课件中优秀古代名家作品的欣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画具有的独特韵味。同时也深刻感受到传统文化人文精神与内涵,这些经典的作品为学生构建了浓郁的艺术氛围,从而促进了学生情感体验,油然而生一种民族自豪感,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这一切都围绕着本课的知识点展开的,学生在开放式的学习环境中,掌握了我中国画的分类、技法的表现形式;在体验环节中,教师一改过去只重视知识的传授,过于强调仅能激发的讲授,让学生、感到死板沉闷,产生厌学情绪,而是让学生轻松的尝试体验,在游戏中体会了笔墨的浓淡变化,以及中锋、侧锋的实用,学生在老师的启发指导下,非常自然的突破了教学难点,这个教学过程是师生在活动的情境下完成的,学生的学习过程是愉悦的。

课堂结束时,学生受到教师的启发和管理,进行了课外延伸,在美术课中渗透初探文化的熏陶,我认为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十分紧凑,即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又注重知识的传授,真正实现了优质高效课堂的效果!

论文作者:赵辉

论文发表刊物:《中国科技教育(理论版)》2017年8月

论文发表时间:2018/1/17

标签:;  ;  ;  ;  ;  ;  ;  ;  

《认识中国画》第一课时教学设计论文_赵辉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